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致血清中产生血小板抗体(主要为PAIgG),使循环中血小板破坏增加所致.随着血小板检测仪器的改进,我们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4项参数,旨在探讨血小板参数在ITP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需输注血小板治疗的患者350例分为既往无输血史(A组,110例)和有输血史(B组,240例)两组,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其中,血小板抗体阳性99例,61例行给予配合性血小板输注(C组),38例行随机血小板输注(D组);计算输注后1 h和24 h血小板升高指数(CCI),CCI>4.5×109/L判为输注有效。结果 B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37.50%,高于A组的8.18%( P<0.05 ),且随着输血次数增多而增高。C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高于D组(83.61% vs .26.32%)(P<0.05)。结论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易产生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实施交叉配型可明显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检测血小板参数在妊娠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妊娠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76例临床资料。结果与正常妊娠对照组相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CITP)组,PLT计数减少(P〈0.01),MPV及PDW升高(P〈0.05);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组,PLT计数减少(P〈0.01),MPV、PDW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组,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升高(P〈0.05)。妊娠期肝功能损害组,PLT计数及MPV减少(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MPV、PDW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探讨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联,并分析血小板抗体产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用固相凝集法检测158例血液病患者输注前血小板抗体,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每次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计算出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结合输注血小板后出血表现是否得到改善来判断输注疗效,分析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并根据病因、患者性别、输注次数及血小板种类分别分组,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158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53.16%,血小板抗体总阳性检测率为17.72%;②血小板输注有效组抗体阳性率(5.95%)远低于输注无效组(31.08%)(P〈0.05);③不同病因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TP组抗体阳性率最高(34.38%),白血病组最低(8.86%);④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⑤不同血小板输注次数组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输注次数增多,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增高;⑥不同种类血小板组的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单采组(8.77%)低于浓缩组(22.77%)(P〈0.05)。结论①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血小板输注疗效密切相关,血小板抗体是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重要免疫因素之一;②血液病患者的病因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相关性;③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患者性别无关;④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血小板抗体产生密切相关;⑤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注的血小板种类有关,单采组明显低于浓缩组。  相似文献   

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疾病,我们对正常妊娠及妊高征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四项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肿瘤患者治疗前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雷敏生于哈娜姚霞谷永强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PLT),血小板分配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P—LCR)四项。为临床评价病人的血小板功能提供了依据。国内对血液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时血小板4项参数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Couher公司GEN S sysLem2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55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的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急性期时患者PLT、PCT明显减少(P〈0.05),MPV、PDW明显增加(P〈0.01)。结论:动态观察血小板4项参数对脑梗死的诊断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是血液凝固中重要的血液成分,其主要功能是生理性止血。血小板输注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失病人的出血症状,恢复和维持人体的正常止血和凝血功能。血小板输注可降低由于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严重出血,并已成为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有效支持疗法。但反复输注血小板或既往大量输血(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会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或(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破坏血小板,使血小板存活期缩短,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 R),出血症状无法得到改善,严重影响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血液病患者机采血小板输注1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谦  来右贝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23-1624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治疗血液病的效果。方法收集输注机采血小板176例(572次)的资料,比较输注前后24h内血小板检查结果,以血小板增加值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所有输注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输注前比较显著提高(P〈0.01),总有效率为89.2%(157/176),总有效例次有效率为71.3%(408/572)。结论机采血小板对血液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科学合理有效使用血小板的意识仍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血小板及其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SF-3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96例确诊为呼吸道感染患儿及5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血小板及其参数。结果:呼吸道感染患儿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小板汁数(PLT)、血小板体积(MPV)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小板及其参数的测定,协助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任虹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84-185,188
目的观察血小板抗体产生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00例输血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输注的血小板没有滤除白细胞,B组患者输注的血小板滤除白细胞。检测两组血小板相关抗体(HLA抗体)阳性率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抗体)阳性率,评估两组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 A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48.9%,B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L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6%和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PA抗体阳性率是15.6%和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滤除白细胞的血小板,可以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5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网织血小板(RP)进行检测,旨在探讨PAIgG和RP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PLT)参数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27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血小板的参数进行检测,行病例一对照的验汪性研究。结果患病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大血小板比率(large platelet rate LPR)高于对照。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C)、血小板压积(plateleterit PCT)两者比较无变化。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中PDW、MPV、LPR明显增高,提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为指导临床预防、诊治青年急性脑梗死提供简便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静静  刘巧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330-2331
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测定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直方图,同时以手工法记数血小板,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140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PAIgG、PAIgM、PAIgA3项联合检测。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伴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AI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血液肿瘤组和肝病患者组PAIg阳性略高于正常对照组。ITP、SLE的PAIgG、PAIgA、PAIgM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肿瘤组和肝病患者组则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AIg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必要时也可作为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白细胞滤器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效果,提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白细胞滤器输注血小板;检测输注前及输注后1h、24h血小板计数,HLA和HPA抗体阳性率及输注血小板无效率。结果观察组320例,有效例258例(80.62%),无效62例(19.38%)。对照组300例,有效103例(34.33%),无效197例(65.7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无效率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去白细胞血小板输注可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加强血小板抗体筛查可降低免疫性输注血小板无效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骆科允  冯进 《贵州医药》2005,29(12):1097-1098
应用ADVIA 120作全血细胞计数时可检测到血小板总数(PLT),平均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MPC)、血小板内容物浓度宽度(PCDW)、平均血小板物质含量(MPM)、血小板物质含有量宽度(PMDW)等重要参数,有关这些参数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再生障碍性贫血(a plastic anemia,A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ytopenic purpura,ITP)之间的辅助诊断意义目前探讨较少。为此,我们作了38例AML、39例AA、35例ITP病人的上述血小板各参数,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同时测定5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12例正常人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CT)。结果 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增大,与健康人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亢进表现为血小板聚集增高,平均体积变大。这些指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sysmex-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对8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及7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小板参数的检测。结果8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压积(PCT)均显著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两组间差异不明显,病情严重组与病情好转组比较, 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其凝血机制的判断预后及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梅 《哈尔滨医药》2009,29(1):33-33
了解糖尿病肾损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为早期糖尿病肾损伤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52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扳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测定,分析血小板参数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