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2.
3.
HPV亚型与尖锐湿疣复发率复发时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低危型和高危型HPV不同亚型与尖锐湿疣(CA)复发率和复发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A患者161例。采集标本,提取DNA,以PCR扩增,电泳确定HPV亚型;出院后1年随访,了解患者是否复发以及记录复发时间。比较高危型和低危型之间复发率和复发时间的差异。结果HPV6/11型感染占73.91%(119例),HPV16/18型感染占9.32%(15例),复合型感染占16.77%(27例)。出院后3个月,HPV6/11组复发率达到高峰,与同期HPV16/18组和复合感染组无显著差异。出院后6个月,HPV6/11组复发率开始下降,而HPV16/18组和复合感染组则升至高峰,显著高于HPV6/11组(P<0.05)。治愈后1年,HPV6/11组复发率明显下降,HPV16/18组和复合感染组也开始下降,但显著高于HPV6/11组。结论不同亚型HPV感染的复发率和复发时间不同,出院后3个月无显著差异,出院后6个月和1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阴道脱落细胞和尖锐湿疣(CA)疣组织中HPV的基因型分布和差异.方法: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对116例CA的疣组织以及48例女性患者的宫颈阴道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结果:116例疣组织中有114例HP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8.3%,其中主要的基因型是HPV6型(61.4%),HPV11型(42.9%),HPV16型(5.3%),HPV52型(4.39%),HPV18型(3.51%).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和疣组织标本中HPV亚型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海地区CA患者HPV感染常见的基因型是HPV6、11、16、52和18型.应用宫颈阴道脱落细胞标本可以替代疣组织对HPV感染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ys,HPV)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而宫颈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女性第二大癌症。HPV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长期持续感染高危型HPV可以导致宫颈癌,低危型HPV可导致生殖器CA。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HPV16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型变化及正常人T细胞对病毒抗原肽体外刺激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在尖锐湿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染重组MHCⅠ类分子-多肽五聚体技术,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10例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HPV16E711-20(HLA-A*0201/YMLDLQPETF)抗原特异性CTL(Pent+CD8+)、活化CTL(Pent+CD8+CD69+)及记忆性CTL(Pent+D8+CD45RO+)数量。同时,用HPV16E711-20合成多肽、重组人白介素7、白介素2体外刺激13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CTL,并对其进行表型分析,以无关肽HBVcore18-27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HPV16抗原特异性CTL、活化CTL及记忆性CTL百分数分别为0.76%±0.43%.0.36%±0.20%及0.33%±0.15%,对照组分别为0.24%±0.07%,0.17%±0.05%及0.15%±0.06%。两组比较,P值分别<0.01,<0.05及<0.01。病毒多肽体外刺激T细胞7d后,抗原特异性CTL、活化CTL及记忆性CTL百分数分别为0.75%±0.16%,0.35%±0.15%及0.33%±0.18%,均比非刺激组的0.24%±0.06%,0.16%±0.03%及0.13%±0.04%明显增多,P值均<0.01。结论 HPV感染诱导CD8+T细胞克隆性增殖,产生抗原特异性CD8+CTL,高效、特异性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在抗病毒T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尖锐湿疣与人乳头瘤病毒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原位杂交法检测女阴尖锐湿疣中HPVDNA及其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06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CA)患者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HPV)的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203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宫颈进行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在203例宫颈标本中,本芯片共能检测21种HPV亚型,本实验检测出20种,未发现HPV43型.203份宫颈组织标本中HPV阳性123例,检出率是60.59%,其中单一型别阳性率是65.04% (80/123),多重型别阳性率是34.95% (43/123);各型别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HPV11 (35.77%)、6(28.45%)、16( 12.19%)、52( 12.19%)、58(8.98%)、68(8.13%)、66( 6.50%)、CP8304 (5.69%),18(4.87%)、33(4.87%)、44(4.87%)、39(3.25%).结论:根据本组病例,对于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应重视宫颈HPV基因分型的检测;高危型及多重型别感染者有必要进一步检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性科学》2015,(12):53-55
目的:了解嘉兴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查HPV分型的253例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布特征。结果:253例CA患者中222例检测出HPV阳性(89.16%),共检测23种HPV亚型,发现20种阳性,其中43、44、83型未被检出。以HPV6、11型所占比例最高(79.73%);HPV以单一型感染为主,共167例(75.23%);55例存在2~6种亚型的混合感染(24.77%),以高/低危型感染最多,共38例(69.09%);CA患者患病高峰年龄为20~39岁年龄段(72.97%)。结论:嘉兴地区尖锐湿疣患者HPV以单一型为主,以低危型HPV6、11最常见,混合感染以高/低危型感染最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DC)亚群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DC亚群(DC1/CD11c+和DC2/CD123+),并以2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123+DC百分数为(0.63±0.34)%比对照组(0.41±0.17)%明显增高(P<0.01)。长病程组及复发患者CD123+DC增高明显(均为P<0.01),而短病程组及初发患者则无明显改变(均为P>0.05)。尖锐湿疣患者组CD11c+DC百分数(1.40%±0.44%)与对照组(1.57%±0.7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DC2亚群占优势,导致向Th2样免疫反应偏移,此可能与尖锐湿疣的复发和病程的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2.
评价用直接原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辅助诊断尖锐湿疣(CA)的价值及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在CA中的组织学分布模式。25例CA中,10例具典型组织学特征的CA均有HPV分布,主要位于表皮浅层,另11例缺乏典型空泡细胞的CA在颗粒层或棘细胞全层测得HPV.直接原位PCR通过标记生物素的寡核苷酸在扩增时直接掺入结合,再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能在石蜡切片上将病毒检测结果与组织学变化直接相比,有助于病理学家对可疑损害作HPV感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乳头瘤病毒6,11的原位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组织原位检测HPV的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DNA原位杂交法、PRINS(primed insitu labeling)技术检测34例尖锐湿疣(CA)和8例女阴假性湿疣(pseudo-condylom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抗原(HPV-Ag)和病毒核酸序列(HPV-DNA)。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HPV-Ag阳性率为70.6%(24/34),原位杂交法HPV(6,11)-DNA阳性率为91.2%(31/34),PRINS法HPV(6,11)-DNA阳性率为100%(34/34)。原位杂交法及PRINS法与免疫组化法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女阴假性湿疣组织中均为阴性。结论:PRINS法检测HPV-DNA,敏感快速,阳性率高于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病程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从辅助性T细胞(Th)极化情况,探讨不同病程尖锐湿疣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 取肝素抗凝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血浆和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进行细胞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PHA和自身血浆刺激PBMC诱导T细胞极化,72h后收获细胞,分别标记抗CD4-PE与抗CCR5-FITC和抗CD4-FITC与抗CCR3-PE,最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标记细胞进行分析。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中,短病程组与长病程组Th1/Th2极化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82±2.22)%/(14.80±1.14)%与(12.20±1.37)%/(13.74±0.99)%,两组极化细胞百分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短病程组Th1/Th2的比值为1.75±0.17,而长病程组为0.89±0.11。结论 短病程尖锐湿疣患者机体呈现Th1型反应,而长病程者则以Th2型反应为主,存在Th1型反应向Th2型反应切换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复发与个体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能力之间的关系,探讨尖锐湿疣的复发遗传基础。方法 利用体外多次传代培养的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株(LCL)作为TNF产生细胞,采用生物活性检测法检测LCL在LPS刺激下分泌TNF的能力。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尖锐湿疣患者组(包括复发患者和未复发患者)LCL的TNF分泌能力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30.14%±12.27%与34.06%±12.06%,P=0.1136);而尖锐湿疣复发组的TNF分泌能力明显低于尖锐湿疣未复发组(24.75%±7.51%与36.62%±10.96%,P=0.00016);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尖锐湿疣复发组的TNF分泌能力明显低下(P=0.00054),尖锐湿疣未复发组则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3517)。结论 在清除治疗后残留HPV病毒的过程中,TNF参与的细胞免疫机制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30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感染分型的检测.结果 300份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HPV阳性265例,检出率是88.34%;其中单一感染阳性率达到68.68%(182/265),多重感染达到31.32%(83/265).265份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检测出21种HPV亚型,各型别检出率由高到低前6位依次是HPV6(128例,48.31%)、HPV11(90例,33.97%)、HPV16(33例,12.46%)、HPV18(22例,8.31%)、HPV52(22例,8.31%)和HPV58(22例,8.31%).结论 尖锐湿疣以低危型HPV6,HPV11感染和高危型HPV16,HPV18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感染多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7.
我们研究了12个尖锐湿疣的新鲜标本.每个标本分成三等分,第一等分不作处理;第二、三等分分别用CO2激光和微波处理.12个未经处理的皮损用聚合酶链反应均检测出HPV DNA(100%).HPV 16和11型各6例.12例皮损经CO2激光处理后10例(83%)发现HPV DNA.微波处理组HPV DNA 6例阳性(50%),经统计学处理、微波处理后皮损中HPV DNA的阳性率比未处理组明显降低,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χ2=4.18,P<0.05),微波对HPV DNA损害比CO2激光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HPV6感染的尖锐湿疣患者血清抗体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我国HPV 6感染的尖锐湿疣患者血清抗体反应 ,以评价我国HP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并为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重组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系统制备HPV病毒样颗粒 ,通过ELISA法检测 3组共136份标本的血清抗体。结果 尖锐湿疣组血清抗体最高 (阳性率 75 .0 % ,OD平均值为 0 .111± 0 .0 94) ,较健康对照组(阳性率 2 .8% ,OD平均值 0 .0 12± 0 .0 2 4)和宫颈癌组 (阳性率 14 .3 % ,OD平均值 0 .0 2 9± 0 .0 2 2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体内可检测到型特异性抗体 ,尤以女性和复发患者为显著 ,HPV 11感染与HPV 6b血清抗体相关 ,提示HPV病毒样颗粒可用作HP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19.
尖锐湿疣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目的 检测尖锐湿疣(CA)患者CD3+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分析Th1细胞因子和Th2细胞免疫活动。方法 首先用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CA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10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A患者Th1型反应模式处于弱势状态,相对地Th2型反应模式处于优势状态,Th1/Th2平衡失调,Th1/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CA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状态,可能是病毒发生免疫逃逸引起免疫损伤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