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金丸及小金胶囊致45例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北京朝阳医院小金丸和小金胶囊所致不良反应情况及特点.方法 收集2008至2011年度小金丸和小金胶囊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小金丸和小金胶囊不良反应报告45例,40岁以上居多,均为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伴有瘙痒,多数出现在服药后0~3天.结论 应加强小金丸不良反应监测,明确其致敏原成分,及早预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5,(13):1844-1846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小金丸的抗肿瘤作用和深入开发其药效物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金丸""木鳖子""当归""乳香""没药""乌头""地龙""五灵脂""麝香""抗肿瘤""Xiaojin pills""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Angelica sinensis""Olibsnum""Myrrha""Aconitum carmichaeli""Pheretima""Faeces trogopterori""Moschus""Anti-tumor"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90-2014年在Pub 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小金丸及其组成药味抗肿瘤作用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436篇,其中有效文献35篇。小金丸及其组成药味木鳖子、当归、乳香、没药均对肿瘤细胞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萜类、生物碱和多糖,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但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金丸对乳腺增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经红外线检查的乳腺增生病例进行服药观察,服药3个疗程(28d为一个疗程)其疗效按1998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第二次乳腺病学术会议制订疗效标准。结果 全组124例患者中痊愈22例,显效46例,有效24例,无效32例,肿块消退率为74.19%,以结节状为多见,占51.8%,疼痛改善率为91.13%。结论 小金丸是中药成分,近年临床应用观察乳腺增生患者有明显改善,值得进一步应用,再扩大总结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方孝华 《海峡药学》2006,18(2):29-30
对四川川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小金丸的质量进行了检查与评估,经过水分限度测定、丸剂重量差异限度检查、丸剂装量差异限度检查、丸剂溶散时限测定,微生物限度检查证明6个批号的小金丸药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成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不断增多.应引起医务人员搞度重视。现就中成药小金丸致药疹2例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林某.女.31岁.无过敏史。因患乳腺增生于2005年4月6日到我院就诊.给予小金丸(微丸)(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41012).口服.1日2次.1次1.2g。服药后次日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即嘱停药.并改用口服西可韦10mg.1日1次,酮替芬1mg.睡前服;50%GS2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推。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继续用药2d,皮疹消失,瘙痒减轻。  相似文献   

6.
小金丸致过敏反应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葵  吴恩燕 《首都医药》2003,10(2):36-37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较佳,为我院外科常用药。今年在我院门诊出现四例严重皮肤过敏反应,以往文献未见报道,笔者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认为不良反应由小金丸中木鳖子引起。在工业化大生产中,有毒药木鳖子没有统一的炮制工艺及确切的炮制标准,有关药厂和科研单位应加强木鳖子的药理、药化、药效学研究,尽快制订出标准,避免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金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7年3月间的1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多塞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小金丸治疗,两组同时服用三维B片,均治疗10d,观察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且查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三大常规均无异常。结论:小金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小金丸不良反应报告19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了解中成药小金丸引起不良反应(AR)的特点,我们对卫生部北京医院2002-2004年报告的19例小金丸引起A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小金丸AR发生例数多,其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一般反应和临床表现轻微。小金丸的处方、剂型、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引起AR的原因,建议加强对小金丸AR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杨秀丽  石佳娜 《医药导报》2006,25(9):0969-0969
患者,女,61岁。因乳腺小叶增生,于2005年9月2日开始口服小金丸(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116012)1.2g,bid。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但患者最近2a皮肤常有瘙痒感,曾使用皮炎平和西替利嗪治疗。2005年9月7日患者晨服小金丸后自觉躯干部瘙痒,未引起重视,以后又继续服药1次。2005年9月8日凌晨零时左右,瘙痒加剧,躯干部出现散在红点。遂至附近医院急诊,经简单的抗变态反应治疗(具体药物不明),于2005年9月9日凌晨过敏情况加剧,来我院皮肤科就诊。  相似文献   

10.
李小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94-1694
2002~2006年用小金丸治疗脑动脉硬化5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金丸联合他巴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甲巯咪唑(他巴唑)片,起始用量为30mg/d,可按病情轻重调节为15—40mg,一日最大量60mg,分次口服;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每日维持量按病情需要介于5~15mg;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金丸1.2g/次,2次/d,口服,两组患者根据情况给予适量的B受体阻滞剂并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治疗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体有效率及副作用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或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金丸联合他巴唑治疗甲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大黄蟅虫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开文  谭涌 《中国药业》2006,15(20):63-64
目的为大黄蟪虫丸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大黄琥虫丸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犬黄蛀虫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胰腺炎、颈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脂血症、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小金丸对淋巴细胞亚型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小金丸对53例瘀血证病人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结果 小金丸可以升高CD8 淋巴细胞.结论 小金丸有调节淋巴细胞亚型的作用,深入探索中药对淋巴细胞亚型及免疫过程的精细调节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小金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住症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将60侧自愿要求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小金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即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一次.同时口服小金丸(规格为0.68g).每次1.2-3g,每日2次,每月连服10-14天,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另选择口服束非司酮10mg每日一次,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及非经期盆腔疼痛比较,记录患者疗效结果比较,记录患者用药后不适及不良反应,治疗6个月后跟踪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米非司酮联合小金丸治疗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金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普通护肝药物治疗,如当飞利肝宁片(0.9 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20例,加用安络化纤丸口服治疗,每次6 g,每天3次;治疗组39例,加用小金丸口服治疗,每次1.2 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金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小金丸中阿魏酸的RP-HPLC含量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为Hedera ods-2 C1(820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醋酸溶液(28∶72),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24nm。结果回归方程为Y=0.0002X-0.0029(r=0.9997),阿魏酸在0.0526~0.157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0.82%(n=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小金丸中的阿魏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门诊小金丸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抽取2016年6月10日-10月7日门诊药房患者处方共计1041张,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进行专项点评,分析其用药合理性,并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金丸处方中不合格有142张,占13.6%,主要问题为诊断书写不规范及超说明书用药。有潜在风险处方24张,占3.3%,包括重复用药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结论:门诊小金丸处方的临床使用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管理,促进其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小金丸致荨麻疹型药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女,42a。因乳腺小叶增生,予小金丸(处方成分:麝香、制草乌、五灵脂、乳香、没药、马钱子、地龙等;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206)0.9g,po,bid。2003年5月12日(服药3d),自觉全身奇痒难受,并有风疹块发生,来本院就诊。检查:四肢和躯干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斑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小金丸(人工麝香、木鳖子、制草乌、枫香脂、乳香、没药、醋炒五灵脂、酒当归、地龙、香墨)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 (CBMdisk)、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收集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的文献。采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工具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应用Cochrane Handbook提供的文献质量风险评价表进行评价,运用RevMan 5.2.3.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6篇,包含患者858例,其中对照组372例,实验组4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总疗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1,95%CI(1.79,4.12), P<0.00001];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7,95%CI(1.11,1.96),P=0.008]。结论:小金丸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更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小金丸治疗聚合型痤疮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勇 《医药导报》2000,19(3):263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门诊确诊为聚合型痤疮的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2.4岁(16~60岁)。病程8个月~11a,平均3.6a,皮疹发生部位:面部14例,面部及胸背部9例,胸背部1例。24例在服用小金丸前,均采用多种中、西药治疗未奏效。1.2 治疗方法 将小金丸研碎后口服,bid,每次1丸,病情重者每次2丸,连续服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止其他治疗。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1995年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皮肤损害消退(不包括瘢痕修复,下同),自觉症状消失;②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30%;③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