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病学说起源于战国至秦汉晋唐,而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始脱却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自成体系。回顾历史,昭示未来。温病学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得到蓬勃发展。一、隶属伤寒期战国至秦汉晋唐,尚无温病学专著,《内经》、《难经》、汉·张仲景《伤寒论》、晋·王叔和《伤寒序例》、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等对温病的病因、病理、脉象、证侯、治疗等已有所记载或论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明代《伤寒论》文献,指出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温病学说具有多方面影响。认为明代《伤寒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广义伤寒病,包举温病之内容。明初的《伤寒论》研究,及时拨正了以伤寒方统治温病,和刘河间等家例用寒凉,“以伤寒一断为热而无寒”之偏,奠定了深化温病研究之基础。明代伤寒学者对多种温热病之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辨证规律以及诊断、治疗方法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论述,丰富了温病辨治方法。明代的《伤寒论》研究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内经》约成书于春秋,《难经》成书于战国,《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三者相差不远。仲景自序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则《伤寒杂病论》必当与内、难理论一脉相承,关系紧密。《伤寒论》之六经本质自古以来就是困扰《伤寒论》学习者的最大障碍之一,因其莫可名状,难以理解,致使大多学者望而却步,变生遗憾。即便伤寒名家亦于此见解不一,多成各家之言。有关《伤寒论》六经本质与内、难之关联性亦屡遭质疑,甚至认为《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难毫无关联,乃仲景另出一独特辨证体系,岂不荒谬乎?此文旨在从《伤寒论》之精旨、原文与《内经》《难经》对照分析,明确《伤寒论》六经实乃源宗《内经》《难经》,以期为后学指引迷津,免生坎坷。  相似文献   

4.
吴鞠通学术成就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氏治学,源自《内经》,在仲景学说的基础上,完善了温病学主瓣理论和实践。明确提出了伤寒与温度病的异同点,其著作《温病条辨》与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有密切关系,确立了三焦辨证体系及相应的治则,并将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结合,治疗温病重视养阴,察舌。  相似文献   

5.
温病纵谈     
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学说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次见于《伤寒论》,如《太阳篇》第六条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到了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三大温病家,在《内经》、《伤寒论》温病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温病辨证  相似文献   

6.
中医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的论述。其后《难经》一书更具体指出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也就是说伤寒有五之“伤寒”,是指广义伤寒 ,它既包括伤寒一类的外感疾病——中风、伤寒 ;也包括了温病一类的外感疾病——湿温、热病、温病。五种之一的“伤寒”则是狭义的“伤寒”,是风寒性质的外感疾病 ,它与温病虽同属广义“伤寒”范围 ,但两者性质不同 ,辨治方法有异。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病的专书 ,重点论述了外感风寒之邪辨证论治的规律 ,同时又提…  相似文献   

7.
王峰  黄梅  孙志斌  赵荣 《中医学报》2016,(7):985-987
以经络学说为切入点探讨《伤寒论》太阳经病证提纲的演变和发展过程。通过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文献进行考证和分析,梳理经络学说和《伤寒论》太阳病证提纲的"源"和"流"。可见,经络学说对所蕴含的早期"伤寒提纲"的雏形和对《伤寒论》的影响。张仲景不仅通过经络学说的显性来表达,更是通过隐性的学说来解读《伤寒论》。如此梳理经络学说和太阳病证提纲理论完善的脉络,使我们看到伤寒六经学说形成与演变的雏形,和经络学说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从而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正> 温病、热病、伤寒,在《内经》时代指的是同类疾患,属时令病。“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紊问·热论》)热病二字,就证状而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生气通天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素问·热论》),进一步说明温病和暑病都在伤寒范围之内,不过发病时间有异而已。《难经》继承了这一学说,系统地归纳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苦各不同。”张机《伤寒杂病论》也提到中风、伤寒、温病、风温的名称和证状。总之,它们认为伤寒义广,不仅指伤寒证,并包括其他不同病种,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宋时,对伤寒、温病看法,基本不出上面所论,仍据《内经》“体若燔炭,  相似文献   

9.
当清末温病学派形成后,就出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到底温病学是发展了《伤寒论》,还是诋毁了《伤寒论》呢?毫无疑义是发展《伤寒论》。为了说明此问题,本文拟以温病学说较为完整的代表著作《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与《伤寒论》的关系剖析之。仿《伤寒论》作法撰《温病条辨》吴氏不仅在温病的辨证、治法和用方上取法仲景,而且写作方法上也是仿照《伤寒论》的。如在《条辨》几例中说:“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  相似文献   

10.
清代医家黄元御医学思想博大精深,以《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为理论恨基,旁通易理,淹贯百家诸子之学,于脏象学说颇多发挥,提出肝气宜升,胆气宜降,肝气易陷,胆气易逆和肝宜补不宜泄的生理病理特点。笔者研读黄氏医学10余载,与肝少虚而多实,多泄少补,宜镇不宜升的学说别具特色。本文就黄氏肝胆学说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医生理学是祖国医学阐述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它的基本内容是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为指导,阐述人的脏腑、经络、气血等的结构功能与活动规律。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丰硕成果,这些成就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而且为现代生物医学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它的深入研究必将促进中西医有机结合及中医现代化,丰富和发展现代医学生理学,为新世纪生命科学开拓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中医从事医疗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思想,又作为重要的理论工具,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各个方面。近现代以来,众多医家学者围绕阴阳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查阅了近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医阴阳学说研究的部分文献,从阴阳起源及历史沿革、史学和哲学的角度、数理和生命科学的角度和q-医经络、臧象、五运六气、养生等角度对阴阳学说进行了简单综述,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产业集群理论中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最为著名的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等。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群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制造业(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产业集聚空间格局的形成及锁定效应,是经济活动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相互作用的产物。迈克尔·波特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并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地演变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并不断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提供新的政策和管制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考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冷心理理论和热心理理论能力,探究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能力的认知特点.方法 在31名青少年分裂症患者和25名正常青少年对照被试中进行行为学测试(Yoni心理理论任务和眼区读心任务),测定青少年分裂症患者在完成心理理论任务时的表现和认知特点.结果 ①在Yoni心理理论测试中,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4.30±11.44)分]与正常青少年对照被试[(83.16±10.07)分]心理理论总分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3,P<0.05);受损主要体现在冷心理理论和热心理理论能力的得分上.②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亚组[(69.85±12.66)分]和阴性亚组[(78.18±8.92)分]的Yoni心理理论得分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4,P<0.05),主要体现在热心理理论能力的得分上的差异.③眼区读心任务中,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7.59±3.13)分]和正常青少年[(18.42±2.98)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2,P>0.05).结论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冷热心理理论均受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阳性亚组相比于阴性亚组的心理理论能力受损更加严重,尤其表现在热心理理论能力上.  相似文献   

15.
取象类比法在中医眼科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桥梁作用,在今后内眼脏腑理论的创立过程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取象类比中所指的"象"应是局部组织生命现象的反映,即活体条件下呈现的"形"、"色"变化,而不是解剖学所见离体的"形象"。因此,正确理解和应用此方法,是决定新理论是否切合临床实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的来源与中医学的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和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太极拳是一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由于它f来源使其具有独特的健身、疗疾和延缓衰老之功效;可以通经活络、调节心理、增强免疫力,使身体各器官各系统机能得到提高和改善,获得根本性和整体性养身保健功效;中医学则也是调理身体机能、治疗身体疾病.他们基础理论的出处同出一辙,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也就有着共性,太极拳、中医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认知隐喻学的基本观点为研究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隐喻是通过已知事物(始源域)来认识未知事物(目标域)的思维模式,在中医学中集中体现为取象比类,包括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和社会功能4种最基本的认知模型.基于阴阳隐喻认知模型,取阴阳之象,“阴静阳躁”之道为说明五脏主藏、六腑主泻的脏腑藏泻理论提供了认知基础,“阴阳互藏”之理则为阐释五脏藏中有泻、六腑泻中有藏提供了发生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阴阳五行理论谈肠道菌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指导治疗。从中医学的思维角度对肠道菌群进行理论分析,初步探讨中医阴阳五行与肠道菌群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更好的认识人体、认识疾病,更能促进微生态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结合需要层次理论、人性结构理论和印痕理论的基本内容,对大学生实施过程教育、环境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内容十分丰富,并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基础理论和理论体系。《内经》的基础理论可以概括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天地人一体而人为自然界一部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五脏为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中心的医学理论。而《内经》的理论体系,依其内容可概括为三大组成部分,共九个主要学说。即:生理卫生部分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养生运气学说;病因病理部分的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证学说;辨证施治部分的诊法学说、治则学说、针刺学说。《内经》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在于上述三大组成部分的九个主要学说有其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