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栓塞后出血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1年Fisher等提出了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 HI)概念,是指脑梗死后缺血区内继发性出血,又称脑梗死后出血转变.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HI已由尸检诊断逐步变成临床诊断,近年来由于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及影像学检查的普及,HI的报道逐渐增多,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HI可分为栓塞后出血和血栓后出血,前者主要为心源性栓塞所致,后者主要为血栓形成所致,栓塞性脑梗死患者中51%~71%发生HI,HI中88%是心源性脑栓塞.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危险因子、分型、防治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鲍发应 《中原医刊》2011,(16):89-90
目的总结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34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中大面积梗死25例,非大面积梗死9例;非血肿型26例,血肿型8例;基本痊愈6例(17.6%),显著进步16例(47.1%),进步9例(26.5%),死亡3例(8.8%)。结论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表现不一,及时的CT检查可早期诊断,患者短期预后与原梗死灶大小、部位、出血时间和出血量有关,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时复查观察疗效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3.
出血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后出血亦称出血性梗死 (hemorrhagicinfarction ,HI) ,是指脑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自CT和MRI检查普及以来 ,其临床诊断率有了很大提高。我院 1996年 2月— 2 0 0 2年 3月经CT或MRI诊断HI 3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5例 ,女 11例 ,年龄 36~ 79岁 ,平均 6 1岁 ,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HI。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8例 ,糖尿病史 12例 ,冠心病史 2 1例 (并发房颤 8例 ) ,风心病 6例 (并发房颤 4例 ) ,冠心病及风心病并发房颤 12例 ,经临床诊断为心源性脑栓塞。本组有 16例接受过溶栓治疗。1.2.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4.
出血性脑梗死(hemorlrhagic infarct,HI)是由于脑梗死供血区内动脉坏死后血液漏出继发出血。其发病率占脑梗死的3%-5%。现对我院从1996年1月-2003年10月间收治的HI32例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大面积梗死或多发性梗死28例,非大面积梗死18例.发生出血性梗死后原有病情加重.结论: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出血性脑梗死多发于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肿型死亡率高,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出血性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合并症等,应动态CT观察,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出血性脑梗死(HI)系指脑梗死区继发性出血,以往多由尸检病理确诊,我院1996—2002年治疗非腔隙性脑梗死409例,其中经CT诊断的出血性脑梗死3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0~8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ICI)和出血性脑梗死(HCI)的CT鉴别诊断。方法31例脑梗死患者,其中19例缺血性脑梗死和12例出血性脑梗死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h~21d内均经头颅CT平扫,对两组病人的头颅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像上,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清楚略高密度脑回状影即“脑回征”,8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淡片状略高密度影即“浮云征”,2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团块状高密度影即“假肿瘤征”。而在1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8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不规则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4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模糊的团块状血肿影。结论掌握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不同的CT表现特点,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做出正确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17%,脑梗死后出血与大面积梗死、皮层梗死、合并心房纤颤、高血压、高血糖和既往脑卒中病史有关。结论:对大面积梗死、皮层梗死、合并心房纤颤、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宜密切动态观察,注意梗死后出血的可能。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应动态CT观察,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涂雪松 《甘肃医药》2011,(10):584-586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HI)是指短时间(数小时或几天)内在同一病灶内先后发生缺血和出血性改变的一种脑血管病。HI的脑出血按原因可分为两类,病情自然发展发生的和溶栓药物引发的。前一类的发生时间在脑梗塞后两周内,  相似文献   

11.
出血性脑梗死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血性脑梗死(hem orrhagic infarction,H I)是脑缺血性卒死后因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随着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 T)和磁共振成像(M R I)的广泛应用及溶栓和抗凝药的普遍使用,对其认识日益深刻。我院2002~2004年共收治脑梗死423例,其中H I45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对38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诊断脑栓塞23例(60.5%),脑血栓形成15例(39.5%);发生于2周内者36例(94.7%);血肿型18例(47.4%),非血肿型20例(52.6%);大面积梗死者30例(78.9%)。治疗有效率60.5%,病死率13.2%。结论对于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在发病2周内多次进行CT复查,以利于H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毛明立 《实用医技》2007,14(35):4899-4900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发生于60岁以上,大面积脑梗死17例,脑梗死后第2天至第14天内发生出血者21例。出血后原有症状加重。经内科综合治疗预后良好19例,出血量大经手术治疗者预后差。结论: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治疗过程中严重并发症,治疗期间动态CT观察,可及时发现出血,更改治疗方案,使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36例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临床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在发病21d内复查头部CT或MRI,分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21例和脑实质血肿(parenchymal hematoma,PH)15例。将这二种分为四型,HI1、HI2、PH1和PH2,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于病初及出院时各评分1次,以第二次评分减少作为脑功能改善的指标。结果 HI1、HI2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1、PH2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应用溶栓、抗凝、降纤及抗聚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及心房颤动史是HT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廖小明  张育华 《广西医学》2002,24(9):1416-1418
出血性脑梗死 (HI)是在脑梗死基础上发生的出血性改变 ,大多由梗死区血流再开通而引起 ,以前多由尸检确诊 ,随着CT、MRI的应用 ,HI的临床诊断有了很大提高 ,已能早期诊断、治疗及随访观察。我科自 1996年以来收治HI患者 2 6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本组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 4 6~ 78岁 ,平均年龄 6 5 7岁。均为我科住院患者 ,有高血压病史者 15例 ,冠心病史 9例 ,风心病史 8例 ,心房纤颤史 11例 ,糖尿病史 6例 ,既往有脑梗死病史 4例。1 2 临床表现 :均为急性起病。起病后有头痛、呕吐的 5例 ,意识障碍 9例 ,左侧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共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从病因、临床特点、CT分型及治疗等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8例出血性脑梗死中大面积脑梗死、长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者占多数,临床病例中常规复查CT,依CT分型中HI-I、HI-II型临床治疗中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并未引起病情恶化。结论:大面积脑梗死、长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者易发生出血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结合CT分型及时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T)的病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总结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CT、MRI。结果HT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皮层梗死、高血糖、高血压。发现出血时间16小时至30天,非血肿型(HI)29例(90.6%),血肿型(pH)3例(9.38%)。梗死后出血17例临床症状加重,15例无症状加重,5例死于脑疝或肺部感染。结论HT危险因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CT是HT检测的主要手段,MRI对腔隙性与陈旧性出血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对出血性脑梗死诊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包括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临床诊断与影像学诊断、临床疑诊与漏诊、中性治疗与保守、个体化治疗与积极、分型与论治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共商榷。  相似文献   

19.
出血性脑梗死 (HI)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 ,以往多为病理及尸检诊断。目前 ,随着CT的普及 ,临床诊断率明显提高。现将本院自 1992年 10月以来 ,住院及在门诊就诊的经CT确诊的HI患者 38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 4 2~ 77岁 , x±s(6 4 .0± 8.4 )岁。偏瘫 2 1例 ,意识障碍 11例 ,失语 10例 ,偏身感觉障碍 10例 ,头疼 8例 ,眩晕 5例 ,抽搐 5例 ,幻视幻听 3例 ,共济失调 2例。进行溶栓、抗凝治疗 7例 ,既往高血压病 19例 ,糖尿病 11例 ,房颤 10例 ,脑梗死 7例。1.2 颅脑CT  36例经CT平扫…  相似文献   

20.
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当脑内同时发生缺血和出血两种病变时称之为混合性卒中。混合性卒中有两种类型:出血后继发脑梗死和梗死后出血转化,后又称为出血性梗死。动脉—动脉血栓栓塞性脑梗死和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容易造成出血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