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3例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相关文献 ,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常见的症状为瘤体呈膨胀性生长、局部肿痛及临近器官压迫症状 ,较为特异的是穿刺有高压不凝血液喷出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3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 ,随访 3~ 5年无复发。结论 :上颌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征象表现为“气球样、皂泡样”改变 ,治疗应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2.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成德照,李玉桂(山东省广饶县人民医院骨科)关键词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为一病因未明,性质未定的骨病损,易与骨肿瘤相混淆而误诊,我院自1976年以来收治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结合资料就其诊断与治疗讨论如下。1...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鼻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筛窦动脉瘤样骨囊肿并收集国内文献报道的11例共12例鼻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各6例,年龄6~48岁,其中6~16岁10例。临床表现为面颊部胀痛,鼻塞,鼻出血,眼突等。病灶位于左侧7例,右侧5例。6例10次术前组织学活检仅1例达到术前诊断,其余均误诊。动脉造影肿瘤为少血供。典型X线表现为气球状囊样透光区,骨皮质薄如蛋壳。CT表现为有骨壳的膨胀性囊状低密度区。MR表现为蜂窝状多囊性低信号区,边缘光整。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术前误诊率高,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可减少误诊率。术前肿瘤动脉栓塞对减少术中出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诊断特征。②方法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8例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蜂窝状囊实性软组织肿块,骨性包壳内缘见多弧状压迹。1例出现液-液平面,2例出现不规则细条状钙化。④结论边界清楚的骨质破坏区内蜂窝状囊实性肿块征象较液-液平面征象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动脉瘤样骨囊肿及伴随病变刘会英,吴世祥,王晓萌附属三院病理科(050051)关键词动脉瘤,骨囊肿,部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2例,女14例。年龄10~56岁,平均年龄25.4岁。发生部位;股骨近端21例(58.3%),肱骨6例(16.7%),...  相似文献   

6.
李堃  王伟军 《吉林医学》2011,32(23):4842-4843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CT和磁共振表现。方法:对3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均行X线检查,17例CT扫描,9例磁共振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结果:动脉瘤样骨囊肿四肢长骨18例,骨盆7例,椎体5例,锁骨及跟骨各1例。结论: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囊鼻粘液囊肿袋状化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对鼻内窥镜对蝶,额,筛窦粘液囊肿的病人施行袋状化手术,分别随访3-5年,观察治疗结果。方法;对15例病人,男9例,女6例,年龄28-72岁,平均44.73岁,其中蝶窦囊肿5例(并筛窦囊肿1例,并上颌窦囊肿1例,蝶额筛窦囊肿1例),筛窦囊肿11例(并上颌窦囊肿3例),额筛窦囊肿3例,应用鼻内窥镜施行袋状化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随访3-5年。结果 ;凸眼,鼻塞,头痛等症状消失,囊肿无复发。结论:  相似文献   

8.
洪春华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1):684-685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 6例 ,男 4例 ,女 2例 ,最大年龄 5 3岁 ,最小 15岁。筛窦粘液囊肿 2例 ,额窦粘液囊肿 1例 ,额筛窦粘液囊肿 2例 ,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2 临床及 CT表现2 .1 上颌窦粘液囊肿表现为同侧鼻腔流蛋黄样鼻涕 ,面部肿胀、压痛 ,有压乒乓球样感觉。上颌窦穿刺时 ,内侧壁骨质缺损 ,抽出黄色粘稠分泌物。 CT扫描 :左上颌窦腔膨胀性改变 ,有密度不均阴影。2 .2 其他 5例均有眼球外突或移位改变 ,但视力不受影响 ,且伴有头痛及相应鼻窦胀痛或触压痛。 CT检查可见额、筛窦占位性改变或囊性阴影。手术方法除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按上颌窦根治术进行外 ,其他 5例均按鼻外额、筛窦手术常规术式进行 ,充分暴露窦腔 ,咬除鼻骨、上颌窦额突、额骨鼻突 ,开放筛房 ,使成宽畅之鼻筛额通道。再切开鼻丘部粘骨膜 ,呈“U”形。将粘骨膜瓣反转覆盖于额(筛 )窦底壁 ,使新建通道与鼻腔相通 ,用碘仿纱条压迫固定粘骨膜瓣 ,并置橡皮引流管于窦腔内 ,下端由前鼻孔引出。 2周后抽出窦内纱条及引流管。讨 论鼻窦粘液囊中多见于额窦及筛窦 ,而蝶窦较少 ,上颌窦则很少见。囊肿甚大时 ,可数窦同受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扫描对额筛窦粘液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CT检查12例额筛窦粘液囊肿患,结合手术病理对照分析液囊肿的CT表现,结果:在12例中,额窦3例,额筛窦5例,累及整个筛窦1例,前组筛窦3例,CT表现为:(1)囊肿为类圆形,呈典型的气球样征象。(2)囊肿瘤密度均匀,增强后无明显强化。(3)窦腔膨胀性扩大,窦壁变薄,囊肿突出侧窦壁骨质吸收破坏,均向眼眶内突出,(4)囊肿轮廓光滑,与周围正常组织间有清楚的边界。结论:CT不但可显病变的位置,范围及继发改变情况,根据病变的典型表现还可对粘液囊肿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骨囊肿和动脉瘤型骨囊肿(附28例分析)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高书元,马定千,燕春茂,李二虎骨囊肿是发生于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病,而动脉瘤样骨囊肿不多见,现将我院自1985年以来收治的26例孤立性骨囊肿和2例动脉瘤型骨囊肿报告如下,并加以分析。临床资...  相似文献   

11.
额筛窦囊肿8例报告沈阳军区总医院(110015)王桂茹焦方东我院自1994~1996年收治41例鼻窦囊肿,其中以上颌囊肿居首位,占80.5%,额筛窦囊肿次之占19.5%。由于额筛窦囊肿易与眼科疾病相混,治疗有其特殊性,本文就8例额筛窦囊肿之病因、表现...  相似文献   

12.
额筛窦恶性肿瘤王承荣,李丽华,吴天福,刘凯,徐冰(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咽喉科)关键词额窦;筛窦;恶性肿瘤额筛窦恶性肿瘤少见,额窦原发恶性肿瘤更为罕见,不论原发或继发都可能累积蝶窦、眼眶、筛板和颅脑,治疗困难。现将我院近30年来收治的额、筛窦恶性肿瘤31例...  相似文献   

13.
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国内报导不多,尤其对本病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更少。本科于1980年10月—1981年2月先后治疗动脉瘤样骨囊肿并发感染和并发病理骨折各一例。现将治疗问题进行讨论。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4.
鼻窦粘液囊肿袋状化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应用鼻内窥镜对蝶、额、筛窦粘液囊肿的病人施行袋状化手术,分别随访3~5 年,观察治疗结果。方法:对15 例病人,男9 例,女6 例,年龄28~72 岁,平均44.73 岁,其中蝶窦囊肿5例(并筛窦囊肿1 例,并上颌窦囊肿1 例,蝶额筛窦囊肿1 例),筛窦囊肿11 例(并上颌窦囊肿3例),额筛窦囊肿3 例,应用鼻内窥镜施行袋状化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随访3~5 年。结果:凸眼、鼻塞、头痛等症状消失,囊肿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施行鼻窦囊肿袋状化手术,简捷、经济、手术确实、副损伤小、面部无瘢痕,并可保留鼻窦粘膜的功能,是处理鼻窦粘液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蝶额、筛窦囊肿手术进路的选择,对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至为重要。采用鼻内窥镜下鼻内进路手术的效果较为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蝶、额、筛窦囊肿9例,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4~75岁,平均52岁。囊肿位于右侧5例,左侧3例,双侧1例;9例中蝶窦囊...  相似文献   

16.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好发于青年的一种良性病变,本文总结1980~2007年间骨科送检的动脉瘤样骨囊肿32例,结合文献复习,着重就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复习本院近30年问骨科送检动脉瘤样骨囊肿材料32例,其中7例为切除的大块骨组织,其余25例均为搔刮标本,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6~66岁,以10~30岁年龄组居多,  相似文献   

17.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脉瘤样囊肿的CT特征。方法 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肿的C 分析。结果 8例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蜂窝状囊实性软组织肿块,骨性包壳内缘见多弧状压迹1例出现液-液平面,2例出现不规则细条状鲺化。结论边界清楚的骨质破坏蜂窝状蜂实性快征象较液-液平面征象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动脉瘤样骨囊肿恶变1例赵恭华,魏长理,王泰龄(病理科)患者女性14岁病案号929323因腰痛伴双下肢乏力2月,双下肢不能行走1周,于1994年8月12日入院。查体:T_7棘突向后凸出,压痛,双下肢肌力差,Babinski征(十)。X线示T_7椎体、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2例均摄了平片,CT检查8例、MRI检查5例、DSA检查1例。结果:2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长管状骨16例,脊柱3例,骨盆2例,跖骨1例。平片和CT多表现为偏心膨胀性骨破坏,CT常可显示骨性分隔及液一液平面,MRI检查多表现为多囊长T1、长T2信号特点,CT和MRI检查13例中有4例出现液一液平面。DSA表现实质期可见中等量肿瘤染色。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特别是MRI对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0.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良性骨病变,但往往易误诊为骨的恶性肿瘤。现将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