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术前影像诊断环节如何提高胆囊癌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意外胆囊癌(UGC)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2年期间收治的19例UGC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CT和MRI影像资料,并与术中及术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 19例UGC病例中共漏诊12例,其中CT漏诊7例,MRI漏诊7例,2例为CT和MRI均漏诊。19例UGC病例中,12例为浸润型癌,其中8例显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2例呈弥漫性增厚,2例无法显示;4例为结节型癌,其中3例有增强者呈不均匀性强化,轮廓毛糙,邻近胆囊壁增厚。3例为肿块型癌,仅有MR平扫,信号较均匀,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伴多发胆囊结石。结论规范影像检查技术和提高对胆囊癌征象的认识,可避免大部分UGC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发现胆囊癌(UGC)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UGC患者行LC的术前MRI和CT检查资料,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4例UGC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胆囊癌,腺癌12例,鳞癌2例,影像学检查漏诊9例,误诊5例。结论 LC术前应全面分析胆囊癌高危人群的临床资料,规范术前影像学检查技术,尽量避免漏诊或误诊,术中发现UGC应及时进行根治手术,并积极采取预防切口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胆囊癌预后的因素及提高胆囊癌疗效的途径。方法:对1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率68.4%,63.2%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B超、CT是诊断胆囊癌的主要手段,CA19—9有助于诊断。结论:Ⅰ、Ⅱ、Ⅲ期胆囊癌首选根治性手术,Ⅴ、Ⅵ期采用综合治疗,早期诊断且行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对高危胆囊结石的患者宜积极行胆囊切除术,误诊的原因是对肿囊癌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4.
139例壶腹周围癌诊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以及影响手术切除率的因素。方法:对139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胰头癌109例,壶腹部癌30例。B超、CT、CT血管造影(CTA)、核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经皮肝胆管造影术(PTC)和内窥镜逆行胆总管胰腺造影术(ERCP)检查分别为136、76、73、19、1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3例,胆囊空肠吻合术20例,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3例,胃空肠吻合术19例,胆囊造瘘术4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4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21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8例,剖腹探查术7例。结果:壶腹周围癌患者行B超、CT/CTA、MRI/MRCP、PTC和ERCP检查,术前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6%(111/136)、89.3%(68/76)、93.2%(68/73)、68.4%(13/19)、83.2%(15/17),术前评价肿瘤切除准确性分别为71.9%(41/57)、84.8%(38/46)、94.3%(32/35)、63.6%(7/11)、66.7%(8/12)。总手术切除率为30.9%(43/139),胰头癌与壶腹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23.9%(26/109)与56.7%(17/30),根治性手术死亡率为9.3%(4/43),手术并发症率37.2%(17/43)。结论:腹部非特异性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壶腹周围癌的早期诊断率;术前准确评估手术可切除性,制订合适的手术方案,以提高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意外胆囊癌(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术中或术后 ,偶尔会发现意外胆囊癌 (Unexpectedgallbladdercancer,UGC)。本院自 1995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发现LC相关UGC 10例 ,现结合文献探讨LC相关的UGC的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995年 6月~ 2 0 0 1年 6月期间 ,因胆囊结石行LC1330例 ,共发现UGC10例 ,发生率 0 75 %。其中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4 8~ 76岁 ,平均年龄 5 6 3岁。LC术中因胆囊壁厚或胆囊实变高度怀疑胆囊癌 ,经快速冰冻病理报告证实 6例 ,癌细胞均至少侵及浆膜层。 6例均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 ,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U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术后发现的UGC的诊治过程。结果:10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为胆囊癌,即中转开腹;14例术后病理证实,二次手术行肝床切除加淋巴结清扫。结论:UGC多为早期胆囊癌,高危病例应重视术中快速病理检查,NevinⅡ~Ⅳ期宜扩大根治,晚期病人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无益生存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5例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胆囊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困难.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普及,以及胆囊切除指征的放宽和病例的增加,LC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unexpected gallbladde carcinoma,UGC)的发生率也呈增加趋势.我院近年收治的5例UGC,现就诊治情况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通常是指在行胆囊切除术前未能明确诊断而于术中或术后由病理确诊的胆囊癌[1].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广泛开展,手术适应证放宽,意外胆囊癌的发生概率逐渐增大.由于是意外发现,使得UGC在进一步治疗上面临诸多问题与争议,若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会影响预后.笔者就UGC高危因素、外科处理原则及预后和LC术中种植转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杜正顺  陈其伟 《西部医学》2009,21(8):1306-1307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手术切除的24例XGC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XGC临床表现与一般的慢性胆囊炎类似。术前B超检查70.8%的病例仅限于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16.7%的病例误诊为胆囊癌。CT显示胆囊壁增厚与壁内低密度结节。术中可因胆囊壁增厚或结节/肿块及与周围器官粘连或内瘘形成而误诊为癌。病理大体见胆囊壁黄色结节或肿决,镜下见急慢性炎症背景上有特征性泡沫细胞肉芽肿形态。结论xGC术前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易与胆囊癌混淆,确诊有赖病理诊断。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胆囊黏膜溃疡形成,胆汁经溃疡进入基质产生迟缓型过敏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李华峥 《中外医疗》2009,28(25):185-185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治疗的46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资料。结果本组行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囊癌的符合率分别为69.3%,72.5%;行剖腹探查及取活检术18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4例,4例行胆道内支架植入内引流术。病理学检查示腺癌37倒(80.43%),鳞状细胞癌5例(10.87%),类癌4例(8.70%)。随访31例,1年内死亡17例(54.84%),2年内死亡8例(25.81%),6例(19.35%)存活至今。结论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早期根治性手术对提高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60-63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发现的意外胆囊癌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意外胆囊癌患者在首次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T1b期4例,T2期2例,T3期1例胆囊癌患者,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T1b期2例,T2期1例,这3例患者在LC术后3~4周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手术;另有9例Tis和T1a期患者,仅行LC治疗。19例患者的5年存活率78.95%(15/19),15例Tis期至T1b期患者,5年存活率93.33%(14/15);9例Tis和T1a期患者,5年存活率100%。结论Tis及T1a期胆囊癌LC手术效果满意,LC治疗意外胆囊癌可行、安全、有效,重视意外胆囊癌,提高意外胆囊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的方法,以期进一步改善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方法对29例原发性胆囊癌一般情况、诊断、治疗、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进行分析。结果诊断主要依靠B超、CT和MRI,术前诊断胆囊癌14例(48.3%)。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2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Ⅲ期2例、Ⅳ期2例行胆囊根治性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62.1%。结论手术是原发性胆囊癌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切除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侯康  江山红  李云涛  刘展 《西部医学》2011,23(10):1893-1895
目的探讨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意外胆囊癌的发生及对LC意外胆囊癌的正确处理。方法对医院普外科16412例LC术中或术后发现的意外胆囊癌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中50岁以上的24例,胆囊结石病史10年以上16例,1年以内6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有8例怀疑胆囊癌,但未作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LC术中发现胆囊癌14例(Ⅰ期2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2例),均经冰冻病检证实,Ⅰ期者均只行LC手术,Ⅱ~Ⅳ期病例中转开腹行根治性手术。LC术后病理切片发现胆囊癌18例(Ⅰ期8例,Ⅱ期10例),Ⅰ期者均未再手术,Ⅱ期中4例再次行根治性手术(另6例未接受再次手术)。随访5个月~5年,4例失访,28例随访中死亡12例,4例肿瘤复发,带瘤生存。其余12例存活。结论把握好术前诊断、术中及时发现,是减少意外胆囊癌的关键。对高龄、结石病史5年以上的应视为高危病人高度警惕胆囊癌的可能性,应采取多种辅助检查手段,协助诊断。对意外胆囊癌,目前被大多数学者认同,无论术中或术后一旦发现,均应根据胆囊癌的分期进行中转或早期再次合理的手术。  相似文献   

14.
刘珍才  费翔 《河北医学》2005,11(1):62-64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9例,术前作B超(19例)、CT(17例)、IVP(6例)检查。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结果:本组术前16例确诊,3例未确诊。其中B超及CT的确诊率分别为68.4%(13/19)、76.5%(13/17)。本组术后平均生存期31.3个月,3年生存率为15.8%(3/19),5年生存率为11.8%(2/17)。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恶性程度高,影像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早期发现并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是目前提高其生存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carcinoma,UGC)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351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20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先行LC术,20例中有2例为低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3例高分化腺癌.所有患者行LC后均未再行手术;1例III期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局部淋巴结清除,1例Ⅳ期患者行胆囊姑息性切除手术. [结论]LC是早期胆囊癌的首选治疗方式.Ⅰ、Ⅱ期的意外胆囊癌行LC可达到根治目的;Ⅲ期和Ⅴ期的患者应当行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 中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处理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7 861例LC中13例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ncer,UG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发现7例和术后发现6例中的5例行胆囊癌根治术,而仅行LC 8例.术后病理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4例,Ⅲ期1例.13例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5.1个月,死亡9 例,其中接受胆囊癌根治手术的5例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4/5)、40%(2/5)、20%(1/5);而仅行LC的8例术后1年生存率为50%(4/8),无生存超过2年者.结论 LC术中应高度警惕意外胆囊癌的发生,意外发现的胆囊癌多为早期,对早期胆囊癌应行标准胆囊癌根治术,仅行单纯的LC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为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例胆囊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测,并于术后给予病理检测,观察CT和MRI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15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胆囊炎、胆结石4例,胆囊癌11例;CT检查显示:胆囊炎、胆结石5例,胆囊腺肌症1例,胆囊癌9例;MRI检查显示:胆囊炎、胆结石5例,胆囊癌10例。MRI敏感率达90.91%,CT敏感率达81.82%。9例胆囊癌患者术前CT、MRI均得到明显诊断,且其中4例为早期胆囊癌,病理上均没有突破浆膜层。结论 CT平扫对胆囊癌的诊断率较低,增强CT对本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而MRCP的多方位观察对侵犯胆总管及周围肝脏结构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因而在今后的临床诊断应用中应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误诊原因并讨论防止临床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术前误诊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04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术前误诊为良性疾病(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68例(65.4%),误诊为恶性疾病(肝癌、胰腺癌和胆管癌)36例(34.6%),误诊为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50~59岁与60~69岁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49岁(11.5%)与≥50岁(88.5%)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壁厚度≤0.9 cm(25.0%)与≥1.0 cm(75.0%)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诊断胆囊结石或急性胆囊炎时应排除原发性胆囊癌,以降低原发性胆囊癌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3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施行CT、MRI诊断,并观察诊断效果。结果 CT诊断方法对患儿的诊断率为71.87%,MRI诊断方法对患儿的诊断率为87.5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后发现,MRI诊断率明显优于CT诊断,可为手术提供依据,适合临床早期诊断,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胆囊癌(UGC)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中,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例,术中中转开腹2例,腹腔镜术后再开腹1例,T4期放弃治疗2例。结论:尽早诊断,术中无瘤操作,及时根治切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是延长UGC患者术后生存期及减少切口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