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后缺损和治疗该部位的疤痕性狭窄和咽瘘。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医用硅橡胶管进行重建。在动物实验和1例患者病理学检查中,可见术后缺损处肉芽表面上皮化,形成新的管腔。结果应用于下咽及颈段食管癌25例,良性狭窄及咽瘘修补5例中,术后并发咽瘘6例(20.0%)。随访5个月~4年(平均2.5年),已拔除硅橡胶管25例,恢复吞咽功能及正常饮食23例,再度发生狭窄2例;现带管观察2例。癌肿25例中,术后3~6个月局部癌复发2例,颈淋巴结癌转移复发4例,该6例均在术后1年内死亡。另死于肺转移1例,因肺炎死亡2例。癌肿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50.0%(5/10)。结论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10cm以内者,此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喉癌喉前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海涛  王薇 《耳鼻咽喉》1997,4(4):195-197
回顾性调查1865例行全喉切除的喉癌病例,发现120例喉癌有喉前淋巴结,其中24例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非转移性喉前淋巴结最大直径从0.2cm大小到1cm左右不等,转移性喉前淋巴结从0.2cm到最大直径1.9cm。喉前淋巴结转移率为1.3%,其中声门上癌,声门癌,声门下癌和跨声门癌的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39%,0.73%,5.02%和2.55%。喉前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无关,与喉癌原发部位及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100例声门上型喉癌临床N0患者和颈廓清标本(153侧)进行连续切片,光镜观察。结果隐匿性转移率为38%,发现转移淋巴结51个,Ⅰ区1个(2%),Ⅱ区37个(73%),Ⅲ区12个(23%),Ⅳ区1个(2%),转移淋巴结的长径0.5~2.6cm,平均为1.1cm。51个淋巴结中癌早期21个(41%),癌长期18个(35%),癌满期7个(14%),破膜期5个(10%)。结论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的隐匿性转移率高,早期不易诊断,应积极行选择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4.
按新分期(92分期)对152例鼻咽癌放疗后疗效分析。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2%、471%。随病期Ⅰ~Ⅳ期增加及原发灶T1~T4增大,3、5年生存率均明显下降(P<0005),颈淋巴结>4cm者疗效明显下降(P<0025)。92分期基本反映了鼻咽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副甲状腺一例袁冰青,张绍谦患者,女,60岁。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颈前肿块,似蚕豆大,不发红,无压痛,生长缓慢;无声嘶及呼吸困难,拟诊为甲状舌囊肿收入院。体检:颈前正中于舌骨下方1cm处有2cm×2cm×3cm硬性包块,无触痛,表面光滑,界限清晰,随吞咽...  相似文献   

6.
于刚  关宏程 《耳鼻咽喉》2000,7(4):229-232
目的:为了探讨P^16蛋白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及瑟癌组织恶性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82例声门上型喉癌的原发灶、癌旁组织及颈淋巴进行了P^16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喉癌原发灶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54.9%;其中无颈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68.3%;有颈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41.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度恶性组原发灶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62.2%;高度恶性组原发灶  相似文献   

7.
1989~1996年6月对5例喉咽后壁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直接将椎前筋膜作为咽后壁缺损的成形材料,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71岁,平均53.5岁。均为鳞状细胞癌。T12例,T22例,T31例。3例伴同侧颈淋巴结转移,均为N1,同时行单侧颈廓清术。手术适应证为原发的喉咽后壁癌向下侵犯在食管入口以上2cm,向上可到会厌尖,甚至到口咽后壁,侧面可累及部分咽侧壁。N0者可探查同侧颈动脉三角,N+者同样行同侧或双侧根治性颈廓清术或功能性颈廓清术。手术方法:先行颈…  相似文献   

8.
声门上型喉癌的颈显微转移与迟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7例双侧或对侧无临床淋巴结转移(cN0)的声门型喉癌作了颈显微转移和迟发转移观察。结果显示T1~T4双侧cN0的同侧显微转移率分别为0/1、22.5%、31.6%和37,5%,平均26.3%;同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1/3、2/11、2/6和2/3,平均30.4%;对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0/4、6.1%、8.0%和18.2%,平均7.9%。T2~T4对侧cN0的对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9.5%、26.1%和28.6%,平均19.6%。此数据对于决定cN0者是否行预防性颈廓清术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发现临床No患者的临床转移灶及为N+患者实施合适的治疗一直是头颈科医生的难题。对于原发灶已获控制的No和N1患者,放疗和/或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局部控制率。该文探讨对于>N1的患者使用放疗后颈清扫的作用。自1991年2月至1995年10月,25例颈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接受了高剂量放疗后的单侧(2例)或双侧门例)颈清扫。所有患者均按AJCC分期,1例Ⅲ期,24例Ⅳ期。手术于放疗后中位间隔7周进行。19例行根治性颈清扫,5例行选择性颈清扫,4例行保留副神经的改良颈清扫。其中2例N2c及1例N3患者行双…  相似文献   

10.
报道45例喉癌颈清扫标本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发现阳性转移癌22例,占总数的48.9%,阴性23例占51.1%。阳性转移癌均分布在颈前三角的上颈深和下颈深区,而颈后及颌下三角均未发现阳性转移癌。原发灶属于T_1和T_2的病例,颈淋巴结转移率远低T_3、T_4病例。N_0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92.9%,而N_+者仅为30.0%。本研究对于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及其处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79~1992年13年内,收治中咽部鳞癌病例135例,其中前壁型27例(20%)。男22例,女5例,年龄42~87岁,平均60.1岁。临床T;3例,T。16例,T。6例,T。2例;N。10例,N;5例,N。10例,N。2例。I、正期7例(26%),皿、JV期20例(74%)。组织高分化型7例,中分化型11例,低分化型5例,不明4例。除重复癌淋巴结转移3例外,淋巴结转移率占58%(14/24)。原发灶单独放疗9例,手术18例。经2年以上观察,除放疗1例,手术3例复发外,初次放疗控制率占8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颈廓清术在声门上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总结1981~1993年治疗的582例声门上癌术后颈淋巴结转移及廓清侧转移淋巴结再发情况。结果T3、T4病例392例(67.4%),而T3N+、T4N+147例(37.5%)。T3、T4占全组N+的86.5%(147/170)。N0未行颈廓清术126例,术后发生同侧及双侧颈淋巴结转移33例,其90.9%在T3、T4组(30/33)。N0行选择性颈廓清术286例,术后发生对侧转移40例,其75%也在T3、T4组(30/40)。对二次住院治疗的163例进行了随访。二期选择性颈廓清组3、5年生存率为86.7%及77.8%,术后转移组及术后再发组分别为64.8%、32.5%及33.3%、30.8%。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对声门上癌T3、T4的N0病例应行选择性颈廓清术。出现转移后再行颈廓清术者疗效明显下降。声门上癌部分T2N0病例(如杓会厌皱襞癌、杓区癌或杓区受累、肿瘤>2.0cm、溃疡型、周边呈浸润生长等)也不属早期病例,应行选择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13.
自1981年4月~1991年4月用不同术式和不同修复材料对39例下咽癌和21例颈段食管癌行手术治疗。其中胃代食管术33例,结肠代食管术20例,肌皮瓣修复4例,胃大弯“胃管”代食管3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三年生存率分别为58.8%(20/34)及66.6%(10/15),五年生存率分别为36.8%(7/19)及40%(4/10)。死于局部复发的占40.5%,死于颈淋巴结转移的占35.1%。术前颈淋巴结阴性术后病理阳性率42.1%;气管食管沟及上纵隔淋巴结阳性率27.2%。对5例局部复发和8例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再手术切除率分别是2/5和3/8。认为结肠代食管、结肠-咽吻合术更符合生理功能,成功率高,局部复发率低,生活质量好。  相似文献   

14.
对全喉切除术(TL)和部分咽切除术(PP)52例,术后残咽保留粘膜宽度,在松弛状态(LS)和紧张状态(SS)下分别进行测量。患者经随访平均36月中,依据有否咽下困难、体重变化、饮食状况和需否扩张处理,判定吻合新咽功能及需具有保留残咽粘膜最低限度的宽度。本组52例中,男49例,女3例,平均年龄63.2岁。随访3~106月,平均36月。原发癌在喉50例,梨状窝2例。TL和PP术后残咽粘膜宽度范围:LS为1.5~5.ocm,平均3.24cm;SS为2.5~8.ocm,平均4.83cm。两者之差为工.5…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分型及其临床意义,在光镜下观察55例颈廓清标本的转移淋巴结。显示:单发型21例(38.2%),其中90.0%是潜在性转移,3年生存率为90.5%;多发型10例(18.2%),70.0%是潜在性转移,术后病理均是N2,3年生存率是70.0%;融合型24例,92%术前可触到淋巴结,3年生存率是54.2%。提示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病理上可以分为3型。此种分型具有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6.
颌面部异位甲状腺癌在临床中极为罕见,我院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中经治985例颌面部和颈部包块病例中仅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3岁。发现左颌下渐进性长大包块10年入院。10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颌下靠外侧有一黄豆大小的包块逐渐长大,无疼痛、发热等症状。检查:左颌下靠外侧扪及一质硬、轻度压痛、表面呈结节状、边界不清、不易推动4.2cm×3.0cm包块,左颈外侧可扪及一质硬、不易推动约0.6cm×0.8cm肿大淋巴结,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右颌下腺外侧探及4.18cm×2.27cm不均质包…  相似文献   

17.
1例甲状腺癌11年内4次手术的临床经验周凤书患者男性,1981年3月(44岁)因声嘶诊断“右侧声带麻痹”,全身系统检查未查到病因。1983年11月于右侧胸锁乳突肌下内缘触及黄豆大的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为转移癌。B超检查右侧甲状腺体1.6×2.7cm...  相似文献   

18.
双侧根治性颈廓清术中颈内静脉的处理(摘要)郑美桦,栾信庸,潘新良报告1993-1996年收治5例下咽癌并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4岁。病程半年内者3例,1~2年者2例。临床诊断:下咽癌T3N2bM03例,T4N2αM02例。病理...  相似文献   

19.
例1 男,46岁。右鼻前庭渐进性包块3个月,有冶游史,否认性病史。检查见右鼻前庭内壁灰白色菜花状新生物,大约2.0cm×2.0cm×1.5cm,基宽,附于中隔皮肤粘膜交界处。治疗采用局麻下手术切除包块,侧面植皮,术后放、化疗并加干扰素100万u,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10次;盐酸左旋咪唑,12.5mg,每日2次。病理报告为右鼻前庭尖锐湿疣伴部分癌变。随访1年无复发。例2 男,53岁。左鼻前庭包块进行性长大3个月,有冶游史,否认性病史。检查见左鼻前庭内上方灰白色乳头状新生物,大约1.0cm×0.4…  相似文献   

20.
异时性鼻咽、舌根重复癌一例李嘉丽,程成患者,男,54岁。左颈部包块半年于1975年由我院外科行左颈部包块病理检查,报告为颈淋巴结转移癌。后经北京某医院确诊为鼻咽部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同时接受60Co放疗,剂量达2.32C/kg(9000R),8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