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能有效率为97.14%。结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同证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是"异病同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概意  同一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不同疾病用同一方法治疗此原则是根据病机的异同而定,即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意。1.1 同病与异病 所谓同病与异病是针对临床主要病症而言,不包括病机成分。同病即临床表现出的相同症状之病症,可由不同病机所致。异病即临床表现不同症状的病症可由相同的病机导致。1.2 同治与异治 主要根据病机的异同决定,故掌握病机为重要环节之一。1.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临床意义 此为针灸临床中的两种治疗原则。医师主要基于此选择穴位和施针手法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在《针灸治疗学》教材总论中,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列为针灸的治疗原则之一。关于这一原则,我认为欠妥。所谓同病异治,就是同一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中医治病必须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即辨证论治,这是中医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医的最大优点之一。正因为有了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使中医临证能够  相似文献   

4.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由于所病脏腑与经脉的不同而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诊时虽然在临床上出现了同一症状,但是由于所病脏腑不同,因而不能采用同一方法来治疗。古有明训“宁失其穴,毋失其经”,在临床上我们应该辨明病在何脏,然后选穴治疗。又如病位不同,诊断亦异,如急性腰扭伤与落枕,由于病有上下,诊断不同,但如疼痛在于同一经脉,则可在同一经脉选穴治疗。现试举病例予以说明。同病异治1.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常取印堂、神门、三阴交治疗,但有的病例有效,有的无效,这就是由于症状虽然同是失眠,但所病脏腑不同因而选穴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逍遥散与四物汤治疗肝郁、脾虚、血虚所致各类病症的异病同治效果。方法:以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试,观察其心理状态变化。结果:使用逍遥散联合四物汤治疗法9d后患者未复诊,且该方法能够对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四物汤治疗肝郁脾虚血虚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实现两方剂的异病同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哈虹 《国医论坛》2012,27(5):44-45
"同病异治"一语首见于《素问》,而"异病同治"则是后人根据"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相对性词语,并作为中医治疗上的一大特色。"同病异治"一语在《素问》中有两种含义:一是  相似文献   

7.
“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优势的重要思想,探讨经典名方异病同治原理是传承发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的良好切入点。前期文献挖掘和实验研究表明,源自《金匮要略》的经典方剂当归芍药散的主要病机是“肝郁脾虚”,其广泛药理活性与组胺介导的生理病理功能有相似性,并通过组胺1型受体发挥抑制水肿、镇痛、镇静等活性;继而提出新的研究构想“当归芍药散可通过整合调节组胺受体表达及信号转导途径达到异病同治目的,肝郁脾虚病机可能与组胺能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而位于下丘脑的组胺能神经元可能是调控的中心”,课题组正开展相关研究,以期为阐释当归芍药散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为探讨中药复方的异病同治原理提供思路方法借鉴,从而进一步为探讨“肝郁脾虚”的科学内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异病同治针灸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仁主任医师是沪上针灸名家,致力于现代医学的眼底病的针灸辨治。今举例以新明1穴为主。异病同治针灸验案三则。供读者在临床运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64-1966
"异病同治"反映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罗颂平教授擅长用膏方治疗各种妇科常见疾病,文章介绍导师通过辨证论治,运用协定膏方进行异病同治的经验,对膏方治疗带下过多、痛经、经行乳房胀痛病进行总结及分析。罗教授应用本协定膏方通常用来治疗脾肾不足,气血两虚,肝郁气滞所致的妇科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异病同治"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受病部位和症状虽然不同,只要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就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异病可以同治,不取决于病因、病位及症状,关键在于辨识其有无共同的病机与证候。相同的证,用大致相同的治法,不同的证,用大致不同的治法,即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脑卒中所致顽固性膈肌痉挛、术后肠胀气虽临床表现各异,但其总病机不外气机不畅,运行失调。用"异病同治"的原则指导针灸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雷 《河南中医》2016,(11):1899-1901
张教授认为肝气郁结一证,治当疏肝活血为法。张教授一直崇尚中医诊病当以辨证论治为先,而不应以辨病为先,不仅仅是在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异病可以同治,其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病机相同,才可采用相同的治法,即"重法不重方"。另外异病同治可以采用同法同方治疗,但采用相同的治法也需要考虑药物作用的细微差别。临证其采用疏肝活血法治疗心悸、眩晕、便秘、泄泻属肝气郁结证者,均获佳效。  相似文献   

13.
简述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临床中的广范应用。并以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为切入点,从立法、组方、量化操作标准出发,探讨适用条件和获效原因及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与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关系,结合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理论在多器官纤维化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宗江  刘昆  张新雪  牛建昭 《中医杂志》2005,46(10):727-729
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将这一理论引入中医药防治肝、肾、心、肺等器官纤维化、硬化的研究中,寻找通治多器官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为揭示器官纤维化、硬化的实质及为中医药防治难治性疾病开拓新途径;为中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理论提供实验依据;为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规范化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归纳有关文献资料及当代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与治疗研究成果出发,结合临床病例探讨补中益气汤在呼吸系统疾病运用中的异病同治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生脉饮"异病同治"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收集生脉饮组方药物的所有化学成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相关的靶点,将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比对筛选后,分别构建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String平台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找出关键基因靶点;分别使用DAVID数据库和Cytoscape3.6.1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并分析PPI网络数据。结果共筛选出生脉饮50个活性成分和3754个潜在作用靶点,糖尿病、心力衰竭相关靶点分别为218、317个,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作用核心靶点分别为109、196个;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筛选出生脉饮对糖尿病和心力衰竭具有作用的通路,根据度值对PPI网络数据分析选取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主要药效靶点各10个。结论生脉饮治疗糖尿病和心力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可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并发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5年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就诊的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及肝郁脾虚型肥胖病并发高血压患者229例,分为单纯肥胖组113例和并发高血压组116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两组均采用耳针、体针结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的变化和疗效。结果:针灸治疗3个月后,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组总有效率94.83%。单纯肥胖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并发高血压组[96.46%,94.83%(χ2=14.5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临床病证指标比较:单纯肥胖组及并发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单纯肥胖病及肝郁脾虚型肥胖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均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具有减肥和降压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以整体观和恒动观为指导思想,而五运六气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医学观和三因制宜的科学性,五运六气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粹,姚娓教授师从顾植山教授学习五运六气理论而用之于临床,其依据己亥年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是年风燥火热,在一定情况下会出现火热燥胜之象的运气特点,灵活运用三因司天方之审平汤,达异病同治之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药物活性成分、效应靶点及潜在疾病,探讨该方治疗不同疾病湿热证“ 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 Database@Taiwan、DrugBank等多个数掘库,查找茵陈蒿汤中药物的成分、靶点和相关疾病信息,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并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DAVID网站对茵陈蒿汤作用的生物学过程和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查找到茵陈蒿汤中大黄、栀子和茵陈三味药的272种化学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指数(DL)≥0.18,并能够找到对应靶点的活性成分有33种,对应216个靶点蛋白与308种疾病,大于节点平均度的有81种疾病。与茵陈蒿汤相关的前三个生物学过程为对有机物质的反应、对细胞增殖的调节和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显著富集的前三个KEGG通路为癌症通路、前列腺癌及胰腺癌。结论: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对茵陈蒿汤有了整体性的认识,有助于阐明茵陈蒿汤的组效关系,揭示其对于湿热证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以及发现新的潜在临床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