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梨状窝癌喉下咽切除残喉瓣修补下咽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梨状窝癌喉下咽切除术后应用残喉瓣修补下咽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残喉瓣修补梨状窝癌喉下咽切除术后下咽缺损7例。术中切除患侧半咽和半喉,保留健侧半喉,剔除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杓状软骨,将软骨内膜保留于喉瓣上,形成一个与健侧舌根有宽广基蒂的大小约4.0cm×2.0cm的喉瓣,术中保留健侧的舌骨下肌群,勿损伤健侧喉上动脉。下拉舌根与咽侧壁上方切缘缝合,喉瓣切缘与下咽后壁及食管入口上方切缘缝合。术后均行放疗,剂量为60Gy。结果:术后6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和咽瘘,经局部换药2周内愈合。全部患者吞咽功能良好。7例术后随访3~5年,3年内死亡3例,4年内死亡1例。结论:对于适合的梨状窝癌患者,应用残喉黏膜瓣修补下咽缺损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部分喉切除术包括声带切除术、半喉切除术、声门上喉切除术及广泛声门上部分喉切除术等。半喉切除术Gluck与Soerensen 1912年首次报导,本世纪50年代以来,很多作者报导了半喉切除术后喉声门重建技术。对垂直半喉切除术后的重建术有三种方法:(1)双蒂肌瓣移植:即在半喉切除术完成后,分离胸舌骨肌腹并移植于患侧甲状软骨外软骨膜的内侧,也可将已分离的甲状舌骨肌端与胸舌骨肌腹缝在一起移植,再将梨状窝粘膜部分分离覆盖于肌腹的内面。作者用此法作35例并同时切除杓状软骨,术后语音虽嘶但清晰,并无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3.
采用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术治疗声门上区癌13例,梨状窝癌6例.17例用蒂在下方的胸舌骨筋膜瓣修补喉腔及梨状窝,2例用带有舌骨块的筋膜瓣修补.根据UICC1987年分期标准,声门上区癌T2N0M03例,T2N1M02例,T3N0M03例,T3N1M01例,T3N2M01例,T4N0M01例,T4N1M02例;梨状窝内侧壁癌T2N1M02例,T3N1M02例,T4N0M02例.12例行单侧,1例行双侧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病理检查报告8例有淋巴结转移,占61.1%,围手术期无死亡.少数患者进食早期有呛咳,13例拔除气管套管.除1例外术后均行根治性放疗.1例术后1.5年复发,行全喉切除后3年颈部复发死亡.1例失访,1例肺转移术后1.5年荷瘤存活.术后未放疗1例在术后1年颈部出现包块,喉内无复发,行化疗.提示声门上及一侧半喉或(及)梨状窝切除采用胸舌骨筋膜瓣成形术可获得满意的喉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应用舌骨肌瓣修复部分喉术后缺损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用部分喉切除的功能保全性手术治疗喉癌。1979年设计舌骨肌瓣,用于修复喉大部切除的缺损,以保证在根治肿瘤前提下,恢复三大喉功能。对于一侧杓状软骨已固定的患者,需要切除杓状软骨者,宜用小块骨质代替,同时用一部分肌肉掩盖半侧喉腔。手术时在舌骨上切断下颌舌骨肌,取舌骨体一小块,宽约5毫米,同时切一条舌骨下宽蒂带状肌,形成舌骨肌瓣,将这块组织瓣向喉腔折转90度,将舌骨固定在杓状软骨缺损处,肌肉即复盖患侧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梨状窝癌产生半喉固定的机理,对43例梨状窝癌全喉下咽切除标本进行了次连续切片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指出梨状窝癌产生半喉固定的主要原因是癌组织通过声门旁间隙侵犯喉内肌和杓状软骨外上方。如梨状窝内侧壁有癌瘤存在,则癌易向喉内结构侵犯引起半喉固定。临床T3病变易侵犯喉软骨和邻近软组织而成为病理T4。随着声带活动受限程度的增加,保留喉手术的可能性逐渐下降,也说明半喉固定是梨状窝癌侵犯喉内结构的重要临床标志。为彻底切除半喉固定的梨状窝癌,仍以全喉切除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梨状窝癌致半喉固定的机理及其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了探讨梨状窝癌产生半喉固定的机理,对43例梨状窝癌全喉下咽切除标本进行了次连续切片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指出梨状窝癌产生半喉固定的主要原因是癌组织通过声门旁间隙侵犯喉内肌和构状软骨外上方。如梨状窝内侧壁有癌瘤存在,则癌易向喉内结构侵犯引起半喉固定,临床T3病变易侵犯喉软骨和邻近软组织而成为病理T4。随着声带活动受限程度的增加,保留喉手术的可能性逐渐下降,也说明半喉固定是梨状窝癌侵犯喉内结构的重要临床  相似文献   

7.
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与喉功能保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喉功能保留术的技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梨状窝内侧壁癌71例.其中49例行喉功能保留术;22例未保存喉功能.喉功能保留手术方法①切除范围声带活动正常者行患侧水平上半喉+梨状窝内侧壁切除;声带活动受限者行同侧水平半喉+声门旁间隙+梨状窝内侧壁切除;声带固定者行患侧垂直半喉+梨状窝内侧壁和部分梨状窝外侧壁切除,梨状窝尖受累者切除范围扩大到环状软骨环和颈段食管;②修复喉修复对利用会厌、甲状软骨膜、带状肌肌筋膜、颈前皮瓣修复喉缺损;梨状窝修复对缺损范围小者用下咽粘膜瓣或残缘粘膜分离后直接对合,缺损范围大者用胸大肌肌皮瓣转移及胸三角皮瓣修复;③颈淋巴结处理71例中65例(91.5%)行颈清扫术,其中同侧颈清扫术39例,双侧颈清扫术26例;④术后全部病例予以辅助性放射治疗,剂量60~75Gy.结果寿命表法统计3年、5年生存率喉功能保留组分别为63.4%和49.6%;喉功能不保留组分别为52.4%和42.4%.喉功能保留组喉功能全部恢复者占71.4%(35/49),部分恢复者占28.6%(14/49).结论梨状窝内侧壁癌易侵入喉部,但多数病例在彻底切除肿瘤病灶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舌骨肌瓣修复部分喉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部分喉切除的功能保全性手术治疗喉癌。1979年设计舌骨肌瓣,用于修复喉大部切除的缺损,以保证在根治肿瘤前提下,恢复三大喉功能。对于一侧杓状软骨已固定的患者,需要切除杓状软骨者,宜用小块骨质代替,同时用一部分肌肉掩盖半侧喉腔。手术时在舌骨上切断下颌舌骨肌,取舌骨体一小块,宽约5毫米,同时切一条舌骨下宽蒂带状肌,形成舌骨肌瓣,将这块组织瓣向喉腔折转90度,将舌骨固定在杓状软骨缺损处,肌肉即复盖患侧喉腔,拉拢下咽粘膜覆盖舌骨。自1979~1990年,共治疗108例。声门上型66例,3期及4期病例三年生存率各为78.6%及66.7%。声门型42例,3期三年生存率为79.3%。气管套管拔除率75%~85%。80%患者恢复近乎正常发声。吞咽功能全部恢复。  相似文献   

9.
我科从 1 989年起对部分晚期喉癌患者行扩大喉次全切除术后 ,应用胸舌骨肌筋膜行喉功能重建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9例均为 T4 喉癌患者 ,男 1 7例 ,女 2例 ;年龄 40~ 74岁 ,平均 6 1岁。按 UICC 1 987年标准 ,1 9例中声门上区癌 7例 ,其中 T4 N0 M0 3例 ,T4 N2 M0 4例 ;累及会厌舌面、舌根 4例 ,咽侧壁 1例 ,一侧声带、梨状窝 2例 ,伴声带运动受限。声门区 1 2例 ,其中 T4 N0 M0 9例 ,T4 N2 M0 3例 ;累及声门下至第一气管环 6例 ,梨状窝 4例 ,喉前肌肉 1例 ,咽侧壁 1例 ,声带运动均受限。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会厌在梨状窝癌行梨状窝及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为9例梨状窝癌侵及一侧半喉患者行一侧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修复健侧甲状软骨板后,下拉旋转会厌以修复半喉缺损。结果:术后10~18?d拔除鼻饲管,饮食无明显呛咳;术后15~25?d均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呼吸顺畅,其中5例发音清晰,4例声音低沉,嘶哑。结论:用会厌修复梨状窝癌术后喉垂直部分缺损方便、易行、可靠。  相似文献   

11.
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与喉功能保留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喉功能保留犬的技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梨状窝内侧壁癌71例。其中49例行喉功能保留术;22例未保存喉功能。喉功能保留手术方法:①切除范围:声带活动正常者行患侧水平上半喉+梨状窝内侧壁切除;声带活动受限者行同侧水平半喉+声门旁间隙+梨状窝内侧壁切除;声带固定者行患侧垂直半喉+梨状窝内侧壁和部分梨状窝外侧壁切除,梨状窝尖受累者切除范围扩大到环状软骨环和颈段食管;②修复:喉修复对利用会厌、甲状软骨膜、带状肌肌筋膜、颈前皮瓣修复喉缺损;梨状窝修复对缺损范围小者用下咽粘膜瓣或残缘粘膜后直接讨合,对缺损范围大者用胸大肌肌皮瓣转移及胸三角皮瓣修复;③颈淋巴结处理:71例中65例(91.5%)行颈清扫术,其中同侧颈清扫术39例,双侧颈清扫术26例;④术后全部病例予以辅助放射性治疗,剂量60-75Gy。结果 寿命表法统计3年、5年生存率:喉功能保留组分别为63.4%和49.6%;喉功能不保留组分别为52.4%和42.4%。喉功能保留组喉功能全部恢复者占71.4%(35/49),部分恢复者占28.6%(14/49)。结论 梨状窝内侧壁癌易侵入喉部,但多数病例在彻底切除肿瘤病灶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梨状窝癌多采用手术和放射联合疗法。过去主张术前放疗,目前倾向术后放疗,因术前放疗会妨碍术者正确切除肿瘤的边缘,也影响创口愈合和复发。作者对局限于梨状窝前内和前外壁的T_2和T_3梨状窝癌患者应用半环喉咽切除术。这种方法切除范围适当并改进了保留手术,通过喉咽重建保留了吞咽和发声。方法为:先做根治的或改良的颈淋巴结清扫。改良法适用于术前未触及颈淋巴结的病例;常规根治法适用于可触及颈淋巴结的病例。暴露咽喉以扩大视野,切除前咽部从舌骨体分离舌骨下肌并进入会厌溪平面,分开带状肌暴露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气管软骨环,在  相似文献   

13.
梨状窝癌易侵及喉,口咽及喉咽等处,因此宜行广泛手术切除。但也有人主张行较保守的手术。Ogura(1960)指出,梨状窝癌若无声带固定,病变未侵及梨状窝底或甲状软骨时,可考虑行喉、喉咽部分切除术,有较高治愈率;但Kirchner则认为,梨状窝癌常侵犯喉部软骨,氏对因梨状窝癌而行全喉切除术的标本进行研究,于51例中仅1例适合行保守性手术治疗。作者同意Kirchner的意见,认为梨状窝癌患者,由于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因此明确诊断时病情多已较晚,声带固定,梨状窝底及喉部软骨受累乃属常见,应该合理掌握手术切除范围,以  相似文献   

14.
声门上单侧喉咽切除术是一种功能性手术,适宜治疗梨状窝上部和喉侧壁癌肿,切除范围包括声门上半喉和同侧梨状窝。在法国喉咽部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5%,预后很差。喉外侧缘肿瘤的预后与咽肿瘤相似,梨状窝及咽后壁是喉咽部癌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而环后癌却很少见。从1979~199o年Little大学医疗中心耳鼻喉科施行49例,声门上单侧喉咽部切除术。平均年龄51岁(40~73岁),男性46例,女性3例,其中48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腺样囊性癌。所有病例术前均作广视野内窥镜检查,估计病变范围,并同时观察声带的活动度。49例癌肿分级为N017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分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9年至1990年168例声门上型喉癌行部分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了喉外侵犯对声门上型喉癌水平部分喉切除术的影响,发现舌根受侵切除部分舌根使水平部分喉切除术的拔管率由92.10%降为58.82%,梨状窝受侵者切除部分梨状窝使3/4部分喉切除术的拔管率由67.39%降为33.33%(P<0.05)。梨状窝内壁受侵组的生存率低于舌根受侵组(P<0.01)。因此,将声门上型喉癌梨状窝内壁受侵定为T_4病变更合适。结论:声门上型喉癌侵及舌根及梨状窝内壁时部分喉切除术后的拔管率降低,梨状窝内壁受侵时生存率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梨状窝癌行全喉及部分咽切除术常产生较大的下咽缺损而需重建。传统的方法是用区域性皮瓣、胸大肌皮瓣、胸三角皮瓣及游离肠管等。但这些方法往往有臃肿、僵硬或手术创伤重,难度较大,有时需多次手术才能完成。作者介绍用健侧喉瓣来修复下咽缺损。按标准的全喉-下咽切除径路切除梨状窝侧壁癌。手术包括切除附着于喉体上的带状肌和同侧的甲状腺腺叶,如同时行标准的同侧根治性颈清扫也不会妨碍其喉瓣,唯一与标准的喉切除所不同的是需保留对侧的甲状腺上动脉和静脉,用它们  相似文献   

17.
对7例梨状窝癌病人施行半咽半喉切除术及根治性颈淋巴结廓清术,用对侧半喉及残余下咽粘膜重建下咽。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感染和咽瘘形成,全部一期愈合。术后12~15天拔出鼻饲管,均能吞咽固体食物,随访病人生存3年以上者2例(2/7),生存2年以上者5例(5/7)。另外2例中,1例于术后6个月死于放疗后继发肺炎,另1例死于术后19个月局部肿瘤复发。认为梨状窝癌切除后,如下咽后壁残留粘膜带,利用对侧半喉修复下咽的方法是可取的,优点是有良好的血液供应,可避免局部组织坏死,创口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8.
用对侧半喉重建下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7例梨状窝瘟病人施行半咽半喉切除术及根治性颈淋巴结廓清术,用对侧半喉及残余下咽粘曦重建下咽。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感染和咽瘘形成,全部一期愈合。术后12~15天拔出鼻饲管,均能吞咽固体食物。随访病人生存3年以上者2例(2/7),生存2年以上者5例(5/7)。另外2例中。1例于术后6十月死于放疗后继发肺炎,另1例死于术后19个月局部肿瘤复发。认为梨状窝癌切除后,如下咽后壁残留粘膜带,利用对侧半喉修复下咽的方法是可取的,优点是有良好的血液供应,可避免局部组织坏死,刨口斑台率高。  相似文献   

19.
梨状窝癌侵犯梨状窝尖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梨状窝癌侵犯状窝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梨状窝癌全喉下咽切除标本的次连续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梨状窝尖是梨状窝下1/3部分,梨状窝癌侵犯梨状窝尖易侵犯邻近组织和器官,结果 梨状窝尖受侵是癌组织向下咽下方侵犯的初始部位和重要标本,因此,外科治疗应以全喉及病侧下咽切除为宜。  相似文献   

20.
我科近年来采用颈外进路咽侧切开切除喉咽血管瘤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状窝的肿物,根据需要可延长咽侧切口,      1广东 汕头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515031)在直视下用电刀距肿物周边约0.2cm处完整切除    位于梨状窝附近的毛细血管瘤少见。以往对位于梨状窝、杓会厌皱襞的血管瘤由于惧怕术中不易切除干净而术后复发及术后发生咽瘘,多采用冷冻、激光、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治疗,但上述疗法易出现喉部水肿甚至窒息,且需要多次治疗,患者较痛苦。采用颈外进路咽侧切开术,可在直视下切除位于喉咽、会厌、梨状窝、杓会厌襞的良性肿瘤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