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宝山 《中国药师》2013,(10):1567-1568
摘 要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在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清肠效果。方法: 174例拟行结肠镜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术前给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清肠,B组给予20%甘露醇清肠,比较两组肠道清洁程度、排便情况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A、B两组肠道清洁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8.1%,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初次排便时间、肠内容物排清时间及排便次数均明显短于或少于B组(P<0.05),患者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甘露醇的接受程度(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B组为29.8%,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清肠效果较好,患者接受度高,不良反应较少,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拟行结肠镜检查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口服番泻叶后加服33%硫酸镁溶液。观察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情况、服药后的排便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肠腔清洁效果。结果:A组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性好于B组(P<0.01);服药后至初次排便的平均时间A组为43.78min,明显短于B组的51.25min(P<0.01);服药后至检查前的平均排便次数A组为5.41次,也少于B组的7.28次(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2组清洁肠道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所需时间短,起效快,副作用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泻药在无痛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拟进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甘露醇组,n=100)和B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n=100),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SP)比较两组的清洁效果,并比较两组间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肠道清洁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副作用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清洁效果与甘露醇相似,但能减少副作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肠道清洁准备的效果。方法:178例拟进行肠道清洁准备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对照组(使用甘露醇),比较2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和依从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肠道清洁度有效率分别为100.0%、94.2%(P>0.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27.9%(P<0.05),完全依从率分别为96.7%、80.2%(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肠道清洁准备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小潘  刘娟 《北方药学》2018,(4):186-187
目的:分析并对比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甘露醇在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102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51)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对照组(n=51)口服甘露醇,对比两组肠道清洁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优良率(94.12%)高于对照组(74.51%),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7.65%),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甘露醇相比,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肠道进行清洁,效果更好,且能够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对患者安全开展结肠镜检查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番泻叶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4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A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番泻叶组)75例和B组(甘露醇和番泻叶组)79例,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肠道清洁程度和肠腔气泡满意率。结果A组的肠道气泡满意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道严重气泡率低于B组,肠道清洁满意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番泻叶的清肠效果优于甘露醇联合番泻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进口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商品名:FORTRANS)在结肠镜检查前对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43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服用FORTRANS,B组服用甘露醇。观察服药后患者排便情况及清肠效果。结果:A组和B组结肠整体准备质量的显效率分别为19.05%和22.73%;两组结肠整体准备质量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72.73%;两组结肠镜检查前最后一次排便的性状为清亮者分别为95.24%和86.36%,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FORTRANS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结肠整体准备质量的总有效率为85.71%,结肠排空效果满意,且电解质丢失少,有利于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清肠效果及安全性与甘露醇相似。  相似文献   

8.
陈慧芳  刘志军  刘微  艾梅芳 《江西医药》2012,47(11):974-976
目的 比较3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清洁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434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3种不同的清肠剂,并记录安全舒适度评价,及行肠镜检查过程中评估肠道清洁度等级.结果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和硫酸镁组的肠道清洁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显著高于甘露醇组(P<0.01);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安全性显著高于硫酸镁组和甘露醇组(P<0.01),但硫酸镁组和甘露醇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应根据患者体质情况、经济条件和行肠镜目的合理选择行肠道准备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方法3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组, A组患者(n=148)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患者(n=152)口服酚酞片加甘露醇,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范围及患者耐受性。结果 A组肠道清洁度Ⅰ级占72.29%,显著高于B组(49.34%)(χ2=12.683, P=0);A组肠道清洁度Ⅲ级占9.46%,显著低于B组(27.5%)(χ2=9.257, P=0.003)。A组肠道清洁范围为1度及2度者占比均低于B组(χ2=4.465、9.567, P=0.043、0.002),但肠道清洁范围达4度者占比(76.35%),显著高于B组(52.63%)(χ2=21.149, P=0)。A组患者耐受度达Ⅰ度者占比显著高于B组(χ2=66.074, P=0),而A组患者耐受度为Ⅱ度或Ⅲ度者占比均显著低于B组(χ2=15.506、43.412, P=0)。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慢性便秘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良好,并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剂量磷酸钠盐口服液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拟行结肠镜检查的4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235例。A组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液,B组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2种药物清洁肠道的效果、口感、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情况。结果:A组服药到首次排便时间、服药到最后一次排便时间均较B组短,排便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1);2组的肠道清洁有效率和口感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大量气泡率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且患者的耐受性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剂量磷酸钠盐肠道清洁效果好,肠道准备时间短,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2种用药方案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效果。方法:116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58例,A组给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B组给予益血生胶囊,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组与B组成本分别为561.416、525.632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4.5%(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03.025、622.05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5%、13.8%(P>0.05)。A组相对于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16.093。结论: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经肾脏穿刺活检确诊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A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 B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3、6个月缓解率为60.00%、73.33%,B组为53.33%、6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65、0.896,均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组:(1.33±1.25)g/24 h,(38.24±4.84)g/L;B组:(1.42±1.37)g/24 h,(37.12±5.43)g/L]均较治疗前[A组:(7.34±2.75)g/24 h,(20.31±7.33)g/L;B组:(7.22±2.84)g/24 h,(20.46±7.73)g/L]显著下降(A组:t=6.232、5.734,均P<0.05;B组:t=5.934、5.267,均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A组:(6.74±1.45)mmol/L,(2.43±0.75)mmol/L;B组:(6.63±1.45)mmol/L,(2.14±0.63)mmol/L]均较治疗前[ A 组:(11.94±2.98) mmol/L,(3.56±1.35) mmol/L;B 组:(11.53±2.84) mmol/L,(3.24±1.46)mmol/L]显著下降(A组:t=6.246、5.234,均P<0.05;B组:t=5.256、5.672,均P<0.05);A组、B组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A组不良反应率(13.33%)低于B组(40.00%)(χ2=4.246,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环磷酰胺分别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相当,但来氟米特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作为宫缩抑制剂防治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早产临产及先兆早产孕妇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硝苯地平组及硫酸镁组治疗后显效时间分别为(40.12±19.48)min及(43.23±18.76)min;保胎成功率分别为78.3% (47/60)及74.1%(46/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分娩时体重、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例,硫酸镁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防治早产的疗效与硫酸镁相近,但药物不良反应小,口服给药方便,母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型和乙型流感确诊病例C反应蛋白(CRP)、WBC、中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534例发热门诊患者分为3组,甲型流感组207例、乙型流感组89例,238例.分别检测CRP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WBC[(7.1±2.1)&#215;109/L、(7.2±1.8)&#21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5.2±1.9)&#215;109/L、(5.3±1.5)&#215;109/L]、中性粒细胞的比例(0.73±0.10、0.73±0.09)和CRP[( 15±8) mg/L、( 19±11) mg/L]均低于非流感组[分别为(8.8±3.9)G/L、(0.77±0.10)、(41±3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甲型流感组与乙型流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的体温水平与非流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白细胞〉10&#215;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6.4&#215;109/L 、中性粒细胞比〉0.75 、CRP〉10 mg/L各项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甲型流感组:10.6%(22/207),22.7%(47/207),45.4%(94/207),9.7%(20/207);乙型流感组:3.4%(3/89),21.3%(19/89),42.7%(38/89),18.0%(16/89);非流感组:23.1%(55/238),45.8%(109/238),61.3%(146/238),34.5%(82/238),均P〈0.05].结论 检测流感患者CRP和WBC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及指导临床用药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3种治疗模式对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解放军264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采用3种治疗模式[同步放化疗组(n=36)、序贯放化疗组(n=43)、单纯放疗组(n=39)]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1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近期疗效:近期有效率同步放化疗组(91.7%)、序贯放化疗组(65.1%)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46.2%)(P〈0.05),同步放化疗组显著高于序贯放化疗组(P〈0.05)。②远期疗效: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74.4%、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组(50.0%)与序贯放化疗组(41.9%)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20.5%)(P〈0.05),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毒性反应: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骨髓抑制、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而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上述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效果优于序贯放化疗及单纯放疗,虽不良反应增多,但多数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林以棠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089-2091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及对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fFN)的影响。方法选择368例先兆早产产妇,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盐酸利托君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硫酸镁治疗组(简称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阳性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缩短明显,妊娠延长天数、治疗成功比例增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3.4、9.6,χ2=12.0,均P<0.05)。治疗前,两组fF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P>0.05),治疗后观察组fFN阳性率为28.26%,对照组为42.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57%)显著低于对照组(29.35%)(χ2=4.8,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疗效较佳,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延长妊娠天数,而且可显著降低fFN阳性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麝珠明目滴眼液对LASEK术后Haze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麝珠明目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8例(196眼)受术者随机分为A、B组,A组48例(96眼)术后常规用药+麝珠明目滴眼液滴眼,B组50例(100眼)常规用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度、眼压及角膜haze形成情况。结果:2组眼部刺激症状和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3、6月,2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眼压低于B组(P<0.05),haze轻于B组,等效球镜值<—9.00D组和等效球镜值≥—9.00D组,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LASEK术后配以麝珠明目滴眼液滴眼可减轻haze的形成且有降眼压作用,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更具有意义,无毒副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2种方案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将104例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组(A组)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组(B组),观察2组治疗7d的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组与B组临床疗效分别为77.78%、80.00%(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3.91%、77.27%(P>0.05),成本分别为(2991.86±184.64)、(2009.24±183.41)元(P<0.05)。B组成本-效果较A组低。结论:治疗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较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更经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用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阻滞镇痛的效果,探讨其最佳浓度.方法 把1 038例行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41例)、B组(353例)和C组(344例).所有分娩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别给予0.125%、0.15%和0.20%罗哌卡因联用3 mg布托啡诺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结果 B组、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延长,运动阻滞程度明显较重(P<0.05),而A组和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术后2h、12 h 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而B组、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24 h 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的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均较C组低(P<0.05).结论 0.15%罗哌卡因联用3 mg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易明亮  尹泓  张文胜  刘进 《中国药房》2008,19(28):2184-2186
目的:研究枕大池注入硫酸镁注射液是否能逆转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以及脑组织损伤。方法:采用兔一次性注血的方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MgSO4组。前二组于术后24h枕大池注入0.1mL.kg-1生理盐水,后一组注入0.1mL.kg-14%MgSO4。48h后处死兔取基底动脉以及海马组织行病理检查,测定基底动脉管腔横切面积和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结果:以基底动脉管腔横切面积及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为指标,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和MgSO4组(P<0.01),而后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枕大池注入硫酸镁注射液可能具有逆转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以及脑血管痉挛所致海马神经元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