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初步探讨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乙醇对人正常肝细胞株L02生长的影响,筛选最佳乙醇诱导浓度,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水平,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滴,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PPARγ、SREBP-1、SCAP的表达。结果MTT法筛选出浓度0.28%的乙醇作为建立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的作用浓度;与L02细胞相比,0.28%乙醇诱导至第30代细胞(Ld30细胞)内TG显著增多(P0.05);油红O染色发现Ld30细胞内大量桔红色颗粒聚积;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发现胞浆中有许多大小不一的脂滴。Ld30细胞PPARγ、SREBP-1、SCAP的MOD值和阳性表达指数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本研究在体外成功建立酒精性脂肪肝的细胞模型,提示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机制可能与PPARγ、SREBP-1、SCAP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调控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酒精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适宜酒精浓度,建立酒精诱导的L-02人肝脏细胞和Hep G2人肝癌细胞损伤模型;筛选对细胞活性无影响的URB937浓度范围;应用酒精性肝细胞损伤模型,评估URB937对酒精损伤下肝细胞的影响.结果 0.1~50μmol/L浓度范围内,URB937对L-02和Hep G2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抑制作用(P>0.05);相同浓度范围的URB937合并酒精(100 mmol/L或500 mmol/L)处理,增殖活性抑制显著,酒精诱导的细胞损伤加重,部分细胞出现坏死(P<0.05).结论升高内源性大麻素水平将加重酒精诱导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3.
甘利欣对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利欣对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影响。方法以人正常肝细胞株L02为实验材料,采用乙醇诱导建立酒精性脂肪肝的离体细胞模型,后用甘利欣处理。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的改变;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γ-谷氨酰持肽酶(GGT)的泄露量。结果25μg/ml甘利欣可使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并且使ALT、AST、GGT的泄露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实验结果证明,甘利欣能减缓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增殖生长速度,并能降低酒精性脂肪肝细胞ALT、AST及GGT的泄露量,从而减轻酒精性脂肪肝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人水甘油通道蛋白9(aquaglyceroporin9,AQP9)重组质粒,验证其在L-02肝细胞中的表达,并检测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细胞模型的作用。方法从人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RT-PCR获得AQP9基因,克隆到载体pEGFP-N1上,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AQP9。将其转染L-02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染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QP9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通过油红O染色,测定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含量,检测其对L-0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EGFP-N1-AQP9重组质粒,并能在L-02细胞中表达,将其转染L-0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后,油红O染色可见油酸/pEGFP-N1-AQP9转染组较油酸组细胞内脂质含量明显升高,油酸/pEGFP-N1-AQP9转染组细胞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含量分别为(5.435±0.337)、(2.016±0.144)、(1.485±0.113)mmol/L,而油酸组分别为(3.218±0.220)、(1.538±0.193)、(1.024±0.148)mmol/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上调AQP9表达量可使其脂肪变性程度加重。结论 AQP9异常升高能够引起或加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相似文献   

5.
一种实用的体外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的方法.方法:体外用MEM培养基培养HepG2细胞,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当细胞融合达到70%~80%,正常组换用新鲜MEM培养液,而模型组改为含有游离脂肪酸(油酸和棕榈酸)混合物的MEM培养基诱导培养24 h.以油红O染色和电镜定性观察细胞内脂滴,同时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和丙二醛含量.结果:模型组HepG2细胞内脂滴大量形成,且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而丙二醛较正常组没有明显升高.结论:采用游离脂肪酸(油酸和棕榈酸)混合物体外诱导HepG2细胞建立的脂肪肝细胞模型,是一种研究细胞脂肪变性简便实用的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aloe-elodin,AE)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细胞模型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肝细胞株 L-02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实验组按培养基含30%脂肪乳剂终浓度不同再分为0.25,0.5,0.75,1 mL/L 组,培养72 h 后予以油红 O 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内脂肪滴数量,测定培养液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含量。选择最合适浓度(0.5 mL/L 组)建立 NASH 模型,再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实验组加入10-4,10-5,10-6 mmol/L 的 AE,分别于培养24,48,72 h 监测细胞内脂滴数量、三酰甘油含量和细胞培养液中 ALT、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等指标。结果:用含30%脂肪乳剂0.5 mL/L 的培养液培养 L-02细胞株72 h,成功建立 NASH 肝细胞模型。不同浓度 AE 干预 NASH 细胞72 h 后,培养液中 ALT、AST、丙二醛、内毒素、TNF-α等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SOD 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 <0.05)。结论:AE 可改善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减轻炎症反应及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葛黄颗粒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的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3组:空白对照组、葛黄颗粒组(3.1 g· 100 g-1·d-1)、美他多辛组(0.1 g·100 g-1·d-1),每组20只,每日灌胃给药2次,连续给药5d后,取血制备含药血清.构建3%乙醇干预24 h诱导的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L-02肝细胞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葛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L-02肝细胞接种培养24 h后,正常组加入含10%正常大鼠血清的培养基,模型组在正常组基础上同时加入3%乙醇,葛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则加入3%乙醇及不同体积比的葛黄颗粒含药血清,阳性对照组加入3%乙醇和美他多辛含药血清,干预24 h后,收集上清液及L-02肝细胞.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清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Fas、FasL、caspase3、caspase8mRNA的表达.结果 在模型组中,细胞上清液AST、LDH的水平,L-02细胞的凋亡率及Fas、FasL、caspase3、caspase8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经相应干预后,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在葛黄颗粒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黄颗粒含药血清可降低细胞上清液中AST、LDH的水平,下调Fas、FasL、caspase3、caspase8 mRNA的表达,减少凋亡率,对酒精性肝病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体外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油酸诱导法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并用姜黄素进行处理,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累积情况,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游离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含量,定量PCR检测SR-BΙmRNA和HMGCR mRNA的表达。[结果]30μg·mL^-1油酸可成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姜黄素干预后,脂肪肝细胞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胆固醇减少,细胞内脂质积累减少,而总胆固醇无显著变化。姜黄素还能降低HMGCR mRNA表达,而增加SR-BⅠmRNA表达。[结论]姜黄素能够降低脂肪肝细胞游离胆固醇,其机制与其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促进外源胆固醇进入肝细胞进行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脚拟青霉多糖(PtPs)对乙醇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体外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RT-PCR分别检测乙醇诱导损伤的乙醇组、PtPs处理组(PtPs+乙醇)及正常对照组L-02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mRNA的表达;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检测细胞匀浆中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并对各组细胞进行Annexin-FITC标记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情况.结果 与乙醇组比较,乙醇+PtPs组细胞内TNF-α mRNA表达下降(P<0.01),HSP90 mRNA表达增加(P<0.05或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OD活性升高、XOD及LDH活性下降、MDA含量下降(P<0.05或P<0.01);细胞匀浆中ATPase活性上升(P<0.05或P<0.01);PtPs处理后可见乙醇诱导的L-02细胞凋亡和坏死被明显抑制.结论 PtPs对乙醇诱导肝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宁夏枸杞叶对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脂肪肝模型组喂饲高脂饲料+15%乙醇;枸杞叶干预组喂饲高脂饲料+15%乙醇+枸杞叶(枸杞叶全汁0.2mL.10g-1灌胃1次)。喂饲6周后称体重,处死小鼠,取肝脏(冰浴下制备肝组织匀浆),测定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TC),并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宁夏枸杞叶对各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模型组小鼠肝脏的TC和TG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枸杞叶干预组小鼠肝脏TC的含量低于脂肪肝模型组(P<0.05)。脂肪肝模型组肝细胞结构改变较为严重,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及空泡样变;枸杞叶干预组肝细胞结构改变较轻,汇管区有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宁夏枸杞叶对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