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兰州市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现状、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状况,整合促使高校大学生吸烟的因素,并对其参与学校实施控烟干预措施的态度进行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级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兰州市3个级别院校中随机抽取8所调查学校,对32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匿名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尝试吸烟报告率35.6%,目前吸烟报告率26.5%,经常吸烟报告率为9.7%,不同年级、性别吸烟报告率有显著性差异。86%的高校学生对吸烟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对学校实施干预措施支持者占87.20%,其中支持率较高的措施有主题教育、成立戒烟机构、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结论:正视大学生的吸烟现状和吸烟行为对大学生健康的危害,高校应采取综合措施对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主动吸烟对人体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1097名健康人群的血清AFP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相应的吸烟信息,以非参数统计方法,分别在总体上或同一性别内,比较吸烟与非吸烟人群血清AFP浓度差异,并比较不同吸烟程度群体间血清AFP浓度的变化.结果 吸烟人群血清AFP浓度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P=0.0272),女性吸烟人群与非吸烟人群的血清AFP水平差别比男性更大(P=0.0096),吸烟指数高的人群血清AFP浓度也相应升高.结论 吸烟导致人体血清AFP水平增高,在女性吸烟者中更为明显,并且吸烟量越大,血清AFP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证实吸烟对人有害,我们对40例不吸烟的健康人及40例吸烟者,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电泳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观察对象 (1)不吸烟组40例,男性,年龄在20~60岁。(2)吸烟组40例,男性,年龄在30~60岁。吸烟时间在15~40年,每日吸烟量为10~30  相似文献   

4.
吸烟危害人类健康成为人们的识,而我国是一个烟草大国,据统计我国有3.2亿吸烟者。如何帮助吸烟者戒综合性控烟措施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吸烟群体中,吸烟者对戒烟处于以下四个阶段。1.1不想戒烟阶段:吸烟队伍中大约有40%左右的吸烟者没有戒烟愿望,他们偏爱吸烟,已经对吸烟产生了精神依赖。对这个阶段的吸烟者无须进行太多的干预,因为他们对提出戒烟问题有反感和逆反心理而达不到戒烟目的,但是要让他们有一个对吸烟利弊的思考,只有当他们认识到吸烟是一种严重的不良行为并愿意自觉摒弃它时其他控制吸烟措施的实施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被动吸烟对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雁冬  杨波  朱博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27-127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负责保健的0-3岁的婴幼儿200名,以家长是否吸烟分为被动吸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名,定期询问患病史,追踪观察,经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发病与被动吸烟密切相关.结论:被动吸烟对婴幼儿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邹爱兰 《中医药导报》2010,16(7):127-129
目的:探讨吸烟、中药对胫骨骨折愈合及功能康复的影响,寻找骨折病区吸烟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的依据.方法:96例胫骨骨折吸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吸烟限制组和中药联合组,在相同康复治疗下,吸烟限制组采取限烟或戒烟措施,中药联合组在吸烟限制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对照组不限制患者吸烟,观察比较3组患者骨折的愈合和功能康复情况.结果:3组患者伤肢骨折愈合时间、康复效果相比较,中药联合组效果最好,吸烟限制组次之,对照组最差,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延长骨折的愈合时间且明显影响骨折后的功能康复,而中药可以促进患者骨折的康复,所以对吸烟患者应采取限制吸烟和中药治疗的联合方案,促进患者伤肢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徐文端 《养生月刊》2003,24(7):311-311
吸烟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吸烟能引起肺癌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你知道吗?吸烟还会危害你的眼。 烟毒性弱视,是吸烟对眼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电子支气管镜术前吸烟与非吸烟者氧气雾化吸入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3例患者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均采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给予氧气雾化吸入行气道表面麻醉,对2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麻醉效果有显著性差异(2=89.511,P<0.001)。结论吸烟患者麻醉效果比非吸烟患者差,提示应重视吸烟患者术前麻醉,术中追加3~5 mL麻药确保医师顺利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9.
鱼腥草对吸烟小鼠的抗肺氧化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鱼腥草对吸烟小鼠肺组织抗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烟熏法制备被动吸烟小鼠模型.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吸烟模型组,连续被动吸烟,15 min/次,8次/d;C组为吸烟+鱼腥草组,在连续吸烟的同时,0.1 ml/10 g鱼腥草提取液灌胃,2次/d.60 d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做成匀浆.观察鱼腥草对吸烟小鼠肺组织中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数据经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鱼腥草提取液可以明显提高肺组织中GSH-Px活性、SOD活性以及降低MDA含量.结论 鱼腥草对被动吸烟小鼠所致肺组织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人性化管理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控烟工作中的应用,通过收集人院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的吸烟信息,根据患者的需求制订人性化的控烟方法并实施,在出院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使患者的吸烟数量减少,对控烟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说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进行人性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病区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现在吸烟的人数越来越多,吸烟人群牙周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影响人体正常的功能与美观,所以对于吸烟人群的牙周病也需要引起重视。牙周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去除局部的刺激物,包括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等治疗,目前对于吸烟人群的单纯治疗效果还不十分满意,观察发现,如果能够控制吸烟会对牙周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们对吸烟患者做分组调查,观察传统治疗后,严格控制吸烟对牙周病的愈合疗效,并与传统治疗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人们所说的吸烟危害健康,通常是指吸烟可导致呼吸道炎症、肺部肿瘤以及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其实,吸烟的危害远不止于此。最近,国外医学界对吸烟的危害又有更多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杨建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24-12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临床就诊患者中长期吸烟人群与不吸烟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对比。方法:应用德国西门子AUCSON Antares彩超诊断仪对100例吸烟患者及82例不吸烟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结果:长期吸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高于不吸烟组,长期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因素。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技术可直接显示血管管壁,能观察到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程度,且具有无创、便捷、费用低廉等优点,可以对血管作出早期诊断,从而判断吸烟与颈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吸烟在肺结核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疾控中心进行治疗的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200例,其中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各100例,将之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结果患者治疗完成后,两组共有158例患者痰菌阴转,痰菌阴转率为79.00%,并且患者的吸烟量与痰菌阴转率呈负相关关系,同时还会使患者的咳嗽症状,并使患者的治疗时间、康复时间都会明显增加,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患者的咳嗽症状明显比对照组不吸烟患者要高,吸烟的肺结核患者具有更高的结核菌感染性。吸烟与结核病的产生也存在这密切的关系,肺结核的主要发病入群就是长期吸烟的人。另外,吸烟会对患者的临床疗效造成影响,导致患者的治疗时间、康复时间都会增加。所以,在临床中必须对肺结核患者的吸烟情况更为关注,尽量对患者的吸烟行为进行劝阻,减少吸烟对肺结核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吸烟对健康造成的影响已被人们认可,被动吸烟对非吸烟者健康造成的危害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洼。在2002年,11000人因被动吸烟而死于肺癌,31300人因被动吸烟死于冠心病,估计因被动吸烟死亡人数超过10万。女性和儿童是“二手烟”的主要受害人群,特别是在占中国人口70%的农村。而针对农村的控烟项目还很少,力度远远不够。因此深入探讨被动吸烟影响因素,评价干预效果,降低被动吸烟暴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咽部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吸烟对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咽部菌群分布的影响,从而为COPD病原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分别采集COPD稳定期患者(121例)和健康人群(70例)咽拭子,依据其吸烟史分为四组:COPD吸烟组、COPD非吸烟组、健康人吸烟组、健康人非吸烟组,对其咽部菌落进行计数、菌种鉴定。结果 1)全部受检人群中球菌检出率高于杆菌;2)健康吸烟组与非吸烟组人群咽部菌群分布比较前庭链球菌、干燥奈瑟氏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在构成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PD吸烟组与非吸烟组咽部细菌分布中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咽部菌群分布是有差别的,且与吸烟相关,这可能为我们进一步管理和治疗COPD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被动吸烟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义乌市 4~ 6岁儿童的家庭成员吸烟情况及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并以被动吸烟量不同进行分层 ,采集儿童唾液测定硫氢酸盐含量 ,同时测量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和血红蛋白。结果 儿童被动吸烟量增大 ,其在 1a中患呼吸系统疾病和感冒的次数增加 ,其唾液硫氢酸盐含量增加 ,并且呈正相关 ;被动吸烟量增大 ,身高、体质量均值逐渐减小 ,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血红蛋白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被动吸烟可引起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次数增加 ,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
吸烟对健康人群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吸烟对健康人群肺功能的变化及与吸烟指数的关系,探讨吸烟对健康人群肺功能的损害。方法对来我院体检的公务人员、40~50岁、男性、体重指数在18~30kg/m2之间、无基础疾病,常规体检正常的吸烟者200名和同等条件非吸烟者100名进行肺功能(部分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FCV;全部小气道功能:PEF、MEF75%、MEF50%、MEF25%、MMEF)检测。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肺功能相比,部分肺通气功能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而全部小气道功能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中A组通气功能指标与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反映小气道功能的各项指标中,B组与A组相比,所有指标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导致肺功能下降,早期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受损,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9.
被动吸烟对蒙古族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被动吸烟对蒙古族儿童生长发育及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我们对3所幼儿园长期日托的404名蒙古族健康儿童按被动吸烟与否,以性别、年龄相同进行1:1配对,将202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身高、体重、尿硫氰酸根(SCN-)含量测定,并对他们呼吸道感染平均发生次数进行调查、核实。结果显示:被动吸烟儿童尿SCN-含量明显高于非被动吸烟者(P<0.001);被动吸烟儿童身高、体重都低于非被动吸烟者(P<0.002);被动吸烟儿童呼吸道疾病年平均发生次数是非被动吸烟者的2倍(P<0.00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成员吸烟导致儿童被动吸烟对蒙古族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危害,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逐步实行了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的措施,这对减少人们的吸烟量及缩小烟民队伍都将会起到切实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表明,吸烟的危害远比人们预想的要大得多。吸烟导致全世界每年300多万人过早死亡;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心脏病是因吸烟引起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肺癌是吸烟造成的;那些不到20岁就染上烟瘾的烟民,其死于癌症或心脏病的机会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