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痿)的中医病名来源,分析其产生的病因病机。回顾相关文献及近代医家经验,董瑞提出从补肺生肌通络为原则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中医"肺痿"病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肺阴虚为主,痰瘀毒损伤肺络为标。并创立"珠及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肺间质纤维化辨治四要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崔红生  王琦 《新中医》2004,36(10):3-4
在肺间质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辨治过程中,不容忽视四个关键性因素为:继发性肺纤维化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毒损肺络”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肺痹与肺痿的辩证关系以及通补肺络法的灵活运用。正确处理这些要素,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肺功能的下降、降低死亡率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是一类以弥漫性肺泡炎症和肺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总称,其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类慢性进展、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结缔组织疾病亦可造成肺损伤而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症状均以咳、痰、喘等为主。现代中医学者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当归属于中医学的肺痹、肺痿、喘证等范畴。古代文献中对肺痿的认识基于《金匮要略》,其证候特点以肺胃气阴两虚为主,亦可见肺气虚冷;肺痹则是尊崇《内经》中"五脏痹"的理论,主要证候特点为肺气闭阻;而肺间质纤维化的现代研究则表明其证候特点多以气虚为本、瘀血为标。因此,二者分别代表了肺纤维化的不同阶段和(或)不同证候特点,即肺纤维化患者表现出气阴两虚、虚热灼肺或肺气虚冷的证候特点可参照肺痿论治,若表现为肺气闭阻之实证特点则当以肺痹论治。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根据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等分为早中晚三期;根据病情发展分为慢性进展期和急性加重期.反复感受外邪、环境毒邪为发病外因,肺肾亏虚为发病内因,瘀血痰浊为基本病理产物,痰瘀深伏凝结、肺络痹阻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病关键,并探讨了其不同病期的病机演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综述近5年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的文献,从病名归属、病因病机、证候、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结果肺间质纤维化应归属中医的"肺萎""肺痹"范畴。其发病缓、病程长,预后不良,主张早期治疗,应以扶正为主,重视调补肺肾之本。结论中医理论与现在医学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肺间质纤维化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摧残人类的身心健康。中医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系统阐释肺间质纤维化本虚标实病机,"阳化气"功能不足为本病发病及病情进展基本病机,"阴成形"功能失常,痰浊、水饮、瘀血、毒滞痹阻肺络。认为"阳化气"应为肺间质纤维化病情逆转的关键,确立"温阳化气"为肺间质纤维化治疗原则,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从状态论治是综合患者症状、舌脉、理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信息,总结疾病的基本病机、当前病机、潜在转化病机,针对病机进行处方用药。发热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病情加重的关键,姜良铎教授从状态论治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慢性发热,认为正气亏虚、痰瘀阻肺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基本病机,湿热蕴肺、热截营阴、气阴亏虚、痰瘀内阻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慢性发热当前主要病机,湿热蕴肺入营、内陷心包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慢性发热潜在转化病机。基于对病机的准确分析判断处方治疗,常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属于常见慢性间质性肺系疾患,是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成因[1,2],隶属于中医"喘证""肺痿"等病范畴,病位在肺,多以肺肾气阴两虚或痰瘀阻于肺络的虚实夹杂为主要表现。研究证实,本病以肺泡上皮损伤、形成成纤维细胞灶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以至于肺组织结构的异常重塑为主要病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间质纤维化又称特发性肺间质性肺炎,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与空气中的灰尘和有毒气体、细菌和真菌感染等都有关系,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深快呼吸及咳嗽。此病预后多不良,致死率极高,病情急者数月内就可死亡。中医对该疾病有独特的认识,常常将其纳入"肺痹""肺痿""咳嗽""喘证"等范畴。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致力于从中医的角度出发,研究小儿肺间质性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章将对小儿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发病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0.
肺间质纤维化是呼吸系统中难治性疾病之一,其与中医之络病具有高度一致性,张伟教授提出从"毒"论治肺纤维化,认为该病病位主要在肺络,病机主要为毒损肺络,其难治性在于痰瘀毒胶着于肺络之间,以解毒通络、调气活血为基本治疗原则自拟"间质肺纤饮",并根据毒之依附与从化,辨证施治,获效颇佳。  相似文献   

11.
肺纤维化是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的5年病死率超过40%,呼吸衰竭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肺间质纤维化多归属"咳嗽"、"喘证"、"肺胀"、"肺痿"、"肺痹"等范畴。吴银根以络病理论为指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治疗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茂蓉  苗青  魏鹏草 《陕西中医》2010,31(10):1370-1371
通过临床及实验研究,根据肺络痹阻、宗气亏虚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关键病机,提出了通痹活血、升补宗气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重温肺痿肺痹文献,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辉  代媛媛  李国勤 《北京中医药》2010,29(11):839-84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临床以干咳或咳痰量少、咳吐白色涎沫、胸闷气短、动则喘息为主要表现,与中医古籍中"肺痿""肺痹"病证颇相类似.通过重温历代医籍中相关证治的论述,我们得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以肺气不足、肺络痹阻、气虚血瘀、痰浊内生、甚或阴阳俱虚为基本病机,治疗应以益气活血、疏通络脉、祛除痰浊、滋阴温阳为重点,对于今天运用中医药方法 防治本病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辨证分型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浅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为肺泡炎、肺间质纤维化、蜂窝肺,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属于中医“肺痿”、“喘证”、“咳嗽”、“肺痹”等病范畴。笔者在临床中,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分为5型辨证论治,即肺燥津伤型、气阴两虚型、肺气虚冷型、  相似文献   

15.
肺间质纤维化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疑难病,其病因繁多,病机复杂,刘荣奎主任医师指出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为毒邪,发病根源为热毒,并提出以败酱草清热解毒为基础来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根据肺毒致病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肺间质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病的病理表现,也是临床发病原因不明、隐匿进展、进行性加重、病死率高的一类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学将其归为“肺痿”“肺痹”“喘证”等范畴,病位在肺,久则及脾肾,本虚标实,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疗效主要体现在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因此,本文基于“浊毒”理论,探讨肺间质纤维化隐匿进展的核心病机,并与“膏浊”病相联系,阐述肺间质纤维化与脂代谢异常的病机关系,旨在提出痰浊、瘀血日久化为“浊毒”,是促进疾病隐匿进展的关键病理产物,也是中医药干预肺间质纤维化进展的核心机制;结合现代医学认为脂代谢异常是影响肺间质纤维化进展及预后的因素,进一步明确“浊毒内生”的生物学基础,为临床干预肺间质纤维化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肺间质纤维化从络病辨治探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崔红生  邱冬梅  武维屏 《中医杂志》2003,44(12):946-947
探讨肺间质纤维化与中医络病学说关系.提出肺络痹阻是肺间质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特点,“肺痹”与“肺痿”反映了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阶段,分期论治、活血化痰通络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18.
络病理论与肺纤维化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间质纤维化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均是以慢性肺泡类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笔者运用络病理论为指导,分析探讨其病因病机,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理论总结,提出肺纤维化可归属于中医络病范畴,认为肺气虚弱,络气不足,易致肺络瘀阻、绌急,痰瘀交互,阻滞肺络是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9.
阐述肺络的实质,总结肺络的生理特点及功能,分析肺络病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回顾性总结和探讨从络论治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络病理论与肺纤维化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间质纤维化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均是以慢性肺泡类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笔者运用络病理论为指导。分析探讨其病因病机。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理论总结。提出肺纤维化可归属于中医络病范畴。认为肺气虚弱,络气不足,易致肺络瘀阻、绌急,痰瘀交互,阻滞肺络是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