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美香  张燕燕  刘丽  刘威  王敏 《护理研究》2007,21(22):2013-20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对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老年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影响,优选出对老年病人安全、有效剂量的肝素封管液。[方法]将2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稀肝素盐水封管液50mL(含肝素6.25U/mL)、10mL(含肝素62.5U/mL)、5mL(含肝素62.5U/mL)、2mL(含肝素62.5U/mL)进行封管,比较置管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同时观察留置针的保留时间。[结果]4种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置管前后PT、APTT、F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与留置针保留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凝血机制正常的老年病人使用上述不同剂量的肝素封管液是安全、可靠的,50mL肝素封管液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不同浓度肝素液封管的效果。[方法]120例血液病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在每次治疗结束后均用2mL肝素盐水封管,浓度分别为50U/mL、100U/mL、150U/mL。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堵管及局部渗漏发生情况、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A组肝素封管液堵塞的发生率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C组局部渗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与B组间PT及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C组(P<0.05)。[结论]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使用2mL肝素盐水(100U/mL)封管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素封管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最佳浓度.[方法]180例病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静脉输注完毕后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封管,观察并比较留置情况及堵管、穿刺部位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用生理盐水250mL加入肝素12500 U的封管液封管时留置情况较好,堵管及穿刺部位出血的发生率较低.[结论]用生理盐水250mL加入肝素12500U的封管液封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对老年浅静脉置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4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4组,观察组采用肝素稀释液50mL(含肝素钠6.25U/mL)封管;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分别采用含肝素钠62.5U/mL的肝素稀释液10mL、5mL、2mL封管,观察输液通畅情况、封管维持及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浅静脉留置时间、输液通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25)。[结论]50mL稀释肝素盐水封管液(含肝素钠6.25U/mL)更适合无肝素使用禁忌的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5.
耿燕  周志群 《山西护理杂志》2011,(10):2580-2581
[目的]研究使用不同浓度、不同液量肝素钠封管液对药物临床试验血样采集中留置针采血通畅情况及出凝血机制的影响,为Ⅰ期临床药物试验应用留置针采集血样使用最佳浓度、液量的封管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5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液量肝素钠封管液封管:A组浓度为125U/mL,推入液量1mL;B组浓度为50U/mL,推入液量1mL;C组浓度为25U/mL,推入液量1mL;D组浓度为50U/mL,推入液量0.6mL;E组浓度为50U/mL,推入液量0.4mL。观察比较各组采血通畅、堵管发生情况及对凝血机制的影响。[结果]D组采血通畅情况最好,无堵管发生,对凝血机制均无影响。[结论]使用肝素钠50U/mL浓度、0.6mL液量的封管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耿燕  周志群 《护理研究》2011,25(28):2580-2581
[目的]研究使用不同浓度、不同液量肝素钠封管液对药物临床试验血样采集中留置针采血通畅情况及出凝血机制的影响,为Ⅰ期临床药物试验应用留置针采集血样使用最佳浓度、液量的封管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5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液量肝素钠封管液封管:A组浓度为125U/mL,推入液量1mL;B组浓度为50U/mL,推入液量1mL;C组浓度为25U/mL,推入液量1mL;D组浓度为50U/mL,推入液量0.6mL;E组浓度为50U/mL,推入液量0.4mL。观察比较各组采血通畅、堵管发生情况及对凝血机制的影响。[结果]D组采血通畅情况最好,无堵管发生,对凝血机制均无影响。[结论]使用肝素钠50U/mL浓度、0.6mL液量的封管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成年病人静脉留置针肝素液封管浓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运用封闭式静脉留置针输液,注入适量封管液是防止套管内凝血的必要措施之,但用多少浓度的肝素液封管效果最佳,国内报道不一。传统的肝素液封管浓度为25U/mL:饶庆华等建立的封管液参数中成年为50U/mL~75U/mL;舒泽蓉等3均研究指出,125U/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不仅安全可行,而且能达到最佳保留时间(7d以上)。在临床工作中,对成年病人采用50U/mL~75u/mL浓度的肝索液5mL封管时,常常出现再通障碍,留置时间越长此现象越明显。为探索一种适用于成年病人的最佳肝素封管液浓度,我们进行了4种不同浓度肝素液的封管后再通效果比较,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62.5 U/mL肝素液、125 U/mL肝素液对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采用62.5 U/mL肝素液3 mL、生理盐水5 mL、125 U/mL肝素液3 mL进行封管,观察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堵管例数。[结果]B组堵管率最高,留置时间最短;C组堵管率最低,留置时间最长。A组和B组、B组和C组、A组和C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出凝血机制正常的病人应用125 U/mL肝素液3 mL进行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能有效降低堵管率并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肝素封管液对老年浅静脉置管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对老年浅静脉置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4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4组,观察组采用肝素稀释液50 mL(含肝素钠6.25 U/mL) 封管;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分别采用含肝素钠62.5U/mL的肝素稀释液10 mL、5 mL、2 mL封管,观察输液通畅情况、封管维持及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浅静脉留置时间、输液通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25).[结论]50 mL稀释肝素盐水封管液(含肝素钠6.25 U/mL)更适合无肝素使用禁忌的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62.5 U/mL肝素液、125 U/mL肝素液对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采用62.5 U/mL肝素液3 mL、生理盐水5 mL、125 U/mL肝素液3 mL进行封管,观察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堵管例数.[结果]B组堵管率最高,留置时间最短;C组堵管率最低,留置时间最长.A组和B组、B组和C组、A组和C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出凝血机制正常的病人应用125 U/mL肝素液3 mL进行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能有效降低堵管率并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