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10例患者,髋臼骨折使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法,股骨颈骨折使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时间为9~23个月,平均11.3个月,优5例,良4例,差1例。结论: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是严重且复杂的损伤,应当及早进行手术治疗,依据骨折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才能够得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999-2009年本院收治同侧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干骨折患者15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9例,术中诊断2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4例。其中3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2例采用加长动力髋螺钉(DHS)固定;4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固定;3例采用钢板固定2~3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固定;1例采用股骨干锁定钢板(LCP)固定同时行全髋置换术。结果:术后随访1~7年,平均3.2年,股骨干骨折均愈合,股骨颈骨折愈合13例,其中1例畸形愈合,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2例。结论: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相对较少,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5例,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8例,重建髓内钉固定5例,顺行髓内钉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6例。比较上述几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2~60个月,平均40个月。21例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3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24例股骨干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8个月。未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12例中,3例出现股骨颈不愈合,4例轻度髋内翻畸形。结论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简便易行,在实施固定术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可避免股骨颈骨折再移位和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临床疗效。方法 22例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中6例采用空心钉加AO钢板固定,5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装置固定,11例采用股骨重建钉固定。结果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为6个月-16个月,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为12个月-24个月;有3例股骨干中下段骨折钢板断裂延迟愈合;股骨颈骨折Ⅰ期愈合1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7例,按Friedman评定标准优良15例,差7例(漏诊5例)。结论股骨干骨折患者应摄髋臼X线片,早期确诊,早期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方式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10年8月脊柱外科收治的12例股骨头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病例,髋臼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简单骨折10例,复杂骨折2例;股骨头骨折按Yoon’s分类方法,Ⅱ型和Ⅲ型共9例,其余均为Ⅳ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10 d,平均8 d,均采用改良的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其中3例Ⅳ型股骨头骨折患者因股骨头呈粉碎状态无法复位固定直接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侧骨折复位后行钢板内固定;其余Ⅱ、Ⅲ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其中早期5例采用4.5 mm皮质骨螺钉内固定并埋头,骨折愈合后取出金属内固定螺钉时非常困难而且创伤大存在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后期内固定物采用可吸收螺钉和(或)骨钉固定,避免二次创伤带来的并发症,髋臼骨折复位后通常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给予下肢外展中立位持续皮牵引,术后4周开始功能康复锻炼,3个月后逐渐开始部分负重活动。结果 12例患者获得6~60个月的随访,采用Epstein评价方法,优2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 Ⅱ、Ⅲ型损伤应早期切开复位,行螺钉内固定术,对于Ⅳ型骨折,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白云飞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157+15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2010年间收治的15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8例中,中诊断5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其中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患者采用长柄动力髋螺钉(DHS)固定、空心钉钢板固定、股骨重建钉固定;其余病例2例股骨干采用逆行髓内针固定而股骨颈采用空心钉固定。采用股骨逆行髓内钉结合空心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2例。使用顺行带锁髓内钉加空心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8例。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年,平均3.1年。术后复查X线显示15例患者显示股骨干骨折全部愈合、14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1例再治疗14个月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出现股骨头坏死,1年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出现髋内翻畸形,余患者膝、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活动基本正常,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情况发生,所有患者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对于高能量损伤患者应提高警惕,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必要时行CT检查,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应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3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9例,术中诊断2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其中4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3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例合并股骨髁上骨折,采用LISS-DF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2例采用钢板固定2~3 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固定。结果: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的时间为1.5~6年,平均约3.18年。远期疗效按马元璋等评定标准为优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4.6%。1例股骨头坏死,1年后行股骨头置换术,其余12例股骨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为4.8个月。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38.5%)且治疗复杂。对于高能量损伤患者应提高警惕,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必要时行CT检查,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999年5月~2009年2月我院共收治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16例,其中股骨颈骨折漏诊5例.全部经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股骨干自动加压钢板及三枚钢针固定,同时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位移植3例,采用股骨干自动加压钢板及空心螺钉固定8例,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5例.结果 本组15例获得随防,随访时间为9~23个月,平均17个月.全部病例的股骨干骨折均在术后10个月内获得愈合,股骨颈骨折在7个月内愈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 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时股骨颈骨折常常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在基层医院其漏诊率较高,在临床上针对股骨干骨折在摄X片时常规包髋关节或同时摄骨盆X片,对于可疑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作髋关节CT等检查,以降低其漏诊率.手术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桁  王令权 《四川医学》2008,29(1):90-92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1月~2006年12月应用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14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后即刻确诊股骨颈骨折10例;延迟诊断4例,延迟时间为3~5 d,平均2d.全部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股骨干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5例,顺行髓内钉固定1例,逆行髓内钉固定4例,该10例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同时应用重建髓内钉固定3例,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例.结果 术后随访1~7年,平均4.4年.1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16~32周骨折愈合,平均20周;1例在术后18个月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内固定并植骨后24周愈合.13例股骨颈骨折于术后12~28周骨折愈合,平均16周;1例股骨颈骨折10个月不愈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1例,内固定断裂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膝关节活动受限3例.结论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38.5%)且治疗复杂.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0年8月~2009年2月间收治的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1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股骨颈骨折延迟诊断或漏诊原因。对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处理采用加压钢板及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股骨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术、内固定加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治疗,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3个月。结果本组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在术后7个月内均获得愈合,其余3例在术后8个月获得愈合;9例股骨颈骨折在术后6个月内均获得愈合,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对于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移位不明显的股骨颈骨折容易延迟诊断或者漏诊,故股骨干骨折时要注意髋部的检查以确定股骨颈是否骨折;在治疗时,需结合患者的骨折部位和类型、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以及术者对内固定操作的熟练程度采取合适的内固定或内固定结合人工关节置换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8年9月应用手术治疗的14例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男性9例,女性5例。受伤原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1例。14例中股骨干上1/3骨折2例,股骨干中1/3骨折9例,股骨干下1/3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均为基底型,按照Garden分型:Ⅱ型8例,Ⅲ型5例,Ⅳ型1例,开放性骨折3例。全部病例均行内固定,其中采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4例,股骨髁上髓内钉+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8例,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2例。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5年,平均18个月。股骨颈骨折漏诊3例(漏诊率21.4%)。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为14—22周,平均18周。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9周,平均16周。随访期内未见骨折固定位置发生改变,无内固定断裂、股骨头缺血坏死、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高能量损伤造成股骨干骨折有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可能,必要的影像检查可避免漏诊。采取恰当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能得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对收治的老年嵌插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CT三维重建,筛选出股骨头有后倾移位的嵌插型骨折患者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65~84岁,平均(71.5±3.9)岁;所有骨折均采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复位,复位满意后行内固定治疗。术中利用Garden对线指数对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对骨折愈合率、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及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中所有病例均达到Ⅰ级复位,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6个月,平均(14.5±2.8)个月,骨折愈合22例,占95.65%(22/23),其中1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占4.35%(1/23)。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9~100分。结论应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闭合复位技术可以将嵌插型股骨颈骨折更好的复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李庆峰 《吉林医学》2011,32(16):3195-3197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0~91岁,平均68.7岁。摔伤15例,坠落伤5例,交通伤10例。无移位骨折21例,移位骨折9例。按照Garden分型:Ⅰ型13例,Ⅱ型8例,Ⅲ型5例,Ⅳ型4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5年,平均2.5年,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其余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术后2年内2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功能根据评分标准,优14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83.3%。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操作简单,疗效满意,骨折愈合率高,且能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郑建平  肖青峰  廉凯 《医学综述》2012,18(3):480-481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对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手术成功要素。方法对12例髋臼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行全髋置换。4例骨不连患者取出原有内固定,5例节段性缺损者进行结构性植骨,3例髋臼存在巨大的结构性骨缺损,同侧髂骨植骨。均用生物型固定臼杯,股骨侧均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结果随访13~48个月,患者无切口感染、假体松动、脱位及坐骨神经损伤及骨溶解征象。骨不连和骨缺损植骨患者均完全愈合。患者髋关节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全髋置换用于髋臼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50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应用PFN治疗,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48例成功随访3—15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出现股骨颈螺钉退出、同时髋螺钉向内侧切出2例。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有效率达93.75%。结论: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势,通过提高手术技术可避免其并发症发生,可作为股骨转子周围骨折首选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方法:在1999年7月至2004年1 月共收治14例复杂股骨骨折,其中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10例,合并股骨颈骨折4例.均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 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月-20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3例短缩移位,1例髋内翻畸形(小于8°).无 股骨头坏死、感染、断钉等发生.按照黄公怡等评价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9%.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对治疗股骨干骨折 合并同侧转子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微创动力髋螺旋刀片系统(DHS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12年6月应用微创动力髋螺旋刀片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骨折按AO分型,A1型18例,A2型7例,A3型1例。结果 26例随访5-1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及髋内翻情况发生。根据Clawson功能标准评定:优21例,良4例,可1例,无差病例。结论微创动力髋螺旋刀片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可靠,创伤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22例,按照不同固定方式将其分为动髋螺钉(DHS)治疗57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6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关节的功能。结果:PFNA组骨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2个月,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髋关节的功能方面也优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8例复杂型髋臼骨折进行回顾分析,按Letournel-Judet分类,手术入路的选择以骨折类型为基础,分析骨折分类、手术入路、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对骨折复位、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根据Matta评分,髋关节功能优异9例,良好18例,一般8例,差3例。6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发生股骨头坏死3例,创伤性骨关节炎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结论尽量早期手术,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准确复位和妥善固定以及术后及早期关节活动是提高复杂型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PFN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4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0.7±10.2)min,术中出血(125.6±25.7)mL;45例患者均获得5~12个月的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0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1%。结论 PFN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