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检索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Cochrane临床实验数据库、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时患者病死率、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计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用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95%CI)表达,连续变量用标准均数差(SMD)及其95%CI表达。结果最终8项RCT共2 18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去甲肾上腺素降低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效果优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组病死率和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疗效优于多巴胺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和多巴胺组(DA组)。2组均给予有效液体复苏后,DA组由中心静脉泵入多巴胺2μg/(kg·min),NE组泵入去甲肾上腺素0.1μg/(kg·min)。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灌注指标改善情况,组织氧代谢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HR、CVP、MAP、尿量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组治疗后2、4、6 h HR、CVP、MAP、尿量、血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显著优于DA组(P0.05)。结论:采用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均可改善微循环及组织氧代谢,但去甲肾上腺素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自主神经通过直接的神经效应及激素的间接效应参与糖代谢调节。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糖代谢有不同的影响。肾上腺素增加肝糖生成,抑制胰岛素介导的骨骼肌、脂肪摄取葡萄糖,引起血糖升高;去甲肾上腺素对肝糖产生的作用小于肾上腺素,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而非胰岛素增加骨骼肌、脂肪对糖的摄取。交感神经调节的异常可引起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多巴胺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盐酸多巴胺5~20μg/(kg·min)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0.05~2.0μg/(kg·min),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治疗24 h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乳酸水平以及用药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相比去甲肾上腺素组,多巴胺组重症医学科(ICU)死亡率、治疗24 h后的HR水平和用药期间心房颤动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随访28 d、6个月、1年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MAP和血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有效降低ICU死亡率,减慢心率,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但不降低长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心肌缺血时的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急性心肌缺血期间,患者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强。这种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的增强是缺血心脏发生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心肌缺血时对儿茶酚胺的释放规律及其致心律失常效应作一简要综述。由于心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决定了儿茶酚胺的心脏效应,所以在此对心肌缺血所诱导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改变一并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6.
PAMP增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升血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研究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AMP)时,发现应用PAMP剂量在30.0nmol/kg时可引起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64.7%。在5nmol/kg时可明显增强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未发表资料),而E也是升高血...  相似文献   

7.
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腾艳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4):518-518
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在很多的情况下,对出血做出诊断并不太困难。病史和体征都能反映出血容量不足和肾上腺素能的补偿性反应。但失血性休克在临床抢救与护理中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认真研究,笔者现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室颤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在心肺复苏中的意义。方法将实验用家兔30只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小剂量肾上腺素组(SDE组,n=10),中剂量肾上腺素组(MDE组,n=10)及大剂量肾上腺素组(LDE组,n=10),采用开胸心外膜下电刺激法制备心脏骤停动物模型,测主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右房压(RAP)、冠状动脉灌注压(CPP)及观察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室颤家兔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的影响。结果随着肾上腺素剂量的增加SBP、DBP、CPP、ROSC也随之升高。结论大剂量肾上腺素通过提高SBP、DBP、CPP增加ROSC。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产生的人类脐静脉血管舒张是否内皮和 N O 依赖的,由哪一种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型介导。 方法:利用器官组织浴血管环法测定血管张力的变化,观察去除内皮, L┐ N M M A 抑制 N O 合成酶,和高选择性 β1 和/或 β2 受体拮抗剂使用前后异丙肾上腺素产生的血管张力的变化。 结果:异丙肾上腺素产生脐静脉环血管舒张,β2 受体(但不是 β1 受体)阻断内皮,抑制 N O S合成酶后,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消失。 结论:异丙肾上腺素产生的人类脐静静脉血管舒张通过 β2 受体亚型介导,是内皮和 N O 依赖的。  相似文献   

10.
300例心室停搏时肾上腺素用量探讨赵敏,黄建群,徐淑媛近年来,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指出当前推荐用于心脏复苏的肾上腺素剂量偏小。为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及探索复苏时肾上腺素的最适剂量,我们总结对比了300例心室停搏患者复苏早期标准剂量肾上腺素(SDE)及加...  相似文献   

11.
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后的反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丙肾上腺素是一种β受体激动剂,应用后对心脏有正性肌力、正性频率和正性传导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极缓慢性心律失常,给药后可使基本心率提高,传导阻滞程度减轻。除治疗心律失常外,心脏电生理检查中常用其促进诱发室上速和室速。绝大多数情况下,静注异丙肾上腺素后心率增快,心动过速容易诱发,但在极少数情况下,给药后出现反常作用,表现为心率减慢或传导阻滞,即异丙肾上腺素给药后表现为“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的令人意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去甲肾上腺索并多巴酚丁胺治疗脓毒性休克时血乳酸的变化.方法 我院ICU符合脓毒性休克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并多巴酚丁胺,B组给予大剂量多巴胺并多巴酚丁胺,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 h、6 h、12 h、24 h动脉血乳酸浓度变化;记录休克治疗前、后24 h血pH、血乳酸、平均动脉压(MA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的变化.结果 A组血pH、MAP显著高于B组,血乳酸、APACHEII评分显著低于B组.结论 在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在充分容量复苏的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并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可以明显降低血乳酸浓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3.
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是慢性心衰的一个明显特征,因此,研究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调节作用对理解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慢性心衰中的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嗜铬细胞瘤是以儿茶酚胺大量分泌为特征的肿瘤。研究发现与儿茶酚胺相比,检测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MNs)诊断嗜铬细胞瘤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最佳生化指标。对于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的疑难病例,不同部位血MNs测定有助于其定位诊断。MNS包括间甲肾上腺素(MN)和去甲变。肾上腺素(NMN)。嗜铬细胞瘤患儿的MN平均水平高于成人,而NMN的平均水平较成人低;同时男孩MNs水平要高于女孩。对于家族性视网膜小脑及脊髓血管瘤病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合并嗜铬细胞瘤的病例,MNs诊断的敏感性低于散发病例,特异性则高于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血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肝硬化患者 3 0名 (研究组 ) ,慢性肝炎患者 10名 (对照组 ) ,进行肝功能、腹部B超、核素心肝血流比检查 ,化验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心钠素、胰高糖素、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值较慢性肝炎患者升高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心钠素、胰高糖素、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ChildA级、ChildB级、ChildC级肝硬化患者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不同门静脉压力、不同病程、不同腹水量肝硬化患者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值升高 ,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与病程、门静脉压力、腹水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细胞水平了解肾上腺素受体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含MMP-9启动子区的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质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测定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刺激后报告基因的CAT活性。结果重组质粒转染ECV304细胞后,加入苯肾上腺素(PE,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异丙肾上腺素(ISO,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后,含MMP-9启动子区域(-1285~+1)和截短(-523~+1)区域的转染细胞报告基因表达上调,但前者更为明显。PE与ISO的反应强度和变化曲线有较大差异,ISO峰值在4h反应强度为80倍,而PE为逐步上升,至24h达到最大值。结论肾上腺素受体与MMP活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为老年心血管病的进一步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上腺素途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血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脏对儿茶酚胺反应能力降低。心肌交感肾上腺素途径发生异常变化,β-肾上腺素受体数目和功能下调。受体磷酸化和降解加速及抑制性G蛋白活性升高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此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心衰神经体液机制的认识并对临床使用β-受体阻滞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肺复苏时大剂量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的疗效观察中国人民解放军169医院衡阳421216彭寒林,葛楚权,何忠辉,刘川深总结我院心肺复苏(CPR)中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的效果,与常规剂量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大剂量肾上腺素在CPR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陆国军  王彤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1):1664-1667
肺主要由交感和副交感双重神经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则分别依赖于其肾上腺素能和M受体的活性。肾上腺素能受体和M受体都是G蛋白耦联受体,具有相似的信号转导分子。这些受体在肺内广泛表达,不同物种表达不一。在正常气道功能的调节中受体表达的定位和亚型很重要。副交感纤维释放的乙酰胆碱激活气道平滑肌上的M3受体,引起支气管收缩。与此相反,位于副交感神经上的M2受体则抑制乙酰胆碱释放。β2肾上腺素受体表达于气道平滑肌,其激活可引起支气管扩张。自主神经中也存在肾上腺素受体,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这些G蛋白耦联受体的交互作用及其下游信息传递能确保正常的气道功能。突触前后的M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能调控气道张力,其任何失衡或受体的选择性阻断都会引起这种调控减弱,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在设计、研发和使用治疗气道疾病药物时,必须考虑到肾上腺素受体和M受体的定位、功能及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注射肾上腺素减少体积辅助结肠巨大息肉内镜下摘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探索结肠巨大息肉内镜下易于摘除和避免出血和穿孔并发症的方法。方法短蒂或亚蒂巨大息肉,内镜下在息肉组织及蒂部或蒂部周围组织多点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至少5min后,再进行息肉圈套摘除。计算摘除前后息肉体积的变化。结果在息肉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息肉的体积较注射前减少了约72%。所有息肉均易于圈套摘除。术后未发生出血或穿孔。结论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减少息肉体积辅助进行内镜下结肠巨大息肉摘除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操作。由于该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