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苯哒唑驱虫糖在全省各地已推广应用了5年,以其广谱、高效、安全、价廉、方便等优点深受基层医务人员及广大群众的欢迎。阿苯哒唑驱虫糖的集体应用解决了肠道寄生虫病尤其是华枝睾吸虫病在防治工作中反查治工作量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多次粪检群众不易接受和存在漏查、漏治影响防治效果等问题。通过多年临床试用证实其对蛔虫、钩虫、鞭虫、华枝睾吸虫有较高疗效,蛔虫为961%、钩虫95.0%、鞭虫61.2%,华枝睾吸虫93.l%,经省内外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目前为止阿苯哒唑驱虫糖已在省内90多个县、市防疫站以及各地卫…  相似文献   

2.
丙硫咪唑驱虫糖治疗蛔虫、钩虫和鞭虫病效果观察方悦怡,陈祖泽,霍丽婵,吴景赠,黄朝镜,黄德锴,陈启明,林志章,张寿繁,曾衍梅1993年,我们用丙硫咪哇(Albendazole)驱虫糖治疗肠道蠕虫感染,现将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治疗对象连...  相似文献   

3.
肠道驱虫一般是指驱钩虫、蛔虫、鞭虫、蛲虫等肠道寄生线虫。夏天感染的蛔虫卵只有到了秋天发育为成虫才能被驱除。所以,金秋驱蛔虫正当时。这些寄生虫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多少年以来,人们对驱除儿童体内的肠道寄生虫十分重视,但对于成年人的查病、驱虫等却很少注意,有的人甚至还认为成年人是不会发生肠道寄生虫病的。  相似文献   

4.
肠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疾病,它可由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绦虫等寄生虫引起,故在治疗时,应对症选择驱虫药物。甲苯达唑(一片灵、安乐士、甲苯咪唑)对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的治愈率为95%~100%,对鞭虫病的治愈率为60%~90%,宜用于肠道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口服驱蛔、蛲虫,200毫克每日一次顿服;驱钩、鞭虫,100毫克每日2次连用3~4日,总量不超过600毫克;驱绦虫,100毫克每日2次,连用3日。孕妇及2岁以下小儿禁用。阿苯达唑(丙硫咪唑、肠虫清、丙硫达唑)本品为新的广谱、高效、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松岗镇当地居民人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及流行特点。方法: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法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共发现各类肠道寄生虫5种,其中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99%、0.59%、0.20%、1.05%、1.19%。结论:该镇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较低,华支睾吸虫感染呈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广西横县人群寄生虫感染分布情况,评估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进行。结果调查1 748人,阳性770人,平均阳性率为44.05%,其中蛔虫13.73%、鞭虫11.05%、钩虫5.95%、蛲虫13.73%、华支睾吸虫28.78%;男女感染率分别为40.43%和47.10%。不同年龄组感染率不同,40~组高达58.88%。结论常见寄生虫感染较普遍,某些地区较严重,农村是防治工作的重点;经过系统地开展药物驱虫,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明显下降,尤其是蛔虫、钩虫、鞭虫等土源线虫。但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县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1997年8月我站与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随机抽取潮安县官塘镇居民954名进行人体肠道寄生虫调查。查出寄生虫17种,总感染率63-4%。现报告如下:1 方法每份检材同时用4种方法进行检查:卢戈氏碘液涂片法;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试管滤纸培养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稀便)。2 结果2-1 虫种及阳性率共查到寄生虫17种。其中线虫7种(蛔虫、鞭虫、蛲虫、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毛圆线虫、缩小三齿线虫)、吸虫3种(华枝睾吸虫、姜片虫、棘口科吸虫)、原虫4种(溶组织内…  相似文献   

8.
集宁市小学生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肠道寄生虫病是影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病。为了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我们于 1997年 5月~ 10月 ,对集宁市 5所学校的 939名小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1 对象与方法随机选择市区、农村 5所学校的 939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检查蛔虫、钩虫、鞭虫和绦虫等 ,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2 结果2 .1 肠道寄生虫感染率  939名小学生中肠道寄生虫感染 32 0例 ,感染率为 34.1%( 32 0 /939)。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绦虫 5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是 2 1.2 %、19.3%、1.1%、1.1%、0 .4%。2 .2 不同地区学生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西农村少数民族居民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为预防控制肠道寄生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硫酸锌浮聚法对三江等4个县8个乡2514名居民进行粪检。结果 人群寄生虫感染率为76.77%,其中钩虫、蛔虫、鞭虫和华枝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7.35%、38.35%、33.02%和15.87%。以5-14岁儿童感染率最高(67.5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分别为78.62%及75.06%。结论 调查地区人群寄生虫感染与当地环境卫生条件和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0.
贾从英  杨文洲  孙维新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05-2308
目的为及时了淮安市钩虫、蛔虫、鞭虫等肠道寄生虫病流行动态和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评价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淮安市涟水县河网乡谭陈村,连续5年运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监测人群的肠道寄生虫病感染情况。感染者每年2次运用甲苯咪唑进行驱虫治疗。结果 2007年调查1 062人,查出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和姜片虫感染者33人,总感染率为3.11%;2008年调查1 001人,查出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者27人,总感染率为2.70%;2009年调查1 219人,查出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者6人,总感染率为0.49%;2010年调查1 116人,查出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者17人,总感染率为1.52%;2011年调查1 029人,查出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者10人,总感染率为0.97%。感染率在5年内下降了68.81%,男女感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肠道寄生虫感染者主要集中在50~59岁年龄组,其感染病例数占总感染病例数的38.33%(23/6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该监测点连续5年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波动在5%以下,但随着感染者的治愈不断有新感染者出现,为巩固防治成果,在今后应以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市目前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现状调查方案。[结果]本次调查3个村,人群感染率为42.8%,有蛔虫、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鞭虫和蛲虫5种;以5~20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高于5岁以下及20-60岁组;南镇村未发现钩虫感染者,总感染率小于大坪村及外墩村;大坪村钩虫感染率高于外墩村,而鞭虫感染率则低于外墩村。[结论]我市肠道线虫感染率较高,且不同地区感染虫种与感染率不同,这与我市农村不同地理位置及农民耕作、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应有针对性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兰山区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方法 采取改良加藤氏涂片法检查各种蠕虫卵,碘液直接涂片检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和原虫包囊,透明胶纸拭法检查蛲虫的幼虫培养。结果 该区农村居民共感染7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20.54%,其感染率分别是,蛔虫为7.28%(113/1653),钩虫为0.45%(7/1563),鞭虫为14.42%(224/1563),华支睾吸虫0.06%(1/1563),蛲虫为7.08%(16/226),溶组织内阿米巴2.12%(11/518),蓝氏贾第鞭毛虫2.51%(13/258),从性别分布看,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从年龄分布看,5—9岁组感染率最高,为35.16%,次之为≥60岁和10—14岁组,成年人(≥20岁)感染率随年龄的递增而增高;从职业分布看,学生感染率最高,次之是农民;从家庭聚集性看,蛔虫、鞭虫等肠道寄生虫病有明显聚集性。结论 该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10年前有明显下降,说明近年来通过大规模的驱虫治疗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驱虫药物主要针对蛔虫,使蛔虫感染率下降较鞭虫快,从而出现鞭虫感染率明显高于蛔虫感染率。在今后防治工作中,应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居民卫生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此外,有必要进行定期驱虫治疗来控制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永德县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永德县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肠道寄生虫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文化、交通、生活、卫生习惯等条件为好、中、差的3个乡镇,即对永康、德党、乌木龙3个乡(镇)18个自然村的>2岁的农村居民进行整群抽样调查,调查其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 共调查3个乡(镇)农村居民1488人,肠道寄生虫感染阳性1254人,总感染率为84.27%;发现12种肠道寄生虫(蠕虫5种,原虫7种).蠕虫、原虫感染率分别为75.00%和16.87%;蛔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66.94%、41.94%;蛲虫阳性率为15.81%(52/329).最多的有1人同时感染6种寄生虫.不同地区的总感染率、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总感染率以及蛔虫、钩虫的感染率在佤族、彝族、汉族、傣族人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6.7-16、≥17岁3个年龄组人群的总感染率及蛔虫、钩虫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永德县肠道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文化和生活落后、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较差的地区.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积极开展群众性驱虫工作,切断传染源,把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清水倒置沉淀法对立仓区五所中、小学932名学生进行粪检。查出华支睾吸虫、钩虫、蛔虫和鞭虫的阳性率依次为14.3%、26.4%、42.0%和19.5%。男生中华支睾吸虫、钩虫、蛔虫和鞭虫阳性者依次为96例、191例、295例和126例;女生中华支睾吸虫、钩虫、蛔虫和鞭虫  相似文献   

15.
肠道驱虫即驱治蛔虫、钩虫、蛲虫和鞭虫等肠道寄生虫。这些寄生虫的感染率较高,在小儿及中小学生中的感染率更高,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首次以阿苯哒唑原粉均匀混入精制食盐制成1%阿苯哒唑驱虫盐,驱虫盐500g5周疗程和300g3周疗程,治疗华枝睾吸虫的虫卵阴转率为92.1%和91.8%;驱虫盐100g1周疗程的钩虫,蛔虫和鞭虫虫卵阴转率分别为89.0%、97.5%和82.1%。副反应较轻,不经处理可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17.
肠道寄生虫病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体寄生虫病的范畴中 ,肠道寄生虫病占有极大的比重和数量。根据 1988~ 1991年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肠道线虫感染率为 5 9.2 % ,估计全国蛔虫感染的人数为 5 .31亿人 ,钩虫感染为 1.94亿人 ,鞭虫感染为 2 .12亿人 ,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混合感染 2种以上的肠道寄生虫[1] 。因此我国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任务已列入卫生部十·五寄生虫病的防治规划。在防治寄生虫病的措施中 ,实践证明化学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仅对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而且对控制或消灭传染源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有关常用药物及近年开发的新化学…  相似文献   

18.
吴丽兰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724-2726
目的通过对开平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该市制定今后的人体寄生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改良加藤氏厚片检查调查对象粪便中肠道寄生虫卵,用透明胶纸肛拭子法检查蛲虫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 002人,查出肠道寄生虫5种,共有93人,总感染率为9.28%,其中华支睾吸虫、钩虫、鞭虫、蛔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7.98%、0.20%、0.20%、1.10%和11.44%。结论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平市的寄生虫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华支睾吸虫和蛲虫的感染率还很高,今后要加强这2种寄生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两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对比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了解近10年广东省人体寄生虫感染的变化及药物驱虫与否对肠道红早的影响。「方法」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法。「结果」欠人体寄生虫感染率为48.1%,比第1次72.1%下降了33.3%,其中钩虫、蛔虫、鞭虫分别下降了70.6%、58.7%、45.1%;而华支睾吸虫却上升124.0%。有进行集体药物驱虫的开平县其感染率由54.0%下降至27.0%;而未进行的电白县却由70.7%上升至84.7%  相似文献   

20.
驱虫康控制蛲虫感染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大农村肠道线虫感染极为普遍,儿童属高感染人群,为了观察驱虫康防治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我们于1994~1998年在全州县黄岗小学开展集体驱虫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蛔虫、钩虫、鞭虫检查防治前采用改良加滕法粪检查虫卵,计算蛔虫、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