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肺部影像学检查分成大叶性肺炎组46例和支气管肺炎组48例,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儿童为对照组,收集三组对象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大叶性肺炎组患儿和支气管肺炎组患儿入院当日的PCT、CRP水平和PCT、CR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P <0.05;两组肺炎患儿的PCT、CRP阳性率对比差异不明显,血清PCT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而大叶性肺炎组患儿入院当日的CRP水平明显高于支气管肺炎组,P <0.05;经对症支持治疗后,两组肺炎患儿的PCT、CRP水平以及阳性率明显下降,P <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伴有PCT和CRP水平的异常升高,诊疗中加强对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监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预测预后,调整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确诊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支原体组)、6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细菌组)作为研究对象,60例年龄、性别基本一致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PCT、CRP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支原体组、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组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取血清PCT值为0.32 ng/ml时,PCT鉴别诊断支原体、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为72.06%、特异性为77.29%、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23;取血清CRP值为21.98 mg/L时,CRP鉴别诊断支原体、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为67.97%、特异性为74.20%、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95;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检测能够对临床鉴别诊断支原体肺炎和细菌型肺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同时可以判断肺炎支原体患儿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病情情况,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同时选择到本院体检的健康儿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对象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急性期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0.28±0.11)ng/ml、(16.9±3.5)mg/L;恢复期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0.19±0.09)ng/ml、(8.6±3.4)mg/L;对照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0.10±0.02)ng/ml、(5.6±2.1)mg/L.急性期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恢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恢复期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有所升高,结合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等联合检测,有助于支原体肺炎诊断,有助于评估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4.
郭艳梅  李晓春 《安徽医药》2017,21(5):900-90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浓度水平变化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127例,将其中64例支原体肺炎(MPP)作为研究组,63例非支原体肺炎(N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同时又可将重症组MPP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各组急性期血清CRP、PCT、IL-1β、IL-6、IL-8、IL-10、TNF-α的浓度变化及重症MPP组恢复期各炎症指标浓度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IL-1β浓度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TNF-α、CRP、PCT的浓度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对照组和重症组恢复期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10在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的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检测在诊断MPP上特异性较高.结论 血清IL-6、IL-8、TNF-α、CRP、PCT等炎症指标对早期诊治重症MPP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确诊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中CRP≥8 mg/L者52例,对照组30例,进行血清PCT、CRP检测。结果 1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PCT升高,经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RP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2肺炎组、对照组PCT与CRP呈显著正相关(r=0.522,P<0.05)。结论 1肺炎组PCT、CRP较对照组PCT、CRP增高,PCT在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CRP有显著差,提示PCT比CRP敏感性更好。2肺炎组PCT、CRP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提示二者均是细菌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儿依据不同病原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以及病毒性肺炎组,选择同期我院6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小儿的PCT、hs-CRP以及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结果:三组肺炎患儿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hs-CRP与PCT水平要显著高于支原体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hs-CRP水平要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5);支原体与病毒性肺炎组PCT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肺炎患儿的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炎患儿具有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失调,检测血清PCT与hs-CRP水平有利于鉴别诊断不同病原类型.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IL-8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品英 《淮海医药》2008,26(4):317-318
目的探讨IL-8及C-反应蛋白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诊断为MPP的住院患儿65例为观察组,其中急性期48例,恢复期17例,在入院当天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中IL-8及C-反应蛋白含量;以15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48例MPP急性期患儿IL-8的平均含量为(0.452±0.093)ng/ml,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含量(0.139±0.024)ng/ml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RP平均含量为(39.72±9.83)mg/L,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含量(7.67±2.63)mg/L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两者具有正相关性(r=0.872,P〈0.01)。17例MPP恢复期患儿IL-8和C-反应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0.161±0.037)ng/ml、(10.56+5.12)m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联合检测血IL-8和C-反应蛋白含量对MPP的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有较高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乳酸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某院重症医学科选取62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观察,依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40例)与死亡组(22例),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清CRP、PCT、乳酸的水平,并分析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CRP、PCT、乳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存活组患者的血清CRP、PCT、乳酸水平均逐渐降低,死亡组患者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治疗第4d、治疗第7d、转出或死亡前存活组患者的血清CRP、PCT、乳酸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CRP、PCT、乳酸水平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增高,其水平的变化对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情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勇  王磊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275-227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在小儿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87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病原学检测分为3组,即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20例同期无感染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3组小儿重症肺炎87例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同时进行PCT、CRP、WBC 3项平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CRP、WBC 3项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支原体肺炎组PCT、CRP 2项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性肺炎组PCT、CRP、WBC 3项结果均与对照组相近;PCT在细菌性肺炎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阳性率为94.2%,CRP在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阳性率分别为97.1%、92.8%,病毒性肺炎组PCT、CRP血清水平均未出现明显增高.结论:PCT、CRP在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重症肺炎早期鉴别诊断指标.PCT、CRP均增高为细菌性肺炎,单独CRP增高为支原体肺炎;PCT、CRP均不增高可能为病毒性肺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RP水平与小儿肺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418例小儿肺炎患者与120例健康儿童血清PCT和CRP含量.结果 肺炎组血清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F=24.13、8.73,均P<0.05);细菌性肺炎组血清PCT和CRP水平高于病毒性肺炎组(t=23.58、38.77,均P<0.05),支原体性肺炎组CRP水平高于病毒性肺炎组(t=38.37,P<0.05),病毒性与支原体肺炎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80,P>0.05),且血清PCT和CRP水平随着肺炎的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结论 血清PCT和CRP测定可作为小儿肺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指标,且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其水平变化有助于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97例确诊为CAP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性CAP组(47例,A组),非细菌感染性CAP组(50例,B组),另选取我院门诊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45例,C组),检测各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以及A组内重症感染者(D组)与非重症感染者(E组)血清PCT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1)A组PCT水平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2)A组及B组C反应蛋白水平(CRP)、白细胞(WBC)计数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CRP、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PCT水平显著高于E组(P<0.05)。(4)治疗后A组PCT、CRP水平以及WBC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B组CRP水平以及WBC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对小儿细菌感染性CAP与非细菌性感染CAP鉴别诊断有指导意义,且对感染严重程度有一定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胸片改变为节段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时的年龄、发热天数、外周血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MP-IgG)变化情况。方法:我院收治的219例MPP患儿根据胸片改变情况分为节段性肺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检测两组患儿WBC、CRP及MPIGG滴度指标。结果:219例MPP患儿中,节段性肺炎组65例(29.6%),平均年龄(93.83±53.11)月,支气管肺炎组154例(70.4%),平均年龄(55.06±38.60)月(P<0.05);节段性肺炎组入组时平均发热天数(3.03±2.63)d,支气管肺炎组(2.01±2.00)d(P<0.05);节段性肺炎组血清MP-IgG≥640的例数多于支气管肺炎组(P<0.05);节段性肺炎组血清CRP值高于支气管肺炎组(P<0.05)。结论:MP感染后肺部炎症表现为节段性肺炎的患儿年龄偏大、发热天数较长、血CRP水平和MPIGG滴度更高,提示患儿全身炎症反应强烈,年长儿童MP感染后易发生严重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观察多西环素对8岁以上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7-2019年年龄>8岁SMPP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随机抽取使用多西环素病例46例为多西环素组和使用阿奇霉素病例52例为阿奇霉素组。多西环素组患儿给予多西环素口服(2.2 mg/kg,bid),阿奇霉素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10 mg/kg,qd),疗程5~7 d,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激素使用率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肺内病变吸收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或好转,多西环素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率及LDH、CRP水平均短于或低于阿奇霉素组,肺内病变吸收率高于阿奇霉素组(P均<0.05)。结论:8岁以上儿童SMPP口服多西环素治疗安全、有效、价廉。  相似文献   

14.
张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38-439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根据患儿合并感染的情况联合应用三代头孢抗生素,联合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于症状严重者加用丙种球蛋白。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72例患儿42例好转出院,30例患儿仍余肺部啰音未清,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好转出院。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早期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佐治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和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重症MPP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儿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及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治疗,疗程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VIG 400 mg/(kg.d),连用3 d。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37例,有效23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儿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18例。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佐治重症MPP患儿的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耐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肺炎(MRMPP)临床特征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2019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142例,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DNA及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按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分为耐药组(MR组)92例和敏感组(MS组)50例,其中MR组按初选抗菌药物分为阿奇霉素组(A组)67例和非大环内酯类组(N组)25例,分析其临床指标、疗效、肺外并发症等。结果:MR组和MS组年龄、性别、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S组比较,MR组总热程、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阿奇霉素疗程、阿奇霉素治疗后发热时间均延长(P<0.05)。A组和N组年龄、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治疗后发热时间、中性粒细胞比值、CRP、PCT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N组总热程、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延长(P<0.05)。N组WBC水平高于A组(P<0.01)。MR组总有效率与M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高于MS组(P<0.05)。结论:MRMPP发病率较高,患儿病程较长、肺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延长阿奇霉素疗程治疗仍有效,及早诊断、早期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改善MP耐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维生素D(Vit D)水平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儿科确诊的MPP患儿100例作为MPP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血清25-(OH)D3、IgM、IgA、IgG、补体C3、补体C4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MPP组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MPP组患儿的血清25-(OH)D3、IgM、IgA、IgG、补体C3、补体C4、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儿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25-(OH)D3、IgM、IgA、IgG、补体C3、补体C4、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轻症组,CD8^+水平高于轻症组(P均<0.01)。结论:MPP患儿的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监测血清25-(OH)D3水平及免疫功能水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治疗中的作用,为药师深入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作为医疗团队中的一员,参与1例RMPP患儿的治疗,充分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在医疗团队中发挥作用。结果: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定了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规范了超说明书用药,并对患儿进行了药学监护。结论:药师深入临床实践,可在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2例和激素治疗组74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激素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2 mg/(kg·d)静脉滴注,并逐渐减少激素用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指标、炎症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激素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基本消失时间、胸部X 线片肺部阴影吸收时间、肺部湿啰音吸收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血沉、快速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程度比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对于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更快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判别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并确诊为RMPP的63例患儿(RMPP组)以及采用抽签法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32例普通MPP患儿(MPP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RMPP组患儿平均年龄高于MPP组(P<0.01),热程(16.17±4.60)d长于MPP组的(6.97±1.77)d(P<0.01);RMPP组患儿大叶性肺炎、呼吸音减低及肺部叩诊浊音、胸腔积液、肝脏损伤的发生率均高于MPP组(P均<0.05);RMPP组MP鄄DNA拷贝数高于MPP组(P<0.01);RMPP组外周血中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及 LDH、IgG、IgA、IgM水平均高于MPP组(P均<0.05);RMPP组CRP>40 mg/L及ALT升高发生率均高于MPP组(P均<0.05);RMPP组使用支气管镜冲洗治疗的比例高于MPP组,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个疗程后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MPP组(P均<0.01)。结论:RMPP易发生于大年龄儿童,更易出现大叶性肺部炎症,MP鄄DNA 拷贝数高,热程长,CRP>40 mg/L的比例高,胸腔积液、肝脏受损发生率高,需要支气管镜冲洗治疗的比例高,住院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