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81-983
目的:观察消化复宁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6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干预,治疗组用消化复宁汤,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下黏膜炎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的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消化复宁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日曲观察胃Ⅱ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1例以中药胃Ⅱ方治疗,对照组30例用胃复春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5%,对照组为63.3%(P<0.05).结论 胃Ⅱ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和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2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治疗组口服化浊解毒和胃方,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电子胃镜及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镜下疗效以及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和胃方能够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并兼具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化浊解毒方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胃镜病理学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Hp转阴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0%(22/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0%(18/2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p转阴率为68.0%,明显高于对照组44.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学检查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胃镜病理学检查有效率达到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化浊解毒方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提高患者Hp转阴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运脾益肾、化瘀解毒法逆转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据运脾益肾、化瘀解毒法组方的芪莲舒痞方(QLSP)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CAG癌前病变的关键病机。方法:筛选72例CAG癌前病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芪莲舒痞组36例,胃复春对照组36例,观察综合疗效、HP根除率、胃镜及病理学疗效。结果:QLSP组总有效率88.9%,胃复春组总有效率63.9%,两组差异显著(P<0.05);QLSP组HP根除率72%,胃复春组43.5%,两组差异显著(P<0.05);QLSP组胃镜及病理学总有效率86.1%;胃复春组6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理积分均有明显下降,QLSP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芪莲舒痞方治疗CAG癌前病变疗效显著,提示脾滞肾虚,瘀毒内蕴是CAG癌前病变的关键病机,运脾益肾、化瘀解毒是治疗CAG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4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世荣 《河南中医》2008,28(6):43-44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81例,治疗组用健脾和胃法治疗,对照组服用胃复春,两组疗程均为3月。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为94.69%,对照组为62.96%(P<0.01),治疗组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柴芍六君汤和丹参饮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胃复春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病理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00%,对照组6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及病理学疗效对比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68.00%,对照组总有效率4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六君汤和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黄芪建中汤化裁(药用:黄芪、党参、桂枝、白芍、炙甘草、田七、白术、生姜、大枣)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胃复春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12周后复查胃镜及病理变化,检测幽门螺杆菌,评价疗效。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治疗组为92.31%,对照组为65.0%;胃镜及病理改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15%,对照组为61.67%;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治疗组为83.64%,对照组为48.89%。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优于胃复春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轻、中度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服用活血解毒方颗粒,对照组服用胃复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为91.60%,对照组为61.63%(P<0.01);治疗组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轻、中度肠上皮化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邬渊敏  储亚庚  潘林福 《光明中医》2009,24(6):1056-1058
目的:观察舒萎方治疗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年龄在45~69岁之间、中医辨证属脾虚瘀热互结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予舒萎方治疗,对照组47例予胃复春治疗,六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胃镜、病理和抗幽门螺杆菌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萎方对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何善明  袁海锋 《新中医》2008,40(2):35-36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健脾化瘀解毒法(处方:黄芪、人参、土茯苓、白术、天南星、法半夏、莪术、三七、白芍、丹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甘草)治疗;对照组60例予胃复春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1.7%,胃镜及病理改变总有效率为88.3%.幽门螺杆菌转阴率85.0%;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66.7%,胃镜及病理改变总有效率为60.0%,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52.0%.2组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疗效优于胃复春片.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3,(9):1109-1110
目的:观察养阴活胃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方法:治疗组给予口服养阴活胃合剂,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比较养阴活胃合剂和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前后内镜、病理组织学及Hp的改善情况。结果:在胃镜疗效观察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胃镜胃粘膜分级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病理组织学方面,两组患者胃粘膜程度、肠上皮化生程度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改善腺体萎缩方面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养阴活胃合剂在一定程度上能逆转腺体萎缩、肠化,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润燥化痰消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3例伴口干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给予化痰消瘀方口服,观察组给予润燥化痰消瘀方口服,2组总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胃镜疗效及口干症状疗效。结果治疗后,总体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48%,对照组为84. 62%;胃镜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 30%,对照组为53. 85%;口干症状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 87%,对照组为57. 14%; 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润燥化痰消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优于化痰消瘀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基于"毒瘀交阻"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及单盲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试验组予益胃化瘀解毒饮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组织在胃镜下的表现及病理活检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82.5%(3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病理组织学疗效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毒瘀交阻"理论的化瘀解毒法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部分胃镜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复春联合猴头菌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胃复春组和猴头菌颗粒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口服胃复春和猴头菌颗粒,胃复春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猴头菌颗粒组给予口服猴头菌颗粒,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症状改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胃复春组总有效率为66.7%(P0.05),猴头菌颗粒组总有效率为73.3%(P0.05);组织病理学改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胃复春组总有效率为56.7%(P0.05),猴头菌颗粒组总有效率为60.0%(P0.05)。结论:联合用胃复春和猴头菌颗粒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症状及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16.
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4例,治疗组服用胃复春片,对照组口服叶酸,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43.2%,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复春片优于叶酸。  相似文献   

17.
脘腹痛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佩文  吴昆仑 《河北中医》2011,33(4):507-508
目的 观察脘腹痛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予脘腹痛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时照组60例予胃复春片4片,每日3次,饭前30 min口服.治疗90 d后统计临床疗效,胃镜、病理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胃镜、病理总有效率83.0%,对照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化裁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给予半夏泻心化裁方治疗,对照组60例予胃复春片口服。均以12周为l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的变化,比较疗效差异。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3%,对照组为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夏泻心化裁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病理组织学变化、胃镜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4.3%,对照组为42.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养阴利湿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予经验方养阴利湿方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阴利湿方能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湿热型,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