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附3例报告)杜植三湖北省鄂州市第一医院(436000〕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笔者曾收治3例,现予报道并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断进行扼要讨论。1病例报告[例1]女性,58岁,突然呕血3次,量约800ml;...  相似文献   

2.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出血的诊治邵志强刘鲁景马新峰(平邑县人民医院,273300)关键词胃粘膜;恒径动脉出血;诊断;手术治疗胃粘膜下恒径动脉溃破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者临床上少见,诊断困难,手术方法不一。我院1977~1996年共发现9例,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  相似文献   

3.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手术治疗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4例,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系先天性发育异常,其破裂出血急速且最大,病灶隐匿,往往表现为胃粘膜浅表溃疡或糜烂小动脉喷血。  相似文献   

4.
劳加良  黄悦明 《右江医学》1997,25(4):166-166
胃Dieulafoy病二例报告浙江省桐乡市第三医院(314501)劳加良黄悦明胃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临床较少见。我院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67岁。因饮50度白酒200ml后出现呕血、解柏油样便2...  相似文献   

5.
胃Dieulafoy病的诊治(附4例报告)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尹乐平朱璧富冯超胃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此病特点是出血部位隐匿,出血量大且易反复,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病死率高,我院自1992年~1995年8月,共收...  相似文献   

6.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sdisease)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罕见但又最易致死的病因之一,由于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以致常常误诊和漏诊。其特点是出血部位隐匿,出血量大且易反复发生,病死率高。三命名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的命名很多,Garland(1884年)报道2例“胃粘膜下粟粒样动脉瘤”,Ineulafoy(1898年)称其为“胃浅小溃疡”。以后许多作者相继命名为曲张动脉瘤、粘膜下动脉畸形、胃动.静脉畸形、胃动脉硬化、胃粘膜下动脉硬化、胃粘膜下微小动脉瘤、Garland-Ineulsfoy溃疡、胃粘膜下小动脉管径持续不变等…  相似文献   

7.
我院成功治疗1例胃粘膜干恒径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病)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冯新 《新疆医学》2011,41(6):71-72
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临床表现多为无先兆突发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量多且呈反复,病灶小,内科治疗效果差。我院近年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Dieulafoy病9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Dieulafoy病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破,致急性突发性致死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称为Dieulafoy病。其出血病变隐匿,诊断有一定困难;易反复出血且量大,病死率高。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为严重和罕见原因之一而颇受关注。现就其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 命名1884年Garland首先报道因呕血致死的“胃粘膜下粟粒样动脉瘤”2例。法国外科医师Dieulafoy先后于1896、1897和1898年报道10例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的突发性致死性大出血的“单纯性胃浅表小溃疡”患者,并经尸解发现本病系胃体上部粘膜缺损处有异常口径动脉破裂出血所致。后来学者遂称之为Garland-Dieulafoy溃疡或Dieulafoy病。尽管本病命名尚有许多,诸如曲张动脉瘤、粘膜下动脉畸形、胃动-静脉畸形、胃动脉硬化、胃粘膜下动脉硬化、胃粘膜下微小动脉瘤、胃左动脉区溃疡及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疡等[1~6],多数不够确切,未能被普遍使用。其中多数称谓已被否定和摒弃。近年来,还有把胃外的十二指肠、空肠,甚至结肠异常增粗之恒径血管破裂大出血者也称为Dieulafoy溃疡[5~9]。2 发病情况2.1 发病率 Goldenberg(1990)认为本病的所谓少见是因为对其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病,但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病)临床少见,现将1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 患者男,28岁,因饮酒后呕血400ml,于1997年10月25日入院。既往无消化系统疾病,查体:P120,Bp14/6。轻度贫血貌。双肺无异常。心率120次/min,律齐。剑突下轻度压病。血常规:RBC:2.4 × 10112, Hb80。胃镜检查:胃粘膜全部被鲜血覆盖,水冲洗检查:胃窦、胃体、胃底未见溃疡、肿物及出血点,镜头运转视贲门时见有新鲜血流动。查找出血点困难,考虑贲门…  相似文献   

11.
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一种并非罕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随着急诊内镜检查的广泛开展,检出率呈增多趋势。自1990以来,我院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15例,现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孟氏液治疗恒径动脉出血1例报告寿明霞,陈成龙(丽水市人民医院胃镜室邮编323000)患者雷××男36岁因呕血约500ml,黑便约800mL入院.住院期间,用10%匍萄液250ml加雷尼替丁0.2静滴,1天1次,5%葡萄液500mL加PAmBAa6静滴...  相似文献   

13.
Dieulafoy病是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少见病因之一,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系胃粘膜下动脉先天发育异常,其病灶微小,但出血量大且急速,短时即可致休克,诊治时极易因忽略而漏诊、误诊、误治等。我院自1995年4月~2002年7月期间共诊断3例,均经内镜和戚手术证实,现结合文献,就其诊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刘震  黄晓蓉 《四川医学》2000,21(10):939-940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4 3岁。因黑便、餐后呕血半天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 ,胃底可见一长条形血痂 ,无溃疡和静脉曲张。保守治疗期间发生大量呕血 ,呕出鲜红色血液和血凝块 ,总量 4 50 0 ml以上。急诊剖腹、剖胃探查。术中发现 :胃底粘膜局限性糜烂 ,可见一 0 .2 cm直径动脉喷射状出血。诊断为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手术治愈。2 讨 论胃粘膜恒径动脉破裂出血 ,其病理诊断为粘膜下血管管径持续性扩大症 〔1〕。该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占同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 0 .2 8%~ 1.7%。由于先天性胃粘…  相似文献   

15.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Dieulafoy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病之一,之所以罕见,主要是对该病的命名和诊断无统一标准,临床医生缺乏足够的认识。我院1998—01/2003—12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胃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本病罕见,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尚不 详,在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比例约为0.15%~2.0%[1].  相似文献   

17.
胃恒径动脉畸形临床虽非多见,但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再出血率高,且往往出血量大,病情凶险。而胃恒径动脉畸形病灶较小,其再出血风险易被忽视。现回顾分析我院近8年收治的首次胃镜检查无活动出血的胃恒径动脉畸形内镜下治疗和再出血情况,旨在重视胃恒径动脉畸形,并作积极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杜氏病(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一种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临床上以间断消化道大出血而无相关病史为特点。该病症状隐匿、起病急,出血量大,诊断困难,若不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死亡率高。我科近5年内收治12例,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0例在内科经内镜止血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Dieulafoy病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可引起致命性消化道出血。本病较少见,不易诊断,合并消化道溃疡出血时更易漏诊。从1996年~2001年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男,53岁,1996年6月27日因呕血2小时入院。胃镜提示:胃底贲门旁后壁距离1cm处有一圆形溃疡,直经0.6cm,边缘整齐,可见血痂及凝块。内科保守治疗4天无效,反复呕血,血压降为0而转外科手术治厅。术中所见:距责门约3cm处小弯侧一直径l.5cm溃疡疤痕,仍出血(动脉性)。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氏吻合。术后12日痊愈出院。病理检查:胃贲门处慢性溃疡。  相似文献   

20.
Dieulafoy病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溃破出血,发病急,诊断困难,病死率较高。现报道我院收治的4例,并结合文献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例1男,33岁,黑便8d,输血2400ml,黑便不止,血红蛋白48g/L,转外科剖腹探查。纵行切开胃前壁约12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