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足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严重的往往需要截肢治疗,显著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性血管生成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的一项新技术.目的:评估糖尿病足忠者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方法:选择大连医科人学附属第二医院北院综合治疗科收治的接受降糖药物和改善微循环扩血管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6~72岁;其中双下肢病变14例,单肢病变16例,患足共计44例.糖尿病病程3~7年不等:其中有5例在外院建议截肢.全部患者均通过自体外周细胞动员,达到标准后,采集自干细胞悬液,在患足同侧小腿肌肉局部注射.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同时给予 E1.丁格地尔和刺五加等药物治疗,足部溃疡定期换约及清创治疗.移植成功后.观察经皮氧分压和皮温足部感觉,溃疡及坏疽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与结论:纳入糖尿病足患者30例,其中 1例同并心脑血管疾病在随访期病故,其余29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对所有病例行6个月定期观察和随访,发现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7~14d,30例患者(44足)疼痛明显缓解,患足皮氧分压和皮温显著上升,足部感觉明显增强.1~6周后,感染得到控制,12~16周,29例患者溃疡处坏疽明显好转,出现新生肉芽组织.6个月后4例完全愈合.15例患者在血细胞动员时感骨骼和肌肉酸痛,移植后5 d患者均感觉足部及小腿肌肉轻度胀痛.提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有效增加患者下肢血流.促进溃疡愈合,可使一部分患者有免除截肢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具有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快,肿瘤细胞污染少等优点,现已成为白血病,淋巴瘤及实体瘤等恶性疾病根治性治疗的方法之一。APBSCT成功的基础是获得足够数量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除了患者自身因素、动员方法和动员剂外,采集的时机及各参数的设定也影响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应用自体外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212例。结果移植后随访6个月,术后每个月定期电话随访症状变化情况,6个月后复查皮温,经皮氧分压,踝肱比,随访疼痛、冷感、跛行距离,观察溃疡、坏疽情况。结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安全,简单,有效。术前术后护士对手术病人给予健康宣教及手术指导,无一例发生手术合并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确保疗效。  相似文献   

4.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的有效方法 ,在临床应用上已有取代骨髓移植的趋势[1] 。 2 0 0 1年 11月与市人民医院合作成功实施了首例APBSCT治疗 ,笔者承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PBSC)的采集工作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0岁 ,体重 86kg。下颌部实体瘤切除后复发 ,穿刺活检 ,病理诊断为恶性淋巴瘤。2 仪器与试剂2 1 仪器 :MCS 3P血细胞分离机 ,PBSC专用一次性封闭耗材。2 2 试剂 :ACD A血液抗凝剂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3 PBSC动员采集方法3.1 …  相似文献   

5.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总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围手术期护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重视血糖及血压的监测控制;移植后重视患肢护理,加强出血、感染、下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指导早期活动,并做好出院指导。9例患者足部溃疡愈合,疼痛缓解,无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术后0.5、1年下肢血管数字造影显示下肢血管侧支循环丰富或下肢新生血管丰富。  相似文献   

6.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术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文君  周娟  王丽娟 《护理研究》2005,19(11):986-986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围采集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睡眠及其他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后给予病人营养及生活护理指导。[结果]围采集术期的护理为成功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奠定了基础。[结论]正确的围采集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总结恶性实体瘤并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19例患儿38例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采集的护理,采集前全面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做好健康教育、做好造血干细胞动员期的护理、建立与维护有效的静脉通路;采集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及处理并发症;采集后预防枸缘酸钠抗凝剂中毒、以及预防出血与感染的发生等对患儿实施相应护理,使患儿顺利完成干细胞采集,为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2例糖尿病患者采集自体外周干细胞,分别肌肉注射于患肢,结果术后1周后疼痛减轻,皮温升高,溃疡面逐渐愈合。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睡眠及其他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后给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治疗区域的情况,预防感染.移植过程中未发现任何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成功的挽救了患肢,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表明我们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完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2例糖尿病患者采集自体外周干细胞,分别肌肉注射于患肢,结果术后1周后疼痛减轻,皮温升高,溃疡面逐渐愈合.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睡眠及其他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后给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治疗区域的情况,预防感染.移植过程中未发现任何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成功的挽救了患肢,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表明我们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完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在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情况。方法总结17例48次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分析血液学参数、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17例共采集48次。其中7例采集2次;6例采集3次;4例采集4次;每次循环血量为74.03~205.56ml/kg,平均139.96 ml/kg;每次采集时间116~241 min,平均191.96 min;采集过程顺利,每例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均〉3.0×108/kg,CD34+细胞均〉2×106/kg,全部病例均获造血功能重建,无移植相关死亡。48次采集过程中及结束后出现不良反应8次,男性7次,女性1次,为低血容量反应、枸橼酸盐毒性反应及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症状;快速回输复苏后的造血干细胞,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方法可靠,平均2.82次采集可达到临床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aemia,AML)患者第1次缓解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例诊断时高白细胞且伴有t(8;21),-Y异常的AML患者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实施预处理方案为BU/CY2的APBSCT治疗,采集干细胞前进行包括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内的强化治疗以利于体内净化。结果移植相关毒性低,造血重建速度快,+12d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0.5×10^9/L,PLT〉20×10^9/L。患者已无事件存活32个月。结论年轻低中危非早幼粒白血病的AML患者CRl期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后进行APBSCT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血液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2006年12月对206例血液肿瘤患者施行APBSCT,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9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95例,何杰金淋巴瘤(HD)26例,多发性骨髓瘤(MM)16例,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除1例ALL外,205例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次完全缓解(ALL-CR1)25例,其中无病存活17例,带病存活2例,死亡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再次完全缓解(ALL-CR2)15例,其中无病存活3例,带病存活3例,死亡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首次完全缓解(AML-CR1)17,其中无病存活10例,带病存活2例,死亡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再次完全缓解(AML-CR2)12例,其中无病存活5例,带病存活1例,死亡6例;非何杰金淋巴瘤首次缓解(NHL-CR1)57例,其中无病存活42例,带病存活6例,死亡9例,非何杰金淋巴瘤再次缓解(NHL-CR2)28例,其中无病存活18例,带病存活4例,死亡6例,非何杰金淋巴瘤未缓解(NHL-NR)10例,其中无病存活2例,带病存活3例,死亡5例;何杰金淋巴瘤首次缓解(HD-CR1)8例,其中无病存活8例;何杰金淋巴瘤部分缓解(HD-PR)13例,其中无病存活11例,带病存活2例;RE5例,其中无病存活3例,带病存活1例,死亡1例;MM16例,其中无病存活5例,带病存活4例,死亡7例。结论:APBSCT是一种治疗血液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初步评价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T-APBSCT)治疗MM的疗效,对3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经正规化疗后进行序贯两次T-APBSCT,初次移植:动员方案为环磷酰胺(CTX)联合G-CSF5μg/(kg.d),预处理方案为大剂量马法兰;第二次移植:动员方案为CTX+足叶乙甙联合G-CSF,预处理方案为大剂量马法兰±全身照射。3例序贯两次移植的间隔分别为31、15和27周。两次移植回输的单个核细胞数分别为4.7×10^8/kg、2.798×10^8/kg、6.08×10^8/kg和1.67×10^8/kg、2.798×10^8/kg、4.28×10^8/kg;CD34^+细胞分别为3.25×10^6/kg、9.6×10^6/kg、5.91×10^6/kg和6.9×10^6/kg、9.6×10^6/kg、5.91×10^6/kg。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造血均快速重建,每两次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数≥1×10^9/L的时间为12、0、10天和12、25、0天,血小板数≥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2、0、10天和11、25、20天。随访时间44(19-58)月,2例存活(1例完全缓解,1例于处于平台期),1例于T-APB-SCT后58月死亡。结论:两次序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的有效手段,动员方法简便安全,患者对预处理方案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于治疗后1 ̄8周,患者肢体疼痛、冷感觉有显著好转,溃疡面愈合,未出现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前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予及时正确处理;术后穿刺肢体制动8 h并沙袋加压6 h,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指导术后活动并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对患者进行有计划、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是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儿童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护理要点。方法35例恶性肿瘤患儿经大剂量化疗或化疗加放疗的预处理后,接受解冻后的冻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回输。结果患儿共接受冻存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70次,回输后出现了不良反应:血红蛋白尿54例次(77.1%)、头痛28例次(40.O%)、呕吐24例次(34.3%)、恶心17例次(24.3%)、心率失常11例次(15.7%)、腹痛8例次(11.4%)、腹泻2例次(2.8%)、发热1例(4.O%)。未发生心脏、肝、肾功能衰竭及休克等严重反应。结论儿童冻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回输易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专业的对症护理、预防不良反应,使回输安全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效果。方法16例患者均给予G-CSF300μg/d,进行3d动员,第4天用CS-3000plus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自体单个核细胞,处理全血量(6554±563)ml,抗凝剂(ACD)(661±62)ml,将采集的干细胞悬液注射于双/单侧下肢小腿腓肠肌,每侧注射40个点位,0.75ml/点,每点干细胞数〉1×10^8,间距30mm,深15mm。结果采集物中白细胞(1.71±0.77)×10^8/ml,单个核细胞百分率(96.3±2.6)%,CD34^+细胞(1.68±0.81)×10^6/ml,产品容积(58.9±1.8)ml,14例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发凉、皮色灰暗、溃疡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例临床症状未改善,有效率87.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患者损伤小、操作方便,适用于对药物治疗无效且不适于手术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ABO血型不合的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ABO血型不合对HLA相合的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NAST)的影响,回顾分析了15例ABO血型主要不舍,9例次要不合的HLA相合的NAST的临床特点,并选用同期ABO血型相合的NAST作成组比较。结果显示:24例ABO血型不合的NAST受者在输入供者外周血千细胞悬液时无1例发生急性溶血,但有2例发生迟发性溶血。统计学分析表明,ABO血型不合对NAST骨髓植活、血小板恢复、GVHD、疾病复发及无病生存均无影响。在ABO血型主要不合组,红系开始恢复时间明显延迟,其中1例“0”型血受者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持续5个月。结论:ABO血型不合不是NAST的障碍,仅在ABO血型主要不合时.红系恢复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双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安全性及疗效,为1例49岁女性MM患者行双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第1次移植的动员方案:环磷酰胺2g/m2×1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0μg/(kg.d)]×5天。预处理方案:马法兰(melphalan)200mg/m^2。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单个核细胞(MNC)6.1×10^8/kg;CD34+细胞4.7×10^6/kg。6个月后行第2次移植的动员方案:G-CSF[(10μg/(kg.d)]×5天。预处理方案:马法兰200mg/m^2。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MNC10.2×10^8/kg;CD34+细胞5.9×106/kg。结果表明:第1次移植后17天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回升至0.5×10^9/L,15天血小板回升至20×10^9/L;第2次移植后22天ANC回升至0.5×10^9/L,13天血小板回升至20×10^9/L。双次移植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骨痛、贫血症状消失,第2次移植后随访7个月,患者情况良好,仍处于完全缓解(CR)状态。结论:双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伴随移植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 ,国外一些学者新开展了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NMA Allo PBSCT)治疗血液病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4 ] 。国内除我院有个例报告外尚无系列研究报告[5] 。我们用新设计的NMA Allo PBSCT治疗 6例血液病病人 ,效果如下。材料与方法病例6例病人均系 1998年 10月 - 1999年 10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 ,其中男 3例 ,女 3例 ,中位年龄 3 2 ( 16- 42 )岁。急性白血病 (AL)第一次完全缓解期 (CR1) 3例 ,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 2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例。另 3例为 :慢性粒细…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儿童患者中冻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的相关毒性。对35例恶性肿瘤患儿经大剂量化疗或大剂量化疗加放疗的预处理后,进行解冻后的冻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次快速回输,对70例次输注进行了毒性评定。全部病人采用化疗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进行动员,以CS-3000 plus型或COBE spec-tra-4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物置于10%二甲亚砜(DMSO)中冷冻,并保存在液氮中。35例恶性肿瘤患儿输注总量190-420ml(265±73ml,相当于13.7±4.2ml/kg),含干细胞数(4.43±1.91)×108/kg,DMSO平均输注总量0.94±0.18g/kg。单次输注量90-300ml(132±37ml,相当于6.6±5.2ml/kg),DMSO0.68±0.12g/kg,同时观察并记录输注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并监测输注后24小时内脉搏、血压、体温、呼吸频率,每15分钟记录1次。输注前、后检测血清钾、钠、肌酐、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和丙氨酸转移酶及尿液检测。结果表明:回输后出现轻微相关毒性,诸如血红蛋白尿(77.1%)、头痛(40.0%)、恶心(34.3%)、呕吐(24.3%)、腹痛(11.4%)、心动过速(10.0%)、心动过缓(5.7%),但无休克等严重毒性反应。血胆红素在输注后有所升高。输注量>200ml的患者,其血红蛋白尿、头痛、恶心、呕吐和腹痛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P<0.01),仍可迅速消失。首次输注后总胆红素有升高(P<0.01),并观察到输注后胆红素升高程度与输注量明显相关(r=0.8977,P<0.01)。结论:冻存的儿童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次回输的相关毒副作用较轻,发生率较低,头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单次回输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