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乌司他丁研究进展   总被引:94,自引:3,他引:94  
1909年,Beuer和Reich首次报道了尿液中存在蛋白酶抑制剂(ul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现多称为乌司他丁(ulinastatin)〕,能有效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后来研究发现,在感染、肿瘤、妊娠、休克、手术,给予糖皮质激素等生物体受到刺激时,尿液中该物质活性升高,从而引起研究者的浓厚兴趣。现就乌司他丁在国内、国外的研究、应用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 8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抑肽酶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 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用药5d后血、尿淀粉酶,血钙,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乌司他丁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乌司他丁 (Ulinastatin) ,即尿胰蛋白酶抑制剂 (UTI) ,可抑制多种蛋白酶类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磷脂酶A2等 ,对糖及脂水解酶亦有抑制作用 ,还可稳定细胞膜及细胞亚膜、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性介质释放[1 ] 。我们利用鼠肝低温保存模型 ,在保存液中应用乌司他丁 ,观察其对鼠肝的保护作用、适合浓度及作用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及分组 :雄性Wistar大鼠体重 ( 2 5 0± 2 0 ) g ,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实验分为 4组 ,对照组 :保存液中不加入乌司他丁 ;实验组 1、2、3:保存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出血病人肝功能变化情况 ,同时评价应用乌司他丁 (Ulinastatin ,UTI)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 4 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出血病人分为两组 :Ⅰ组 (n =2 2 )为一般治疗组 ,Ⅱ组 (n =2 4 )为UTI治疗组 ,分别检测Ⅰ、Ⅱ组出血后 1,2 ,4 ,7,10 ,14d血ET变化情况 ,并检测1,7,14d的肝功能。另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未出血病人 (n =2 0 ) ,检测血浆ET ,作为对照组。结果 出血后 7,14d ,Ⅰ、Ⅱ组总胆红素 (TBIL)均呈先升高后下降 ,但Ⅱ组较Ⅰ组下降快 (分别P <0 0 5 ,P <0 0 1)。ALT、AST亦呈先升高后下降 ,但于出血后 14日Ⅱ组较Ⅰ组下降快 (P <0 0 5 )。Ⅰ、Ⅱ组出血后 1d血ET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随后逐步下降。Ⅱ组ET下降较Ⅰ组快 ,于出血后 2d(P <0 0 5 )、4d (P <0 0 1)、7d(P <0 0 5 )有显著差异。出血后 1dⅠ、Ⅱ组ET浓度与TBIL呈正相关 (r=0 734,P <0 0 1) ;Ⅰ、Ⅱ组血ET下降指数与TBIL增高指数呈负相关 (r =- 0 4 86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出血后应用UTI治疗可抑制TBIL、ALT、AST、ET等的升高 ,起到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CPB)下行心脏手术患者脑部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4例,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患者在麻醉后和转机时分别静脉泵注乌司他丁,泵注时间均为1h。C组患者则给予等量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CPB开始后30min(T2),CPB结束后1h(T3),4h(T4)和20h(T5)抽取颈静脉球血,采用ELISA法测定颈静脉球血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和S100B蛋白的浓度。结果与T1相比,两组患者颈静脉球血中IL-6、PMNE的浓度在T2~T5时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C组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U组(P<0.05或P<0.01)。与T1时相比,两组血浆S100B蛋白水平在CPB开始后明显升高(P<0.01),T3时达到高峰,T4时开始下降,T5时明显下降。U组T2~T5时的S100B蛋白浓度升高的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CPB心脏手术患者脑局部炎性反应,可降低颈静脉球血中S100B蛋白水平升高的幅度,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2 0 0 1年3月~2 0 0 3年10月共诊治急性胰腺炎(AP)病人81例,其中用乌司他丁治疗42例,善得定治疗3 9例,两组病人疗效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 <0 .0 5 ) ,差异无显著性。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急性胰腺炎,年龄14岁以上;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急性胰腺炎诊  相似文献   

7.
管强  熊咏萍 《临床外科杂志》2002,10(Z1):136-137
20 0 1年 1~ 6月 ,我们对急性胰腺炎采用以乌司他丁为主的新治疗方法 ,并收集病案分析 ,目的在于对乌司他丁的临床效果作一客观报道。临床资料1.对象 :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男 14例 ,女 16例 ) ,年龄 16~ 74岁 ,平均年龄 43岁 ,均有持续严重腹痛 ,血淀粉酶 >5 0 0U/ L(苏氏 ) ,或尿淀粉酶 >10 2 4U/ L(苏氏 )。 CT扫描示胰腺肿大或有渗出 ,但无坏死。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炎学组拟订的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15例为乌司他丁治疗组 ,另 15例为 5 -氟尿嘧啶对照组 ,据 Rangon标准入院时两组病情严重程度相仿 ,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60只,经CTX预处理后腹腔注射白念珠菌混悬液,制作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n=20)、低剂量组(n=20)和高剂量组(n=20)。对照组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低剂量组给予抗真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1×104U/kg)治疗,高剂量组给予抗真菌药物联合乌司他丁(5×10^4U/kg)治疗,观察3组7d生存率、肝组织细胞因子和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制作成功。高剂量组第7天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vs30%,P=0.01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第7天肝组织IL-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第7天小鼠CD4+/CD8+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剂量乌司他丁可以改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小鼠7d生存率,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降低免疫抑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后处理对肝部分切除术(PH)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J大鼠36只,18月龄,体质量27~36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C组)、肝部分切除术组(PH组)和UTI后处理组(UTI组),每组12只。UTI组大鼠术毕苏醒即刻经腹腔注射UTI 50 000 U/kg,连续注射7 d,C组和PH组大鼠连续7 d每日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3组大鼠于末次给药结束后24 h均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和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测试,测试完毕后处死大鼠,立即取海马组织冻存备用,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炎性因子IL-1、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组织Amlyoid-β蛋白、tau蛋白、磷酸化tau-Ser396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C组和UTI组比较,PH组大鼠第3、4天的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均延长(F=11.783、72.141、70.807,均P<0.001),探索时间、穿越次数均缩短(F=143.244、32.428,均P<0.001),中央区探索时间、跨格次数、旷场直立次数均缩短(F=76.232、105.990、17.477,均P<0.001);海马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IL-1的浓度均增加(F=395.545、1 124.503、474.526,均P<0.001),海马组织tau蛋白、磷酸化tau-Ser396蛋白、Amlyoid-β蛋白表达均增加(F=285.764、307.440、557.347,均P<0.001)。 结论UTI可改善PH后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UTI抑制海马细胞炎症及Amlyoid-β蛋白、tau蛋白、磷酸化tau-Ser396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乌司他丁促进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促进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对15例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乌司他丁,观察其在术后1、3、5d的血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和血肌酐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结果:治疗组第1、3、5天S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短,平均6.3d,无一例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减少移植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反义Smad4基因阻断TGF β信号传导系统对抗小鼠肝脏纤维化的效果。方法将反义Smad4基因导入CCl4 /乙醇诱导的昆明小鼠纤维化肝脏 ,用Southernblot检测整合情况 ,用Northernblot、RT PCR及Westernblot方法观察Smad4的表达 ,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结果反义Smad4基因可整合到病毒处理组小鼠肝脏。纤维化肝脏Smad4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经转基因处理后 ,小鼠纤维化肝脏Smad4的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 ,肝脏纤维间隔不同程度地减少、变窄或不完整 ,纤维化程度也有所减轻。结论反义Smad4基因能有效减少Smad4基因的表达 ,进而部分阻断TGF β信号传导系统 ,以阻止贮脂细胞的活化 ,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 ,从而减缓肝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大鼠肝损伤过程中对肝星状细胞(HSC)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用含有IL-10基因的腺病毒载体通过尾静脉转染大鼠(n=11),同时设立空载体组(n=12)和空白对照组(n=12),另给以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每周2次,8周后处死大鼠,离体肝脏用胶原酶灌注以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HSC.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检测HSC的TGFβ1和PDGF表达.结果治疗组的IL-10水平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HSC的TGFβ1和PDGF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IL-10可以通过下调HSC的TGFβ1和PDGF的表达来减轻肝损伤时HSC的激活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intermedin( IMD)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0,行左输尿管分离术)、模型组(UUO,n=10)、氯沙坦组(n=10)和IMD组(n=10),后3组行左输尿管结扎术.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14、21天随机选取5只,腹主动脉采血并留取梗阻侧肾组织之后处死.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比色法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新鲜肾组织羟脯氨酸(Pro)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IMD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不同时间点UUO组血BUN、Scr、肾组织Pro含量及TGF-β1、IMD的阳性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UUO组相比,氯沙坦组血BUN、Scr、肾组织Pro含量及TGF-β1、IMD表达均降低(P<0.05),IMD组除IMD表达增加外,其余均降低(P<0.05).结论 IMD可减轻UUO肾间质纤维化,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拮抗纤维化炎性介质TGF-β1有关.  相似文献   

14.
TGF-β1及其Ⅱ型受体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其Ⅱ型受体的表达及其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0例原发性肝癌、50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肝组织TGF-β1及其Ⅱ型受体表达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TGF-β1在癌旁组织的表达要高于癌组织,TGF-β1RⅡ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TGF-β1在有转移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TGF-β1RⅡ的表达在分化高、肿瘤小、转移少、复发间隔时间长的肝癌组织均较高(P<0.05).结论 TGF-β1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异常增高,其高表达有利于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TGF-β1RⅡ在肝癌组织表达降低,导致肝癌细胞负性调控障碍,这可能是肝细胞癌变的重要因素之一;TGF-β1RⅡ的表达与肝癌的恶性进展成负相关,有潜在的治疗肝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食管胃分层吻合法吻合口愈合质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前瞻性观察食管胃分层吻合法吻合口愈合质量。方法 对 1 2只用分层吻合法吻合的实验犬 (A组 ) ,及用传统吻合方法作为对照的另 1 2只实验犬 (B组 )行吻合口大体测量、组织学观察及检测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 ,TGF β1 )表达情况。结果 A组吻合口柔软、黏膜对合好、瘢痕薄 ,炎性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数术后早期较多(P <0 0 5 ) ,晚期 (42d)较少 (P <0 0 5 ) ;B组吻合口瘢痕厚、黏膜对合不齐、常有肌层暴露 ,早期炎性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数较少 ,8~ 1 4d明显增加 ,晚期仍有增加趋势。细胞因子A组早期活跃 ,表达高 ,术后 4 2d仅有少量表达 ;而B组早期表达低 ,第 8d明显增加 ,第 4 2d仍有较高表达。结论 食管胃分层吻合法吻合口愈合质量高 ,其细胞增生和细胞因子表达有利于一期愈合 ;而传统吻合法的吻合口愈合缓慢 ,炎症反应贯穿全过程 ,在愈合晚期仍有较高的细胞因子表达 ,符合二期愈合。  相似文献   

16.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a multifunctional growth factor,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wound healing and has been shown to accelerate impaired wound healing. However, high systemic level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have generally been associated with fibrotic disease processes such as myelofibrosis and pulmonary fibro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1,25(OH)2D3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酸(PAN)肾病大鼠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NC)、PAN组和1,25(OH)2D3治疗组 [1,25(OH)2D3 0.2 μg·kg-1·d-1灌胃]。一次性尾静脉注射PAN 100 mg/kg体质量建立足细胞损伤的PAN肾病动物模型。于3、7、14、21 d分批处死动物,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尿蛋白量(24 h)和肾功能。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TUNEL法检测足细胞凋亡。RT-PCR、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分别检测nephrin、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p)-Smad2/3的表达。 结果 (1)PAN组各时间点BUN、Scr、尿蛋白量(24 h)[7 d时,(20.26±4.87) mg比(1.01±0.41) mg,P < 0.01]均高于同期的NC组,而肾小球足细胞显著减少[14 d时,(10.9±4.2) 个/肾小球切面比(31.9±6.2)个/肾小球切面,P < 0.01],且足突增宽融合。1,25(OH)2D3治疗组各时间点尿蛋白量(24 h)[7 d时(9.95±3.82) mg]和BUN、Scr显著低于PAN组(P < 0.05),且肾脏病理改变减轻。(2)PAN组7 d时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nephrin由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向颗粒状、团快状改变,足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14 d时,(37.4±7.9)个/肾小球切面]。与PAN组相比,1,25(OH)2D3治疗组各时间段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保持着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足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14 d时,(21.9±6.2) 个/肾小球切面,P < 0.01]。(3)PAN组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p-Smad2/3蛋白的表达均高于NC组(P < 0.01),1,25(OH)2D3治疗组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p-Smad2/3蛋白的表达低于PAN组(P < 0.01)。 结论 1,25(OH)2D3能有效地抑制PAN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减少尿蛋白,其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冬虫夏草菌粉对5/6肾大部切除术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5/6肾大部切除模型组(SNx组,n=10)以及5/6肾大部切除+冬虫夏草菌粉干预组(CS组,n=10).术前及术后4、8、12周分别检测大鼠体质量、尿蛋白量变化,并于术后第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尿素氮、肌酐变化,取肾组织切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 Ⅰ)、Ⅱ型受体(TβR Ⅱ)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E-c adherin、α-SM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TGF-β1、TβR Ⅰ、TβR Ⅱ、磷酸化(p)Smad2/3、Smad7、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术后CS组大鼠的体质量高于SNx组,尿蛋白量及血尿素氮、血肌酐低于SNx组.肾脏组织病理分析显示,CS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均显著低于SNx组(均P<0.01).CS组TGF-β1、TβR Ⅰ、TβR Ⅱ、p-Smad2/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SNx组(均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Nx组(P<0.05),α-SMA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SNx组(P<0.05),Smad7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Nx组(P<0.05).结论 冬虫夏草菌粉对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其抑制TGF-β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以及抑制EMT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肾清饮对大鼠肾问质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和药物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包括肾清饮预防组(S组)、肾清饮低剂量组(SL组)、肾清饮高剂量组(SH组)、苯那普利组(B组)、肾清饮+苯那普利组(S+B组),每组8只。对M组和药物干预组大鼠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M组给予腺嘌呤灌胃,第4~6周给予蒸馏水灌胃;S组前3周同时给予腺嘌呤及肾清饮(0.4ml/d)灌胃,每毫升肾清饮含生药2.4g,第4~6周给予肾清饮(0.4ml/d)灌胃;SL组和SH组前3周给予腺嘌呤灌胃,第4~6周给予肾清饮灌胃,剂量分别为0.4ml/d和1.2ml/d;B组前3周给予腺嘌呤灌胃,第4~6周给予盐酸苯那普利灌胃,剂量为10mg·kg^-1·d^-1;S+B组前3周给予腺嘌呤灌胃,第4~6周同时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mg·kg^-1·d^-1)及肾清饮(0.4ml/d)灌胃。比较各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肾组织病理学表现、问质纤维化指数评分及肾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M组SCr、BUN、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浆ET-1水平及肾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M组相比,各药物干预组SCr、BUN、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浆ET-1水平及肾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TGF-β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P〈0.05);各药物干预组之间相比,s组SCr、BUN、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浆ET-1水平及肾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TGF-131mRNA表达降低最显著(P〈0.01)。结论肾清饮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FK506)和环孢素A(CsA)所致慢性肾毒性大鼠模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目(TGF-1β)及其受体(TβRⅡ)的表达。方法分别以FK506和CsA灌胃复制大鼠FK506和CsA慢性肾毒性模型,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计算肌酐清除率,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GF-1β、TβR Ⅰ、TBRⅡ蛋白表达的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肾组织中TβR Ⅰ mRNA及TβR Ⅱ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CsA组和FK506组的肾小管、小管间质和人球小动脉均有损伤,但CsA组的损伤明显较FK506组重(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肾组织中仅见少量TGF-[3,、TβR I和T13RⅡ表达,CsA组和FK506组的TGF-β,、TβR I和TβR Ⅱ表达均明显增加,但FK506组稍轻;正常对照组大鼠肾组织中仅见少量TβR I mRNA、TβR Ⅱ mRNA表达,CsA组和FK506组TβR I mRNA、TβR Ⅱ mRNA明显表达,但FK506组较CsA组为轻。结论FK506的慢性肾毒性弱于CsA,它所诱导的大鼠肾组织中TGF-β,及其受体TβR I和TβR Ⅱ的表达均低于C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