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韧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10名高中生施测。结果高中生的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程度以上,3个年级在心理韧性5个维度及其总分和主观幸福感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F=3.22,P<0.01),表现为高三年级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及其总分和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一年级次之,二年级最低。在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总分上,男生与女生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F=7.53,P<0.01);人际协助维度,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F=6.90,P<0.01)。结论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呈非常显著正相关,表明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441,P<0.05)。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就业障碍的特点。方法在全国4省市选择1539名在校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主观就业障碍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有较高的主观就业障碍(2.325±0.392);②大学生感知到的最大就业障碍来自就业竞争(2.895±0.551),其次是亲人态度(2.275±0.685);③大学生感知到的就业障碍在年级(F=2.99,P0.05)、性别(F=2.561,P0.05)、学校所在地(F=14.401,P0.01)、专业(F=14.089,P0.01)、来源地(F=10.708,P0.01)等方面差异显著。结论大学生普遍有较高主观就业障碍,其中女大学生、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学校不在发达中心城市的大学生感知到的就业障碍更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状况。方法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对47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男生和女生在坚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心理韧性得分低于女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坚韧和力量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坚韧和乐观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坚韧和乐观维度上,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性别、年龄、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398名医科院校的大学生,测量心理韧性、自尊及2个月后的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共回收343份有效数据.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心理韧性是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的显著预测变量;以心理韧性为潜在自变量,以2个月后的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为潜在因变量分别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心理韧性可以有效预测2个月后的心理症状(x2/df=2.96,RMSEA=0.07,CFI=0.96,GFI=0.91,IFI=0.96,R2=0.52)和自杀风险(x2/df=2.43,RMSEA=0.06,CFI=0.93,GFI=0.96,IFI=0.93,R2=0.35).结论 心理韧性对一段时间内的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重庆市3所大学的2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总体较好,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5.38,P<0.001);自我效能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5.07,P<0.05);希望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12.71,P<0.001);希望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3.84,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四年级大学生的希望水平显著高于三年级大学生;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不够理想,生活满意度因子存在显著生源地差异(F=11.22,P<0.01);消极情感因子存在显著专业类型差异(F=8.27,P<0.01);③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正相关,前者对后者各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预测效应介于16.2%~29%之间)。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高等职业贫困生的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与高等职业非贫困生进行对比,为我国高等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10名高等职业贫困生和84名高等职业非贫困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高等职业贫困生生活满意度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t=-2.915,P〈0.05)。②男贫困生的心理韧性(t=-2.275,P〈0.05)及目标关注(t=-4.585,P〈0.01)、积极认知(t=-3.222,P〈0.01)、人际协助(t=-2.485,P〈0.05)因子得分低于女贫困生。③年级影响主观幸福感,二年级高等职业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其次是三年级,一年级最低(F=5.651,P〈0.01);二年级正性情感水平最高,一、三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103,P〈0.01);二年级负性情感水平最低,一、三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367,P〈0.01);三年级情绪控制水平最高,一、二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161,P〈0.01)。④高等职业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心理韧性及各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验证,结果表明,高等职业生贫困生自我效能感在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高等职业贫困生的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与高等职业非贫困生进行对比,为我国高等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10名高等职业贫困生和84名高等职业非贫困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高等职业贫困生生活满意度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t=-2.915,P<0.05)。2男贫困生的心理韧性(t=-2.275,P<0.05)及目标关注(t=-4.585,P<0.01)、积极认知(t=-3.222,P<0.01)、人际协助(t=-2.485,P<0.05)因子得分低于女贫困生。3年级影响主观幸福感,二年级高等职业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其次是三年级,一年级最低(F=5.651,P<0.01);二年级正性情感水平最高,一、三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103,P<0.01);二年级负性情感水平最低,一、三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367,P<0.01);三年级情绪控制水平最高,一、二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161,P<0.01)。4高等职业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心理韧性及各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验证,结果表明,高等职业生贫困生自我效能感在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改革.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以自主择业为主的分配制度。面对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新局面.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情绪和负性心理。本文就达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若干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以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位的匹配。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院98届毕业生786人.男生419人,女生367人。1.2方法座谈法: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座谈.交流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各自的体会、感受和对策。问卷法:就此问题拟出10道题,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医学院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公开招募方式,对23名大学生进行连续6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同时选择另外24名被试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均使用中文版韧性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心理韧性没有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差异显著(t=5.838,P0.001);2实验组被试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心理韧性总分和各分量表分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医学院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显著效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弹性人格的内涵与特征,并提出了大学生弹性人格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某三甲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研究,探究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心理弹性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状况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研究,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60.24±10.97),心理弹性得分为(60.00±13.18);心理弹性在月家庭收入上差异显著(P0.01);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心理弹性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619,P0.01),且家庭支持、其他支持能有效预测心理弹性。结论: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具有中等偏上的心理弹性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家属的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生生活事件、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校贫困生生活事件、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使用GHQ-20、A SLEC、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66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非贫困生存在显著差异(t=4.063,P0.05);②贫困生复原力高低分组分别在心理健康和忧郁、焦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8.351,8.162,P0.01;t=4.468,P0.05);③贫困生生活事件高低分组在忧郁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t=13.328,P0.001);④复原力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十分显著(β=-0.416,P0.001),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十分显著(β=0.307,P0.001),生活事件对复原力的预测作用十分显著(β=-0.232,P0.001)。结论可建立生活事件、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路径模型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大学生家庭功能、孤独感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某大学20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在家庭功能的角色扮演、情感介入和总的功能得分以及孤独感、领悟社会支持的家庭内支持与社会总支持上存在性别差异(t=2.643,2.661,2.812,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本科毕业生人格特质在就业压力与择业取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择业取向量表,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314名本科毕业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男生在择业目的、职业定位和薪酬期望上得分高于女生,而在择业标准上低于女生(P0.05);在择业标准、职业定位和薪酬期望得分上理文艺术,而在地域选择上,理科生得分要低于文科生和艺术生(P0.05)。就业压力与择业目的呈显著正相关(r=0.248,P0.01),与择业标准和薪酬期望呈显著负相关(r=-0.175,-0.143;P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外向性在就业压力与薪酬期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5%;情绪稳定性和尽责性在就业压力与择业目的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6.9%和15.8%。结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人格特质影响其择业取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孤独与自我价值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对330名大学生的向我价值感和孤独进行了测量。结果: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孤独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特殊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对状态性孤独的回归效应显著;特殊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对特质性孤独的回归效应显著。结论:自我价值感各因子与状态、特质性孤独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Determined, for each subscale of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FES), whether cutoff scores exist that are related to adolescent distress. TWO epidemiological measures, the Langner Symptom Survey and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assessed adjustment. We employed a conservative definition of adolescent distress.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ree FES subscales (Cohesion, Conflict, and Active-Recreational Orientation) were related to adolescent distress, regardless of age and sex, and that one FES subscale (Expressiveness) was related to distress in male adolescents but not in female adolescents. We established cutoff scores for each FES subscale found to be related to adolescent distress.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情绪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认知风格与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2×2两因素混合设计。结果:①无论场独立组还是场依存组,其情绪得分在失败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失败后有明显更多的抑郁和焦虑。②失败前,两组的情绪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失败后,两组的情绪得分差异显著(P<0.05),场依存组比场独立组有明显更多的抑郁和焦虑。③对于抑郁,认知风格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对于焦虑,认知风格的主效应显著(P<0.05)。④对于抑郁,情绪测量时间的主效应极其显著(P<0.001);对于焦虑,情绪测量时间的主效应也显著(P<0.05)。⑤认知风格与情绪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P<0.01)。结论:认知风格与状态情绪密切相关,但与特质情绪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博客行为动机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学生博客行为动机和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博客行为动机问卷和NEO-PI-R自评量表对河南省3所高校2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博客行为动机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博客动机各维度和人格五维度呈不同程度的相关;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对情感抒发,外倾性对获取名利和信息共享,经验开放性对人际沟通、情感抒发和信息共享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宜人性对获取名利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人格特征对其博客行为动机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