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卫阳 《中外医疗》2011,30(23):62-6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并急性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特征,为更好地诊断该病,为该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相关基础。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呼吸科接收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并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不能解释;动脉血气分析均有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正常或偏低。肺泡氧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差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心脏彩超估测肺动脉压均〉40mmHg;有D-二聚体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当患者出现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动脉血二氧化碳下降,或经抗炎平喘肺内体征明显好转,但呼吸困难不能减轻等症状时可考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肺血栓栓塞,并可通过CT肺动脉造影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回顾性分析了2003~2005年确诊的17例COPD合并PTE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都有肺动脉增粗,12例右室增大,17例患者的PTE均被漏诊。17例患者经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后咯血、呼吸困难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肺动脉直径缩小。COPD合并PTE的临床表现与COPD重叠,隐匿而不典型,伴有肺动脉高压时再栓塞的机会较大,患者的肺动脉高压有一部分是由PTE所致,积极治疗部分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COPD合并PTE病例50例,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治进行分析。结果:COPD合并PTE总体临床特点无特异性,50例均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心悸、发绀15例,发热11例,咯血15例,胸痛13例,晕厥3例,胸腔积液2例,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18例,肺部湿罗音23例,肢体水肿9例,X线胸片23例肺周围形态不一的浸润性阴影,18例肺门动脉扩张及肺动脉段膨出,7例肺纹理稀疏、纤细、肺透亮度增加,2例胸腔积液;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50例均可见肺动脉充盈缺损;动脉血气分析检查50例均有低氧血症,PaO2<60mm Hg,43例合并低碳酸血症、PaCO2<35mmHg。经吸氧及控制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溶栓、抗凝治疗后,治愈34例,好转14例,死亡2例。结论:对于COPD患者出现顽固性右心衰及低PaCO2时,或者虽经积极的抗生素治疗,但呼吸困难缓解不明显;或者吸入较高浓度的氧气,但PaO2仍低,<60mmHg;或突发胸痛、咯血、出汗、头晕,尽快行肺动脉增强CT扫描、胸部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合并PTE诊断,尽早行试验性溶栓或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思路。方法分析住院的6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PTE患者中活动性胸闷、呼吸困难突然加重59例(93.8%),动脉血气PaCO2下降或呈Ⅰ型呼吸衰竭表现43例(66.2%),D-二聚体>0.5mg/L(ELISA法)100%。超声心动图检查有三尖瓣反流和肺动脉高压37例(56.9%)。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最重要的临床症状是活动性胸闷、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经强化抗心衰等治疗肺部啰音消失或减少,但症状不能完全缓解或甚至有加重趋势,常合并Ⅰ型呼吸衰竭。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疑诊,再选择肺血管薄层增强CT扫描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5.
王世波 《医学综述》2010,16(15):2394-2395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无创通气在治疗严重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我科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BIB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机械通气,记录通气治疗前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变化。结果 78例患者无创通气3~7d后,意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患者和家属易于接受,同时减少插管,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合并肺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变化及临床表现特点与肺栓塞(PTE)的关系,提高COPD患者合并PTE的诊断.方法 比较43例COPD合并栓塞组患者和41例非栓塞组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变化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栓塞组与非栓塞组患者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下肢非对称性肿胀发生率、血浆D-二聚体阳性情况高于非栓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压力变化、下肢非对称性肿胀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诊断COPD合并PTE的重要线索,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作CT肺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两例房间隔缺损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了两例房间隔缺损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过程,并进行了文献复习.结果 老年人房间隔缺损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肺动脉高压,且心脏听诊无杂音时易误诊为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结论 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肺动脉高压的老年患者应除外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是鉴别房间隔缺损和COPD的重要手段,也是防止误诊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 观察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60例住院老年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护理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减轻,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显著改善.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创伤小、操作简单、减少了有创通气的危险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CPHD合并PTE患者28例(CPHD PTE组),并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CPHD患者30例(CPH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氧分压(PaO2)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CPHD PTE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干湿啰性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生率与单纯CPHD患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顽固性右心衰及双下肢不对称水肿发生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CPHD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SPAP、血浆D-dimer水平、P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HD PTE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SPAP、血浆D-dimer水平、P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后SPAP、血浆D-dimer水平、PaO2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PHD患者无法用原发病解释的顽固性右心衰、低氧血症、血浆D-dimer及SPAP的升高,尤其是出现双下肢不对称水肿等临床表现,应高度警惕合并PTE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胸(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降低误诊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25例患者中有23例(92%)经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恢复出院,1例(4%)被误诊为COPD急性加重后转至上级医院治疗后康复,1例(4%)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23例患者治疗前后气流阻塞程度、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能力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胸准确诊断,尽早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加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肺血栓栓塞症2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肺血栓栓塞症 (PTE)是一种发病率高 ,误诊、漏诊率高 ,病死率高的严重疾病[1,2 ] 。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增强临床医师的诊断意识 ,减少漏误诊 ,现将我院 1993年~ 2 0 0 3年间诊断的 30例PTE中误诊的 2 2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2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19~ 81岁 ,平均 5 1 2岁。基础疾病包括 :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DVT) 8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3例 ,恶性肿瘤 1例 ,长期卧床 2例 ,前列腺切除 2例 ,冠心病、心肌病、红斑狼疮、糖尿病、下肢及骨盆骨折、分娩各 1例。2 2例PTE患者中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对89例PTE确诊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TE患者常有多种危险因子,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他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急促、胸痛和心动过速等.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及D-二聚体试验对PTE诊断有提示作用;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PTE最常用的技术.结论 PTE是一种常见肺血管疾病,对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的高危患者应及时给予确诊试验,如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CT肺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对89例PTE确诊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TE患者常有多种危险因子,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他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急促、胸痛和心动过速等.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及D-二聚体试验对PTE诊断有提示作用;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PTE最常用的技术.结论 PTE是一种常见肺血管疾病,对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的高危患者应及时给予确诊试验,如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CT肺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共42例COPD合并PE患者的临床资料,与42例单纯COPD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组胸痛、咯血、发热、胸腔积液和不对称下肢水肿的发生率高,肺动脉压明显升高,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PE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当COPD患者出现胸痛、咯血、发热、胸腔积液和不对称下肢水肿时要考虑肺栓塞的可能,并尽快选择CT肺动脉成像或核磁共振肺动脉造影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60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且选择适宜的口鼻或鼻面罩,可提高成功率。记录通气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变化。结果:60例患者经BiPAP呼吸机治疗3天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意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7月来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70例,平均年龄7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3~39年,COPD诊断均符合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议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平均心率120次/min,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仪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监护。除常规给氧、解痉、祛痰、补充电解质、重要脏器功能维护治疗、营养支持、使用抗生素以及酌情应用利尿、强心剂治疗。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机械通气。结果本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的pH、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呼吸机机械通气对提高动脉氧分压及纠正高碳酸血症有明显作用。结论机械通气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治疗时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血栓前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涛  陈国忠 《医学综述》2014,(11):1951-19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由于吸烟、炎性反应、慢性缺氧、血液黏滞度增高等因素导致COPD患者凝血功能发生改变,处于血栓前状态(PTS)。这种PTS可以促进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的形成,并使COPD患者极易合并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及心脑血管事件。及早发现PTS并采取适当的抗凝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及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张华平  李茵  曾奕明  吕良超  张冰 《河北医学》2005,11(10):940-942
本文对我院1996年6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些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减少PTE的漏诊、误诊提供一些帮助。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男10例,女8例,男:女=1.25:1;年龄23~74岁,平均50.9±15.3岁。其中1996年至2001年期间诊断的有5例,2002年至2004年期间诊断13例。其基础疾病情况为: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61.1%),均经血管彩超证实;慢性心脏疾病6例(33.3%)包括老年性退行钙化性心瓣膜病5例及房间隔缺损合并有妊娠1例;创伤2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妊娠1例。1.2临床表现1.2.1症状:全部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栓塞(PT)隐患因素,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2-06收治AECOPD合并PE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ECOPD合并肺栓塞主要特点有呼吸困难,咳嗽,心悸,晕厥,下肢疼痛。结论:诊断方法用螺旋CT进行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0.
孙岚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01+22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治疗,观察无创通气前后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