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86例临床治疗资料,治疗A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43例和治疗B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治疗组)43例。结果治疗B组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A组,P<0.05,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5,(4):313-314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每次5 mg,每天1次)及倍他乐克(每次12.5 mg,每天2次),疗程为8周;对照组只予以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每次5 mg,每天1次),疗程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是一种比较好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观察治疗后降压效果及高血压症状改变。结果治疗组降压效果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分别〈0.05和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优势明显,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秦红 《北方药学》2013,(12):37-3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脉压,改善血脂状况,是一种良好的降压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陈丽  白萍  林建珍 《海峡药学》2012,(12):122-123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前后3个月分别采用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比较两种药物对BPV的影响。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均能有效降低血压(P<0.05),但在控制BPV方面,苯磺酸氨氯地平要优于非洛地平缓释片(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是理想的控制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钙拮抗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应用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心率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50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A组50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0mg/d;B组50例,口服贝那普利10mg/d;C组50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贝那普利10mg,1次/d,疗程4周,对比分析3组的疗效。结果 A组、B组与治疗前相比,A组、B组总有效率收缩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收缩压,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疗效明显大于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单种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176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6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58例)及贝那普利组(58例)仅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观察3组的疗效及降压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远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的65.5%和贝那普利组的65.5%(P<0.05).3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及贝那普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春玲 《北方药学》2016,13(10):28-29
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预防老年患者清晨血压过高的风险。方法:选出老年清晨高血压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一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另外一组服用缬沙坦,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清晨收缩压(SBP)、清晨舒张压(DBP)及达标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SBP、DBP都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SBP和DBP降压大幅度增加,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4,P<0.01;t=9.400,P<0.01)。根据高血压治疗标准,对照组达标13例,达标率65%;观察组达标18例,达标率9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84,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能控制血压过高,在清晨高血压的控制方面,缬沙坦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但治疗达标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对比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对血压、血肌酐、血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以评价两组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2009年1月~2010年l月收集住院及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66例,自主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缬沙坦组)治疗或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卡维地洛(卡维地洛组),观察两组治疗高血压取得的疗效。结果:治疗8周及半年后,缬沙坦组、卡维地洛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压趋势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患者服药后24h尿蛋白定量有所降低,与卡维地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且均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可对蛋白尿有明显的减轻作用,说明其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科素亚(氯沙坦钾)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氯沙坦钾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DBP、SBP以及HR的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科素亚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协同作用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4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64例单用卡托普利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6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与卡托普利组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患者收缩胩和舒张压下降的水平更明显(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2.19%,而卡托普利组的总有效率71.88%,联合用药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卡托普利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单用卡托普利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区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试验前2周停用一切抗高血压药。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剂量。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能够显著控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单用缬沙坦疗效不明显的50例高血压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并观察疗效。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比单用缬沙坦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和硝苯地平缓释片组,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判断降压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P<0.01),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95%,硝苯地平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5%)显著低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14%)(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和依从性,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176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6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58例)及贝那普利组(58例)仅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观察3组的疗效及降压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远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的65.5%和贝那普利组的65.5%(P〈0.05).3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及贝那普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门诊中重度高血压患者1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 组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和依普沙坦600mg,1次/d;B组患者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均晨起顿服,治疗8周后根据血压水平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8周后,A组显效37例,有效48例,无效5例;B组显效21例,有效40例,无效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好斌 《安徽医药》2014,18(2):347-348
目的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该院于2012年2月—10月收治的10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为2.07,对照组成本效果比为4.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敏感度分析结果为1.86,对照组为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氯沙坦治疗原发型高血压都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成本效果优于氯沙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比较两组降压效果。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82.86%(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持久适用于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是比较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血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上,采用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的方法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