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伟斐  杨丹蓉  段恒英  黄霞 《重庆医学》2021,50(18):3163-3166
目的 探讨献血人群H CV筛检效果,为献血者血液筛查和归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ELISA抗-HCV反应性但核酸检测阴性的122份标本,采用重组免疫印迹进行抗-HCV确证试验,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22份标本中确证试验阳性38份、不确定42份、阴性42份,确证阳性率为31.15%.ELISA试剂1单反应性的确证阳性率为0,ELISA试剂2单反应性为25.93%,试剂1、2均反应性为47.06%.确证试验条带主要以核抗原蛋白为主,其次为NS4蛋白.随着S/Co增高,确证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也增高.结论 ELISA和核酸联合检测能更好地保障血液安全,有必要对单试剂ELISA抗-HCV反应性献血者开展归队.  相似文献   

2.
秦伟斐  杨丹蓉  段恒英  黄霞 《重庆医学》2021,50(18):3163-3166
目的 探讨献血人群H CV筛检效果,为献血者血液筛查和归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ELISA抗-HCV反应性但核酸检测阴性的122份标本,采用重组免疫印迹进行抗-HCV确证试验,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22份标本中确证试验阳性38份、不确定42份、阴性42份,确证阳性率为31.15%.ELISA试剂1单反应性的确证阳性率为0,ELISA试剂2单反应性为25.93%,试剂1、2均反应性为47.06%.确证试验条带主要以核抗原蛋白为主,其次为NS4蛋白.随着S/Co增高,确证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也增高.结论 ELISA和核酸联合检测能更好地保障血液安全,有必要对单试剂ELISA抗-HCV反应性献血者开展归队.  相似文献   

3.
贺泽刚 《海南医学》2004,15(3):84-84
目的 对艾滋病病毒 (HIV)抗体检测方法的研讨。方法 采用归纳法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快速检测法检出的抗 -HIV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测 5 0 78份血标本 ,第一次初筛试验抗 -HIV阳性 10 4份 ;第二次双孔复检 ,同种试剂再次阳性的 81份 ,另一种试剂检出阳性 5 0份 ;确证实验室确证 2 8份阳性 (其中三份为可疑 )。结论 通过初筛、复检阳性后的抗 -HIV阳性总数与确证试验结果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ELISA检测抗-HIV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LISA检测抗-HIV影响因素,避免假阳性的发生。方法:对3990例标本中21例抗-HIV初筛阳性的结果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同时对本实验室试剂、标本、试验过程和患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ELISA法检测21例抗-HIV初筛阳性标本经确认实验只有2例阳性,同时发现许多因素会影响ELISA法检测抗-HIV实验结果。结论:保证ELISA法检测抗-HIV实验结果准确的关健是试剂的质量和加强实验室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站血液筛查工作中,HIV核酸检测(HIV nucleic acid test,HIV NAT)反应性是否可代替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抗体确证试验作为HI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筛查方法的确证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HIV ELISA筛查不合格的标本641份,比较其HIV NAT结果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判定的WB结果,并对HIV NAT反应性但WB不确定或阴性的献血者分析其CDC随访的WB检测结果.结果 641份标本中,219份(34.2%)HIV NAT结果为反应性,其中WB确证结果为阳性206份,WB不确定13份,WB阴性0份.对13份ELISA不合格HIV NAT反应性WB结果不确定的标本经北京市CDC随访成功7份,WB均转为阳性;其余6份HIV NAT和WB条带结果支持HIV早期感染,且依据2019版《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判定为WB阳性.因此219份HIV NAT反应性的HIV ELISA筛查不合格献血者均为HIV感染者.结论 对采用HIV ELISA双试剂和HIV核酸并行检测程序的采供血机构,对于HIV NAT反应性的HIV ELISA筛查不合格的献血者,可考虑直接上报为HIV确证阳性;对于HIV NAT非反应性的HIV ELISA筛查不合格的标本则送CDC参照临床诊断检测策略进行确证,可助于缩短HIV阳性献血者的确证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献血人群抗-HCV反应性、HCV核酸检测结果及HCV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确证实验结果.方法 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国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和1个进口核酸检测试剂及配套检测系统对HCV进行筛查,对抗-HCV呈反应性或/和NAT检测阳性标本进行RIBA,将2种ELISA试剂检测反应性的结果与核酸检测结果、RIBA确证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共检测133 959例无偿献血者标本,其中覆盖核酸检测结果的标本113 380例,抗-HCV检测呈反应性标本比例0.19%(252/133 959),NAT检测阳性共27例,阳性检出的比例0.02%(27/113 380);HCV反应性标本经RIBA确证实验确证阳性的比例19.8%(50/252)、阴性的比例54.8%(138/252)、不确定的比例25.4%(64/252);27例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均为ELISA检测双试剂反应性和确证实验阳性;2家ELISA试剂检测结果、RIBA确证实验结果和核酸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用2次ELISA+1次核酸检测的检测策略更为安全;针对较高比例的假阳性标本,应建立献血者跟踪随访制度,最大限度地保留献血人群.  相似文献   

7.
用ELISA法筛选献血者出现的抗-HIV假阳性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用ELISA法筛选献血者血标本出现的假阳性反应及其原因。方法 用ELISA法筛选2001年1月1日~2004年3月26日宁波市94730名无偿献血者血标本,出现抗-HIV阳性反应的标本由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HIV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证。结果 94730份血标本中有193份抗-HIV阳性,阳性率0.20%;经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确证为阳性者仅1份(HIV-I型合并HCV感染),其余192份为假阳性,假阳性率99.5%。出现假阳性反应的原因与诊断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S/CO值(≤3者占81.3%),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 用ELLSA法筛选血标本,出现抗-HIV阳性时,报告结果要慎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123-126+130
目的?了解扬州市2015年2月~2017年12月无偿献血者抗-HIV抗体及HIV-RNA检测情况。 方法 针对扬州市2015年2月~2017年12月121 617例无偿献血者标本先进行2遍ELISA法检测抗-HIV抗体,然后对ELISA法结果两侧阴性或单侧阴性的116 500例核酸标本再用PCR法检测HIV-RNA。抗-HIV抗体阳性送扬州CDC确证,HIV-RNA阳性送江苏省血液中心进一步确证。 结果 2015年2月~2017年12月抗-HIV抗体检出阳性57例,占0.05%,确证阳性13例,占0.01%;确证阳性均为ELISA法双试剂阳性标本,ELISA法单试剂阳性经确证均为阴性;HIV-RNA阳性检出 4例,占0.003%,确证阳性2例,占0.002%。?结论?采、供血机构相关部门在献血前征询招募时,应充分考虑人群HIV感染分布特征,调整策略,相关部门应加强HIV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进一步确保血液安全。在血液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各具优势,两者互补,给予二者联合应用,提高血液病毒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年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标本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标志物检测情况,为调整和优化献血者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用两种酶免试剂对1 056 957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按项目归类比较呈反应性标本的数量、比率及对同项目两种试剂均呈反应性的重合率。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HBsAg及抗-TP呈反应性献血者与相应的阴性献血者其他传染性标志物呈反应性的比率。结果 HBsAg、抗-TP、抗-HCV和抗-HIV单项呈反应性的标本分别为9 394、5 148、5 057和1 274份,在全部呈反应性的无偿献血标本中所占的比率分别为23.53%、12.90%、12.67%和3.19%。HBsAg及抗-TP呈反应性献血者与相应的阴性献血者其他传染性标志物呈反应性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sAg、抗-TP、抗-HCV和抗-HIV呈反应性的标本对两种酶免试剂呈反应性的重合率分别为77.90%、69.08%、34.76%和19.56%。结论前端开展HBsAg及抗-TP的快速筛查,将有利于排除多项感染的高危献血者;抗-HCV和抗-HIV对两种酶免试剂呈反应性的重合率低,检测结果争议大,不宜作为前端快速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ELISA双抗夹心法和间接法检测血清抗-HIV,选择临床检测抗-HIV实验方法。方法用两种实验方法对阴性和阳性标本进行对照,并用蛋白印迹法确证。结果 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抗-HIV是大量标本初筛实验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ELISA双抗夹心法和间接法检测血清抗-HIV,选择临床检测抗-HIV实验方法。方法 用两种实验方法对阴性和阳性标本进行对照。并用蛋白印迹法确证。结果 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抗-HIV是大量标本初筛实验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2年—2016年太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反应性结果,为制定献血者血液检测确证方案和归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2016年本市无偿献血者资料,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2016年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HBsAg、抗-HCV、抗-TP、抗-HIV单试剂不合格率分别为0.22%,0.40%,0.21%,0.18%;双试剂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0.56%,0.21%,0.36%,0.04%;每项感染性标志物的单试剂检测不合格率和双试剂检测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根据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反应性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追踪和确证方案,为初筛假阳性献血者归队提供依据,既有利于保护献血者权益,又能缓解血液供需紧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三种HIV抗体检测方法与确证方法比较,选择输血、血制品前或术前筛查HIV感染者的方法。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HIV ELISA)对43 800例输血、血制品前或术前标本进行HIV抗体筛查,对阳性标本进行两种金标法测定,同时随机抽取的30例阴性标本也进行两种金标法测定,作为对照。对任一试剂检测阳性的标本和对照标本都按规定送检HIV实验确证室进行确证。结果:抗-HIV ELISA法特异性较高,达98.84%,HIV金标法特异性高,达99.22%,与确证方法接近。结论:抗-HIV ELISA法特异性较高,特别适合批量标本的检测,可以作为临床HIV初筛试验。用金标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快速,对ELISA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进行复检,能较快确认标本HIV阳性可能性,评估感染的风险程度。两种方法可相互结合,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及早采取措施保护职业暴露人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邯郸市无偿献血者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分析HIV检测初筛与确证试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2017年邯郸市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者初筛有反应性的血液标本送HIV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并进行初筛结果按S/CO值区间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确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期间259 650份标本中,有182例HIV初筛阳性,试剂1单试剂阳性53份,占初筛阳性总数的29. 12%,试剂2单试剂阳性87份,占初筛阳性总数的47. 80%; ELISA双试剂阳性42份,占初筛阳性总数的23. 08%;确证阳性30份全部来自双试剂阳性标本,确证阳性率为1. 16/万,确证阳性的标本分别分布在试剂1 S/CO值7. 0以上和试剂2 S/CO值10. 0以上。结论 ELISA双试剂阳性和确认阳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ELISA双试剂阳性与确证阳性有较高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本血站实验室两种梅毒抗体筛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7 963例,进行梅毒抗体的ELISA筛查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证。结果 17 963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中,107例血样呈ELISA法梅毒抗体反应性,反应性率为0.6%,TPPA确认反应性为83例,反应性率为0.5%,在本血站检验判断规则下,梅毒抗体ELISA检测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9.9%;其中两种ELISA试剂均呈反应性的为88例,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100.0%。103例金豪ELISA试剂检测反应性的标本中TPPA确认反应性数为82份,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100.0%,漏诊率为1.2%;92例万泰试剂检测反应性的标本,确认反应性为83份,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9.9%,漏诊率为0.0%。结论 ELISA方法单一种试剂梅毒抗体反应性假阳性率高,建议相应血液报废,献血者进行归队允许再次献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海南省献血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准确性。方法先用两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对献血人群进行梅毒筛查,阳性者再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57274份无偿献血标本中ELISA检测梅毒阳性为310份,阳性率为0.54%,阳性标本中两种ELISA试剂均阳性的203份标本用TRUST检测,阳性102份,符合率为50.25%;TPPA验证阳性为196份,符合率为96.55%;单一ELISA试剂检测阳性为107份,用TRUST检测阳性2份,符合率1.87%,TPPA验证阳性为10份,符合率为9.35%。结论TP-ELISA检测献血者血液存在假阳性,特别是单一ELISA试剂筛查阳性时假阳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进口与国产酶联免疫(ELISA)试剂在筛查无偿献血者HIV抗体的效果,分析ELISA试剂初筛阳性标本的S/CO比值与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的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本市无偿献血者常规ELISA抗-HIV初筛试验和WB确证试验的检测数据,比较第4代进口与第3代国产ELISA抗-HIV试剂初筛试验结果及与确证结果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ELISA二步法试剂在献血者抗-TP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并建立预测TPPA结果方案。方法用两个厂家的ELISA方法试剂筛查21 62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有反应性样本用TPPA方法确证,分析同方法不同厂家试剂的检测情况及其与TPPA结果的关系。结果 21 620例样本中抗-TP有反应性的129例,两个厂家试剂的结果和TPPA确证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两厂家试剂有反应性样本和仅一厂家试剂有反应性样本经TPPA确证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当S/CO值≥5时,两个厂家的试剂其阳性预测值≥88%;当S/CO值≥10时,两个厂家的试剂其阳性预测值≥98%。结论两个厂家试剂都会出现假阳性反应,应建立预测TPPA结果方案,以减少错误地反馈献血者检测信息的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灰区、弱反应性标本采用核酸检测(NAT)的复检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经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结果呈灰区及弱反应性的标本74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复检,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双试剂灰区标本HBV-DNA、HCV-RNA阳性率均高于单试剂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HBsAg和抗-HCV单试剂、双试剂弱反应性标本NAT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结果呈灰区、弱反应性标本存在一定的HBV-DNA、HCV-RNA阳性漏检和误诊,NAT检测对于HBV和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波  夏红英  邱艳  王档  陈冬梅 《北京医学》2008,30(8):558-561
目的 建立血站抗-HIV试剂室内确认品(以下简称确认品),用于常规试剂质量控制,保证血液检测质量.方法 应用ELISA及Westblot方法对北京市血液中心1997-2004年检出的抗-HIV阳性样品进行HIV-Ab检测,双孑L复试.并用Westblot进行确认.根据检测结果,依据血清盘设置的基本要求,建立抗-HIV试剂确认品,并用于常规试剂质量控制检测工作.结果 得到40份确认品.其中阴性标本20份,阳性标本19份,弱阳性标本1份.结论 选择建立的抗-HIV试剂确认品用于常规HIV-Ab EIA试剂的质控抽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