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春艳 《大家健康》2014,(8):309-3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方法: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增强责任心;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掌握沟通策略,加大护患沟通;落实基础护理,完善各项措施。结果: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加强了护患沟通、降低护理投诉率,基础护理数量明显增加,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给予患者及时、有效、安全、全面的护理,强化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是推动护理服务的工作目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互动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互动性服务,是指服务者与接受服务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一种双向交流与促进的服务方式。在服务领域里,建立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在图书馆服务中,如何从多方了解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与读者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营造一个和谐、互动的服务环境,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方法: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增强责任心;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掌握沟通策略,加大护患沟通;落实基础护理,完善各项措施。结果: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加强了护患沟通、降低护理投诉率,基础护理数量明显增加,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给予患者及时、有效、安全、全面的护理,强化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是推动护理服务的工作目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与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属于医患信任与沟通的问题,为更好的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笔者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建立医患信任与加强医患沟通进行调查与分析,对社区医生与患者沟通中的角色定位;社区医生与患者沟通中对患者的认识;社区医生与患者沟通的意义;社区医生把握患者心理特征;加强社区医生与患者沟通的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5.
社区临床药学服务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药学服务是药师直接提供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服务,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目的。方法:提高药学服务水平,要求与患者交流沟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医师合作,提高药学服务水平。结果:药学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传统阶段、过渡阶段、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阶段。药学服务的实施,表明药学正逐步成为具有浓重临床特点的成熟专业。结论:药学服务是一个崭新的专业术语,在社区实施药学服务意义重大,药学服务是药到病除学新的历史使命,是药师未来业务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门诊做为医院服务窗口的第一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下,医院对外服务不在是单纯的接诊、治疗过程,而是把为患者服务提高到了十分显要的位置。如何通过创造优质现代门诊护理服务环境,使门诊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且能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安全、优质、多层次服务,呈现一个有别于其他大医院的现代化优质的门诊护理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7.
医患沟通是医患沟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以及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患者满意度已成为评价医患关系、评价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必须加强沟通管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与服务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如何通过加强医患沟通管理来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代护理工作模式正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因此,新时期的护理工作必须强化和谐服务,确保护患关系融洽,把“人性关怀、人情关爱、人文关爱”渗透到具体工作之中,这样才能提高护患沟通质量。所谓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以及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在基层护理实践中,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前提与关键,护理人员必须强化和谐服务理念,增强和谐服务意识,正确运用和谐服务的沟通技巧,才能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笔者结合临床实践中通过和谐服务,确保护患沟通融洽的实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吕英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3):150-152
门诊是医院的第一窗口,高质量的门诊服务对患者获得全程优质服务至关重要。体态语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沟通技巧,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优美的语言、协调的手势、传情的眼神,可以缩短医患距离,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达到医患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方法,以及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对医院护理的评价效果.方法通过合理规划护理人力、有效实行成组护理、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丰富护理服务项目、构建护理安全.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地保障了患者安全、护士的沟通意识增强、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服务新模式——信息共享空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型的动态信息服务模式,集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服务和物理空间为一体,是适应用户需求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介绍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特点和服务模式,阐述了建立资源共享空间的必要性,提出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资源建设、人员建设和管理评估制度建设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To meet all physicians' needs for ethics consultation in Finland, a novel form of service, the Physicians' Ethics Forum, was founded in 2003. The Forum is a cost-efficient service based o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In this paper, experiences throughout its first 6 year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人文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医学人文服务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模式的重要体现。本文围绕差异化服务、全程服务、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补救四方面详细介绍了医学人文服务的主要内容;提出要提高人文服务的层次,要对患者进行尊重关注,成为患者的精神支柱;要注重开展对医患沟通、瞬间服务和服务补救方面的培训;要建立一体化管理的人文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性,讨论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服务方式、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做好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整体医疗中全程全方位服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全程全方位服务模式。内容包括全程全方位医疗服务模式提出的动因和概念,拓展院前服务功能,优化院内服务措施,加强出院后服务.  相似文献   

16.
门急诊:医院的港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红 《中国医院》2006,10(12):1-3
论述了强化门急诊建设和门急诊管理的必要性,指出医院领导重视是做好门急诊工作的前提,打造优秀团队是做好门急诊工作的关键,优质服务是做好门急诊工作的保证,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是做好门急诊工作的基础,信息化是做好门急诊工作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院图书馆为患者服务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美发达国家患者图书馆历史悠久,成为医疗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我国,患者图书馆事业还未兴起。介绍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图书馆通过让图书馆员与患者接触,到病区现场提供服务,并发放医院图书馆对患者服务需求问卷等多种方式为患者提供相关服务。指出医院图书馆为患者服务具有很大的需求市场,但全面开展患者服务条件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8.
医院人性化服务行为识别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院的人性化服务行为识别系统包括内部识别系统和外部识别系统。医院人性化服务行为识别系统建设的目标是使员工行为规范化,体现医院理念精神,便于社会公众认知。医院行为系统建设应坚持立足情感的原则,突出社会责任感的原则,以诚取信的原则和广泛传播的原则。我院规范人性化服务行为的实践经历了奠定物质文化基础、规范服务行为内容和强化服务行为识别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手机短信在门诊全程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粤  陈炼  熊志强 《中国医院》2008,12(6):12-13
医院门诊推出全程医疗短信服务,为解决医患沟通,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创建了具有人性化服务特征的医疗服务链,从而在医疗服务中切实履行起“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远程跨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是一种现代医学、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它主要通过使用远程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跨越空间的限制,远距离地实施医疗、保健、教学和医学信息服务。根据远程医学服务产品特性和军地医院协同需求,利用301模式就医一卡通系统平台,以银行卡为媒介,充分发挥现代金融系统强大的服务网络和功能,就远程医学运行中所涉及的各种费用结算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