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腿部带状疱疹约占带状疱疹总数的10%左右,临床中若以常法(龙胆泻肝汤等加减)治之,收效不甚明显。笔者依据中医理论,总结经验以四妙丸合马齿苋合剂加味治疗17例腿部带状疱疹,收效甚捷,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性别:男11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60岁,16岁到40岁者12例,41岁到60岁者5例,平均年龄40岁;病程:1周以内者13例,7~14天者4例;发病部位:均为单侧下肢,膝关节以上,屈侧者13例,伸侧者4例;17例均无合并其它部位疱疹。2 治疗方法:以四妙丸合马齿苋合剂加味(苍术15g、黄柏15g、牛膝15g、生薏苡仁30g、马齿苋50g、紫草10g、蒲…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一年间 ,采用黄芪静点 ,确炎舒松神经根阻滞、斯奇康注射及自制药物外用治疗带状疱疹 ,取得显著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73例均为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 ,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在来院治疗前未口服及外用过任何药物。其中男31例 ,女 4 2例。年龄 17~ 81岁 ,6 0岁以上 12例 ,5 0~ 6 0岁 2 8例 ,4 0~ 5 0岁 15例 ,4 0岁以下 18例 ,平均 5 3 2岁。受累神经 :肋间神经 4 7例 ,颅神经 6例 ,臂丛 16例 ,腰骶丛 4例。病程 4天~ 2 1天 ,平均 8 2 3天。 73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 ,A组为治疗组 ,37例…  相似文献   

3.
乌体林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我科自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3月采用 3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 70例 ,并进行了疗效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70例均选择发病 1周内、年龄 10~ 70岁、以躯干皮损为主、未经治疗的门诊患者。男 3 9例 ,女 3 1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 2 6例 ,男 14例 ,女 12例 ,年龄 11~69岁 ,平均 3 9.3岁 ;B组 2 1例 ,男 11例 ,女 10例 ,年龄 12~ 70岁 ,平均 40 .9岁 ;C组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10~ 68岁 ,平均 3 5 .1岁。发病至就诊平均时间A组 4.9天 ,B组 5 .0天 ,C组 5 .2天。各组年龄及平均就诊时…  相似文献   

4.
郁金银屑片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玫瑰糠疹7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2004年10月~2005年9月门诊病人,临床诊断符合玫瑰糠疹.观察治疗的13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男31例,女39例;年龄18~45岁,平均32.4岁;病程1周~6个月,平均2.5月.对照组66例,男29例,女37例;年龄18~47岁,平均33.2岁;病程1周~6个月,平均2.6月.治疗前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孕妇及严重心、肝、肾疾病者不列入观察范围.……  相似文献   

5.
我科于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更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观察的146例均为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我科门诊和住院的带状疱疹老年患者,年龄60~87岁,病程2~7天,1周内未用过抗病毒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更昔洛韦过敏或不能耐受者,免疫功能低下及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全身衰竭者,紫外线光疗禁忌证及光敏性疾病患者除外.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男38例,女36例;年龄60~85岁,平均65.87岁;皮损分布于肋间神经43例、腰骶神经14例、颈神经9例、臂丛神经8例;平均病程4.13 d.  相似文献   

6.
我科对万乃洛韦与肌注聚肌胞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标准 临床表现典型 ,且 1周内未服用或外用过抗病毒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孕妇、哺乳期妇女 ,及对阿昔洛韦过敏等患者均不作为治疗对象。1 2 一般资料 带状疱疹 5 8例 ,分为 2组。 (1)万乃洛韦组 36例 ,男 2 2例 ,女 14例 ,年龄 18~ 76岁 ,平均 5 1 4岁。病程 2~ 9天 ,平均 5 6天。 (2 )聚肌胞组 2 2例 ,男 12例 ,女 10例 ,年龄 17~ 75岁 ,平均 5 0 3岁。病程 2~ 8天 ,平均 5 2天。 2组皮损分布情况大致相近。1 3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科在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采用NB-UVB局部照射联合静点更昔洛韦注射液及甲钴胺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3例带状疱疹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全部累及肋间神经.年龄40~83岁,病程3~6天.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5例,男41例,女34例,年龄40~83岁,平均56.3±1.8岁,平均病程4.2±0.5 d;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2~79岁,平均54.4±2.0岁,平均病程3.8±1.5 d.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变严重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近期内未用过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无系统疾患及光感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 2 0 0 1年 3月~ 2 0 0 1年 9月 ,应用卡介苗素治疗带状疱疹 42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临床资料  6 8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皮肤科学》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2例 ,男 2 5例 ,女 17例 ,年龄 17~ 5 2岁 ,病程 3~ 5天。对照组 2 6例 ,男 12例 ,女14例 ,年龄 19~ 5 8岁 ,病程 5~ 7天。所有病例此前未接受过带状疱疹药物治疗。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卡介苗素 1毫克 ,肌肉注射 ,每日 1次 ,5天为 1个疗程 ,2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采用掺钕镱石榴石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67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其中雀斑132例,男33例,女99例,年龄16~41岁,平均19岁;太田痣48例,男12例,女36例,年龄6~41岁,平均21.43岁;咖啡斑66例,男30例,女36例,年龄1~24岁,平均11岁;文身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6~41岁,平均21.4岁.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科自1989年10月至1991年3月用α-干扰素等三种疗法治疗带状疱疹7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0例均选择发病1周内、年龄10~70岁之间、以躯干皮损为主、未经治疗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1~69岁,平均39.3岁;B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12  相似文献   

11.
明竹欣治疗带状疱疹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对“明竹欣”治疗带状疱疹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并与阿昔洛韦片进行比较 ,取得良好疗效 ,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30例病人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2 2~ 6 0岁 ,平均为 41岁 ;病程 1~ 14天 ,平均 7 5天 ;皮损发生在头颈部 4例 ,胸背部 12例 ,腰腹部 7例 ,四肢 5例 ,骶部 2例。对照组 2 8例病人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18~6 2岁 ,平均为 40岁 ;病程 2~ 12天 ,平均 7天 ;皮损分布于头颈部 5例 ,胸背部 10例 ,腰腹部 8例 ,四肢 4例 ,骶部1例。所有病例都有典型的临床表现。2 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治疗组口服“明竹欣” 30…  相似文献   

12.
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们于1997年11月至1998年2月用万乃洛韦(valacyclovir)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病例及分组: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入选标准为有典型带状疱疹临床症状和体征,病期在1周内,16岁以上1周以内未用过口服或外用抗病毒药物。总计81例,按2∶1比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18~74岁,平均4330岁;病程2~7d,平均480d。对照组共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6~76岁,平均4535岁;病程2~7d,平均495d。皮损分布部位: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胸背部27例和16例、腰腹部及臀部分别为17…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自1990年10月至1991年4月试用潘生丁治疗带状疱疹,同时用聚肌胞和西咪替丁作为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带状疱疹60例中男44例,女16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8~56岁,病程2~5天,平均3.5天。对照组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为20~68岁,病程2~7天,平均4.5天。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58例均为20晒年3月~2007年10月本院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男30例,女28例;年龄60~85岁,平均68.5岁,80岁以上9例.皮损分布于头颈部12例,胸背腰腹部36例,臀部四肢者10例;病程1~6天,平均3.7天.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于感染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引起的一种疼痛性皮肤病。年龄越大则疼痛越剧烈,且有部分人还会出现后遗神经痛1。为减轻和消除该病引起的神经痛,预防出现后遗神经痛,我院皮肤科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病毒药物同步治疗,获较明显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将我院皮肤科门诊带状疱疹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4~81岁,平均48.80岁,病期3~10天,平均6.5天,三叉神经区域2例,肋间神经区域37例,腰骶神经区域6例。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7~81岁,平均40.7岁,病期4~8天,平均6.0天,…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 1999年 5月至 1999年 12月应用注射用阿昔洛韦(商品名甘泰 )湖北省潜江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带状疱疹 10 0例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1 1 本组共观察 15 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10 0例。男 48例 ,女 5 2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75岁 ,平均 43岁 ,病程最长 15天 ,最短 3天 ,其中神经痛 80例 ,水疱 72例 ,瘙痒 9例。对照组 5 6例 ,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6 2岁 ,平均 41岁 ,病程最长 14天 ,最短 3天 ,其中伴发神经性疼痛 5 2例 ,水疱 49例 ,瘙痒 6例。两组患者在…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治疗的药物及方法较多 ,疗效各异。我们将单用阿昔洛韦治疗与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之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病例选择1 1 入选标准 自愿接受阿昔洛韦及联合药物治疗方案的男女患者 ,年龄 18岁以上 ,一月内未接受过抗病毒药物治疗。1 2 剔除标准 有带状疱疹合并症 ,严重播散型疱疹 ,严重肝、肾及心血管疾病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对阿昔洛韦及联合药物组中任何一种药物过敏者。两组患者全部为收住我科的带状疱疹患者 ,符合上述标准的共 74例 ,其中阿昔洛韦组 31例 ,男 16例 ,女 15例 ,年龄 16~ 6 8岁 ,平均为 45…  相似文献   

18.
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8月应用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口服治疗带状疱疹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共治疗带状疱疹病人 84例 ,分为两组。泛昔洛韦组 (治疗组 ) 4 4例 ,男 2 4例 ,女 2 0例 ;年龄 18~ 70岁 ,平均 32 .3岁。病程 1~ 9天 ,平均 3.4天。皮损分布于胸背部、上肢 2 0例 ,腰腹部 12例 ,头颈部 7例 ,臀部、下肢 5例。阿昔洛韦组 (对照组 ) 4 0例 ,男 2 2例 ,女 18例。年龄 19~ 6 8岁 ,平均 33.5岁。病程 1~ 10天 ,平均 3.8天。皮损分布于胸背部、上肢 19例 ,腰腹部 11例 ,头颈部 6例 ,臀部、下肢 4例。…  相似文献   

19.
仙方活命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9年10月至1993年7月对来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用仙方活命饮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就诊前已患带状疱疹,均经中西医疗法治疗,皮疹消退后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痛。按其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7例,男47例,女40例,年龄34~81岁,其中<50岁25例,50岁62例;病程最短者25天,最长者4月。疼痛部位:肋间神经痛30例,上肢神经痛16例,下肢神经痛15例,三叉神经眼支痛12例,腹部神经痛10例,颈部神经痛4例。对照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0~60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3月。  相似文献   

20.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科常见病,主要发生于免疫功能或机体抵抗力下降的中青年和老人,发生于儿童比较少见。2008年2月—2010年7月,我科治疗儿童带状疱疹30例,并使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