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赣湘边境地区蛇类检出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铜鼓县蛇养殖场的590份蛇类肠内容物标本中检出367株沙门氏菌,分属于5个DNA同源群,共22个O群41个血清型,其中DNA同源群114个,同源群Ⅱ3个,同源群Ⅲ。1个,同源群Ⅲ。20个,同源群Ⅳ3个。其中65:Z:Z_(55)系国际上尚未报告的血清型,6个血清型是国内首次发现。本调查结果表明.蛇体内可检出大量的沙门氏菌,不仅有少见菌种,而且还有许多同源群Ⅰ的常见血清型,都是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从蛇体内分离72株沙门氏菌的菌型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南昌市农贸市场采集的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和大王蛇的肠内容物标本124份,分离到沙门氏菌72株,分属于Ⅰ、Ⅱ、Ⅲb和Ⅳ四个亚种,16个O群的27个血清型。即亚种Ⅰ7个血清型;亚种Ⅱ3个血清型;亚种Ⅲb15个血清型;亚种Ⅳ2个血清型。有4个血清型为1983年沙门氏菌抗原表和1984、1985和1986年增补表中所未列的,为新型,有8个血清型是国内首次报告。有5个生化变体是过去未报告过的。本文的结果表明,在蛇体内不仅存在许多罕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而且还存在许多亚属Ⅰ的常见血清型,它是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近年来新疆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2015年对收集的43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分型,并运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耐药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进行分子分型。结果43株沙门氏菌属于12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发现32株多重耐药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达74.42%,耐4种及以上抗生素27株、耐药率为62.79%,耐7种及以上抗生素15株、耐药率为37.50%;43株沙门氏菌呈现出28个不同的基因型别,常见沙门氏菌血清型有较好的成簇现象,相同血清型的基因型比较相近具有同源性,不同血清型的PFGE结果具有多态性。结论新疆沙门氏菌存在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利用PFGE分子分型方法,能更好地揭示不同来源沙门氏菌菌株之间的亲缘性和基因耐药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1885年Sal mon等分离得到猪霍乱沙门氏菌以来,目前已检出沙门氏菌血清型2500余种,我国已有292个血清型报道[1]。沙门氏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之一,本文就沙门氏菌基因组学、鞭毛蛋白、外膜蛋白以及毒力岛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合肥市屠宰生猪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药物感受性。方法应用GB/T4789.4-2003对来自五个定点屠宰场生猪胴体体表和肉样的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并采用标准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22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胴体体表沙门氏菌以B群为优势菌群,优势血清型包括里定沙门氏菌和山夫登堡沙门氏菌;胴体肉样沙门氏菌以E1群为优势菌群,明斯特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沙门氏菌分离株对头孢曲松钠和丁胺卡那感受性最大,对强力霉素和四环素高度耐受;51株耐药菌株中有33株(64.71%)为多重耐药,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谱是强力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结论实施宰前检验和管理是控制沙门氏菌病,保证病健隔离分宰,减轻对加工环境和产品污染的重要措施;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应加强畜牧养殖业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动物源沙门氏菌MLST和血清分型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动物源沙门氏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与血清分型的差别,获得动物源沙门氏菌在山东省的分布规律。方法从山东部分地区分离78株鸡源沙门氏菌、56株鸭源沙门氏菌和20株猪源的沙门氏菌,PCR扩增七段沙门氏菌内部保守的片段序列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同时用玻片凝集法分析其血清型。结果血清分析结果表明,鸡源沙门氏菌检出6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氏菌占88.5%、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占5.1%、汤卜逊沙门氏菌占2.6%、鼠伤寒沙门氏菌占1.3%、山夫登堡沙门氏菌占1.3%、阿格玛沙门氏菌占1.3%;鸭源沙门氏菌检出2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氏菌占67.9%、鼠伤寒沙门氏菌占32.1%;猪源沙门氏菌检出3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占65%、德贝儿沙门氏菌占20%、肠炎沙门氏菌占15%。通过MLST分型,鸡源检出7种ST型:ST11、ST19、ST26、ST128、ST14、ST17和New1;鸭源检出3种ST型:ST11、ST19和New2;猪源检出3种:ST34、ST40和ST3007。结论整体来看,分离菌的血清型和ST型数量比较接近,二者分型能力相近。  相似文献   

7.
食品沙门氏菌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它们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病,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  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主要取决于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体状况,受威胁最大的是小孩、老年人及免疫缺陷个体。根据国际惯例,要求对易受沙门氏菌污…  相似文献   

8.
88例鼠伤寒临床分析林宝英,郑彬鼠伤寒沙门氏菌为沙门氏菌属中无宿主特异性而有侵害性血清型的代表菌型。在沙门氏菌所致人类感染性疾病中占25~35%。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易致院内交叉感染。现就我院1978—1993年88例鼠伤寒病做如下分析。一、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8—2021年云南省文山州食品监测和病例监测中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子分型特征及耐药情况,为减少和控制沙门氏菌耐药株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1年文山州食品样本和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样本,分离沙门氏菌,使用革兰氏阴性需氧菌药敏检测板对沙门氏菌开展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沙门氏菌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分型,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902份样本中,共检出74株沙门氏菌、检出率8.2%,分为17种血清型;其中氨苄西林耐药57株、耐药率77.0%,头孢西丁敏感68株、敏感率91.9%,多重耐药菌株数2019年最多(10株);PFGE图谱分为60个带型,有两个优势带型,其耐药谱存在交叉;相同带型的菌株血清型相同,均为肠炎沙门氏菌,但耐药谱不完全相同。结论 2018—2021年文山州食源性和人源性沙门氏菌对不同抗生素有耐药性且具有多重耐药;分子分型呈多态分布,且有明显的优势带型;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根据本地区不同血清型及分子型的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合理地扩大监测范围,为沙门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提供有效预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2015-2017年聊城地区主动监测哨点医院腹泻患者中分离到的沙门氏菌进行病原学分析,了解沙门氏菌的感染现状及血清型分布、分子分型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5-2017年分离自腹泻患者的41株沙门氏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用BioNumerics软件分析菌株之间的相似度,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菌株耐药性检测。结果 腹泻患者中沙门氏菌总分离率为7.16%,且不同年龄段分离率存在差异。分离的沙门氏菌共有8个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分别为18株和7株,为优势血清型;PFGE分析发现41株菌共产生了34种不同的PFGE带型,相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的PFGE带型比较相近,不同血清型的PFGE带型具有多态性,未发现菌株成簇存在现象。测试菌株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为73.17%,多重耐药率达68.29%,发现6株携带不同耐药基因类型的产广谱β-内酰胺酶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 聊城地区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血清型及遗传的多样性,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病例及环境联合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2017-2020年济南市哨点医院腹泻患者中分离到的沙门氏菌进行病原学分析,了解济南市腹泻患者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特征、分子分型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分别利用血清检测试剂盒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来自济南市各医院腹泻门诊病人的的90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分型和分子分型分析,酶切电泳图谱导入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40株沙门氏菌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 90株沙门氏菌可分为27个血清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分别占总数的47.78%和17.78%。PFGE电泳后产生的带型具有多态性,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带型最为集中;药敏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72.50%,多重耐药率达67.50%。结论 济南地区沙门氏菌具有血清型多样化和遗传多样性特征,对抗生素的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济南地区耐药检测。  相似文献   

12.
562株沙门氏菌的噬菌体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采用何晓青等研制的12株沙门氏菌噬菌体配套对16个O群44个血清型的562株沙门氏菌的噬菌体分型结果。562株菌可分为47个不同的噬菌体型。44个血清型累计分型数为99个血清──噬菌体型,其中纽波特沙门氏菌分为14个血清──噬菌体型;德尔卑沙门氏菌分为6个血清──噬菌体型;鸭沙门氏菌分为5个血清──噬菌体型;圣保罗、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均分为4个血清──噬菌体型;乙型副伤寒、科特布斯、火鸡和伦敦沙门氏菌各分为3个血清──噬菌体型;其他大多数沙门氏菌血清型分为1~2个血清──噬菌体型。  相似文献   

13.
1983年7月至1984年8月,我们从朱楼村腹泻病人粪便和污水中分离出一株沙门氏菌亚属Ⅲ_b:41:Z_(35):Z_(69)(?)。经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沙门氏菌专业实验室全面鉴定、审核,确认为国际上首次发现的新的沙门氏菌血清型。该菌对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并能产生不耐热肠毒素。调查部分腹泻病人,发现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病例,显示本菌对人有致病性,可引起局部地区腹泻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4-2017年深圳地区腹泻患者沙门菌的感染特征和耐药性情况,为沙门菌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深圳市3家哨点医院腹泻门诊收集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分型及药敏试验;对7家医院上送的住院病人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 4 847份门诊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92株沙门菌,检出率为4.0%。5-10月是沙门菌检出的高峰, 5岁以下儿童和6-17岁是感染的主要人群,检出率分别为6.2%和5.3%。192株沙门菌中鉴定出18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变种和肠炎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3种血清型,另有19株未能分型。77株住院病人分离的沙门菌中鉴定出20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变种、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占比分别为33.8%、13.0%和11.7%,另有3株未能分型。45株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最为严重,自2015年开始出现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和多重耐药菌株,10株鼠伤寒沙门氏菌中多重耐药率为50.0%。结论 深圳市腹泻患者的沙门菌感染以17岁以下儿童为主,5-10月份为感染的高峰期,沙门菌的血清型分散,其中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变种是主要的血清型,多重耐药自2015年开始日趋严重,临床上应合理规范用药并且加强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东省生猪屠宰感染沙门氏菌耐药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利用沙门氏菌血清型快速分型试剂盒鉴定血清型,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98株沙门氏菌进行8大类13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鉴定出9种血清型,以德尔卑、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298株沙门氏菌对13种药物的耐药状况不同,对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99%(292/298)、80.20%(239/298),对粘杆菌素E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2.01%(6/298),其次为奥格门丁和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35%(7/298)和4.03%(12/298),多重耐药率为81.88%(244/298),优势耐药谱型为四环素-多西环素。结论山东省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氏菌,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情况不同,不同屠宰环节的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药谱型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本次试验主要是运用多种方法鉴定临床分离的一株沙门氏菌。方法 这次试验从细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方面来鉴定临床分离菌属于那类细菌;测定临床分离菌的血清型根据血清型试验结果进一步确定临床分离菌的类型;测定临床分离菌的16s rRNA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鉴定细菌;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该株细菌进行分型。结果 从临床分离的沙门氏菌与肠炎沙门氏菌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特征相符合,血清学试验结果确定其血清型为O3,19(+);O9(+);Hg,p(+);Hg(+);Hm(+),16s 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株细菌与鸡肠炎沙门氏菌P125109同源性达100%,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显示该株细菌基因型为ST11。结论 该株细菌为肠炎沙门氏菌血清型为O3,19(+);O9(+);Hg,p(+);Hg(+);Hm(+),基因型为ST11。  相似文献   

17.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人和畜禽沙门氏菌病最常见的菌型,其中食物是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途径,鼠伤寒沙门氏菌通过动物和人或畜的粪便污染水源,饮用此水或供水系统被污染.亦可引起此菌流行。由于医院管理问题.国内有许多医院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我省也发生两起院内感染,主要是妇产科的新生儿和儿科的幼儿,由于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8.
国内首次发现带有表面K抗原的沙门氏菌Ⅲb(48:a:Z55)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从蛇体内检出一株沙门氏菌,该菌经系统的培养性状,生化学反应及血清学试验,证实是一株带有表面K抗原的新血清型的沙门氏菌Ⅲb(48:a:Z_55)。本菌为国内首次检出。带有K抗原的沙门氏菌Ⅲb的发现与检出,对提高沙门氏菌检验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25株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gyrA基因QRDR区变异情况及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常规血清学方法鉴定沙门氏菌分离株血清型,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萘啶酮酸和3种氟喹诺酮的敏感性,用PCR方法扩增沙门氏菌gyrA基因QRDR的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这些分离株涉及18个血清型,最常见的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它们的分离率分别为22.4%(28/125)和19.2%(24/125)。沙门氏菌分离株对萘啶酮酸的耐药率为39/125。3种氟喹诺酮药物对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明显比萘啶酮酸敏感株高。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gyrA基因QRDR的序列分析表明,所有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gyrA基因的83或87位点发生了突变,83位点发生点突变的菌株对萘啶酮酸的MIC范围大于或等于1024μg/ml,而87位点突变的菌株的MIC范围为32~512μg/ml。结论沙门氏菌分离株gyrA基因发生点突变的位点与萘啶酮酸耐药水平高低存在关联,且导致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用ELISA法快速检测沙门氏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门氏菌病是人兽共患病之一,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口岸动植物检疫的重要任务之一。迄今,发现的沙门氏菌超过2000个血清型,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食物、动物饲料和周围环境中,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对沙门氏菌进行快速检测,及早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最有效地防治沙门氏菌病的手段。本试验使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沙门氏菌快速检测的研究,目的在于减少受检货物在码头仓库停留时间,节省费用。本试验所用的ELISA试剂盒(Sail.monjhTestl)由香港Sinoclone有限公司根据我们的研制成果批量生产的商品化试剂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