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与发生抑郁的关系.方法 对30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评定,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对照组,同时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调查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病变部位抑郁发生率比较:左半球(38.13%)高于右半球(22.40%,P<0.05),前半球(38.46%)高于后半球(20.66%,P<0.05),基底节(34.03%)与皮层(32.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S评分:抑郁组[(11.720±10.154)分]高于非抑郁组[(8.910±7.140)分,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可能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抗抑郁治疗对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377例,其中脑出血89例,脑梗死288例。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_(17))评分情况分为:非抑郁组116例和抑郁组261例,分析其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再将抑郁组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抗抑郁+脑卒中治疗4周)和对照组(126例,脑卒中治疗4周)。观察各组HAMD_(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睡眠障碍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与非抑郁组比较,抑郁组患者脑卒中发生在小脑、脑干、大脑半球(额叶)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在第2、3、4周末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脑卒中的性质、部位、以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抑郁症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急性期和恢复期脑出血患者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评估,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经颅多普勒探索大脑中、前、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同时通过脑CT确诊脑出血的发病部位、出血量.结果:①恢复期抑郁发生率高于急性期,女性高于男性(P<0.05、<0.01).②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抑郁评分较急性期高(P<0.05、<0.01).③脑出血发病部位为额叶、颞叶、基底节时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出血量为20~50 ml抑郁症发生率较高.⑤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脑出血患者中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低于非抑郁症患者,阻力指数高于非抑郁症患者.提示脑出血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临床分期、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大脑中、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风后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风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121例中风后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以C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16个自变量进行筛选。结果 121例中有59例发生了抑郁,发生率为48.76%。单因素分析结果可见性别、病程、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影响抑郁的发生。用上述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抑郁发生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中风后6个月内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者抑郁的发生率高。结论 中风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8.76%,中风后的病程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与抑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315例,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脑卒中病灶定位,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根据诊断分为PSD组101例,非PSD组214例,同时对每例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PSD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明显少于非PSD组,未能确定病因和心源性栓塞比例明显高于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SD组mRS评分>2分和神经功能缺损613分比例明显高于非PSD组,mRS评分≤2分、神经功能缺损013分比例明显高于非PSD组,mRS评分≤2分、神经功能缺损05分比例和BI评分明显低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D的发生与脑卒中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明显相关,功能障碍越重,发生率越高,且程度越重;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和预后与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以及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92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的老年患者,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对卒中急性期进行评分,根据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为三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随访调查抑郁评分。结果老年PSD的发生率在随访1年期间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老年PSD的发病率和重度PSD的发生率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老年PSD的程度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加重。结论PSD是老年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卒中后1年中发病逐渐增加,其严重程度与卒中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97例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50例,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组(47例,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入院时及出院后在我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 CSS和 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均<0.05);出院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康复护理组患者 CSS评分[(14.27±7.45)分比(7.87±6.25)分]显著减少,ADL评分[(50.52±19.59)分比(74.52±20.61)分]显著增加(P<0.05或<0.01);住院期间康复护理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8.0%比89.36%,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调查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2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调查评分,应用CT扫描显示病灶部位,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女性,文化程度低,左侧大脑半球病灶,存在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受限者发生率更高。结论 脑卒中后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性别,文化程度,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与脑卒中后抑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抑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选取38例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伴发抑郁患者.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及HAMD对患者进行评定.对抑郁症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SSS)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脑梗死伴发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肢体功能残疾、伴有基础疾病及经济地位低下、丧偶、无医疗保障及家庭不和等都是引起梗死后抑郁的原因.用氟西汀治疗,治疗后HAMD、ADL、SSS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恢复期伴发抑郁直接影响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首次脑卒中患者,同时存在抑郁症及神经功能缺损的106例分为A、B组;167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分为C、D组.所有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及D组作为干预组加以心理干预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FDS)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的HAMD、 NF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B、D组均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系统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神经功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百合地黄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百合地黄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自住院门诊病人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 1 65例病人进行评分 ,将抑郁障碍 79例随机分为中药汤剂治疗组 40例 ,西药对照组 39例。两组在治疗前 ,治疗 4w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 ADL能力评分。结果 在两组治疗 4 w后 ,抑郁评定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 (P<0 .0 1 )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下降 (P<0 .0 1 ) ,ADL能力评分则是明显上升 (P<0 .0 1 ) ,中药治疗组恢复速度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 ,百合地黄汤能有效地改善其抑郁障碍 ,同时也加速患者神经功能与 ADL能力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中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损害部位,康复之间的关系,了解早期治疗干预及预防措施.方法 144例诊断为脑卒中的急性期住院患者于发病1w、1个月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测定.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89例,发生率61.8%(89/144),其ADL 评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症病患者(P<0.01),卒中后抑郁与损害部位密切相关.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能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影响康复进度.抑郁发生率与损害部位密切相关,应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心理治疗联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百忧解配合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心理治疗联合百忧解)和对照组,两组均根据脑血管病的分型分期治疗原则,应用脑血管病治疗药物.治疗前后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HAMD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评分,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后各抑郁量表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治疗联合百忧解治疗PSD,不仅能显著改善病人的抑郁状态,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合并抑郁症康复过程中药物治疗、治疗机应用及合用百忧解药物疗效.方法 首次发病后1个月内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206例,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A组)、药物+康复治疗组(B组)、药物+康复+治疗机组(C组)、药物+康复+治疗机+百忧解组(D组).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量表(ADL)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4组病例入院时ADL及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ADL及S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B组与A组、C组与B组、D组与C组ADL及S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合并抑郁早期给予百忧解治疗,利于脑卒中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恢复中的作用。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结果:经1~6个月的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FI)、ADL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后,两组NFI减少,ADL显著提高,SDS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康复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有一定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伴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伴抑郁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2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各因子评分,干预前及干预后6、12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周治疗组患者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HAMD量表各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12周治疗组患者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心理疏导联合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伴抑郁患者抑郁程度、改善其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病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老年抑郁自评量表(SD)对老年脑卒中及中年脑卒中两组病人进行抑郁评估及加拿大神经功能缺陷量表(CNS)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估,并通过脑CT、MRI及危险因素合并情况对两组病人的病变部位与抑郁发生相关性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脑卒中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58.82%明显高于中年人(41.55%),老年女性更高(68.57%)。额叶、颞叶、基底节病变及多发性脑梗死抑郁发病率明显增高,与神经功能缺陷程度及恢复的时间相关,相关危险因素多抑郁发生率高。结论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病程、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  张俊红 《山东医药》2010,50(8):68-6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9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UESSS)、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经3、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ADL能力方面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抑郁症状改善的同时,还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结合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随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情志护理结合认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认知障碍发生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精力、体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护理结合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卒中病人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102 例脑卒中病人进行临床评价,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性别、族别和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血脂代谢紊乱.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性别、族别无关(P>0.05);与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血脂代谢紊乱有关(P<0.05),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706,P<0.01).结论卒中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血脂代谢紊乱者更易发生抑郁,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抑郁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