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以“脑心脾同治”立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7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脑心脾同治”理论所拟方剂,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91%,对照组有效率为67.2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CA量表、Barthel指数得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脑心脾同治”立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从中医气血理论探析“脑心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气血具有紧密联系,气血调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气血虚,气机不畅,血运受阻是"气血失和"的病理表现。以气血为基础,心与脑在生理与病理上紧密相连,心脑疾病往往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基于此,"脑心同治"的提出既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科学内涵,也是气血理论的具体应用,为心脑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指导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交泰丸对糖尿病、抑郁和失眠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通过数据库检索,以交泰丸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治疗疾病种类为网络节点,使用Cytoscape构建相互作用网络,M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交泰丸中的20个化合物可作用于92个靶点发挥对3种疾病的治疗作用,HTR2A和HTR2C为交泰丸治疗糖尿病、抑郁和失眠的共同靶点。交泰丸治疗糖尿病的靶点主要富集在抗细胞凋亡生物过程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治疗抑郁的靶点主要富集在信号转导生物过程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治疗失眠的靶点主要富集在5-羟色胺受体,磷脂酶C激活途径生物过程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结论:交泰丸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该研究为交泰丸“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分析的"脑心同治"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从分子层面出发,结合利用信息技术中的网络分析、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找到步长脑心通这一实现脑心同治的方剂中的化合物成分共同作用于人体内的主要靶标组合,并对比分析这些主要成分在基于冠心病和中风病相关的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中作用的节点的异同.结果从分子层面上找出该方的主要成分对于2种疾病频繁作用的共同靶标及对于2种疾病分别作用到的不同靶标,同时确定了主要成分在作用于2种疾病共同靶标的同时也间接影响到不同靶标,从而解释其脑心同治的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逯莉  颜江  介磊  许刚  杨晓凤  席莉 《陕西中医》2021,(2):256-261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和整合药理学分析方法,分析经典名方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研究热点,探究其“脑心同治”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查阅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瓜蒌薤白半夏汤文献,利用Ucinet 6和Net Draw 2.084可视化网络分析研究热点。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V2.0(TCMIP V2.0),预测瓜蒌薤白半夏汤化学成分靶标、心脑病证(冠心病和中风)证候靶标,富集分析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心脑病证的核心靶标和作用通路,绘制多维关联网络分析作用机制。结果:瓜蒌薤白半夏汤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临床应用、病因病机、处方组成等方面; 得到瓜蒌薤白半夏汤活性成分28个,主要是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甾醇类等。得到核心靶标128个,其中关键核心靶标52个。参与生物进程通路16条。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 “脑心同治”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炎症相关通路发挥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其应用范围,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实现经典名方的传承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五脏角度认识脑心同治。方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与五脏相关理论来认识与理解。结果:脑心同治与五脏密切相关。结论:中医藏象学说理论中认为脑与心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迪  唐仕欢  卢朋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1):4288-4296
中医"脑心同治"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意义重大。尽管"脑心同治"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潜在的机制尚未得到全面的阐释。为了科学揭示"脑心同治"的机制,该研究基于数据科学的思想以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2种疾病——脑中风和冠心病为例,对"脑心同治"机制进行深入挖掘。该研究从药物、靶标、通路、疾病多个角度出发,整合应用各类数据资源,采用文本挖掘、生物网络以及富集分析方法来识别心脑血管疾病间的潜在关联特征以及具有"同治"功能的药物特性,从而从多个水平揭示"脑心同治"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风后抑郁症是脑中风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率为25%~80%且逐年增涨,研究发现抑郁障碍的发生不仅会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抑郁症状的不及时诊治也会加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损害。导师张金生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现代医学研究,依据“因郁致病”“因病致郁”“脑为元神之府,主持五神,以调节脏腑阴阳,四肢百骸之用”(《锦囊录》)的理论,提出了“从肝脑论治中风后抑郁症”的观点。笔者长期跟师学习,感触良多,因此基于导师“肝脑同治”理论对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名中医王捷虹教授结合临床经验,以经典理论为依,现代相关研究为据,旨在论述心脾两脏之间的关系并求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及特点。王教授强调脾胃虚弱为本病的发病基础,在多种致病因素互相交织作用下,本病往往呈现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态。针对本病的病机,王教授认为本虚以中焦气血两虚、心神失养为主;标实之证则可见中焦气滞、心脾失接,痰湿郁滞、化热扰心及毒瘀阻络、叨扰心神三属。治疗上,王教授将“补虚泻实”四字贯穿于该病治疗的始末,以心脾同治理论为指导,创新性地提出“补、顺、调、消”治疗四法,深刻把握不同病理因素作用下心脾二脏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求良效,进一步提高该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冠心病(CHD)均属于重大慢性血管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群健康,临床常相伴出现,积极探索二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关联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中医学认为,心与目生理上以气、血、脉为桥梁相互沟通,“瘀血阻络”是DR与CHD的共同中医病机,其机制涉及炎症、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障碍等。活血化瘀在异病同治及共病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内皮素-1(E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的表达,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启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和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河马/Yes相关蛋白(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过渡孔和抗血小板凝集等多途径治疗DR及CHD,从生物学角度为中医药防治DR及CHD提供了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选择策略及思路。后续研究应着重构建临床相关的共病模型、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充分利...  相似文献   

11.
12.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疾病之一,“微生物-脑-肠轴”包括肠道菌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肠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免疫学、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微生物-脑-肠轴”在CRC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中医药凭借中医思维优势,以中医整体观认识CRC,脑肠同治,在脑-心-神及肠-脾-肝2个方面对机体进行调节,维持“微生物-脑-肠轴”的相对平衡,进而防治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文献荟萃分析法(Meta)评估参苓白术散对糖尿病型肥胖的治疗作用,再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方法分析参苓白术散治疗糖尿病肥胖的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国内外相关文献,以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臀比作为结局指标,评估参苓白术散对糖尿病型肥胖的治疗作用。从GEO数据库中下载糖尿病肥胖的相关基因,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中下载参苓白术散的作用靶点,对两者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再根据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蛋白质;制备糖尿病肥胖小鼠的模型,分组后进行参苓白术散的灌胃治疗,2周后测量各组小鼠体质量、血糖、Lee''s指数,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分析各组小鼠的脂肪细胞体积变化,测量小鼠血清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核心靶点蛋白质的浓度。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数据完整,未发现发表偏倚,评估为low risk。患者服用参苓白术散后,BMI、HbA1c、2 h PG、Homa-IR和腰臀比均得到明显改善;参苓白术散-糖尿病肥胖的交集靶点共59个,核心靶点为载脂蛋白E(APO-E)、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参苓白术散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对油酸的反应(GO:0071400)、转化生长因子β1生产的正调控(GO:0032914)和纤溶酶原激活的负调控(GO:0010757)等生物学功能,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hsa01040)、脂肪酸代谢(hsa01212)等信号通路来治疗糖尿病肥胖;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参苓白术散灌胃治疗后的小鼠血糖变化不显著,体质量和Lee''s指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脂肪细胞直径明显缩小,胆固醇、三酰甘油浓度及APO-E、IGF-1、PAI-1水平均呈现下调趋势。结论 结合Meta分析和动物实验的结果,参苓白术散对糖尿病肥胖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的合成,减少糖和脂肪的转化,纠正机体能量代谢失衡,调控自噬促进脂肪组织的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生脉饮"异病同治"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收集生脉饮组方药物的所有化学成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相关的靶点,将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比对筛选后,分别构建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String平台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找出关键基因靶点;分别使用DAVID数据库和Cytoscape3.6.1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并分析PPI网络数据。结果共筛选出生脉饮50个活性成分和3754个潜在作用靶点,糖尿病、心力衰竭相关靶点分别为218、317个,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作用核心靶点分别为109、196个;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筛选出生脉饮对糖尿病和心力衰竭具有作用的通路,根据度值对PPI网络数据分析选取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主要药效靶点各10个。结论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和心力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可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对脑衰老的认识散见于健忘、眩晕、郁证、癫证、脑空虚、脑髓消、情志病等论述中.认为本病是人脑功能逐渐衰退的疾病,证候与脑主思维、记忆、感觉、五志等功能失调相关,表现为神机失调、智能衰退、行为异常,患者起病隐匿,渐行加重.初期多见头晕耳鸣、健忘失眠、情绪急躁等脑功能失调症状;中期呈记忆力明显减退、反应迟钝、神情淡漠等脑功能衰退症状;后期智能明显衰退,脑组织形态改变,呈痴呆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手段探讨四妙勇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异病同治”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挖掘与检索获取四妙勇安汤中4味中药的活性化合物和对应的靶标;通过GeneCards、比较基因组数据库(CTD)以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筛选AS和TAO的关联靶点;运用Venny 2.1,获得药物作用于二病的共有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蛋白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化合物-共有靶点-疾病整体调控网络图。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四妙勇安汤与AS、TAO的共有靶点主要为VEGFA、IL6、JUN、TNF、FOS、MAPK8、MMP9、IL10、ICAM1等计47个;筛选出以黄酮类和甾醇类为主的有效活性成分计9个;KEGG通路富集得到的这些靶点共同参与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TNF、动脉粥样硬化与流体剪切应力、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凋亡、T细胞受体等多条通路调节。结论:四妙勇安汤通过抗炎、减少斑块形成、免疫反应、改变血液流变等多条生物学通路发挥药理作用,证实了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调节特点,预测了四妙勇安汤“异病同治”AS与TAO的潜在分子机制,为实验设计和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脑病与中医补肾法对脑保护作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晓春 《中医杂志》2005,46(5):329-331
糖尿病脑病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指糖尿病引起或合并的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临床研究》2011,(12):F0003-F0003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承办的全国中医“脑心同治”理论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将于2011年10月召开。征文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研究》2011,(13):F0003-F0003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承办的全国中医“脑心同治”理论与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将于2011年10月召开。征文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20.
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是糖尿病发生的高危人群。糖耐量异常是正常血糖向糖尿病过渡的状态,如果有效控制和干预也有可能逆转为正常,如果不加以干预而任由其发展,可以很快发展成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群由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根据临床特点,其可归属于中医“脾瘅”范畴。文章通过对“脾瘅”病因病机的分析,认为痰湿瘀滞是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病机发展的关键阶段,亦是形成糖尿病的重要阶段。既往临床中对痰湿瘀滞阶段的治疗关注度不够,导师包扬基于朱震亨“痰瘀同治”理论,对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的病理机制进行分析,秉承“治痰要活血,血活则痰化;治瘀要化痰,痰化则瘀消”的原则立法组方,较好的改善了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痰湿瘀滞的病理状态。文章基于“痰瘀同治”理论探讨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痰湿瘀滞证的有效中医治法与方药,以期为临床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