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胃肠道肿瘤复发所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肿瘤复发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以及病因诊断的要点。方法 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标准,回顾性地对91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病人在病理、病程、临床症状和体征、癌胚抗原(CEA)检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肿瘤复发组病人原发肿瘤的分化程度较非复发组低下,肿瘤分期也较晚(P<0.05),复发组肠梗阻病程明显长于非复发组(P<0.01);两组在肠梗阻主要症状、腹部包块、不完全性肠梗阻和结、直肠梗阻的发生率上均存在显差异(P<0.01);复发组CEA阳性率和平均值(13.06±10.36)μg/L.均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5)。结论 两组间的上述差异点可作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肿瘤复发性肠梗阻病因诊断的要点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肿瘤复发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以及病因诊断的要点。方法 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标准,回顾性地对91 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病人在病理、病程、临床症状和体征、癌胚抗原(CEA)检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肿瘤复发组病人原发肿瘤的分化程度较非复发组低下,肿瘤分期也较晚(P<0-05) ,复发组肠梗阻病程明显长于非复发组( P<0-01) ;两组在肠梗阻主要症状、腹部包块、不完全性肠梗阻和结、直肠梗阻的发生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01) ;复发组CEA阳性率和平均值(13-06 ±10-36)μg/L,均明显高于非复发组( P< 0-05) 。结论 两组间的上述差异点可作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肿瘤复发性肠梗阻病因诊断的要点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肠梗阻的原因,对1997年6月至2007年4月手术治疗6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发生肠梗阻的时间及性质与梗阻原因的关系。结果显示,64例肠梗阻中,肿瘤复发原因占60.9%,良性原因占39.1%。72.0%的良性原因所致肠梗阻发生在术后6个月之内,肿·瘤复发所致的肠梗阻全部出现在术后6个月后。肿瘤局部复发是胃癌和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小肠坠入盆腔粘连成团也是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重要原因。结果表明,根据初次手术时间结合肿瘤原发部位可大致判断肠梗阻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肿瘤复发转移所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5例肿瘤复发转移导致肠梗阻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小肠侧侧吻合术12例,小肠结肠侧侧吻合术5例,小肠侧侧吻合、小肠结肠侧侧吻合术3例,肠切除、肠吻合术4例,肠切除、肠吻合、肠排列术3例,肠切除、肠造口术2例,小肠侧侧吻合术、结肠造口术2例,肠造口术3例,开关术1例,观察治愈或好转率、无效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等。结果:本组35例中痊愈或好转28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3例。并发切口感染6例,腹腔感染5例,肠瘘3例。结论:手术是肿瘤复发转移所致肠梗阻治疗的重要手段,并发症以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及肠瘘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癌术后复发并肠梗阻病人的外科理念及术中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46例卵巢癌术后复发并肠梗阻病人,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55.5岁。病人均有腹胀、腹痛、停止排气排便等临床症状。胸腹部CT提示:44腹盆腔肿瘤转移;2例胸腔有转移灶;术前腹部平片均提示肠梗阻。术前病理明确,均为卵巢腺癌,二次手术前行PT方案化疗6个周期。分析该类疾病的临床特点,总结外科临床处理经验与教训,归纳该类疾病的外科处理及术中操作技巧。结果 46例卵巢癌术后复发并肠梗阻病人中,31例病人肉眼观完整切除肿瘤,切除率为67.4%。11例病人术后腹腔肿瘤结节小于1.0 cm,占23.9%。4例仅行小肠中段造瘘,占8.7%。42例二次减瘤病人,手术时间平均为150.9 min,术中出血平均为450.4 ml。术后病人腹腔感染2例,无死亡。结论多数卵巢癌术后复发并肠梗阻病人仍具有肿瘤整体切除或有效减瘤的机会,术前应多学科联合给予论证,不轻易放弃手术或局限于单纯肠造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病例资料.结果:22例行持续吸氧、抗凝等治疗后治愈出院,6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溶栓抗凝等治疗后好转出院,4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D-二聚体检查结合螺旋CT肺动脉造影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溶栓抗凝治疗能减轻肺血管阻塞,是挽救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中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58例胃肠癌术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中不全性肠梗阻46例,完全性梗阻12例。17例行保守治疗;41例行剖腹探查术,其中探查发现嵌顿性腹内疝4例,肠扭转4例,粪石性梗阻1例,肠套叠2例,粘连性肠梗阻9例,肿瘤复发者21例。术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者32例,其中肿瘤复发者19例。PET-CT提示无明显肿瘤病灶但探查发现复发转移者14例。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反复发作的肠梗阻多为肿瘤复发,提示预后不良。及早剖腹探查可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与肿瘤复发有一定的联系;PET-CT对于多发性结节性转移灶的检测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首次术后复发转移的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唐山市协和医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首次手术后出现复发转移而就诊于两院的56例GIST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56例发现复发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7.3个月.单纯手术治疗19例,单纯靶向治疗8例,手术联合靶向治疗14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65%、66%、89%.再次手术切除后的复发率为76%.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手术、靶向治疗及年龄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和靶向治疗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对于复发转移的GIST患者,手术联合靶向治疗能获得最佳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6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住院时间10.2d。7例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4例因保守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手术,3例保守治疗40d无效而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胃肠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癌术后复发的诊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1.
内镜介入治疗胃肠道癌性梗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经内镜介入治疗胃肠道癌性梗阻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在X线辅助下经内镜介入治疗32例胃肠道癌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梗阻部位分别为胃出口8例、十二指肠7例、直肠13例、乙状结肠4例。30例(93.7%)放置支架成功,术后1—3d梗阻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消除。其中15例胃出口及十二指肠梗阻均为永久性姑息治疗;15例结直肠梗阻中,12例为姑息治疗,3例经内镜治疗解除梗阻后行Ⅰ期肿瘤切除术。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伴盆腔广泛转移者治疗失败,1例乙状结肠癌广泛转移者术中穿孔而急诊行Hartmann术。随访期间,未发现支架移位;有1例放置十二指肠支架者,术后2个月肿瘤浸润支架远端导致梗阻复发,置入第2根支架后缓解。结论 经内镜介入治疗胃肠道癌性梗阻是一种简单可行、经济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探查及治疗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接受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60例。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术中术后指标、疼痛评分等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满意率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比较,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且肠蠕动恢复和拔导尿管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疼痛指数、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且手术后治愈率(90.0%)明显高于开腹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79,P=0.000;t=19.713,P=0.000;χ~2=9.624,P=0.002)。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开腹组33.3%(χ~2=13.141,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满意率高达88.4%,明显高于开腹组(u=3.824,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反复发作的不全性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恢复快,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潘凯  夏利刚  陈小春 《腹部外科》2003,16(3):141-142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对策与再手术时机。方法 总结 2 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临床治疗过程及对典型病例的具体分析。结果 用保守方法治疗 14例 ,12例痊愈。再次手术 6例 ,4例痊愈。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应保守治疗 ,对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再次手术探查 ,才能解除梗阻 ,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病人的手术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右半结肠梗阻48例,行一期切除吻合44例,行回肠造口术4例.其余110例低位梗阻病人中,行一期切除吻合65例,行Miles术16例,行Hartmarm术16例,行结肠造口术13例.术后低位梗阻一期切除吻...  相似文献   

15.
李华  杨锐 《腹部外科》2007,20(1):39-40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38例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行术中肠道灌洗.结果 本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3例.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 在对肿瘤近端结肠进行充分灌洗的情况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处理有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术后早期肠梗阻及其治疗策略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9例确诊为粘连性)均发生于术后1周内,保守治疗7例,肠梗阻缓解时间3~30d,平均10.3d;手术治疗3例,1例梗阻后48h手术,术中见回盲部广泛粘连,肠壁重度炎症改变,行回-结肠部分切除术后再发肠梗阻,保守治疗18d痊愈;另2例分别于梗阻后5周及6周手术,腹腔内未见广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嵌顿性腹股沟疝时合并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3月间159例嵌顿性腹股沟疝病人,分析全组病例的年龄、性别、严重基础疾病情况、确诊情况、肠梗阻时间、疝类型、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全组中,有斜疝115例、直疝3例、股疝41例;13.8%(22/159)合并完全性肠梗阻;其中,54.5%(12/22)的病人超过12h诊断为嵌顿性腹股沟疝导致的肠梗阻(A组),另45.5%(10/22)的病人12 h内得到及时诊断(B组);两组间在年龄、严重基础疾病、肠管切除率、同期无张力疝修补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预后更佳.结论 详细的问诊、细致的体检以早期确诊是改善嵌顿性腹股沟疝时肠梗阻预后的最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腹腔内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自1994年8月~2002年7月八年间共收治的63例腹腔内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进行回顾性研究。将63例患者依据梗阻原因的不同分为三组:原因暂时不明组、肠粘连组及肿瘤广泛转移组,对三组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肠梗阻原因暂时不明组17例,占总病例的27%,经保守治疗后,15例治愈,2例死亡。粘连性肠梗阻19例(30.2%),经剖腹手术13例,1例死亡,3例出现各种不同并发症;经腹腔镜手术6例。6例完全治愈,无1例并发症发生。肿瘤广泛转移致肠梗阻组27例,单纯化疗5例,治愈3例,死亡2例;剖腹手术或加化疗14例,2例死亡,4例发生各种不同并发症,治愈12例;经腹腔镜手术或加化疗8例,完全治愈,其中1例发生肺炎。在明确梗阻原因病例中,粘连性肠梗阻占41.3%,肿瘤广泛转移致肠梗阻占58.7%。腹腔镜手术或加化疗患者的并发症与剖腹手术或加化疗相比,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内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的最佳治疗方法应在保守治疗同时,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病因予以腹腔镜手术或加以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制灌洗器在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使用自制灌洗器术中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肿瘤合并肠梗阻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30 d内)病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3.12%).结论 左半结肠癌梗阻结合自制灌洗器术中灌洗一期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