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冬 《医学信息》2006,19(1):148-148
右室双腔心是由一条或数条异常肌束跨过右心室腔,将右心室分隔为流入部分高压腔和流出部分低压腔,并引起血流梗阻的一种少见的先心病,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共手术矫治10例,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右室双腔心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近几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右室双腔心患者25例,对本病的诊断采用心脏超声诊断、心导管检查和手术探查,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矫治,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均切除右心室异常肌束,将右室流出道疏通,同时对室间隔缺损者采用修补术。结果心脏超声诊断率最高(72%),心导管检查(12%),手术探查(16%),后两者诊断率无明显差异(>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于心脏超声诊断相比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治愈率为100%,在术后6个月~5年进行了随访,所有患者均无表现出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并发症,并能参加正常的体育运动。结论对右室双腔心的诊断往往需要心脏超声诊断,其诊断率最高,但心导管检查和手术探查也不可忽视,能够用来辅助诊断,以提高诊断率;由于右室双腔心常伴有复杂的心内畸形,利用外科手术进行矫治的成功率高。在手术中操作者必须要对双腔右心室的病理解剖、右心室流出道疏通、异常肌束等有明确的认识和熟练的掌握,这是手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腔静脉瘤栓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肾脏和妇科肿瘤经下腔静脉直接延伸到右心房非常少见,本文探讨下腔静脉内瘤栓延伸至右心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我院2001 年1 月至2008年7月诊治的4例腔静脉内瘤栓延伸至右心房患者的临床资料。子宫平滑肌瘤3例,采取分期或同期手术。其中2例行分期手术,先行常规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肿物切除术,然后二期切除子宫、附件及子宫病变组织, 进行盆腔清扫术;1例行同期手术。肾透明细胞癌1例,同期切除肾脏肿瘤,并于全麻深低温停循环下切除下腔静脉瘤栓。结果 4例手术无死亡,无围术期并发症。随访3月~5年,患者均存活,无肿瘤复发。结论 明确诊断,提高对肿瘤延伸侵入腔静脉及右心房的警惕性,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脏内肿物切除术,多科协作,同期或分期切除原发病变,结合综合治疗,可获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法乐四联症和右室双出口合并冠状动脉畸形手术治疗经验,探讨冠状动脉畸形对右室流出道重建的影响。方法:自1989年4月至2004年5月治疗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的法乐四联症和右室双出口20例,其中单支冠状动脉畸形11例,左前降支起自右冠状动脉6例,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左右冠状动脉交通支形成蔓状血管丛1例。行姑息手术1例,根治术19例。结果:根治术早期死亡1例,18例随访10个月至8年,残余漏2例,残余梗阻3例,余结果满意。结论:根据畸形冠状动脉走行特点,选择手术切口,避免损伤异常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双腔右心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双腔右心室(DCRV)的价值;方法 总结1995年1月-2001年5月间经手术证实为双腔右心室的12例住院病例资料,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特点,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超声心动图上右心室腔内室上嵴至右心室游离壁见粗大肌束横跨,中央孔狭窄,将右心室分成高压腔及低压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中央孔示五色镶嵌的湍流,CW估测中央孔狭窄压差来判断病变程度;12例患,超声心动图诊断DCRV与手术符合10例,符合率为83.3%;DCRV以合并室间隔畸形最为常见;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DCRV及其合并心脏畸形等方面具可靠价值,已成为临床上术前正确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右室双出口是临床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死亡率高.本例患儿成功度过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术前重点是肺部护理、营养支持、强心利尿、改善循环;术后护理重点是循环系统监护、肺部护理、营养支持、防治感染及消毒隔离.  相似文献   

7.
右室双出口是临床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 ,死亡率高 .本例患儿成功度过围手术期 ,护理要点 :术前重点是肺部护理、营养支持、强心利尿、改善循环 ;术后护理重点是循环系统监护、肺部护理、营养支持、防治感染及消毒隔离  相似文献   

8.
患儿 男 ,4岁 ,因双下肢无力 ,行走不稳 1年多曾于 2岁时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出生时即发现气促但无紫绀 ,查体 :呼吸6 0次 /分 ,三凹征 ( ) ,双肺散在湿罗音及痰鸣音 ;心率 14 0次 /分 ,律齐 ,心界向右扩大 ,胸骨右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2 / 6。心电图检查为右位心 ,心脏超声波示先天性心脏病 ;右位心 ,完全性大血管转位 (纠正型 ) ,肺动脉瓣狭窄 (重度 ,跨肺瓣 89mm Hg) ,室间隔缺损 (膜部 ,缺损 3.1m m)。按新生儿肺炎治疗病愈出院。患儿 6个月前生长发育与同龄儿无异 ,6个月后发育较慢 ,10个月才会坐 ,18个月学会走路 ,但 2岁还行走不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右室双出口的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检查胎儿心脏大血管有无异常。结果胎儿右室双出口15例,均伴发室间隔缺损,其中10例伴发室间隔缺损以外的其他心脏畸形,1例伴发心外畸形。发现异常者均经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经胎儿染色体检查发现异常3例。结论胎儿右室双出口即为复杂性的大动脉畸形,超声可观察大动脉与心室的连接关系、血管的排列、主肺动脉的比例等有无异常改变,可作为诊断胎儿右室流出道病变的最佳方法,值得在产前应用并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体外循环(Cardiopuhnonary Bypass,CPB)下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6年5月至2007年5月手术治疗VSD675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CPB)手术。直接缝合392例,补片修补283例。结果:术后死亡6例,并发症发生率6.7%。结论:手术治疗VSD效果满意,正确诊断、适应症的掌握、手术技术改进、室缺肺高压围术期的处理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进胸垂直小切口(VRAMT)入路应用于体质量15 kg以下患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4例经心脏彩超确诊为VSD并且体质量小于15 kg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43例,月龄3~34(15.17±7.26)个月,体质量5~15 (9.64±2.54) kg。84例患儿均行VSD修补术。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VRAMT组38例,采用右进胸垂直小切口入路;MS组46例,采用正中切口入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残余分流发生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术后出血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缺损类型、缺损直径、跨缺损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儿均手术顺利,未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二次手术,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两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VRAMT组患儿ICU时间和住院时间[(24.23±5.48)h和(15.37±3.91)d]均较MS组短[(39.23±9.86)h和(17.41±4.5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VRAMT入路用于体质量在15 kg以下儿童VSD修补术相较于正中切口入路,更有助于减少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利于患儿快速恢复,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