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4岁,因右上腹疼痛二天,伴发热,黄疸,于1991年5月3日入院。体温38.5℃,血压9.0/7.0kPa。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诊断为重症梗阻性胆管炎,胆石症。于当日急诊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肝脏及胰腺质软,胆囊及胆总管均有结石,胆总管增粗,直径2cm,测胆总管压力为34cm水柱,行胆总管切开减压,流出脓性胆汁30ml,取出三块胆色素混合结石分别为:3×2×2cm~3、2×2×1cm~3、2×1.8×1.6cm~3。行胆囊切除。探查胆道,发现Oddi括约肌狭窄,只见一小孔直径0.3cm,不能通过最小探子、距十二指肠乳头有1cm。胆总管第二、三段只有3cm长。因胆总管增粗,可直视下(或靠手感配合),可经切开之胆总管插入钩形电刀至狭窄处,插入狭窄处1cm,定向通电,切开其前壁约1.5cm,断电后取出电刀。用“8”号探子可进入十二指肠,未见明显出血。用双氧水及盐水冲洗胆道。复查胆道再无结石,放置“T”型管及腹腔引流管。术后第二天拔去腹腔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中胆总管末端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53例急诊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并发胆总管末端狭窄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中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29例;例出‘s括约肌切开成形术3例;单纯T管引流5例.随访27例,随访率75.7%,疗效满意.结论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及Oddi‘s括约肌成形术是治疗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的良好术式,但各有利弊,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更适于急诊手术及基层医院开展.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手术原则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在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性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88年1月至2009年4月应用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性结石29例临床资料,并进行6个月至15年的随访.结果 治愈出院28例,死亡1例.并发切口感染5例,急性胰腺炎3例,十二指肠瘘1例.23例获得随访,发生反流性胆管炎3例,胆总管复发结石2例,急性胆管炎并左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管下端癌1例.结论 应用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性结石安全可靠,符合生理的胆汁引流,能有效预防术后结石复发,近远期疗效较好,尤其适用于合并胆总管下段良性狭窄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改良柱状气囊扩张治疗直径大于1.0cm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43例直径大于1.0 cm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食管或肠管柱状气囊扩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取石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取石或碎石取石术,大部分患者于术后第2天症状改善。发生轻症急性胰腺炎2例,高淀粉酶血症5例,黑便1例,均经相应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穿孔及感染等并发症,亦无死亡病例。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改良柱状气囊扩张可以有效治疗直径大于1.0 cm胆总管结石,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可部分保留乳头括约肌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魏文俊  潘宏年  汤海涛  郑传敏  李婷 《安徽医学》2012,33(12):1657-1659
目的比较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球囊扩张(SEST+EPBD)与常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间7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球囊扩张,45例行常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比较2种术式的取石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SEST+EPBD组与常规EST组一次性取净结石成功率分别为93.10%和93.33%(P>0.05);SEST+EPBD组与常规EST组术后并发症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和6.67%(P>0.05),胰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45%和4.44%(P>0.05)。2组均无穿孔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SEST+EPBD术取石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EST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术后重症胰腺炎是上腹部手术后较罕见的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82年11月至1990年10月共施行胆囊和胃切除958例,发生术后重症胰腺炎3例(0.31%),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 女性,61岁。因胆囊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Oddi氏括约肌狭窄,于1983年12月30日行胆总管切开取石,经十二指肠Oddi氏括约肌成形术。术中见胆总管壶腹部有两枚直径<1.0cm结石,壶腹开口部勉强通过F14号胆道探条。术后当晚出现腰背部剧痛,次日测尿淀粉酶128温氏单位,晚9时许出现休克,经积极处理血压渐回升。  相似文献   

7.
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及Oddi括约肌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和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的效果。对27例胆总管结石,5例Oddi括约肌狭窄患者进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采用取石网篮及碎石器碎石取石。结果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单发结石18例,多发结石9例,结石大小为2-22mm。共取出结石75枚,取石成功率93%(25/27)。5例Oddi括约肌狭窄者EST后上腹痛明显缓解或消失。结果提示,经内镜EST取石和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项创伤小、效果可靠的技术。EST是经十二指肠镜利用高频电刀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解除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狭窄 ,使较小结石及泥沙样结石自然排出 ,较大结石利用取石篮或气囊导管取出。近 1年来我科应用该项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人 2 0例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病人均进行了 B超、CT和化验检查 ,确诊为胆总管结石 ,其中男 15例 ,女 5例 ;2 1~ 40岁 6例 ,41~ 5 0岁 5例 ,5 1~ 6 0岁 4例 ,6 0岁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因胆总管结石而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的高龄(≥7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完全取石274例(89.54%);一次性结石取出242例(79.08%);术后并发症15例(4.90%),其中胰腺炎12例(3.92%,均为轻症),出血3例(0.98%),均在内镜下止血成功。无穿孔、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在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近期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十二指肠壶腹部探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 39例结合经十二指肠壶腹部探查所取得的效果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9例不明原因的胆总管下段狭窄及壶腹部狭窄者经探查证实 2 5例为壶腹部小结石 ,2例为炎性狭窄 ,12例为壶腹部周围癌。壶腹部结石及炎性狭窄病例行Oddis括约肌切开成形术 ,成形长度一般为 1.5~2 .5cm ,以通过 8~ 9号Bake的探条为标准 ,必要时切开全长狭窄段。本组切开最长者达 4.5cm ,对于证实为恶性肿瘤者12例均行改良Child术。结论 :经十二指肠探查壶腹狭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存在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优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邹波  徐成新 《四川医学》2009,30(6):858-860
目的探讨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2002年1月-2008年4月)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34例,LC术后胆漏行鼻胆管引流(ENBD)13例,胆管狭窄行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4例。结果3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其中有2例经2次操作取净结石。13例胆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6-11d后,胆漏均闭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胆管狭窄患者经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治愈。结论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及胆管狭窄的有效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经十二指肠镜选择性胰胆管插管造影了解胰胆管情况,3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胆管结石大小及壶腹部隆起决定切开长度,一般为1.0~1.8cm,结石直径大于最大切开长度时,可先行碎石后再取石,如标准切开刀不能插入胆管,可用针刀开窗术切开乳头,切口过小或者胆管内泥沙样结石可用气囊扩张后反复冲洗,其中采用网篮取石15例,气囊扩张取石6例,体内碎石后用网篮或气囊扩张取石13例。结果:34例乳头括约肌切开全部成功,33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7.05%;33例胆总管结石均一次性清除;并发急性胰腺炎3例(8.82%)。结论:EST是目前治疗胰胆疾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及死亡率低优点。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十二指肠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对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行选择性胆管造影 ,明确诊断 ;继之利用高频电刀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 ,<10mm结石由取石网篮直接取出 ,>10mm结石由碎石篮碎石后再取出。对多次插管导致乳头水肿、胆总管下段狭窄、泥沙样结石、碎石术后难以确定结石是否取净、有胆系感染者在X线下置鼻胆管引流。结果  6 1例ERCP显示胆总管结石 110块 ,合并胆囊结石 6例 ;其中单发结石 2 0例 ,2块以上结石 4 1例。取石网篮直接取石4 0例 ,碎石后取石 2 0例 ,应急碎石 1例 ,放置鼻胆管 8例。结论 内镜下乳头扩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低、恢复快等特点 ,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 ,可成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昌艳 《中外医疗》2007,26(24):49-49
目的 通过对89例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的阐述来探讨该种治疗方法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内镜下进行该种手术,术前术后采用专业护理;结果 89例EST术全部成功,成功率达100%,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伍文霞  龚业琼 《四川医学》2003,24(7):751-751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Oddi括约肌松弛症的价值。方法 对怀疑Oddi括约肌松弛症的病例。在饮300-500ml水前后测量胆总管管径和观察有无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胆总管查腹部逆流进入胆总管内的情况(逆流征)。结果 12例Oddi括约肌松弛症均有饮水后胆总管增粗及逆流征。超声诊断Oddi括约肌松弛症正确率为100%(12/12)。结论 超声检查诊断Oddi括约肌松弛的准确性高,且简便易行,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55例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者行ERCP检查,全部造影成功,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53例,并经内镜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结果 胆总管结石153例,取石成功148例,成功率96.7%;EST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高淀粉酶血症6例,EST术后并发症为5.9%(9/153),无肠穿孔、大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十二指肠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 目前常用的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有十二指肠上和十二指肠后两种。前者操作简便,但有盲管综合征、吻合口狭窄之弊;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吻合口,解除盲管综合征,但后入路操作较复杂。为发扬上述二种术式的优点弥补其缺陷,我们于1981年起设计并实施了十二指肠前入路胆总管十二指肠内切开吻合术,经12例术后随访,疗效满意,值得推广,现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简易奥狭氏括约肌切开成形术确切地说是简易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吻合术。胆总管梗阻的原因很多。本方法适应于胆总管远端的良性狭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同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乳头狭窄,及扩大一期缝合术应用范围的经验.方法 腹腔镜下行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液电碎石,经腹胆道镜钳道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十二指肠镜行乳头切开术,一期缝合胆总管切口.结果 扩大一期缝合术应用范围199例,术中成功切除胆囊和取净胆总管结石199例.197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直接施行一期缝合术,2例乳头狭窄切开失败者改为T管引流术.术后发生胰腺炎3例;发生胆漏4例,经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选择适宜的病人,采用三镜同期手术扩大一期缝合术应用范围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5月~2007年4月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1例。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式(EST)40例,1例中转开腹,LC术后行ERCP及EST4例,LC术中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17例。均恢复良好。结论:EST联合LC和LC术中行LCBDE为两种主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但最好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