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80℃下不同冻存时间对脐血造血干细胞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0℃下分别冻存1、2、3、4、8、16、32 w的脐血细胞进行复苏,比较各组间有核细胞数、CD34^+数和台盼蓝拒染率的差异。结果脐血细胞在-80℃下保存1、2、3、4、8 w后,各组的有核细胞数和CD34^+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冻存16、32 w后较1 w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台盼蓝拒染率在8、16、32 w较1 w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4 w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80℃直接冻存对于短期(〈8 w)脐血细胞的活性(有核细胞数、CD34^+数和台盼蓝拒染率)无明显影响,但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脐血细胞的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分离方法分离脐血造血细胞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索一种高效快捷可适用于大型脐血库分离脐血造血细胞的理想方法。方法 以改良的羟乙基淀粉 (HES)分离法为主体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明胶法和自然离心沉降法进行对比 ,系统比较 4种分离方法分离脐血总有核细胞 (TNC)、单个核细胞 (MNC)和CD34+ 造血细胞分离的得率效果。结果  4种分离方法在分离脐血TNC、MNC及CD34+ 造血细胞得率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其中以HES法和明胶法效果较好 ,两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 ,分别能使TNC、MNC及CD34+ 造血细胞的得率平均可达 90 .0 %、89.0 %、90 .0 %和 82 .7%、83.3%、84 .5 %。相比之下 ,HES无论在操作时间、操作过程、造血细胞的终体积和细菌污染率等方面都更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HES法是一种高效、实用的脐血造血细胞分离方法 ,可适用于大型脐血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外周血干细胞在-80℃条件下保存时间与细胞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种简便的-80℃干细胞冻存方法,其干细胞保护剂终浓度为5%二甲基亚砜(DMSO),3%羟乙基淀粉(HES)和4%人血白蛋白(HAS),不经程序降温,直接-80℃冰箱冻存,并调整细胞浓度为(2~4)×107/mL,分别对冻存1、3、6、9、12个月干细胞活性进行检测,观察台盼蓝拒染率和MNC、CD34+细胞的回收率.结果 干细胞活性在12个月内均无明显下降,其台盼蓝拒染率和MNC、CD34+ 细胞的回收率都在80%以上.不同时间冻存的干细胞活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5% DMSO、3% HES 和4% HAS作为干细胞冷冻保护剂直接在-80℃冰箱冻存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能有效地保护外周血干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4.
脐血CD34+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脐血造血干细胞的分离是进行干细胞移植、体外扩增培养的关键.研究采用明胶自然沉降法、Fi-coll分层法分离脐血MNC后,用MACS分离纯化CD34+细胞,计数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纯度分析.结果显示每份脐血的采集量平均为95±52 ml,3 g/dl明胶自然沉降法所获MNC密度平均为(5.76±0.67)×107/ml;CD34+细胞密度平均为(5.53±1.16)×105/ml,较Ficoll分层法高(P<0.01).因此,3 g/dl明胶自然沉降法是一种较理想的分离MNC的方法,用明胶沉降法和MACS相结合是分离脐血CD34+细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脐血造血干细胞的分离是进行干细胞移植、体外扩增培养的关键。研究采用明胶自然沉降法、Ficoll分层法分离脐血MNC后,用MACS分离纯化CD34+细胞,计数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纯度分析。结果显示:每份脐血的采集量平均为95+52ml,3g/dl明胶自然沉降法所获MNC密度平均为(5.76±0.67)×107/ml;CD34+细胞密度平均为(5.53±1.16)×105/ml,较Fi-coll分层法高(P<0.01)。因此,3g/dl明胶自然沉降法是一种较理想的分离MNC的方法,用明胶沉降法和MACS相结合是分离脐血CD34+细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脐血处理的关键问题是提高干细胞的回收率及实现处理过程的标准化和可重复化,实验对此进行探讨,比较干细胞分离仪与传统羟乙基淀粉手工法分离脐血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05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完成。①脐血来源:39份脐血采自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命医院妇产科健康顺产新生儿脐带,产妇均知情同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仪器分离组17份、手工分离组22份。②实验方法:仪器分离组收集脐血称质量,计算体积,在开始处理前20min缓慢加入相当于20%脐血体积的60g/L羟乙基淀粉。仪器分离组按仪器要求自动分离,分离终体积20mL。手工分离组50g离心5min,压浆板压出全部血浆以及18mL红细胞移至无菌空袋,500g离心13min,自动压浆板压出血浆,保留20mL终体积样本。③实验评估:采用全自动计数仪进行检测有核细胞(白细胞)、红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分析CD34 含量。结果:采用干细胞分离仪处理浓缩脐血,有核细胞回收率为(89.7±3.4)%,CD34 细胞回收率为(98.8±5.1)%,红细胞去除率为(55.2±16.7)%,均比手工分离组分离效果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同时,仪器分离组有核细胞回收率、CD34 细胞回收率的标准差均明显低于手工分离组(3.4vs.15.3;5.1vs.10.3)。结论:相比传统的羟乙基淀粉手工分离法,干细胞分离仪脐血分离浓缩效果理想,且结果标准误小,数据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脐血造血干细胞库的标准工作程序。采用自然沉降法加离心法制备脐血的造血干细胞 ,经CD34 细胞计数、集落培养、微生物检测、传染病指标检测、HLA分型后 ,将造血干细胞贮存在液氮中保存。结果表明 :贮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数平均值为 (10 .94± 2 .74 )× 10 8,回收率为 (79.82± 17.76 ) % ,CD34 细胞数平均值为 (5 1.6 2± 30 .5 3)× 10 5。 8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冰冻 2年后复苏 ,其有核细胞、CD34 细胞、CFU GM回收率分别为 (91.4± 6 .0 ) %、(84 .6± 2 0 .0 ) %、(85 .8± 14 .9) %。结论 :本方法和程序能有效地保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分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很多,尚没有确定一种为最有效的方法。目的:寻找一种最为可靠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方法:应用Percoll分离液法和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对脐血进行分离得到单核细胞,在含体积分数15%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传代。观察不同分离方法脐血单核细胞的回收率,每次传代的时间和细胞增值速度,培养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CD44、CD34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Percoll分离液法相比羟乙基淀粉沉降法获得的单核细胞多,单核细胞回收率高(P<0.01),第1次传代时间短(P<0.01)。然而两种方法获得的细胞经培养在形态的变化和表面标志物CD90、CD44、CD34的表达上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以羟乙基淀粉沉降法的分离效率较高,培养时间短,但是并不能获得质量较高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分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很多,尚没有确定一种为最有效的方法。目的:寻找一种最为可靠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方法:应用Percoll分离液法和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对脐血进行分离得到单核细胞,在含体积分数15%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传代。观察不同分离方法脐血单核细胞的回收率,每次传代的时间和细胞增值速度,培养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CD44、CD34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Percoll分离液法相比羟乙基淀粉沉降法获得的单核细胞多,单核细胞回收率高(P〈0.01),第1次传代时间短(P〈0.01)。然而两种方法获得的细胞经培养在形态的变化和表面标志物CD90、CD44、CD34的表达上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以羟乙基淀粉沉降法的分离效率较高,培养时间短,但是并不能获得质量较高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密度分离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建立脐血造血细胞库,减少脐血储存空间,探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密度分离效果。方法:选用五种不同比密的Ficoll分离液(1.084、1.077、1.072、1.064、1.054g/L)分离脐血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了41例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和有核细胞(NC)的回收率并作了对比研究。结果:1.064g/L Ficoll分离脐血有核细胞回收率3.6%,淋巴细胞去除率为86.6%;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MNC)中CD34^ 细胞平均纯度为10.3%,最高可高达46.6%;所分离的细胞体外易形成CFU-GM及BFU-E。结论:不同比密分离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具有不同影响。其中1.064g/L Ficoll分离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是一种方便、实用、有效的方法。所分离的细胞体外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1.
背景:单份脐血难以满足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要求,需对其进行体外扩增,这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培养条件,而且容易导致干细胞自身分化,从而影响移植效果.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3基因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转导脐血CD34+细胞,观察白细胞介素3的表达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一基因组学体外实验,于2008年在承德医学院完成.材料:健康成人外周血由承德市中心血站提供,脐血由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提供,提供者对实验均知情同意.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应用Fi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提取白细胞介素3 mRNA,应用RT-PCT扩增白细胞介素3 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IL-3.设立2组:实验组利用基因枪技术将pcDNA3/IL-3导入脐血CD34+细胞中,对照组未行转染.主要观察指标:采用人白细胞介素3 ELISA试剂盒检测脐血CD34+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3水平.结果:扩增的白细胞介素3基因cDNA理论上应为616 bp,实际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紫外线下可见预期大小的条带,反转录合成的cDNA完整.BamH Ⅰ和XbaⅠ双酶切后,电泳可见616 bp的插入片段,与白细胞介素3基因序列相同.转染第1~7天,实验组脐血CD34+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3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对照组(t=3.46,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3基因cDNA克隆成功,并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IL-3,pcDNA3/IL-3能在脐血CD34+细胞中短期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脐带血干细胞制备进行检测,为临床安全、有效地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测定母体和脐带血标本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巨细胞病毒(CMV)、内毒素、支原体和病原微生物。应用体外分离纯化试剂盒,分离干细胞,计数提取后单个核细胞数,经台酚兰染色检测干细胞活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干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提取后有核细胞数为(5.4±1.09)×107,脐血的量和提取干细胞数成正相关。干细胞活力检测分离的活性率为(98.7±1.3)%。流式细胞仪测得脐血干细胞CD34+为(1.55±0.67)%(n=19)。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脐血CD3细胞数较少,CD4和CD8细胞数之和明显高于CD3细胞数,且选择脐血CD4/CD8小于1.3,这也是脐血移植时GVHD表现轻微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脐血干细胞制剂的制备,符合细胞治疗的相关安全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为避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过程中应用异种血清的排斥以及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效率,制备脐带血清体外扩增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的:比较脐带血清和成人自体血清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10/2008-06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细胞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16份骨髓标本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提供.方法:采用Ficoll Paque细胞分离液从16例新鲜成人骨髓穿刺液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含体积分数为10%脐带血清、成人自体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取第4代细胞进行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成骨诱导体系及脂肪诱导体系分别诱导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免疫表型及免疫化学染色进行鉴定.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形态.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计数和细胞周期.③表面标志物的鉴定.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成脂情况.结果:①脐带血清组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增殖数量和速度上优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两种血清培养条件下,只有少数细胞处于活跃的增殖期,脐带血清组S期细胞多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②脐带血清组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73、CD105的阳性率均在90%以上,高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而CD31、CD34、CD45的阳性率均在2%以下,CD31阳性率低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③脐带血清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成骨细胞阳性率和脂肪细胞阳性率均高于自体血清组(P<0.05).结论:脐带血清组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度和体外诱导分化能力比成人自体血清组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的扩增作用及扩增后CD49d和CXCR4的变化,将新鲜脐血标本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无基质培养体系中培养7天,在0天,7天检测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49d^+的细胞数和集落形成单位(CFU)数.根据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实验分组为:对照组;SF组(SCF+FL);SFT组(SCF+FL+TPO)和SFT6组(SCF+FL+TP0+IL-6)。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SF组合仅能低水平支持脐血造血细胞扩增,加入TPO后即SCF/FL/TPO组合能有效的扩增脐血细胞,但SFT和SFT6两组之间差异却无明显发生(P〉0.05);SF,SFT和SFT63组的细胞因子组合均可提高脐血CD34^+细胞CD49d,CXCR4的表达,但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F组合可协同扩增人造血细胞,但协同作用较弱;TPO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而IL-6作用不显著;SCF/FL/TPO 3种因子组合不仅可促进脐血造血祖细胞的扩增,而且可上调脐血造血细胞CD49d,CXCR4表达。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在临床多种疾病中展开研究,作为一种动态的活细胞,移植前的细胞活性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锥虫蓝染色虽然是目前评价细胞活性的常用指标,但由于其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准确反映细胞功能状态。目的:探寻可准确反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状态的活性指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理盐水4℃条件下保存0,2,4,6h,采用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细胞活性测定方法(锥虫蓝染色法、Annexin V-PI、TUNEL、CCK-8、Live-Dead Assay、贴壁实验)检测保存后细胞存活率,进一步观察它们与反映细胞功能状态指标克隆形成率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与结论: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呈梭形贴壁生长,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CD29、CD44与CD105表达呈现阳性,CD34与CD45表达呈现阴性,成脂及成骨诱导均表达阳性。锥虫蓝染色法得到的细胞活力与相应的克隆形成率相关性不大,而其他检测方法较锥虫蓝染色法而言相关性较好,其中以贴壁实验最为明显。证明了贴壁实验是目前反映细胞活性状态相对最为精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基质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的造血支持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细胞,接种于底层已制备好的人AGM区基质细胞S1~S5饲养层的24孔板中,同时设无饲养层组及取自同期胚胎的躯干成纤维(hFT)细胞为对照,体外培养28 d,每7 d收获细胞并检测总数,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34+CD38细胞含量,并行造血细胞集落培养.结果在未加外源性造血生长因子的条件下,5株人AGM区基质细胞hAGMS1~S5对造血细胞总数、CD34+及CD34+CD38细胞、造血细胞集落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增及维持作用,与无饲养层组、hFT细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总数在21 d达到峰值[扩增(25.13±4.83)倍],CD34+、CD34+CD38-细胞在扩增14 d达到峰值[(2.68±0.51)倍、(2.38±0.45)倍],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单位(HPP-CFU)亦在14 d达到峰值[(2.62±0.85)倍].hAGMS1~S5的造血支持作用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AGMS3、S4优于S1、S2及S5.结论人AGM区基质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具有维持及扩增作用,特别是hAGMS3、S4两株细胞具有更好的维持作用,为胚胎早期造血发生机制和诱导胚胎干细胞造血分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模式细胞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胎盘组织及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祖细胞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大量的临床移植表明人脐血 (UCB)可以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儿童中得到造血重建 ,可是在成人中脐血移植 (UCBT)效果并不理想 ,这主要是脐血中所含的细胞数及造血干 /祖细胞数有限 ,而不适宜体重较大的成人。本研究在收集脐血的同时 ,也分别收集胎盘血 (UPB)及胎盘组织 (UPT)中的细胞 ,检测有核细胞数 ,CD34(造血干 /祖细胞的表明标记 )阳性细胞 ,粒单细胞集落 (CFU GM)。结果发现 :来自于胎盘血和胎盘组织中的有核细胞数是脐血细胞的 3- 4倍 ;脐血、胎盘血及胎盘组织细胞的有核细胞数分别为 (8.3± 1.0 4 )× 10 8,(16 .33± 5 .5 4 )× 10 8和(8.0 1± 2 .6 4 )× 10 8;CD34+ 细胞分别为 (0 .77± 0 .0 1)× 10 6,(1.2 5± 0 .5 5 )× 10 6和 (4.2 1± 1.90 )× 10 6;在细胞的长期培养中 ,UPB细胞和UPT细胞能生存更长时间 ,而且这些细胞更易贴壁形成纤维样的细胞 ;冰冻前后UPT细胞活性及回收率无明显差异 ,表明胎盘细胞和脐血细胞一样适合于长期储存 ;而且 ,在UPB和UPT中含有更高比例的T淋巴细胞抑制细胞群 ,可能意味着UPB和UPT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功能。结论指出 ,有必要建立含有胎盘和脐血细胞的血库 ,以便为大剂量放疗及化疗后的儿童及成年病人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为重建造血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López MC  Lawrence DA 《Transfusion》2008,48(6):1115-1121
BACKGROUND: Successful hematopoietic engraftment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viable CD34+ stem cells. Therefore,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viable CD34+ stem cells is required. STUDY DESIGN AND METHODS: To evaluate clinical laboratory performance, the 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initiated proficiency testing (PT) for viable CD34+ stem cells. Preserved adult peripheral blood was spiked with preserved cord blood CD34+ stem cells and was shipped to the participating laboratories. Three educational and two graded PTs were performed by participating laboratories, and their results were analyzed for consistenc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iability with 7-aminoactinomycin D (7-AAD) and ToPro-3 dyes also was performed. RESULTS: Laboratories had to adapt their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to include a viability dye to quantify the number of viable CD34+ stem cells. The majority of laboratories chose 7-AAD as their preferred viability dye, but propidium iodide (PI) and ToPro-3 were used by two laboratories. Once all laboratories started to simultaneously analyze viability and staining for CD34, graded PTs started. Lower numbers of viable CD34+ stem cells were obtained for ToPro-3 when the dye was compared with 7-AAD. CONCLU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oPro-3 stains more cells than 7-AAD and likely includes compromised cells. The use of new vital dyes, like ToPro-3, that may stain preapoptotic cells could represent an important advance to improve the quantification of viable CD34+ stem cells, for engraftment purposes.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document the benefits of switching to a method that excludes not only dead cells, but apoptotic cells as well.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适龄产妇脐血中分离出CD34^ CD38^-细胞,在体外较长时间培养后观察分析CD34^ CD38^-细胞分裂增殖、凋亡以及干细胞因子对CD34^ CD38^-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从10例健康产妇脐血中分选出CD34^ 和CD38^-标记的脐血原始细胞.在添加IL-3、IL-6、GM—CSF、EPO、IGF—1和SCF6种混合因子的干细胞培养基中培养6个月,观察细胞并绘制生长曲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干细胞因子对CD34^ CD38^-细胞生长的影响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38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脐血CD34^ CD38^-细胞可在体外较长时间培养增殖,无异常或过度的细胞凋亡发生。结论:通过控制培养条件,脐血CD34^ CD38^-早期造血祖细胞可在体外较长时间培养增殖,以作为大量脐血原始细胞移植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利用人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的人粒细胞应用于临床大剂量放,化疗后预防感染的可行性,利用源自人胎盘脐带血的CD34^ 细胞及SCF,IL-3,IL-6和G-CSF的细胞因子组合的培养条件。体外进行向粒细胞的诱导分化。结果表明,在该体系条件下可诱导分化出约1000倍数量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效率可达60%以上。且诱导分化的细胞染色体未出现异常。裸鼠致瘤实验表明该细胞不具致瘤性。细胞体外生长14-21天为高峰,33天后细胞不再增殖,且诱导分化出的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的功能。结论:利用细胞工程的方法体外“生产”出的粒细胞具有应用安全性,且具备生理状态下产生的此种细胞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