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童舜华 《中医药学刊》2005,23(2):321-321,329
对当代病证结合论治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西医诊断疾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结合:中西医辨病与辨证论治的结合;西医辨病论治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对当代病证结合论治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西医诊断疾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结合;中西医辨病与辨证论治的结合;西医辨病论治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症三位一体的论治模式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现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与张仲景将病证症有机融合的优点结合起来,构想了"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症三位一体的论治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重视疾病基本病机的探索.辨识疾病基本病机是辨病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为了确立治则治法,指导辨证论治.(2)突出辨证论治的主导地位.辨证的目的在于揭示患者机体疾病发展阶段的个体特殊性,并与辨病所确立的治疗原则、方法、特异性药物、用药禁忌等紧密联系起来,使治疗个体化,从而充实辨病.(3)注重症状的辨识治疗.在辨病与辨证基础上进行必要而恰当的辨症论治,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病证结合论治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其重大意义为世公认。《伤寒杂病论》的又一成就 ,是继承和发展《内经》寓辨证于辨病的思想。将病、证和症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通过“依症辨病、据病辨证和随症加减”的基本方法 ,确立了病、证、症结合论治的临床诊疗模式 ,为后世临床医学的丰富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 依症辨病症是病、证的具体表现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证本质与传变方向。日本汉方医学家大冢敬节认为伤寒辨证分主症、客症 ,主症“好比常在其家的主人”,是比较固定的 ,客症“譬如客人之来去不一定…  相似文献   

5.
朱良春病证结合思想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朱良春病证结合思想。认为其具体体现为:谨守病机,分期论治;精研专病,创制专方;辨西医病,融中医理;辨证论治,专病专药;见薇知著,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病证结合论治体系,渗透着极其丰富的现代科学内涵,它与现代前沿科学中个体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之间有极强的互补性和趋近特征。从辨病是医学个体化的前提,辨证是医学个体化的高度概括,病证的形成与个体易感性,辨证用药与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探讨了中医学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疾病论治方法与医学个体化研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该文总结分析夏仲元教授“辨体-病证症结合”论治桥本氏病相关经验。夏教授认为辨体需关注甲功、过敏体质;其中脾虚为重要病机,临证采用扶正消瘿八法治疗。甲亢期以养阴清热、重镇安神为主,佐以软坚散结,多用左归丸或知柏地黄丸加减。甲功正常期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消瘿,采用柴胡疏肝散合消瘰丸加减。甲减期以补气温阳为先,方药采用金匮肾气丸合二仙汤加减。辨症常用山慈菇、射干、夏枯草、海藻玉壶汤治疗瘿肿;补中益气汤治疗乏力、肌肉关节痛;当归芍药散或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黏液性水肿。  相似文献   

8.
该文回顾、分析了当代西医病与中医证结合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其相应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当代病证结合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辨证标准的研究,特定疾病的分型、分期、核心病机研究和证本质研究。其中,辨证标准的研究和疾病的分型、分期、核心病机研究多采用“以病统证”的研究思路,证本质的研究主要采用“以证统病”的研究思路。最后提出未来病证结合的研究:应始终坚持面向临床,为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服务;亟需进一步挖掘中医原创思维;更应注重充分吸纳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病导致脑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近代中医对中风的诊疗方式分为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两种,两者从不同角度认识和治疗疾病,都有其独到之处。如单独用于临床,则各有局限性,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即病证结合进行论治。1辨证、辨病的概念及中风辨治模  相似文献   

10.
病证结合,因中、西医“病”的内涵不同,可分为传统病证结合及中西医病证结合。这两种病证结合模式虽有相同之处,但差异更为突出,体现在“病”“辨病”“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和“应用范围”等若干个方面。通过梳理两者的“同”与“异”,知晓病证结合模式应当秉承中医内涵,“衷中参西”,才能更有助于中医诊疗特色和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辨病与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临床上倾向于把病证结合理解为以西医诊病与中医治证的结合,并视作病证结合的基本模式,这种认识存在片面性。系统地回顾中医学辨病与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表明:《内经》时期确立辨病论治原则并产生辨证论治思想的萌芽;东汉张仲景奠定了在辨病论治体系下辨证论治的基础;晋唐时期辨病论治是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宋金元明清时期确立辨证论治的核心地位;近现代医家对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作出重视审视。  相似文献   

12.
肺系疫病是中医疫病中传染性最强、发病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一类。总结肺系疫病的近现代辨证论治方法,多继承应用传统的伤寒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方法等,或者将2种及2种以上传统方法相结合地创新性应用;分期(型)论治的方法因其简便性、现代临床适用性,应用非常普遍;此外肺系疫病还常根据具体疾病的自身演变特点采取特殊的辨治方法,如辨顺症、逆症治疗与辨常证、变证治疗方法。认为肺系疫病的辨治应当结合辨证、辨病与辨证论治,传承创新,以适应现代临床的特点及需求。  相似文献   

13.
辨病与辨证结合诊治小儿自主神经性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自主神经性癫痫是以自主神经症状为主、不伴躯体抽搐发作的癫痫的一种类型。临床上以辨病与辨症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病证结合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病证结合做一初步介绍,论述其理论体系的意义所在。主要讨论病证结合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状况,当今病证结合的内涵,及其在辨证论治过程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系统辨证脉学是对传统脉学传承、创新后形成的独特的脉学体系,与传统脉学相比更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过程较为漫长。在系统辨证脉学视角下,将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按传统辨证分型分为痰瘀滞络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3个证型,以及从气机角度出发分为气亢于上证、气郁于中证、气陷于下证3个证型,并运用系统辨证脉学指导辨证论治,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准确辨证、高效论治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辨证标准的基本要素与构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辨证标准的建立必须对辨证的基本要素和构成进行准确的分析与把握。辨证的依据是医师收集的辨证信息,包括症状、体征、精神状态和发病时间、发病诱因、病史等其他信息。症状包括单一性症状、复合性症状、概括性症状,以及反映症状的相互关系、特点、程度、病程等。这些症状所含的辨证信息和意义是不同的,不等价的。正确分解这些症状,准确界定,对于辨证论治规范化、标准化是必须的。症状具有辨证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单一的、多维的,或不明显的(潜值),一些具有潜值的症状共同出现时,可以形成具有明显辨证意义的“新值”。辨证主要由辨病邪、辨病性、辨病位等三个要素构成,辨证还要求辨标本缓急、辨病势和辨真伪。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疗皮肤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我院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中医治疗经验,在治疗上重视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尤其是在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常收显效。文章旨在介绍本院运用辨证论治法则治疗各种皮肤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凭脉辨证是张仲景辨证的主要特色,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脉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内容丰富、论理精辟。探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关于脉证的条文,认为《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主要包括凭脉辨病因、凭脉辨病位、凭脉辨病性、凭脉确定病证、阐释病机、凭论治凭脉判断预后几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凭借脉象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脉证思想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临床诊治疾病和深入研讨中医基础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失眠临床辨证论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参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812例失眠患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失眠临床症侯主要特点是精神亢奋者多,精神衰弱者少;气血旺盛者多,气血虚弱者少;无外邪感染者多,有外邪感染者少;中壮年人较多,老年人较少;因精神情志因素合并其他体疾病或精神疾病者多,单纯因体质因素先天不足神经衰弱者少;实证者较多,虚证者较少。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观点,并强调从肝立论治疗失眠,兼顾调理四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尿道综合征是现代医学病名,为已婚女性常见病,治疗颇为棘手。文章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特征,将尿道综合征分成5个类型论治,提出尿道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困、下注膀胱,可兼气滞、血瘀、阴亏,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湿热为病,湿为本,热为标,热为湿困蕴化而成。除湿热之邪,湿宜“温”化,热要“凉”清。治疗湿热之证,要寒、温药并用,寒而不过以免助湿,温而不多以防助热,四诊合参,在定性湿热的基础上,仔细分辨“湿”与“热”孰重孰轻,准确把握寒、温药的用药比例,小心进退,力求无偏,是治疗湿热证有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