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测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细针穿刺乳腺肿块,吸取组织细胞,经过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涂片背景、细胞的排列、结构、细胞形态等对乳腺肿块进行细胞学检测、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92例乳腺肿块进行细针穿刺,将其中169例与病理组织学检测方法进行对照分析,其中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为98.3%(57/58),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2.8% (103/111),FNAC诊断的总准确率为94.7% (160/169).结论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具有安全快速、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的特点,对乳腺肿块尤其是对乳腺癌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检查了50例切除的乳腺标本,每份标本分别作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并比较结果。目的在于探讨:1)、乳腺导管增生,导管癌和浸润性导管癌这三种病变在细胞学方面是否有恒定的差异。2)、哪些差异对区别这些病变的价值最大。方法:细胞学检查:穿刺物涂片后立即以9.5%乙醇固定,作巴氏染色。病理学检查:为了使取材部位一致,均在穿刺的部位作病理检查。导管病变分为乳腺导管增生、导管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增生又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供分析随机挑选的标本中,导管轻度、中度和重度增生各5例,导管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10例,共计27例。每份涂片标本观察150个导管上皮,选作分析的细胞是固定良好且十个或十个以上成团的细  相似文献   

3.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比较少见,人们虽然对经典型ILC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但对其组织学的多样性却认识的不够深入。本文的目的是在对ILC的各种组织学类型做一较全面论述的基础上,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进行讨论,使人们对ILC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1 临床ILC的发病年龄,我们的一组资料(43例)为27—81岁,平均51岁,和文献报道的相似,老年患者比35岁以前的妇女常见。累及双侧乳腺的比例较高。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出现乳腺肿块,且常没有明显的界限,有些病例只表现为乳腺增厚,或小结节感。大的肿块可固定…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158例门诊与住院患者乳腺的肿块、结节、囊肿、组织增厚以及未能排除恶性肿瘤的乳腺炎症进行小针头穿刺细胞学检验,结果,158例中,16例穿刺物涂片找到恶性肿瘤细胞,1例发现可疑细胞(经临床与病理确诊,前16例为乳癌,后1例为肉癌),135例虽未找到恶性肿瘤细胞,但涂片染色观察细胞学形态为临床提供一定的诊断意见(其中89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穿刺细胞学的准确性。方法:对近3a具有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乳腺肿块穿刺细胞学21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穿刺细胞学对乳腺肿块诊断的总正确率为90%,总误诊率为3.3%,假阳性率为0。结论:乳腺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明确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进行分析,提高穿刺及诊断技术,降低误诊率。方法:复习我科近来48例乳腺肿物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涂片(其中45例有组织学对照)。结果:乳腺癌14例,良性病变30例,可疑病变4例。结论:使用友谊式穿刺针,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诊断要点,可降低穿刺诊断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两种针吸涂片法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接受针吸细胞学(FNAC)检查,同时有组织学对照乳腺肿块病例650例。使用5ml一次性注射器穿刺肿块,将吸出物推至玻片上,制作推出物涂片,再用木质牙签将针栓内残留物掏出,制作掏出物涂片。两种涂片均经HE染色,显微镜检。结果270例良性病变,用推出物涂片法,有2例未见诊断性细胞成份;用掏出物涂片法,有22例未见诊断性细胞成份。380例恶性肿瘤,用推出物涂片法,有65例漏诊,用掏出物涂片法,有4例漏诊。结论对乳腺肿块行FNAC检查时,推出物涂片法和掏出物涂片法结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乳腺包块穿刺细胞学误诊原因,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治水平。方法总结3例乳腺包块穿刺细胞学误诊病例的细胞涂片和石蜡切片的形态特点,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例病例由穿刺细胞学分别诊断为炎症病变、纤维腺瘤和良性病变,后根据石蜡切片分别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低度恶性叶状肿瘤和髓样癌。结论穿刺细胞学简单易行,但需掌握好穿刺适应证,提高穿刺医师技术以及病理医师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以降低乳腺癌穿刺细胞学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针吸细胞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用来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国内细胞学家较少注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病例的细胞学徐片中有数量较多的成熟浆细胞,对荣细胞性乳腺炎诊断有很大价值。我们收集了近Ic年来的全部乳腺外吸细胞学涂片。对照乳腺活俭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将针吸组织液制成徐片,立即用95%酒精固定,HE染色。选择乳腺外吸细胞学有病理组织学对照的670例进行了分析。670例中,314例诊断为各类乳腺癌,202例诊断为乳腺增生病,68例诊断为各类腺瘤,12例诊断为乳腺结核,74例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对74例组织学诊…  相似文献   

10.
曾健  陆云飞  张浩  陈玲  胡翠娥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9):899-902,905
目的评价乳管镜下收集乳腺导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和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P21、P53蛋白表达对乳腺导管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在乳管镜直视下对46例乳腺导管癌和5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乳腺导管病变进行搔刮,收集冲洗液打点涂片。用巴氏法行细胞学检查,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行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的Her2、P21和P53蛋白检测。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头溢液涂片上皮细胞量少,细胞往往有变性改变,核浓缩,结构均质化;乳腺导管冲洗液涂片细胞量丰富,核染色深,细胞形态保持完整。乳头溢液涂片中有效细胞团明显少于乳腺导管冲洗液涂片中的有效细胞团(P<0.01)。5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诊断为良性57例,可疑恶性1例;乳腺导管冲洗液涂片细胞学诊断为良性56例,可疑恶性2例;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4例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癌患者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明显低于46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导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0.05)。46例乳腺导管癌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的Her2、P21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4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P<0.05)。结论在乳管镜下收集乳腺导管冲洗液细胞学涂片的有效细胞团明显多于乳头溢液细胞学涂片,乳腺导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的Her2、P21和P53蛋白可作为鉴别乳腺导管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超声对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包括89例浸润性导管癌(IDC)与56例浸润性小叶癌 (ILC),对两者的声像图表现及肿瘤内部血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在肿瘤形态、边界、后方回声方面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组织学的不同明显影响乳腺癌的超声影像改变.超声对IL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可弥补钼靶X线摄影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胃黏膜活检中黏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胃黏膜活检中黏液细胞癌的病变特点,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避免误诊漏诊。方法:通过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PAS,AB染色法,对93例胃黏液细胞癌黏膜活检标本进行病理观察。结果:根据组织学特点,将癌组织分布形式分为黏膜固有层浅层,黏膜固有层深层,弥漫分布,黏膜边缘及坏死组织周围5种病变类型,其在93例标本中分别占8.6%,31.2%,30.1%,11.8%和18.3%,每种黏液细胞癌类型的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及细胞周围的组织变化均有所不同,其癌细胞也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黏液分泌特点,结论:胃黏液细胞癌的形态特征与组织分布具有相对的特殊性,掌握其特点可以在外科病理检查中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206例浸润性乳癌,其中小叶癌24例,导管癌182例。通过对两组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不对称致密影(37.5%),乳腺结构紊乱(25%)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主要X线表现,而浸润性导管癌(IDC)则分别为5.5%和2.1%。结合文献简要讨论了有关小叶癌的X线和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is the major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among women in the Western world. Invasive carcinoma cells are able to counteract apoptotic signals in the absence of anchorage, enabling cell survival during invasion and dissemination. Although loss of E-cadherin is a cardinal ev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ILC),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that govern these processes. Using a mouse model of human ILC, we show here that cytosolic p120-catenin (p120) regulates tumor growth upon loss of E-cadherin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anoikis resistance. p120 conferred anchorage independence by indirect activation of Rho/Rock signaling through interaction and inhibition of myosin phosphatase Rho-interacting protein (Mrip), an antagonist of Rho/Rock function. Consistent with these data, primary human ILC samples expressed hallmarks of active Rock signaling, and Rock controlled the anoikis resistance of human ILC cells. Thus, we have linked loss of E-cadherin - an initiating event in ILC development - to Rho/Rock-mediated control of anchorage-independent survival. Because activation of Rho and Rock are strongly linked to cancer progression and are susceptible to 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these insights may have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ilor-mad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o better treat invasive and metastatic lobular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5.
CK免疫标记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标记是否有助于提高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方法18例Bcadherin(E-cad)阴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根据光镜下有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分组,无同侧淋巴结转移11例(A组);有同侧淋巴结转移但仍有淋巴结阴性者7例(B组)。对A组共189枚和B组115枚“阴性”淋巴结进行cytokeratin(CK,MNFll6)免疫标记。按照WHO乳腺癌淋巴结分期标准进行分期。结果A组11例中3例共7枚“阴性”淋巴结中检出CK阳性癌细胞,散在分布于窦隙中,此3例由pN0期改为pNla期。B组7例中6例共20枚“阴性”淋巴结中检出癌细胞呈散在或小簇状分布于包膜下窦或髓窦中,1例由pNlbi改为pNlbii期。结论免疫标记有助于检出淋巴结中微小转移癌,进而精确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淋巴结分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免疫细胞化学与液基薄层细胞涂片结合在肺穿细胞学分型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肺部肿物CT引导下穿刺,利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捡测,观察抗体的表达,进一步判断癌细胞的类型。结果320例病例中,300例与组织病理学相符,符合率为94.7%,其中鳞癌的诊断符合率提高到91.3%,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提高到94.2%,小细胞癌的诊断符合率提高到96.2%。结论肺穿抽吸物液基薄层涂片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在细胞学诊断肺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细胞学在肺癌分型中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filtratinglobularcarcinoma;ILC)的超声征象,以评价超声在诊断ILC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小叶癌的声像图表现。分析指标包括:有无发现肿块,肿块边缘,内部回声,后方衰减。结果 超声发现ILC的敏感性为63%(10/16),发现小于1cm的敏感性为25%(1/4)。ILC的声像图特征呈多样化。结论 超声对诊断ILC具有局限性,特别是对小的IL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yclin D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75例具有经典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结构的标本进行Cyclin D1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  Cyclin D1阳性表达率为93.33%(70/75), 其中41例(54.67%)呈弥漫强阳性表达(3+, 6~7分), 21例(28%)呈中阳性表达(2+, 4~5分), 8例(10.67%)呈弱阳性表达(1+, 2~3分); 仅有5例(6.67%)呈阴性表达(0~1分)。Cyclin D1的阳性表达在患者年龄是否≥ 50岁、肿瘤最大径是否≥ 2 cm、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是否累及乳头间质及其下大导管、雌孕激素受体有无及P53是否突变等因素的分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而Cyclin D1阳性表达程度与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P < 0.05)。  结论  Cyclin D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呈过表达状态, 该蛋白过表达提示其在基因水平上可能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异常, 这一假设尚需进一步行基因检测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各分期分级中的敏感性。方法应用荧光标记的3、7、17号染色体及p16基因探针检测138例血尿患者尿液中脱落细胞的染色体及基因畸变情况,根据诊断标准计算FISH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敏感性。同时留取上述患者尿液送病理科行尿找瘤细胞检查,并比较两种方法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FISH图像中细胞核大且不规则者更易观察到染色体基因异常情况,并可见具有较多染色体改变的细胞呈花斑状的染色图像。FISH和尿细胞学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总敏感性为83.9%和36.8%,在各分期分级中敏感性为T1期83.6%和31.3%,T2-4期100%和55.6%,G1级36.3%和9.1%,G2级95.2%和42.9%,G3级100%和50%。FISH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总敏感性及在肿瘤各种分期分级中敏感性与尿细胞学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FISH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敏感性高于尿细胞学。结论 FISH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20.
周鑫 《华西医学》2010,(1):65-66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高频钼靶X线的征象。方法:采用高频钼靶常规乳腺摄影,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伴早浸14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小叶原位癌及小叶癌早浸3例。其X线影像表现为:单纯簇状钙化者8例占32%(8/25),单纯结节5例占20%(5/25),星芒征5例占20%(5/25),结节合并钙化4例占16%(4/25),团片状密度增高影3例12%(3/25)。结论:高频钼靶可以清晰地显示早期乳腺癌的病变结构,是诊断早期乳腺癌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