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围绝经期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也逐渐加深,文章收集了近5年来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中医情志干预疗效、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清激素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并对将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及激素疗法,效果虽明显,但具有较大毒副作用,而中医药治疗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目前,大多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主要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血脂、细胞凋亡、VEGF等方面分析其作用机制,体现了中医药从整体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根据近年文献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包括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进行了综述,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肾虚肝郁、心肾不交及脾肾两虚、中医药的类激素样作用使之成为治疗本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查阅相关文献,从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针药结合治疗三方面概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发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具有特色优势和显著疗效。但目前存在缺乏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没有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疗效观察、随访机制不够完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等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建立规范化的辨证诊治标准,进行高质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增加病例数量和随访次数,加强实验室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国外绝经后妇女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此病,虽能缓解症状,但由于该疗法有较多不良反应,许多患者不愿接受,因而在国内并未广泛推广应用。中医药对于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对其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以及疗效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症状具有较大临床效益,其中,调肝法在更年期引起的月经不规则、潮热、不寐等病证的治疗中发挥较大优势,疗效颇显,调肝养血始终贯穿女子绝经前后诸症的诊治全过程。笔者在跟师临诊中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例进行整理分析,尝试从病因病机、具体经典病例及临证用药不同角度阐明调肝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从而促进中医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痰瘀角度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证型.方法:采用文献学方法.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亦称更年期综合征,属祖国医学的"绝经前后诸证"、"脏躁"、"郁证"等范畴,是更年期妇女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症.本病的发生和"痰"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临床证型可分为痰湿内阻、痰热内扰、痰瘀互阻、血瘀四型,治疗则采用相应的治则治法与方药.结论:今后应加强本病的标准化研究,以期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确切疗效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内,由于生理和心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据收集近年来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文献资料发现,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知、辨证分型治疗、专方、基本方加减及其他中医特色治疗方面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研究及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基础研究及中医临床研究两大方面 ,总结了中医对本病研究的新近进展。提出了中医药辨证治疗存在的问题 ,今后的研究思路应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角度 ,分析本病的微观指标变化 ,弄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内在联系 ,建立中医辨证诊断治疗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述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近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方法:共收集近10年相关文献,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优点。结论: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探索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拟方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17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共收录236例PMS患者,以问卷方式调查收集其症状、体征和舌脉等四诊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进行证候要素分析并提取公因子,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际予以分析解释。结果 共提取特征根值为1.352、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78.272%的4个公因子,联系中医证候分型,分别代表类肝肾阴亏证、类肝郁化火证、类肾虚血瘀证和类心肾不交证。结论 从因子分析角度,浅析PMS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与实际经验相佐证,从而为临床辨证拟方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辨证规律.方法 选择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阴虚、血虚、阳虚显著高于气虚(P<0.05,P<0.01),阴虚、血虚高于阳虚(P<0.05);国绝经期综合征实证证素肝郁、气滞、热积分显著高于湿、痰(P<0.05,P<0.01);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位证素以肝、肾、脾积分显著高于肺、心(P<0.01).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主要以阴虚、血虚、阳虚为主:实证证素主要以肝郁、气滞、热为主;病住证素主要在肝、肾、脾,属虚实夹杂之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s,FD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符合FDD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生物反馈组30例、中医辨证组30例、综合治疗组30例。生物反馈组患者接受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中医辨证组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综合治疗组患者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便质积分、肛管直肠压力、直肠感觉值、盆底Glazer评估及球囊逼出试验情况并作前后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综合治疗组在肛门坠胀、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方式、便质的改善程度上优于生物反馈组(P<0.05),在肛门坠胀、便感的改善程度上优于中医辨证组(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直肠排便压改善程度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静息压低于中医辨证组(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初始感觉阈值、疼痛阈值改善程度均优于生物反馈组和中医辨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阈值改善程度优于中医辨证组(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快速收缩值、耐久收缩值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收缩值改善程度优于中医辨证组(P<0.05)。3组治疗后球囊逼出试验转阴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综合治疗组转阴率为最高。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生物反馈治疗FDD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中医辨证治疗或者生物反馈治疗。  相似文献   

14.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胞宫、脾、胃。②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积分(P〈0.05~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热、血瘀、寒、痰,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热、血瘀、寒、痰积分(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源于肾虚,发于肝郁,病性属虚实夹杂,肾阴虚、肝气滞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配合外治法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9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外治法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2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79.55%,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 中医辨...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治法方药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康复治疗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医康复治疗具有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但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心力衰竭的中医诊断、辨证分型、疗效评价等标准不尽统一,不利于科研和药物评价。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证候诊断标准、中医康复诊疗规范及评价体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类风湿关节炎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证基础上的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其他疗法以及综合治疗等几个方面,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策略进行了综合分析,拓展了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段。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外治法有中药熏蒸疗法、蜡疗法,其他疗法包括针灸、穴位注射、针刀闭合性手术、微创针刀镜治疗。不同的治疗方式的序贯及联合使用使中医特色更加明显,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内治法、外治法及其他疗法的综合运用使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更确切。  相似文献   

18.
近年西医治疗肿瘤的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开始逐渐重视患者的整体生存状态。最近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发现同样的肿瘤和病理分型,因没有相同的治疗靶点,同一药物的疗效迥异;不同的肿瘤,因存在相同的治疗靶点,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同样可收到较好疗效。由此西医提出了重视个体化治疗的观点。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肿瘤时,相同的肿瘤,辨证分型不同,治疗方药不同;不同的肿瘤,辨证分型相同,可用相同的方药治疗。“证同治亦同”、“靶点相同治亦同”体现出西医的个体化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高度相似。本文重点围绕“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来详细论述个体化治疗与辨证论治的相同点,从而说明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强调坚持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精髓,同时也指出中医辨证论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临床观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引发的心理问题,包括恐惧非典综合征36例、一线医务人员26例及非典患者22例,系统地归纳了不同的心理特点及表现形式,并以国际流行的心理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提出具体心理干预策略及中医辨证方法。通过进行心理支持及多种灵活的心理治疗干预,以及中医个体化辨证施治,促使患者摆脱了心理危机,很快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20.
张洪亮 《循证医学》2002,2(3):175-176
现代医学的循证方法强调共性而不排斥个性,中医学的辨证方法突出个性,在共性方面应向循证医学借鉴:如在证型、治则、专方、对症、联合治疗以及微观辨证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