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安药店始于宋,成于明,至清末一度达到鼎盛。较有代表的宋有“陆氏保和堂”,明有“徐保元堂”、“正田药店”、“胞与堂”等,清有“胡庆余堂”、“胡咸春”、“种德堂”等。这些药店明多为医家兼营,清多为徽商经营。新安药店作为集医疗、生产、经营一体的传统手工业,至今不少成为著名药厂,如“武汉健民制药厂”、“胡庆余堂”等。其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在方剂学以及药物炮炙、贮藏、采集、加工、成方制作等方面皆有不少成就。  相似文献   

2.
《当代医师》2014,(6):799-799
⑴文章中重要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行排,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式码)。序号加圆括号,右顶格排出。公式应比正文小一号字排。 (2)数学式转行,应在“=”、“≈”、“〈”、“〉”等关系符号,或在“+”、“-”、“×”、“÷”等运算符号之后转行,居中排列的公式上下式尽可能在“=”处对齐。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突发性癔病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其产生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其临床表现属中医“脏躁”“郁证”“奔豚气”“梅核气”“气厥”“百合病”“失音”“暴聋”等范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突发性癔病8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中,“和”主要有两种用法:作为名词或形容词使用,如“阴阳和、”“脉和”、“胃气和”等,多表示“最佳状态”;作为动词使用,如“和胃气”,“和解”等,表示调和、谐和、即“调整到最佳状态”的意思。《伤寒论》之“和”与后世的“和法”不相等同。《伤寒论》中虽没有明确使用“和法”这样的字眼,但却是后世医家认识、拓展“和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如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借口;工作无业绩,会有“制度不行”、“条件不好”、“我已经尽力”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务没完成有借口……这些借口,貌似“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显得冠冕堂皇。  相似文献   

6.
吴祖强 《大家健康》2009,(11):10-10
“三高”,主要指人体处于高血脂、高血压及高血糖等病理状态,又可称为“代谢综合症”,这些病理状态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直接后果就是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关爱生命、相约健康必须从关注“三高”开始,只有学会正确的健康管理方法,才能用“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老诚 《现代健康人》2004,7(1):60-60
众所周知,黑米是我国古老而名贵的水稻品种。中医认为黑米有显的药用价值,古农医书记载: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可入药入膳,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症等疗效尤佳,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因此.人们俗称:“药米”、“长寿米”:由于它最适于孕妇、产妇等补血之用,又称“月米”、“补血米”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就认为天气变化异常、环境条件恶劣与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医籍中常将现代的传染病称之谓“疫”,“疫疠”,“疠疾”,“天行”,“时气”,“时行”,“温疫”,“温病”,“伤寒”等;并把疹、痘、斑毒等呼吸道传染病归因于吸入时行之气和疠气所致;而肠道传染病是食用不洁食物,水或病死兽肉所致;皮肤传染病则由虫、风所致。翻阅《内经》、《伤寒杂病论》、《肘后方》、《温病条辨》等古籍中,凡阐述到时气,“疫疠”,“伤寒”,“温疫”的字里行间,都提示与气候变迁,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新版《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黏”与“粘”以及“惟”与“唯”字的使用规范如下: 在发“nian”音时一律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菌、黏合剂等;在发“zhan”名时用“粘”字,如肠粘连、粘贴等。关于“惟”与“唯”字的使用,二子均表示单单、  相似文献   

10.
书写不规范 项目不全如未写性别,未注明年龄,其中以成年人不写具体年龄,就写个“成”字的为最多,未注明药物具体用法,如“硫磺软膏”没注明“外用”、“TAT”没注明“皮试”等,未注明日期,无医生签名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证素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对近20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检索的基础上,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规范证候、症状名称,提取病位、病性证素,对其进行统计,并运用秩和检验分析检出率在5%以上的常见证素和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初步规范化后,获取病位证素10个,病性证素11个,常见证素与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初步确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见证素与症状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为本病的临床辨证和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肥胖文献中证候和证素的分布特征,探索证素辨证用于肥胖证候研究的可行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筛选文献32篇;根据《国标》规范证名,计算证候频率;根据《证素辨证学》拆分证候,计算证素(及组合)的频次和构成比。结果:得到证候45个,前5位的是脾虚湿困证、胃热湿阻证、脾虚痰湿证、肝郁证、脾肾两虚证,占56.6%;证素23个,前5位是脾、气虚、湿、热、胃,占62.7%;常见病位证素是脾、胃、肝、肾,常见病性证素是气虚、湿、热、痰、气滞;证素组合,在数量上以3证素、4证素、2证素为主,占94.97%,在类别上以1病位+2病性、1病性+1病位、1病位+3病性、2病位+2病性为主,占70.97%。结论:肥胖文献中传统辨证和证素辨证得到的证候特征基本一致,证素辨证适用于肥胖的证候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胡齐帅  张晓艳 《中医学报》2022,37(2):299-303
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思路中,疾病造模因素与证候造模因素相叠加的造模方法能够充分兼顾到疾病形成的中西医病因,造模因素更加全面,更容易建立实验研究所需要的疾病和证候,而且所建立的模型也更加贴近临床实际,但由于施加外在干预因素较多,可能会割裂病与证的内在联系。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通过临床调查研究,选择关联性较强的疾病和证候来建立病证结合,同时也要注意方药反证的评价中疾病相关指标的改变。模型的评价体系尚需不断完善,要以四诊信息为主,努力实现四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取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见证候要素。方法: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6个中心12家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工作且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专家对更年期综合征常见证候要素同意程度的均数、满分比、等级和、变异系数的基础上,提取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见证候要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8份,回收率为98%。按照同意和完全同意的累积百分比〉50%及变异系数〈0.25的标准确定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见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为肾、肝、心、脾,病性类为阴虚、精亏、阳虚、阳亢、气虚、气滞、血虚、血瘀。结论:专家咨询问卷调查能较好地收集专家的共识性意见,是确定疾病常见证候要素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所确定的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见证候要素,可为进一步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9-13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该病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预先设计的调查表,对2015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门诊就诊的26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症状、体征及舌脉等资料,建立数据库,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并结合中医学知识给予解释。结果 因子分析共提取特征根值为2.537、累计贡献率为72.959%的4个公因子,结合中医证候学进行判断,可归纳为类中虚气逆证、类瘀血阻络证、类肝脾湿热证和类肝胃不和证。结论 因子分析法是客观分析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病证结合模式即现代医学诊断疾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共性规律和患者个体特性有机结合的诊疗模式。将其引入高血压性眩晕的诊治中,有助于全面把握疾病特征,优化治疗及评价体系。高血压性眩晕以邪气入脑为主要病机,以脏腑的气血阴阳失调为主要病理变化,以风、痰、瘀、虚为主要病理因素,从高血压性眩晕的"病"入手,结合中医常见"证"的研究,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高血压性眩晕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辨证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衰证候要素组合及其相关规律的临床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证候要素分布及各要素间组合的相关规律.方法:以临床文献资料为数据来源,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方法及shannon熵复杂系统划分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①慢性心衰病位在心,主要涉及肾、肺、脾、络脉和肝;阳虚、气虚、阴虚为常见病因,血瘀、水停、痰浊、饮、湿为常见病理产物.②病位类要素由单一病位到四病位组...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证候要素较多,常夹杂为病,所以单一治法治疗,不能完全切合病证,而运用"和法"可解决这一问题。该文通过梳理"和法"历史沿革及"和法"治疗冠心病的相关理论,以和解少阳和分消走泄为切入点,探讨"和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运用。认为和法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多要素相兼的复杂证候,但偏于祛邪,临证还应结合其他治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诱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1月就诊于10家医院的24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型患者的资料进行列表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发病多有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寒冷、情绪、运动等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在诸多诱因及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体质指数、寒冷、情绪、运动等所占的比例最高。积极控制诱因和危险因素,可以避免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提出"新辨证论治"(新辨)概念,阐述"新辨"的依据资料有四:病、症、证、"微"(含各种化验、影象、病理…)即"新四诊"所获资料,可简称"四辨论治"。认为"四辨论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并指出"病、症、药、微观中西医结合是创造中国新医药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