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肺心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缺氧状态下红细胞生成素是否增加其变化规律如何,用5-H^3-UR掺入体外生物法测定了23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9例慢性原性心脏病衣25例正常人血清EP水平,同步测定动脉血气有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等,结果发现伴 氧血症的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说明缺氧使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红细胞生成素与PaO2有一定规律的联系,红细胞生成素增是并非都伴有继发性红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后慢性肾衰贫血患者Hb、RBC、HCT增高及临床症状改观情况。方法:采用美国AMGEN公司生产的EPO凉干制剂,治疗18例慢性肾衰贫血患者,并定期对Hb、RBC、HCT进行检测。结果:慢性肾衰贫血患者在应用EPO4周后,贫血得到纠正,各种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结论:慢性肾衰贫血患者主要是由于EPO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所致,应用EPO可使患者血Hb、RBC、HCT增加,从而获得临床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2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和8例正常人性激素(包括血清泌乳素(PRL)、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显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PRL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T、E2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FSH与LH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测量2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水平,17例病人同时检测BUN及Hb,发现HFRS患者病程各期EP水平有较大变化,低血压期(38.6±19.5mu/ml)和少尿期(33.8±23.5mu/ml)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发热期,多尿期比较有明显差异,EP与BUN呈负相关,本研究提示HFRS患者中血浆EP水平与肾损害程度有平行关系,EP测定可能对该病程进展的了解有  相似文献   

5.
分析50例前列腺增生(BPH)、6例前列腺癌(PCA)和40名对照组(C)患者血清睾丸酮(T)、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素(FSH)的测定结果。发现BPH和PCA组血清T稍低于C组,但血清FSH明显高于C组(P<0.05)。BPH组按不同年龄分成3组显示血清P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T/E2比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结果提示性激素代谢的平衡紊乱与BPH和PCA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 E P O)治疗血液透析患 者的贫血对血液流 变学的影响。方法 : 观 察了 16 例维 持 血透 ( H D) 患者 r Hu E P O 治 疗 前后 血 红蛋 白 ( Hb )、红 细 胞( R B C) 计数、红 细 胞压 积( H C 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项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r Hu E P O 治疗后 其 Hb 、 R B C 计数、 H C T 及全 血粘度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5~0.001),全血 粘度与 H C T 呈显著 正相关,与血浆纤 维蛋白原、血糖、血浆甘油三酯及血清白蛋白相关不显著。结论:r Hu E P O 治疗后全血粘度的 增高主要是由 R B C 计数和 H C T 的增高决定的,维持性 H D 患者在使用 r Hu E P O 纠正贫血过程中,必须定期监测 Hb 水平和 H C T,以求取得最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32例男性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32例男性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血清泌乳素(PRL),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孕酮(P)及雌二醇(E2)六项性激素水平,发现CRF患者PRL,FSH,LH,P,E2均高于正常人,除LH升高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P〈0.05,但T低于正常人(P〈0.01)。  相似文献   

8.
研究和比较国产与进口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长期血液透析(HD)慢性肾衰竭(CRF)贫血患者的影响。将60例长期血透慢性肾衰竭贫血病人随机分成2组,分别应用国产rHuEPO(益比奥)、进口rHuEPO(生血素)100μg/(kg·周),均分3次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第2周网织红细胞(RRBC)均显著上升,治疗12周内血细胞比容(HCT)均达到0.30以上,且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表明国产、进口rHuEPO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均可安全、有效地改善CRF患者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高滤过状态与前列腺素及氧自由基生成之间的关系,以探求发病机理。方法:采用低温ESR技术动态检测大鼠肾组织的氧自由基水平,同时用RIA试剂盒测定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和血栓素B_2(TXB_2)含量。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1、2、3、7、14和28d测量上述指标。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用PRIMER程序完成数据的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证实糖尿病肾组织氧水平及血浆6-keto-PGF_(1α)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且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自由基水平增加与6-keto-PGF_(1α)/TXB_2呈显著正相关(r=0.8796)。结论:糖尿病早期肾组织氧自由基水平增加可能是导致血浆中6-keto-PGF_(1α)增加的原因之一,并且两者在糖尿病早期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过程中起某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者测定了50例冠心病(CAD)患者及60例正常人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apoB,以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表明,CAD患者与正常人相比,apoB及LPO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HDL-C及apoAI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apoAI、apoB、HDL-C及LPO的变化幅度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而依次递增。HDL-C为判断CAD病变严重度的最佳参数。CAD缺血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11.
分析健康对照组42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初发组26人、治疗未愈组22人、治疗缓解组36人的血清微球蛋白(β2-M),FT3、FT4水平。结果分别为1.14±0.86,6.32±2.10,14.74±4.07;2.72±1.93,29.17±17.28,50.93±21.15,2.88±2.08,15.23±9.25,23.19±15.32;1.50±0.86,5.23±1.64,12.83±4.86.甲亢初发组与未愈组3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缓解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亢初发组FT3、FT4与β2-M含量呈正相关,未愈组则无相关关系。4组人群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69%、31%、17%,其中初发甲亢组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阳性率高(57.7%).在甲亢治疗早期抗体平均结合率下降速度早于β2-M、FT3、FT4,但最终恢复到正常范围又慢于它们以上3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联合血清学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11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5例,应用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LSM),测定ALT、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ⅢNP)〕,并计算AST/ALT、APRI、FIB-4。以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估FibroTouch和上述血清学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筛选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求出预测概率,并结合双正态模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联合诊断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结果 LSM、AST/ALT、HA、LN、CⅣ、PⅢNP、APRI、FIB-4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AST、TBIL、PT、PLT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LSM、AST/ALT、HA、APRI、FIB-4与肝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735、0.246、0.560、0.238、0.378,P<0.05)。LSM、AST/ALT、HA、APRI、FIB-4对肝纤维化S≥2期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0.602、0.798、0.647、0.693;对肝纤维化S≥3期评估的AUC分别为0.881、0.637、0.819、0.654、0.702;对肝纤维化S4期评估的AUC分别为0.876、0.647、0.735、0.609、0.73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SM、HA是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P<0.05)。由此得出的预测概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s=0.890,P<0.05),且其对肝纤维化S≥2期、S≥3期及S4期评估的AUC分别为0.934、0.938、0.981。 结论 FibroTouch联合HA可以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是一种简便、无创、高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冠心病(CHD)、恶性实体瘤(MPT)病人和正常对照(NC)者血浆脂蛋白(a)(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显示,CHD组(19例)Lp(a)水平(mg/dl)为22.07±12.65,MPT组(26例)为23.28±11.80,两者均显著高于NC组(40例)的16.65±7.61(分别为P<0.05,P<0.01)。CHD组TG、TC和ApoB均高于NC组者,ApoA-I则低于NC组者。MPT组TG、TC、ApoA-I和ApoB均低于NC组者。作者结合文献分析认为,Lp(a)在CHD的发生发展以及MPT的增殖与转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61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LH、FSH和血浆T、E_2浓度检测,并与37例年龄相仿的正常健康者对照分析,发现急性发作期男性患者血装T值明显降低(P<0.01),E_2/T比值显著升高(P<0.01),而女性患者则恰恰相反,血清LH、FSH水平在两性与正常参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缓解期男性患者血浆T值显著回升(P<0.01),E_2/T比值明显下降(P<0.01),两者均接近正常参照组的血浆T值和E_2/T比值,结果表明慢性肺心患者急性发作期存在明显的性激素紊乱,缓解期逐步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15.
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药通脉口服液(由黄芪、三七组成)对大鼠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模型的治疗机理。方法:在大鼠慢性肾炎模型的基础上,加建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随机分通脉口服液高剂量治疗组、通脉口服液低剂量治疗组、金水宝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4周后,进行组间疗效比较。结果:通脉口服液组对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生化指标(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液流变学等)及肾组织病理的损害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塞和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Lp(a)水平及其相关性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心肌梗塞 (AMI)组5 4例 ,脑梗塞 (HBI)组 46例 ,健康对照组 80例 ,分别检测血清脂蛋白a(Lp(a) )、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 ,再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与HBI组TC、TG、LDL C、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HDL C明显低于对照组 ,ApoA1、ApoB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AMI组和HBI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Lp(a)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弱相关性 ,但统计学意义不大。结论 :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各项血脂指标的改变 ,对预防及监控心脑血管硬化性疾病 ,预防再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长期家庭氧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在大理大学临床学院呼吸科、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呼吸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治疗好转出院患者87例,随访6个月,根据氧疗情况分为A组(未进行氧疗干预组,n=27),B组(常规鼻导管吸氧组,n=35)和C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组,n=25),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6 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A ssessment Test TM,CAT),动脉血PaO2、PaCO2,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肺动脉压力,肺通气功能(FEV1、FEV1占预计值%)。结果治疗后,C组6MWD、MMRC和CAT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A、B两组(P<0.05);B组6MWD及MMRC改善效果优于A组(P<0.05),B组CAT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C组治疗后肺动脉压、FEV1、FEV1%pre改善效果明显(P<0.05),B组FEV1%pre治疗后优于A组(P<0.05),肺动脉压、FEV1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肺动脉压及FEV1%pre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治疗后,B、C组血液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B、C组PaO2、PaCO2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且C组优于B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长期家庭氧疗,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肺通气功能等;而HFNC比单纯使用低流量给氧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沈鲜安  朱文华  钟绍 《海南医学》2012,23(14):29-31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尿A/C)同骨密度(BMD)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2月治疗的100例男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30例健康男性为对照组,予以血糖测定、骨密度、AKP及HbA1c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在7%以下为A组(50例),如尿A/C在2.5mg/mmol以下为A1组(22例),尿A/C在2.5mg/mmol以上为A2组(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在7%以上为B组(50例),如尿A/C在2.5mg/mmol以下为B1组(23例),尿A/C在2.5mg/mmol以上为B2组(27例)。结果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其骨密度呈显著性降低(P<0.01),而糖尿病B2组的BMD则明显低于B1组与A1组及A2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BMD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血糖控制未达标且AKP升高的患者,其BMD的下降较血糖控制能够达标者的尿蛋白阴性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补体水平随病程的改变情况及其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儿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OMG患儿134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A(<30 d,n=48)、B(30 d~,n=44)、C(3~6个月,n=42)3组。3组患儿均采用同一治疗方案(即嗅吡斯的明加激素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体液免疫IgG、IgA、IgM、IgE及补体3(C3)、补体4(C4)水平,采用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QMG)评价OMG疗效。 结果 3组IgG、IgA、IgM、IgE、C4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3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QMG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QM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与病程呈负相关(rs=-0.235,P<0.05);C4与病程无相关性(rs=-0.140,P>0.05)。将3组数据合并后对治疗前后QMG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均未得到回归方程。3组数据合并后对C3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方程:C3=1.064-0.001×病程。 结论 病程对C3有一定影响,而对C4无明显影响;C3、C4水平短期内对OMG患儿疗效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0例癌症病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选择包括一般状态和多项免疫指标等为疗效判定指标。经4周临床实验后,由委托实验单位揭示A、B组分别为注射用多抗甲素和注射用生理盐水,与临床观察结果一致。按照本试验组统一制订的临床疗效标准,A组总有效率为76.7%,B组为30%。在一般指标评价中,PS实验后A组较B组好(P<0.05),A、B两组没看到体重有意义变化(P>0.05);WBC两组于治疗后都有下降,而B组下降非常明显(P<0.05),显示了注射用多抗甲素的良好保护作用。在免疫指标中,PPD、PHA和LTT在治疗后A组明显增强(P<0.01),B组却明显下降(P<0.05);CD3、CD4、NK在实验后A组亦表现为明显增多(P<0.01),而B组却明显下降(P<0.05);sIL-2R于实验后亦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A组减少,B组增多(P<0.01)。总之,所列免疫指标变化表明,注射用多抗甲素有较强的免疫作用。除少许病人表现轻度发烧外,未发现有其他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