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本文对1978年4月至1997年1月在我院心外科行瓣膜替换术的11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118例患者中,男性9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为34.4a。血培养阳性率为35.6%,瓣膜培养阳性率为41.6%。同时,检测结果显示,瓣膜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1.2%,在血培养阴性者中更高达70.6%。结论:①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人数有逐年递增趋势,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②致病微生物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③肠道病毒亦可能是血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心内膜炎18例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2002-2003年西京医院心脏外科中心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方法:选择2002-2003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对病原菌株的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例中血培养阳性12例,占66.7%,其中甲型溶血性链球菌5例,粪肠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消化链球菌(厌氧菌)1例,白色念珠菌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青霉素的敏感率只有37.5%,喹诺酮类、磷霉素、广谱青霉素、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结论:本组血培养阳性病例中,以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居多,病原体菌种也呈现多样化趋势,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率必须坚持正确的采血方法和时机;青霉素的敏感率只有37.5%,传统的在无药敏结果的情况下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的观念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性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体、多因素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腹泻病发病率高,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居传染病之首。本文对感染性腹泻病的细菌性、病毒性和肠道原虫性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73例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199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3例IE患者进行血培养,分析病原学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术前血培养及术中赘生物细菌培养总阳性率23.3%(17/73)。感染细菌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葡菌、肠球菌和口腔链球菌。结论CHD合并IE病原菌菌种呈现多样化趋势,积极加强对IE患者的血培养检查和药敏试验极为重要。传统的经验性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的观念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5.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与临床分析(附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资料。结果 22例中血培养阳性15例,阳性率为68.2%,病原菌中以黄色葡萄球菌为主(40.0%),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0.05),白色念珠菌(13.3%),草绿色链球菌、假单胞菌、肺炎双球菌、微球菌各占6.6%;病原菌不同,临床表现各异。结论 多次反复血培养及心脏B超是诊断此病的主要方法,一经确诊,选择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对伴有基础疾病除敏感抗生素治疗外,宜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血培养阳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ntitis,IE)患者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94例血培养阳性的IE患者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结果 等.结果 194例血培养阳...  相似文献   

7.
近20年,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变迁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ndo-carditis,下称 IE)的临床表现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异,使早期诊断的难度增大。国内外报告,近年来 IE 的误诊率高达50%以上。回顾我校一所教学医院自1985年1月~1989年12月五年间共收治 IE317例,其中误诊14例,占37.8%。本文对14例误诊原因作一粗浅分析,旨在提高早期诊断的能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心内膜炎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我院近10年所收治的4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3例IE的诊治经过,并将所得结果与1994年报道的1983~1993年的IE的相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43例中有心脏基础疾患者37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冠心病5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3例,左房室瓣脱垂1例,既往有IE史者6例)。43例中人工瓣膜的心内膜炎(PVE)占27.9%(12/43)。发热为I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首发症状。共42例(98.9%),其次为贫血和心功能不全,分别为25例(占58.1%)和18例(41.9%)。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26例(62.8%),自然瓣膜心内膜炎(NVE)和PVE的赘生物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别。赘生物好发部位依次为左房室瓣(16例),主动脉瓣(7例)以及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均受累(3例)。43例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8.8%(21/43),其中,最常见的虽然仍是草绿色链球菌,共5例(11.6%),但所占比例已明显下降。值得重视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引起的IE。结论: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探讨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该是目前针对IE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以前 ,根据临床病程将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与亚急性两类 ,但近年来由于典型病例较少 ,临床症状常有重叠 ,无明确界限 ,故目前主张按患者的诱发因素和病原体分类。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约为每年 1.7~ 4.2例 / 10 5人。近年来 ,由于有效抗生素的应用 ,风湿性瓣膜病相应减少 ,但随着心血管手术开展增多、静脉药瘾者(intravenousdrugabuser ,IVDA)增多 ,瓣膜修复术后心内膜炎 (prostheticvalveendocarditis,…  相似文献   

10.
一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医源性感染性心内膜炎(HAIE)的临床特征,确认与病死率有关的危险因素. 选择入院48 h后或前次出院6个月内发病,并由于不需卧床进行的医疗操作导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83例次(约为全部心内膜炎病例的28.4%).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以心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全身并发症多,误诊范围十分广泛,我院于1985~1992年共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36例,其中误诊18例(50%),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及诊断依据1.1 一般资料:18例中,男10例,女8例,最大62岁,最小14岁,平均30.5岁。1.2 血培养阳性率不高,仅达31.5%。1.3 本组病例的诊断标准:参阅1992年《临床疾病  相似文献   

12.
13.
14.
患者女,30岁,10岁发现心脏杂音,心率偏快,可参加一般体育活动,未作进一步诊治。半年前间歇发热,每周均有2天,体温38C,遂感活动后胸闷、心悸,在外院以抗菌素治疗,未查心超、胸片。近一月余症状逐渐加重伴下肢浮肿,夜间不能平卧,于2002年1月30日入院。既往有猩红热史。主要体征:血压110/70mmHg,心率90次/分,律齐,心尖区收缩期杂音3/6级,向左肩胛下区传导,下肢轻度水肿,肝脾刚触及,腹水征(一)。心电图:室性早搏二联律,左房肥大,Ⅱ、Ⅲ、F、V_4-V_6导联的ST压低>0.05mv伴T波倒置。胸部X片:两肺淤血,主动脉结大,肺动脉段饱满,两下心缘向两侧扩大,心影中央密度增浓,心胸比率63%。 使用HP 5500型彩超仪,探头频率2.5MHz进行探测。超声心动图示:1.左房、左室增大,二尖瓣前后叶增厚,开放无明显狭窄,前叶部分腱索呈连枷样运动,彩色多普勒示中重度二尖瓣反流。2.二尖瓣前后叶心房面见若干絮状物回声,最大者约2.1×0.5cm,随  相似文献   

15.
感染性心内膜炎(IE)较为常见,老年患者临床表现特殊,早期诊断困难。本文搜集误诊的老年人 IE12例,现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62~78岁,平均67岁。风湿性心脏病7例(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2例,联合瓣膜病变5例),冠心病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例,余3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本组中5例治疗无效死亡,病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2年1月~1999年8月间共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IE)83例,其中32例误诊,误诊率38.6%.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16例曾误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确诊前出现发热16例,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10例,胸闷、气促5例,腹泻1例,头痛1例,腹痛1例;16例心脏听诊均可闻及心脏杂音.因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促、腹痛、腹泻、头痛等被误...  相似文献   

18.
李成玲 《华西医学》2000,15(1):71-71
本文对 18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SIE)患者分为好转组及死亡组进行预后分析 ,结果表明 :年龄大 ,原有心脏器质性病变或全身疾病 ,早期未正规抗菌素治疗 ,瓣膜损害重 ,感染征象明显者预后差 ,死亡率高。死亡主要原因为栓塞及心功能不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8例 ,男 12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3 6 82 ( 13~ 62 )岁 ,原无基础疾病者 3例 ,原有风心病 9例 ,扩心病 1例 ,二尖瓣脱垂者 1例 ,二尖瓣钙化者 1例 ,安置起搏器者 1例 ,糖尿病患者 1例 ,尿毒症患者 1例 ,死亡 8人 ,平均病程 4 5月 ( 2 0天~ 1年 )。死亡组 8人 ,占 4…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特点为基础心脏病,不明原因发热、贫血、脾大、肺栓塞、皮肤损害及血培养阳性或心内膜赘生物形成等,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恰当的抗生素治疗可大大提高治愈率。本文收集6例误诊病例,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选择的体会,方法:根据症状,体征,血培养,心脏超声等综合分析。做出诊断,分别进行手术及药物治疗。结果:1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药物治愈2例。手术治疗8例,治愈5例,手术死亡3例。其中2例因感染导致瓣周漏致左心功能严重损害,1例因再交感染致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坏死。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可得到满意效果。对感染引起的瓣周漏致左心功能不全者应立即果断进行手术治疗。反之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