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午水东 《中外医疗》2012,31(15):75-75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间为7~30d,EN支持结束时患者平均体质量、总蛋白、血浆白蛋白与支持前比较。结果 EN支持结束时患者平均体质量、总蛋白、血浆白蛋白均较支持前显著增加,各项指标改善随支持时间延长而明显。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1年5月~1998年9月收治8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应用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TPN),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62例格拉斯哥(GCS)评分为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以补充静脉营养不足.结果 62例患者中,4例出现腹泻,其余58例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无误吸、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不但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预防胃肠粘膜的萎缩,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浅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珊 《吉林医学》2010,(30):5454-5454
<正>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表现为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改变、眼底改变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疝[1]。重度颅脑损伤常伤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和致残  相似文献   

5.
汤九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4):33-33,35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入院后或术后4-6h进行肠内营养;B组48例,人院后或术后24-72h进行肠内营养。并对胃出血及时治疗观察。结果:A组上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及早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对维持机体代谢、保持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减轻继发性损伤有重要意义。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是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为确保呼吸道通畅而经常采用的抢救措施:我科自2003~2005年以来对6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实行了气管切开术,由于我们采取了针对而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现将我科几年来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PN)与肠外营养(EN)支持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7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监测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氮平衡等营养指标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营养费用。结果早期EN和PN均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但PN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费用均明显高于EN组。结论PN与EN均能获得满意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疗效。而EN效果优于PN,具有简便、经济、安全、符合生理等优点,可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吸氧、吸痰、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时呼吸道护理,呼吸机管理,使呼吸道湿化等系统护理方法,并对伤情进行迅速的初步评估,及时配合医师解除呼吸道梗阻。结果:有效预防了呼吸道感染和肺部并发症。结论:为进一步救治创造了有利条件,降低了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9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者治愈;25例患者生活能自理,但留有后遗症;其余偏瘫15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9例。结论:护理措施是否得当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愈后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等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  孙澄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17-3418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的方法。方法:对5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工作和病情演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51例患者采取我们的护理措施后,除2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外,45例(占88%)安全渡过急性期,有4例发生了肺部感染(占7%),经积极治疗后,最终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预防重型脑损伤病人胃肠内营养(下称EN)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提高EN病人的效果。方法分析116例重型脑损伤EN病人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EN并发症以胃肠症状、代谢并发症、误吸、机械并发症多见,其发生与病人的病情、营养输注方法、营养液的种类、温度、量以及护理操作的规范等有关。结论正确掌握鼻饲适应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规的操作,适当的输注速度、浓度和用量,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对34例急诊科救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精心护理,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34例患者存活32例,抢救成功率94.12%,2例患者死亡.所有存活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其特点为来势凶、发病急、伤势重、变化快,这就要求我们紧张而有秩序地抢救(包括术前准备及一般抢救措施的准备)并做好颅脑损伤的特殊护理.只要处理及时得当,治疗恰当,就有可能将部分濒临死亡的患者抢救过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辅以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除进行常规治疗外。未手术患者于入院后24h,手术患者于术后24h开始肠外营养支持,3—10天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结果本组27例患者,其中21例在伤后20天从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5~7天达到1500~2000ml/d的鼻饲量。5例在鼻饲早期曾发现胃液呈咖啡色,隐血试验呈阳性;9例因严重腹泻由肠内营养改为肠外营养,经对症处理后,在短期内好转并恢复肠内营养。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支持并进行有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同时减少ICU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治疗焱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规范化抢救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1 年我院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80例,应用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80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在5分钟内得到救护者76例,占 95.0%;在 5-10 分钟以内得到救治者4例,占 5.0%.80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抢救脱险72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为 90.0%.经精心的护理,治愈53例,自动出院19例.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过程中,有条不紊地采取各项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通过对53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抢救和治疗过程中,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实施的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结果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主要有颅内高压、低氧血症、肺部感染、水电紊乱、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褥疮及癫痫等,通过严密监护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急救与治疗全过程必须严密监护,同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以起到有效预防甚至逆转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减轻或减少某些后遗症及其程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高艳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9):162-16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病情观察重点,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从而为手术提供最佳时机,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总结62例重症颅脑损伤早期病情监测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62例患者中7例死亡,55例治愈出院.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正确的病情观察,能为医生提供最佳手术时机,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70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