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对比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心肌功能,探讨SRI评价左室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A组为健康体检人群(n=29);B组冠心病患者(n=40),其中B1组为心绞痛患者19例,B2组为心肌梗死患者21例;C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n=52),据动态血压分C1组(杓型组)24例和c2组(非杓型组)28例;D组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20)。测定各组左室各壁的峰值收缩期应变率(PSSR),计算平均PSSR;统计各组心室壁出现收缩后缩短(PSS)的节段数。结果与A组相比,B1、B2、C1、C2及D组mPSSR均明显降低(P〈0.05);与B1组、D组相比,B2组mPSSR明显降低(P〈0.05);与C1组相比,D组、c2组mPSSR均明显降低(P〈0.05);与A、C组相比,B、D组PSS的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而A组比C组、B组、D组间PSS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I技术为定量、准确评价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影响,及IMT与LVMI关系.方法 选择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2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 (T2DM组)70例,原发性高血压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非T2DM组)80例,测定所有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的有关参数,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VMI均明显高于非2型糖尿病组(P<O.05,P<0.01),且IMT和左室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BMI与LVMI相关,BMI与LVMI呈正相关( 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左室质量指数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66例高血压病患者,经系统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除外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IVST/PWT)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将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不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24例(IVST<1.Icm,PWT<1.Icm);孤立性空间隔肥厚高血压病患者22例(IVST”WT>1.3,IVST>l.2cm);左室向心型肥厚高血压病患者20例(IVST>1.Icm,PWT>1.Icm)。左室肥厚标准:男性LVMI>125g/m’,女性LVMI>120g/m‘。同时选择20例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年龄、高血压及血糖异常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次瓣彩色多普勒频谱测定中午CHD组24例、老年CHD组25例、合并症(CHD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组20例的左室舒张功能参数及空腹血糖值。结果:各组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均正常。各线间血糖值相比(均为P<0.05)。老年CHD组舒张早、晚期血清峰值比(E/A)下降(P<0.01),舒张早期血流加速度(AC)减低(P<0.01),以合并症组尤为明显(P<0.001)。结论:随年龄增长,高血压及血糖异常可明显加重老年CHD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重构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122例高血压病患者,排除对心脏几何结构有影响的疾病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房颤。全部患者入选后均做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长径、心尖四腔横径、左房横径、左室室间隔(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房前后径、左房长径,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WI)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Holter诊断房颤的标准为有房颤发作记录者,包括阵发性和持续性。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和ARB中选择1—3种作降压治疗,1年后重复上述检查指标。结果 高血压合并房颤组IVST、LVMI大于高血压不合并房颤组(P〈0.05),房颤组左室横/长径比值大于不合并房颤组(P〈0.05)。房颤组左房各内径均明显大于不合并房颤组(P〈0.01),房颤组平均左房横伥径比小于不合并房颤组(P〈0.05)。结论 高血压病可引起左心重构,而左心重构是引起房颤的重要原因,控制和逆转左心重构是防治高血压病引起房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聂晓莉  周世炳  赵思勤  李秋  吴涛  刘小蓉 《四川医学》2002,23(11):1143-114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并存2型糖尿病对其心血管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6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A组)及274例高血压非糖尿病患者(B组)进行了血压,血脂的检测,以及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脑座中和死亡的随访比较分析。结果:A组比B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增高(P<0.05和<0.01),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B组增高显著(P<0.01)。无论是冠心病,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和死亡A组比B组发生都显著增加(P<0.05和<0.025),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并存糖尿病对脂质代谢紊乱,血压升高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二者并存在是导致冠心病、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早发现和早控制病人血糖和血压有利于防止或延缓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B超检查结果的意义。方法:将4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0例老年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颈动脉内膜状态与冠脉狭窄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颈总动脉INT为(1.16±0.27)mm,餐前FMD为(3.64±1.35)%,餐后FMD为(0.59±0.33)%;对照组颈总动脉IMT为(0.62±0.15)mm,餐前FMD为(5.78±1.46)%,餐后FMD为(2.53±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冠脉狭窄及受累支数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79,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B超检查表现为显著的粥样硬化病变及舒张功能减弱,其与冠脉狭窄呈显著正相关,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I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PCR-RFLP)的方法检测40例健康人和24例原发性高血压、31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ATIR基因型;用生化技术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合并冠心病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14.6%、14.5%,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7%(P<0.05);带有C等位基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冠心病,其血浆LP(a)水平均增高。结论:提示ATIR基因可能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遗传因素,ATIR基因可能参与脂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60例(A组)和贝那普利组60例(B组),分别予以替米沙坦口服(80~160mg/d)和贝那普利口服(10~20mg/d),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血压、血脂、hs-CRP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①A、B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②A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明显降低(P〈0.05);hs—CRP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P〈0.01);B组治疗后TG、IVST、LVPWT、LVDd无明显的变化,但hs—CRP、LVMI下降水平及LVEF升高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③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LVMI呈正相关(P〈0.05)。结论替米沙坦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显著降低hs-CRP和改善血脂代谢水平,使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显著逆转和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血压变化及临床特征。方法:把1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A、B两组,合并高血压病人71例归入A组,无高血压病人79例归入B组,对比两组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压的变化及临床特点。结果:A组有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慢性心肌缺血史者及女性患者的比例均较B组高(P〈0.05~0.01);AMI于饱餐后发病者,A组多于B组(P〈0.01),因劳累诱发者,A组少于B组(P〈0.05);A组无痛性AMI者较B组多(P〈0.05),出现脑卒中、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与室颤等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均高于B组(P〈0.05—0.01)。结论:合并高血压的AMI患者具有更多的冠心病易患因素,严重心脏并发症较多,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LHV)QT离散度变化及转换抑制剂治疗后QT离散度(QTd)的改变。方法:101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经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LVH30例,作为A组;随机取无LVH30例,作为B组,全部病人给予,依那普利或卡托普利治疗6个月,每日测血压、心率,于治疗前,治疗后做超声心动图,24h动态血压及体表心电图检查,结果:(1)LVH组(A组)的QTd和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明显大于无LVH组(B组)(P<0.05);(2)治疗后两组病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下降(均(P<0.05);(3)治疗3,6个月后随左室质量指数(LVMI)下降的同时,QTd和QTcd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1)A组QTd、QTcd大于B组,(2)依那普利或卡托普利能明显老年高血压的SBP和DBP,逆转LVH。(3)在LVH逆转及左室功能改善的同时QTd、QTcd亦随之缩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脂代谢状况,指导老年高血压病的合理治疗。方法:测定21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计算空腹胰岛素(FLns)/空腹葡萄糖(FBG)比值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RIAUC)/葡萄糖曲线下面积(GAUC)比值作为IR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对其中长期服用氯沙坦(≥6个月)患者的IR指标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老年高血压病组的TC、TG、APO-B、FLns、RIAUC、FLns/FBG及RIAUC/GAUC明显升高(P<0.05-0.01),APO-A1明显降低(P<0.05),并发冠心病组IR及脂代谢异常更明显(P<0.05-0.01),而且Flns/FBG及RIAUC/GAUC分别与平均动脉压、左室肌重量指数、TG及APO-B呈正相关,与APO-A1呈负相关。长期用氯沙坦患者IR指标改变轻于整体高血压病组。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也存在IR和脂代谢紊乱,且IR与脂代谢异常及左室肥厚的发生有关;氯沙坦对IR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医务人员高血压病调查,探讨年龄、性别、职业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结果:高血压病总患病率12.96%;男女患病率分别是16.56%、11.18%;老年医务人员患病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医生(A组)、护士(B组)、医技人员(C组)、管理人员(D组)患病率分别是13.77%、8.12%、9.34%、20.0%。A组与B组比差异显著(P<0.05),D组与A、B、C3组间比均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医务人员年龄与患病率呈正相关。男性高于女性。老年医务人员是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职业影响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左室收缩功能(EF,FS)及左房径(LAD)等参数的关系。方法:将167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左室结构正常,左室向心性重构,左室向心性肥厚,左离心性肥厚等4个类型,与LVMI,FS,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LVMI在高血压构型组剂中与EF,FS呈负相关(P<0.01),结论:LVMI增大时,左室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浓度,明确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高血压心脏病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12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超声心动图测各相关指标,分为四组:健康组32例,高血压组28例,左室肥厚无心衰组26例,左室肥厚心衰组34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MP-1、TIMP-1浓度。结果健康组与高血压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左室肥厚无心衰组、左室肥厚心衰组三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TIMP—1浓度逐渐升高,而血清MMP—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IMP—1浓度与左室重构指标LVMI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正常左室结构和功能的高血压患者血清MMP一1、TIMP-1正常。TIMP—1可能促进了高血压患者心室重构和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Tei指数评价不同脉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清  关浩增  莫永秀  杨珈玲 《广西医学》2005,27(11):1723-1726
目的探讨应用Tei指数评价不同脉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研究。方法对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24例血压正常老年人对照者进行24h动态平均脉压(24hMPP)测定,按24hMPP不同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24hMPP〈60mmHg组(Ⅰ组,32例)和24hMPP≥60mmHg组(Ⅱ组,30例)。所有观察时象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内径(IVS、LVPW、LVDEd)。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二尖瓣血流频谱图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比(E/A)、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主动脉射血时间(ET)、左室射血分数(EF)以及Tei指数。结果Ⅱ组LVEDd与Ⅰ组和时照组比较增大(P〈0.05)。Ⅰ、Ⅱ组IVS、LVPW、LVMI与对照组比较增加(P〈0.05)。Ⅰ、Ⅱ组E/A与时照组比较减小(P〈0.05),Ⅱ组减小更为明显(P〈0.05)。Ⅰ、Ⅱ组的IVRT、Tei指数较对照组延长(P〈0.05),且Ⅱ组的延长幅度比Ⅰ组大。脉压与IVRT、Tei指数正相关(r=0.48,r=0.47,P〈0.05),与EF、E/A轻度负相关(r=-0.32,-0.36,P〈0.05)。结论脉压增大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功能。Tei指数能直观、简便、敏感、综合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D—二聚体与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及纤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在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对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50例老年健康人的DD,Fg含量进行了检测,并测定其PT,KPTT。结果 急性心梗(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的DD,F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SA)组和陈旧性心梗(OMI)组(P<0.01);AMI组与A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组DD,Fg含量高于无合并症组(P<0.01)。AMI组PT,KPTT比其它各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体内血浆DD,Fg含量与病变程度有关,提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硝酸甘油和艾司络尔对高血压病全麻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预防作用,将36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例。于拔管前2min分别给药:A组将0.05%硝酸甘油按9μg/kg;B组将0.05%硝酸甘油按8μg/kg;C组将2%的匀司络尔按2mg/kg静注。结果A组拔管时收缩压升高(P<0.05),B、C组血压较给药前下降(P<0.05);C组的RPP较A、B组明显下降(P<0.01),A组和B组的RPP分别升高和下降不明显(P>0.05)。认为静注硝酸甘油或艾司络尔能有效防止高血压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硝酸甘油滴鼻降压效果不稳定,应慎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MBPS)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93例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24例、单纯冠心病组2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4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测量血压晨峰,根据住院期间CAG结果,分别采用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狭窄程度积分统计冠脉狭窄程度,作为冠脉病变程度的指标。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的血压晨峰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均较单纯冠心病组明显升高(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中MBPS〈25mmHg亚组与MBPSI〉25mmHg亚组间血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血压晨峰水平、冠脉狭窄程度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压晨峰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在剔除了其他常见影响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结论MBPS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MBPS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与升主动脉弹性功能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共157例,按冠脉病变情况分为三支病变组(n=51)、两支病变组(n=50)、单支病变组(n=56),对比三组升主动脉前壁S波速度、扩张性、僵硬指数,分析其与Leaman冠脉评分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升主动脉僵硬指数:单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组间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P<0.05);而前壁S波速度、扩张性:单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三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三组患者Leaman对比:单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三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Leaman冠脉评分与升主动脉僵硬指数呈正相关,但与前壁S波速度、扩张性均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与其升主动脉弹性功能密切相关,可通过升主动脉弹性功能预测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