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巧智 《河南中医》2003,23(12):72-72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本为补气,活血,通络之剂,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瘀祛而不伤正,为君药;配合当归尾以活血,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主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等症.笔者20余年来在临床应用中不仅仅用于中风后遗症,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凡见气虚血瘀之证,随症加减,均有显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煜 《西部中医药》2002,15(3):32-32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一书,原为治疗气虚血瘀所致半身不遂而设。笔者用于治疗气虚血瘀所致多种病症,疗效显著,现简介如下。1眩晕(高血压)甘某,男,45岁,干部,1998年9月15日初诊。患者自述眩晕5年余,近因劳累而加剧,纳可便调,脉沉细,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查血压:160/100mmHg。证属气虚血瘀,清空失养。治以益气活血之法。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处方:黄芪30g,当归6g,赤芍6g,川芎6g,桃仁6g,红花6g,牛膝30g,桑寄生15g。3剂,水煎分2次服。服药后自觉眩晕减轻,再以原方继服15剂,眩晕基本消失,查血压:135/…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本方由补气药与活血化淤药配伍而成。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常用方。笔者将此方辩证用于伤科临床,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骨折迟延愈合,下肢肿胀案赵某,男,31岁,1986年7月24日车祸致伤。某医院诊断为右小腿骨折合并下颌骨折、脑挫裂伤,创伤性休克,给于抗休克,开颅清除颅内血肿,骨折整复固定。4个月后右小腿骨折未愈合。于1987年1月29日来诊。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方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其功效补气活血,祛瘀通络。该方具有“不在逐瘀以活血,重在补气以活血”的配伍特点,开创了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的益气活血方法。笔者多年来,除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偏瘫、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等脑血管病外,还用来治疗多种内科杂症也取得良好效果,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将补气法和活血化瘀法相结合,用于治疗半身不遂和痿证的著名方剂.吾师在临床上运用此方剂加减,治疗气虚血瘀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王某,36岁,1999年6月14日初诊。患者因1月前人工流产后劳作过度,汗出冒风,引起头身疼痛,继之全身汗出,昼轻夜重,畏寒恶风,昼夜不得脱帽,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前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给予谷维素、多虑平、维生素B1、健脑补肾丸等药,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151801)马岩补阳还五汤一方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后世多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者,用之颇效。余在临床上大凡证属气虚血瘀者,多用此方取效。现不揣浅陋,仅举三例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一、慢性...  相似文献   

9.
胡泓 《北京中医》2003,22(1):32-32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 ,由黄芪 ,当归 ,赤芍 ,地龙 ,川芎 ,桃仁 ,红花组成 ,具有补气 ,活血 ,通络之功用。主治中风后遗症。临床用本方加减治疗其他病症亦获佳效。现举例如下。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杨某 ,男 ,6 8岁 ,退休工人 ,1998年 10月 16日初诊。患者 2月前曾患带状疱疹在皮肤科治疗 ,后皮疹消退 ,剧痛缓解。现左侧胸胁部放射性疼痛疼 ,局部有蚁走感。查左侧第 3肋间皮肤有呈带状分布的色素沉着斑。舌质紫暗 ,苔薄白 ,脉弦细。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属正气亏虚 ,络脉失常 ,瘀血阻络。治宜益气通络 ,活血化瘀。方药 :…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阳还五汤临床运用举隅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224200)冯欣,陈启石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方由黄芪、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药组成,乃清代名医王清任针对中风半身不遂所创立,其方气血兼治,虚实并顾,深为后人推...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临床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 ,由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组成 ,是治疗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证的有效方剂。临床多用于中风瘫痪脑血管神经科及头颅外伤等疾病。吾临床数十载缜密观察 ,众医一见此类病人即可首选此方 ,特别住院病人 ,用之得当获效桴鼓 ,稍有偏差则耽误病情 ,后果不堪估量。由此不揣浅陋 ,整理如下 ,以飨同道拘泥专方太机械 辨证应用是准则中医治病神效贵在“辨证论治”乃为之灵魂 ,亦被海外中医学者所公认 ,临床抛弃辨证 ,拘泥一药一方 ,机械套用某药经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某作用的药物 ,往往获效甚微。病案举例…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是一剂活血祛瘀的方药,补气活血通络。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七药组成。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作者在临证中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几种疾患,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中风(脑梗死)患者李某,男,56岁。因"头晕,言语謇涩伴右侧肢体无力1小时"就诊,西医诊断为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临床新用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阳还五汤临床新用举隅杨秀珍山东夏津县中医院(夏津253200)补阳还五汤,乃清·王清任为治中风后遗症所创。笔者临床辨证用于其他病证亦每获良效。兹举案4则,以飨同道。1胸痹案苏某,男,35岁。1996-06-17诊。近日因忙于麦收,于3天前出现胸闷憋...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在伤科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义辉 《新中医》1992,24(7):44-44
根据“气虚血瘀”的病理改变,笔者采用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作用的补阳还五汤加味,试治伤科临床见有气虚血瘀、经络痹阻病症,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例一;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异病同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本人临证运用于眩晕、胸痹、紫癣等疾病的治疗,每获良效。现举病例数则介绍于下。1眩晕(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徐某某,女,45岁。因头晕1周就诊。经头颅彩色多普勒检查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颅CT及颈椎X片均未  相似文献   

18.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地龙、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药组成 ,全方配伍严谨 ,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是中风后遗症的代表方剂。该方突出特点是重用黄芪 ,意在使气壮则血旺 ,气血流通 ,以起到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在临床中常见以此方中加入僵蚕、全虫、水蛭等药物 ,以增加其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0 10 0 17)   2 0 0 0年 11月 14日收稿活血之力 ,治疗多种病症 ,常起到满意的疗效 ,现举例如下。1 脑梗塞一古稀老人平素喜食肥甘厚味。 3天前晚餐因过食羊肉 ;第 2天晨起突然出现口眼歪斜 ,右侧肢体活…  相似文献   

19.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主治一切由气虚血瘀所致各种疾病,是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剂。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组成(临证视具体病情黄芪用量为30~120 g)。笔者根据“异病同治”原则,用本方灵活化裁,治疗中风后遗症、胸痹、颈椎病、痛经、产后皮肤瘙痒等症,疗效显著,现举病案,以示一斑。1中风后遗症(脑梗死后遗症)朱某,女,60岁,2002年6月1日初诊。以右侧半身不遂1 a余为主诉就诊。患者曾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半年,现右侧半身不遂,口歪,流涎,语言謇涩,面色萎黄,乏力,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兼涩。检查∶BP 115…  相似文献   

20.
补阳还五汤活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