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多数流行病学调查未能得出血脂水平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确切关系,但多项大型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的确可以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并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者,即使发生卒中,病残程度也较轻[1-4]。  相似文献   

2.
他汀类药物的脑缺血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可通过延缓动脉壁粥样硬化进程,抑制血小板(platelet,Pt)活化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改善脑血流流变状态,以及抗炎、抗氧化、免疫抑制等作用产生明显的脑缺血保护效应,他汀类药物明显上调脑组织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type Ⅲ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表达和活化,这一作用具有明显的血管效应和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上述保护效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杨波  张婧 《中国卒中杂志》2006,1(4):302-303
Akira Endo在1976年研究新型抗生素时发现他汀类药物能强烈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活性,这是继阿司匹林和降压药之后在心血管保护方面最重要的发现。大多数的流行病学研究未找到胆固醇水平与卒中发生之间的联系,但是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卒中的发生率是不争的事实,这促使人们开始研究他汀类药物非依赖性胆固醇对诸多生物学行为的多效性影响,例如斑块不稳定性、炎症反应、内皮功能、纤维蛋白溶解活性、血小板功能以及脑血流和一氧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在防治卒中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防治卒中的医学证据,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包括降低血脂、稳定动脉斑块、抗炎、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药物能够明显降低卒中的发病风险,其作用机制除调节血脂之外,更重要的是多重血管保护作用。在严格掌握剂量、适应证、禁忌证,并且在必要时定期随访和监测的情况下,他汀类药物的长期应用是安全的。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较低水平,应当在更大范围的人群中发挥其卒中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脑梗死是致死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尽管各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神经保护药物,脑梗死的治疗依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从内源性保护机制、谷氨酸受体的双向作用、非谷氨酸依赖的钙失衡损伤机制进行综述,进一步阐释脑缺血后神经血管的保护机制和损伤机制,以求突破神经保护研究的传统框架,寻找神经血管保护治疗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蓓  周鑫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3):245-250
缺血性卒中是影响伤残调整寿命年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抑制剂,已被多国指南推荐用于缺血性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对缺血 性卒中的治疗效果,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卒中可能的机制及安全性作一综述,供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卒中已成为中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尽管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但缺血性卒中的病死率、复发率和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危险因素的全面管理对减少复发和残疾至关重要。血脂异常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可控危险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指导神经科医师的临床实践,本刊组织我国部分神经科专家,在参考旧版《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基础上[1],全面复习他汀相关最新文献,结合中国国情和临床现状,制定更新版《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并附以研究证据等级及推荐强度(表1[2]),以期指导神经科医师合理地使用他汀类药物,科学地防治缺血性卒中/TI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的影响,以及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患者源于2013年7月-2015年6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康复技术的综合疾病管理模式的推广研究.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医院以4:1分为健康教育组(北京24所医...  相似文献   

11.
Our previous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ultifunctional agent TBN, a derivative of tetramethylpyrazine armed with a nitrone moiety, displayed high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experimental ischemic stroke models. However, its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 underlying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need 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ound that TBN had significant activities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such as ·OH, O 2 ·? and ONOO?, inhibiting Ca2+ overload, maintain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preventing neuronal damage in primary cortical cultures. Further, TBN w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brain infarction and ameliorating impairment of behavioral functions in the 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p-MCAo) rat model. TBN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pro-apoptotic factors Bax, while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anti-apoptotic factor Bcl-2 and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ro-survival factors including p-Akt and p-GSK3β in the peri-infarct cortex of p-MCAo rats. In addition, LY-294002 (a PI3K inhibitor) and MK2206 (an Akt inhibitor) significantly block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BN against OGD-induced death of cortical neurons. Taken together, the multifunctional mechanisms including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blocking calcium overload, maintain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activating the PI3K/Akt/p-GSK3β cell survival pathway were possibly involved in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BN, making it a promising clinical candid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相似文献   

12.
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59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加他汀类口服.跟踪二年.结果 治疗组脑梗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尚未达显著水平(P=0.25).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往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指南没有推荐他汀类药物治疗,当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合并高胆固醇、冠心病或伴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时,按照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Ⅲ(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Ⅲ。NCEP ATPⅢ)的推荐,才应用他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4.
他汀类药物(statins),也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血脂调控药物是临床治疗与预防缺血性卒中(ischaemic stroke,IS)的重要措施,而氯吡格雷、华法林及他汀类药物是其中常用的治疗药物;然而,遗传因素可导致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及作用靶点等药物反应相关蛋白活性出现个体差异,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本文将探讨氯吡格雷、华法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IS的遗传药理学,并分析影响药物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基因多态性,以利个体化的IS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TIA专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是中国第一位的致残和第二位致死原因。血脂异常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使得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他汀类药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最重要药物。目前对他汀类药物防治卒中的认识尚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尽快统一认识,规范他汀类药物的治疗策略。《中华内科杂志》特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达成他汀类药物防治脑血管病专家建议,以期给临床医生以明确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7.
18.
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部相关区域血供中断,导致神经元缺血缺氧死亡和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的一类脑血管疾病。外泌体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外囊泡,其外膜为脂质双层结构,内含脂质、蛋白质及DNA、RNA等物质,能够作为运输载体穿过血脑屏障,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和遗传物质的转载,这一过程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其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miR)作为缺血性卒中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外泌体对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制、防治价值以及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