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徐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分布及其与肝功能损伤、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采用PCR微板杂交-ELISA技术进行HBVDNA基因分型,并结合其HBVDNA定量值和丙氨酸转氨酶结果,分析乙肝病毒基因型的临床意义。徐州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B、C和D型分别占26.7%、44.0%和17.3%,在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中C基因型的HBVDNA定量值显著高于B型者(t=2.45,2.53和2.36,P=0.027,0.018和0.029)。D型和与D型相关的基因型发生重型肝炎的百分率为51.7%。C基因型是徐州地区的优势基因型,并与较重的肝损伤有关,而B型与较轻的肝损伤有关,D型可能与重型肝炎有关。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流行病学与临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HBV是最小的人类D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仅为3200个碱基,以部分环状双链存在。其中负链为完整的环链,包括4个相互重叠的读框:前C/C基因、P基因、S基因和X基因。1988年,Okamaoto等比较了18株HBV全基因序列,将它们分为4组,并命名为A~D,并指出,依据核苷酸序列异质性≥8%可将HBV毒株分成不同的基因型,这个分型标准延用至今。进一步研究HBV全基因序列以及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发现了另外4个基因型:E、F、G和H。以下结合我们在HBV基因型研究方面的工作,介绍有关研究进展和初步共识。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型肝炎病毒(HBV)从血清型到基因型的研究近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不同地区基因型的分布及与临床及肝损害的关系不一致。我们对6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其中部分病例进行肝穿活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杰  李杰  庄辉 《肝脏》2007,12(6):498-500
1988年Okamoto等[1]通过对18株不同血清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进行全序列分析,将HBV分为A、B、C、D四种基因型。目前,根据HB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差异≥8%或S基因序列差异≥4%,将HBV分为8个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H。每种基因型又可分为不同亚型,如A基因型可进一步分为A1(Aa)、A2(Ae)、A3(Ac)亚型;B基因型分为B1(Bj)、B2(Ba)、B3、B4和B5亚型;C基因型分为C1(Cs)、C2(Ce)、C3、C4和C5亚型;D基因型分为D1、D2、D3和D4亚型;F基因型分为F1和F2亚型等[2-6]。一、HBV基因型的地域和种族分布HBV基因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种族和…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约有1/3,即20亿人口曾感染过HBV,大多数产生抗体后痊愈,3.5亿为慢性HBV感染.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嗜肝DNA病毒家族的重要成员,所引起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等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万人,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BV遗传变异率很高,有8个基因型,由于独特的流行病学特性,多数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基因亚型.另外DNA基因型的高度异质性使重组基因型也增加了.有研究证实HBV基因型与疾病进展关系密切.不同基因型HBV的流行病学特征不同,同时其临床感染特点和致病性也有差异.本文综述了本领域研究进展,包括HBV生物学特性、基因型与基因亚型、重组基因型、HB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HBV基因型与临床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李雅娟  庄辉 《传染病信息》2005,18(4):163-164,176
近年来,各国学者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其亚型的研究十分关注。HBV基因型不仅能反映核酸变异程度和病毒种系发生关系,而且与感染者的临床表现、预后及疗效有关。目前,根据HBV全基因组序列差异≥8%,或S基因序列≥4%,将HBV分为A、B、C、D、E、F、G、H等8个基因型,但基因型H是否是独立于F的一个新基因型,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各基因型之间还存在混合感染,如B与C、C与D混合感染等∞。有人认为,混合感染可能与重叠感染或基因型之间的同源重组或部分转换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除研究HBV基因型外,对HBV基因亚型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A基因型可进一步分为Aa和Ae亚型0;B型可分为B1(Bi)、B2(Ba)、B3和B4亚型N;C型可分为c1、c2、c3和c4亚型;D型可分为D1、D2、D3和D4亚型,F型可分为F1和F2亚型等(见表1)。  相似文献   

8.
目的 快速、准确地鉴定HBV基因型,寻找基因型间特异性的序列标签.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比对分析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中930条各型HBV基因组序列的大S区域,选择型间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序列片段作为分型标签序列,以此设计引物,通过PCR实验对重庆地区的80例临床HBV阳性血清样本进行分型观察. 结果 HBV基因组大S区的149~169 nt和461-483 nt两段区域含有多个保守的型间差异位点;在8种基因型标签对构成的28种型组合中,27种组合的碱基总差异数均≥6;PCR实验和电泳结果证实,来自该两区段的序列标签引物能够获得特异性的产物,有效鉴定出HBV基因型.结论 HBV基因大S区的149~169 nt和461~483 nt两段序列可作为HBV基因型分型标签序列,用作引物探针设计或测序标签.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逆转录过程中由于不对称复制和缺乏校对酶的作用,突变率较高。根据HBV DNA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异质性≥8%为一种基因型,目前HBV可分为A~H8个基因型。临床上有关HBV基因型与病情轻重关系的研究较多,但是有关HBV基因型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甚少。为此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了HBV基因分型,并从血清HBV DNA水平、生化、肝组织病理学等方面来探讨HBV基因型与临床病理的炎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及前C(PC)区变异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反弹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引物对巢式PCR法,PCR-序列分析法,检测拉米夫定治疗27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以及19例从未用过抗病毒治疗患者(对照组)的HBV基因型PC区,BCP的突变位点.结果:27例HBV DNA反弹的患者9例检出G1896A变异率高于对照组(33.33% vs 5.26%,P<0.05),4例检出C1856T变异(14.81%).治疗组4份治疗前标本未检出G1896A、C1856T和BCP变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C(G1896A)及BCP(A1762T G1764A)双变异的患者中B基因型的构成比增高,分别为75%和50%,C基因型的构成比下降,分别为25%和50%.其中在BCP(A1762T G1764A)变异患者中B、C基因型构成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例HBV DNA反弹患者治疗前未检出有基因变异,治疗后有2例检出变异,BCP变异1例,BCP PC变异1例.27例HBV DNA反弹患者BCP变异4例,PC变异2例,BCP PC变异8例.结论:BCP(T1762/A1764)变异、PC区(G1896A)变异可能与拉米夫定治疗后HBV DNA反弹有关.病毒变异导致的HBV DNA反弹可以是单基因变异引起,也可以是多个基因联合变异引起,拉米夫定治疗后B基因型患者更易发生A1762T G1764A变异.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与血清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 ,分别对 12 3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进行HBVDNA基因分型和血清HBVDNA水平的测定。结果 泉州地区CHB患者的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 ,其次为C型 ,部分以D型和混合型存在 ,分别占 74 80 %、17 0 7%、3 2 5 %和 5 69% ,无A、E、F型。C基因型的HBVDNA水平 (log值 )为 7 0 5± 1 3 5 ,显著高于B基因型的 6 3 2± 1 0 6,P <0 0 1;而C基因型的HBeAg含量为5 3 62± 2 5 3 2 ,亦显著高于B基因型的 40 1l± 15 17,P <0 0 1。C基因型患者的TBIL、ALT、AST均显著高于B基因型 ,而白蛋白水平则显著低于B基因型 ,P <0 0 1。结论 泉州地区CHB患者以B基因型为主 ,部分以C型、D型和混合型存在。C基因型的血清HBVDNA水平显著高于B型 ,其肝损伤程度亦显著高于B型  相似文献   

12.
徐爱芳  陈刚  张永乐  王妙婵 《肝脏》2009,14(6):505-506
目前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诊疗和预后判断的常规项目有血清HBV DNA、血清免疫指标、肝功能生化指标。特殊检测项目有肝组织活检、肝组织cccDNA检测等。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大蛋白(LHBs)的检测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个新的诊疗指标。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拉米夫定临床应用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周胜生  王永忠 《肝脏》2004,9(2):77-79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特征,探讨基因型与肝功能损害、病毒复制水平及其与拉米夫定疗效关系.方法 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mg治疗,并于治疗4~6周时测定不同基因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和HBV DNA,治疗48周后测定HBV DNA反跳和YMDD变异.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 PCR)法扩增HBV S基因区,以4色荧光标记PCR产物末端,在以毛细管高压电泳为核心技术的核酸序列分析仪上自动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登录的标准基因型序列相比较.结果 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基因分型示B型株感染26例(34.2%),C型株感染50例(65.8%).B和C基因型患者ALT值分别为(246.3±138.8)U和(283.7±125.6)U,(t=0.335,P>0.05),HBV DNA含量分别为107.124±101.49和107.189±101.56拷贝/ml(t=0.138, P>0.05),HBeAg阳性数分别为20例和41例(χ2=0.159,P>0.05).拉米夫定治疗4~6周后,B基因型和C基因型患者ALT、HBV-DNA(阴转)、HBV DNA(拷贝/ml)均呈良好恢复状态,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48周后,HBV DNA反跳者B基因型20例,C基因型16例(χ2=13.49,P<0.001).结论常州地区HBV DNA基因型以单一B或C型为主;不同基因型患者ALT水平、病毒复制水平以及HBeAg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拉米夫定对C基因型患者的疗效优于B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西藏拉萨地区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西藏拉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与特点.方法:采集92份西藏拉萨地区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参照GenBank中HBV DNA序列设计寡核苷酸探针并制备HBV基因分型芯片,利用套式PCR扩增HBV S基因部分片段,结合基因芯片、DNA测序和BioEdit软件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其与乙肝标志物、DNA含量、性别和民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92例血清标本中,套式PCR检测73例HBV DNA阳性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其中B型13例(17.8%),C型18例(24.7%),D型39例(53.4%)和B/D混合基因型3例(4.1%).统计学分析3种基因型分布在不同乙肝标志物阳性、不同DNA含量和不同性别之间无差异,但与民族存在统计学差异(x~2=7.179,P<0.05).B型以汉族为主(9/13),而C、D型以藏族为主(12/18、28/39).将基因芯片分型的B、C、D型和B/D混合型进行DNA序列分析,表明两种分型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PCR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可用于HBV基因分型.西藏拉萨地区HBV基因型包括B、C、D和B/D混合型,其中以D型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HBV DNA水平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乙型肝炎病毒与基因,用末端标记方法对PCR产物标记并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和GenBank中登录的标准基因型序列相比较,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水平。对61例肝癌、65例慢性乙型肝炎、1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了检测。结果:136例中B基因型59例(43.4%)、C基因型77例(56.6%),随着病情加重,C基因型比例逐渐增高;不同基因型HBV感染的肝癌患者间HBV DNA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D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以B、C基因型为主,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型及高水平的HBV DNA感染与肝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HBV基因型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为主。C基因型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较高,肝组织学活动度较高,ALT反复或持续波动,其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B和C基因型感染者之间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IL-21、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HBV DNA和ALT水平,探讨不同基因型对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影响的差异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李敏  耿全林 《肝脏》2012,17(6):407-408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 HBV-LP)对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状况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308例,分别进行HBV-LP、HBV DNA、PreS1及PreS2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8例抗-HBe阳性患者中,HBV LP、HBV DNA、HBV PreS1和HBV PreS2阳性率分别为58.12%、28.90%、41.88%和40.91%;HBV-LP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HBV DNA、PreS、PerS2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7.19、37.12、54.42,P<0.05); HBV-LP与HBV PreS1、HBV PreS2有82例共同阳性,93例共同阴性.结论 HBV-LP在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测率较高,可以作为临床抗病毒治疗监测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和DNA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BV是嗜肝DNA病毒,其S基因编码3种外膜蛋白,分别是主蛋白、中蛋白和大蛋白。近年研究表明HBV大蛋白(HBV-LP)与病毒侵入、组装和复制等密切相关,Bruss等研究发现,HBV-LP在病毒进入肝细胞时作为受体蛋白起作用,在病毒组装时,则是基质类似蛋白,同时还行使调节功能。而且这种多功能性依赖于HBV-LP前S区独特的双重拓扑结构。同时研究还表明,HBV-LP对HBV复制过程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并与病毒颗粒从细胞内释放调节有关。HBV—LP存在于感染性颗粒(Dane颗粒)和亚病毒管状颗粒上,是病毒形成完整外膜的重要标志,与血清HBVDNA拷贝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反映患者机体内HBV复制情况。魏红山等研究表明,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住院和门诊患者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筛选出特殊模式者52例,对这些样本用RT-PCR法检测HBV病毒的载量、速率法检测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等。结果 发现共有有5种少见模式(③⑤、①②④⑤、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⑤、①③④⑤)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77.0±15.2),其中③⑤组的ALT、AST和GGT均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52例患者中HBV-DNA〉103占总例数的61.54%,①②③④⑤和①②③⑤组HBV-DNA明显高于其他组别,①②③④⑤和①②③⑤组平均病毒载量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HBV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cccDNA)是嗜肝 D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中间体,是嗜肝 DNA 病毒部分基因的mRNA和前基因组 RNA的合成模板,在 HBV感染初期即能检测到,且长期存在于细胞核中。其在 HBV 复制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长期存在也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之一。HBV cccDNA肝细胞中持续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复发之间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肯定,现就 HBV cccDNA 常用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