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早期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分析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效果和新生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过程中可使用早期干预方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儿发育,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选取2008-04—2009-04我院收治的中度、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6例,经家长同意进行早期干预治疗40例,其余36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儿治疗后的发育商分数与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测定的发育商结果分别为84.8±9.4、90.4±11.2、97.3±11.8、99.5±12.6,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2例(5.0%),与对照组的10例(27.78%)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治疗能够对新生儿HIE的疗效起到重要作用,有效提高患儿发育商,还可降低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9-01-2010-06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00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00例,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早期康复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为7.0%,常规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为2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够防止神经细胞迟发性死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4周、28周发育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我院就诊的63例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将患儿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22例,干预组在传统综合治疗结束后继续给予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对照组在传统综合治疗结束后仅给予一般育儿指导。同时,记录2组患儿3、6、12、18、24月龄的发育商(DQ)。结果干预组患儿3、6、12、18、24月龄的发育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预后正常率高于对照组(χ2=4.62,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HIE患儿的预后,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病情进程中的变化及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标。方法选取急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34例为观察组和18例恢复期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用ELLSA法(血清尿酸试剂盒)检测血清UA值,并进行NBNA评分。结果HIE患儿急性期血清UA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但在恢复期明显下落,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BNA评分明显下降(P〈0.05);HIE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UA与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HIE患儿血清UA水平及NBNA评分与病情进程密切相关,随着临床分度的加重,血清UA水平逐渐升高,但NBNA评分却逐渐越低。患儿的血清UA水平及NBNA评分结合可为临床HIE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综合干预及康复治疗。方法 2008-03—2010-03诊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28例,随机分为早期综合干预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48例,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伤残6例,伤残率7.5%,常规组伤残16例,伤残率33.3%,2组患儿12个月、14个月时进行运动发育检测,包括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综合干预及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05-2013-01收治的HIE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为75.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对提高患儿的预后和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01—2012-01在我院治疗的9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别在护理后的6、12、18个月对2组患儿进行运动发育指数(PID)及智能发育指数(MDI)评估,比较2组患儿PID及MDI的差异。结果干预组6、12、18个月的运动发育指数及智力发育指数评分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运动及智能发育指数,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BN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肌苷肽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儿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期疗效及对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4-2016-01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按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NSE、TNF-α水平及NBN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儿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对神经功能修复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9收治的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7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早期应用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大运动、适应性、个人社交、语言、精细运动各项神经行为发育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7/35),观察组为22.2%(8/36),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满意度62.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9%(P0.05)。结论早期应用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突出,可有效改善患儿脑周围循环、神经系统呼吸衰竭,缓解神经细胞受损状态、脑水肿及昏迷等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治的8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3、6个月时,观察组MDI及PDI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苯巴比妥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5—2016-05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0例。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注射用苯巴比妥钠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2%,对照组为46.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有效提高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髓质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方法以80例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对象,3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为对照,于生后1d内,(10~14)d取外周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结果(1)缺氧缺血性脑病轻、中、重度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O.01);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显著低于中、重度组(P〈0.01);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度组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较重度组明显降低(P〈0.01);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随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病情程度的加重而有增高的趋势;(2)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重度组恢复期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较急性期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O.05,P〈0.01),而轻度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上腺髓质素可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保护作用;肾上腺髓质素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HIE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脑CT变化,并采用神经评分(NBNA)进行评价,并对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主要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HIE,在神经行为和症状恢复方面具有较好作用,具有临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法 ,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方法 采用新生儿期治疗和新生儿期后早期干预 ,与设制对照组比较神经行为评分、精神运动发育情况及伤残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智能发育及伤残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综合治疗可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B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6例新生儿HIE患儿于生后24h测定血清CK-BB及cTnI水平,并选同期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新生儿HIE患儿血清CK-BB水平:轻度(28.9±4.7)U/L,中度(46.7±7.4)U/L,重度(76.1±10.3)U/L。均高于对照组(7.3±2.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I水平:轻度(0.07±0.03)μg/L,中度(0.12±0.04)μg/L,重度(0.22±0.07)μg/L,中度及重度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日龄及14日龄NBNA评分,结果评分正常组CK-BB及cTnI水平均低于评分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生后24hCK-BB及cTnI水平有助于早期评估HIE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为神经功能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法将我院10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比较2组新生儿治疗前后行为神经评分(NBNA)和随访1a的智能发育。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14d、28d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1a后智能发育评价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法,能够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提高行为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纳洛酮干预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1—2015-06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2组各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预防应用,降低颅内压,持续吸氧、营养支持及脑循环改善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脉泵注。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意识恢复时间、原始反射与肌张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意识恢复、原始反射与肌张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可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