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对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进行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KP)和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CIV,LN)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重度和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KP)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轻度组升高不明显;轻、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PCⅢ、HA、CIV高于对照组,重度组LN高于对照组;不同程度脂肪肝病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升高阳性率改变:重度脂肪肝病人阳性率最高,与轻中度差异显著,其次为中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最低。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血清肝功能指标异常,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尚存在不同程度肝纤维化趋势。肝功能指标检测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筛查主要依据,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可进一步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监测和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CⅡ)、Ⅳ型胶原(CIV)及血清铁蛋白(SF)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15岁肥胖儿童和30例9~14岁正常健康儿童进行腰围(WC)、体块指数(BMI)、肝转氨酶(ALT、AST)、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铁蛋白、肝脏B超等各项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性肥胖组(SOC)、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组(S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组(NASH)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肝酶、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铁蛋白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C组的HA、P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5),尤其以PCⅢ明显;SNAFL和NASH组的HA、PCⅡ、SF、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单纯性肥胖向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炎发展,SF、PCⅡ、ALT、AST逐步升高,差异显著(P〈0.05);经两两相关分析发现:SF与PCⅢ、ALT、AST相关(r=0.33、0.63、0.69,P〈0.05),PCⅡ与ALT、AST相关(r=0.55、0.56,P〈0.05);所有病例中SF≥300μg/L者6例,均为NASH患者,且其均值与NASH组其他惠儿相比,在肝纤维化指标和肝转氨酶上都明显增高(P〈0.05)。结论:纤维化指标中PCⅡ是一早期敏感的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展密切相关。血清铁蛋白的增加是反应肝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其可能是NASH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拟肝硬化中药方对大鼠肝硬化模型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建立肝硬化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给与等量生理盐水,高、中、低剂量组给与相应中药灌胃2疗程后处死,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四型胶原(CIV)、三型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结果模型组血清HA、LN、CIV、PⅢ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自拟中药方治疗后,血清HA、LN、CIV、PⅢNP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肝硬化时肝纤维化血清指标表现为升高,经自拟肝硬化中药方治疗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降低,表明自拟肝硬化方具有抑制肝脏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IV)及层黏蛋白(LN)联合检测对肝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健康人组22例、急性肝炎组10例、慢性肝炎组10例、肝硬化组25例及慢性重症肝炎组10例,分别检测血清HA,CIV及LN的水平;对肝硬化组三项指标分别检测和联合检测所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血清中HA,CIVLN的水平以肝硬化组和慢性重症肝炎组最高,均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肝硬化组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降低。结论:联合检测HA,CIV及LN可提高诊断肝纤维化敏感性,但特异性降低;其中HA+CI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为最优联合。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区别,以便于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方法:对经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72例,其中单纯性脂肪肝23例,脂肪性肝炎49例,均进行B超、谷丙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LDL)、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肝功能、血脂、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NASH患者在ALT、LDL、LN、HA上均较NAFL增高,有显著差异,而B超检查阳性率70.8%。结论:B超诊断有一定漏诊率,血清学检查ALT、LDL、LN、HA在l临床诊断NASH上有意义,凡B超提示NAFLD而血清ALT、LDL、LN、HA增高的患者建议行肝穿刺,确诊需肝病理检查,以便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梁劲松  梁健 《医学文选》2002,21(6):760-763
目的:探讨外周血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PIV)、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丙二酰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肝损伤、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模型(12周),并用秋水仙碱灌胃以缓解肝纤维化进程,采用放免法和化学反应法分别检测PⅢP、CIV、LN、HA和SOD、MDA,同时检测肝功能(TB、TP、ALB、ALT),并对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血清PⅢP、CIV、LN、HA含量随着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而显著增加,模型组>缓解组>对照组(P<0.05);SOD和MDA在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呈负相关(Y=243.90-296X,γ=-0.8594),SOD活性以模型组最低,缓解组次之,均低于对照组,而MDA则相反(P<0.05)。结论:(1)PⅢP和CIV、HA、LN在肝纤维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2)MDA、SOD可能参与肝损伤和修复过程,可反映肝功损害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复肝宁对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CIV)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复肝宁和肝泰乐等保肝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A、LN、CIV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复肝宁治疗后的患者血清HA、LN、CIV含量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血清含量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复肝宁对降低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LN、CIV的含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 (HA)、Ⅳ型胶原 (CIV)及层黏蛋白 (LN)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健康人组 2 2例、急性肝炎组 10例、慢性肝炎组 10例、肝硬化组 2 5例及慢性重症肝炎组 10例 ,分别检测血清HA ,CIV及LN的水平 ;对肝硬化组三项指标分别检测和联合检测所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中HA ,CIV及LN的水平以肝硬化组和慢性重症肝炎组最高 ,均明显高于其它组 (P <0 0 1)。肝硬化组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的敏感性 ,但其特异性降低。结论 :联合检测HA ,CIV及LN可提高诊断肝纤维化敏感性 ,但特异性降低 ;其中HA +CI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为最优联合  相似文献   

9.
张泓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1916-1916,1920,195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模式及HBV-DNA含量与HA、CG、IV、LN等四项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法(RIA)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和肝纤维化指标,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HBV-DNA,依免疫学指标分为"大三阳"和"小三阳"两组,依血清中HBV-DNA的复制水平分为4组,分析各组间肝纤维化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在"大三阳"和"小三阳"两组间肝纤维化指标HA、CG、IV、LN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BV-DNA105~6组的HA、CG两项与<103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的肝纤维化指标与<10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HBeAg的转阴并不表明肝损伤程度的减弱,HBV-DNA复制水平的高度与肝损伤程度也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重组人γ-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CIV)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γ-IFN和常规药物联合治疗;B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疗程为9mo。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治疗3、6、9mo及停药后3mo血清HA、LN、PCⅢ及CIV水平及影像学改变。结果 A组血清HA、LN、PCⅢ及CIV随治疗时间逐渐降低,至9mo到最低点,B组无明显改变。A组有效率为56.7%(17/30),B组有效率为13.3%(4/3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γ-IFN对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患者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符合B超诊断的28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TG、TC、HDL-c、LDL-c、ALT、AST、GGT、ALP)和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CⅣ、LN)检测,并以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G和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c和LDL-c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呈下降和升高的趋势;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和GGT明显升高(P<0.01),ALP升高不显著(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PCⅢ、HA、CⅣ和LN均高于健康组(P<0.05),重度组与轻、中度组之间PCⅢ、HA、CⅣ和L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中度脂肪肝与轻度脂肪肝之间PCⅢ、HA、CⅣ和LN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酒性脂肪肝患者多项血液生化指标异常,重度非酒性脂肪肝患者尚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多项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筛查的重要依据,而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可进一步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NASH患者,中医辨证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观察组加服扶正化瘀胶囊,观察治疗疗效。结果ALT、AST、γ-GGT、TC、TG、HA、LN、PCⅢ、Ⅳ-C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C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TC、TG、HDL—C、HA、LN、PCⅢ、Ⅳ-C改善更为明显(P〈0.05);12周后治疗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NASH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尤其对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刘峰  司端勤  朱维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244-1246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176例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和92例健康查体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HE水平。结果:随着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升高,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HA、LN、Ⅳ·C,PCⅢ水平逐渐升高,血清CHE活性逐渐降低,血清CHE活性与HA、LN、Ⅳ·C、PCⅢ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0.958、-0.964、-0.971。结论:血清CHE水平是反映肝实质细胞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的敏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芳  何梅  李儒贵  李刚 《西部医学》2011,23(11):2112-2113,2116
目的探讨黄芩苷联合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早期肝硬化(HC)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患者服用黄芩苷,剂量为2粒/次,口服,每日3次,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对照组62例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 DNA,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PCⅣ)。结果治疗前各组肝功能各指标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DNA和HBeAg阴转率及抗-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HA、LN、PCⅢ于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黄芩苷与替比夫定联合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五田保肝液对大鼠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五田保肝液低、中、高剂量组、易善复组各18只,采用白酒辅以吡唑、玉米油的混合食料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12周末取血用于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LN和PⅢP的水平;处死大鼠后,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Masson染色进一步观察肝组织纤维化情况。结果模型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纤维组织增生,炎性表现明显,大鼠体重增长不明显,肝指数增高,中药治疗各组和易善复组病变较模型组轻,且大鼠体重增加,肝指数下降。五田保肝液和易善复还可降低酒精性肝病大鼠血清ALT、AST、TG、TC、LN、PⅢP的水平,并有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五田保肝液对大鼠酒精性肝病具有确切的防治作用,尤以中、高剂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肝纤维化非创伤性指标对诊断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22例慢性肝炎病人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B超检查,并对肝活检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以建立非创伤性指标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优势。结果超声检查对门脉高压性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已肯定,但对轻、中度肝纤维化患者超声检查的指标的变化还不很显著,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上升,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IU)、Ⅳ型胶原(cIV)、层黏连蛋白(LN)的水平也随之增高,其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标志结合B超检查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长径及脾静脉内径对肝纤维化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结果与肝纤维化病理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检测7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结果: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A、PCⅢ、IV-C、LN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同一标志物各分级之间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肝纤维化指标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递增而递增,肝纤维化标志物对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 摘要 ] 目的 探讨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在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检测106例丙型肝炎患者和79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肝功能指标(ALT、ALB、TBIL)和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PCⅢ、Ⅳ-C)的血清含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A、LN、PCⅢ、Ⅳ-C 、ALT、TBIL含量高于正常人组,ALB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ALT与PCⅢ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1,P<0.05);ALB与HA、 PCⅢ、Ⅳ-C存在显著负相关(r=-0.391,-0.239,-0.303,均P<0.05);TBIL与HA、LN、PCⅢ和Ⅳ-C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9,0.211,0.377,0.389,均P<0.05)。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功能较正常人群有所下降,肝纤维化风险更高。肝功能指标ALT、ALB和TBIL在辅助诊断肝纤维化时有一定作用,三者在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呈TBIL > ALB >ALT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甲五灵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对照组(n=10)、空白治疗模型组(n=15)及双甲五灵治疗组(n=15)。造模4w后双甲五灵治疗组大鼠给予口服喂养双甲五灵胶囊8w,实验共持续12w。检测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TG含量、血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及病理学指标等以判定双甲五灵胶囊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中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空白治疗模型组相比,双甲五灵治疗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TG含量、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及ALP)、肝纤维指标(HA、LN、Ⅳ-C及PCⅢ)和病理学指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SSS计分等)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双甲五灵胶囊可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肝纤维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本院50例肝衰竭患者(肝衰竭组),与慢性肝炎(30例),正常体检者(30)例,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并动态观察肝衰竭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两组的四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CⅣ和PC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两组间四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肝硬化组HA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LN、CⅣ和PCⅢ三个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均比较高,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总共死亡25例,HA、LN水平均下降。但CⅣ、PCⅢ变化不明显。结论随着病情的进展或好转,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可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可对预后进行评估,早期进行肝纤维化的治疗,将有望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