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骶尾部入路手术在直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1年采用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中段直肠肿瘤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直肠绒毛状腺瘤34例,其中伴癌变者3例;早期直肠癌6例;直肠黏膜下巨大囊肿2例。42例均行直肠部分切除术。术后伤口感染2例(4.7%)缝合口瘘6例(14.2%),肿瘤局部复发1例(2.4%),无肛门失禁。确诊直肠癌的9例患者术后存活超过5年者达88.8%。[结论]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中段直肠肿瘤,具有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术野宽敞、切除彻底等优点,是治疗中段直肠良、恶性肿瘤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骶尾直肠节段切除手术在直肠中下段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经骶尾部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示直肠绒毛状腺瘤5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1例(侵及黏膜下层).6例均未发生直肠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5例获随访2个月至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经骶尾部入路手术途径,具有术野清楚、暴露良好、操作简单、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节段切除直肠病变.  相似文献   

3.
王义勇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1):1538-1539
目的探讨直肠中下段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最佳治疗术式。方法将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Soave法改良应用于25例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术中,即直肠下段黏膜剥离,经直肠肌套结肠拖出,经肛门行结肠直肠黏膜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排便功能良好,手术后77个月死亡1例(4%)。结论本术式无高难度的盆腔吻合,减少了对直肠下段周围组织的破坏性操作,对排便、排尿及性功能无影响,在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可作为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并保留肛门的一种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麻状态下,据肿瘤位置选择手术体位,经肛门插入特殊的直肠镜,保持CO2充气状态,在腔镜和立体视镜系统下,采用针形电刀将直肠肿瘤完整切除,手术创面在腔内连续缝合。结果 28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术中1例患者不慎致直肠穿孔;术后1例急性尿潴留;1例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急性发作。术后病理诊断:早期侵袭性癌(T1期)6例,T2和T3期各1例,原位癌(Tis期)2例,直肠绒毛状腺瘤(T0期)13例。7例随访时间平均8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原位复发,1例术后14个月发现直径为0.4cm的直肠腺管状腺瘤。结论 TEM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一条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经验。方法运用腹腔镜和经肛门外翻切除直肠肿瘤技术,对23例低位直肠肿瘤实施低位切除吻合手术。结果23例保肛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60min(150~220min),出血量平均80ml(50~200ml)。术后排尿功能正常,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d(2~4d)。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6~30月,术后6月盆底肿瘤复发1例,但无腹部辅助切口及Trocar穿刺部位的肿瘤转移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外翻切除吻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慧  刘庚 《中国校医》2013,27(1):62-63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种治疗直肠肿瘤相对较新的,经内镜能完成切除、止血、缝合等系列操作的微创外科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经肛门切除术和一般的内镜下肿瘤电切术。其优点主要表现为:术野暴露更加清晰;手术范围更加精准;能够实现肿瘤及直肠粘膜的"全层"切除,避免局部肿瘤残留,利于病理分析;且患者术后舒适性好,并发症低;长期随访表现出良好的生存率和低复发率。TEM主要适应于距肛门4~18 cm范围内的腺瘤或早期直肠癌。而我国大肠癌病人的特点是早期直肠癌占74%,且70%以上的直肠癌为低位直肠癌,这就使应用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和研究直肠下段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最佳治疗术式。方法 对 2 4例下段直肠癌经腹和肛门联合切除术 ,采用结肠与直肠末端进行吻合 ,并观察其术后排、控便功能效果和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全组无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 ,术后 10~ 12周对排气和干便控制良好 ,无一例发生大便失禁。随访 9个月~ 5年 ,平均随访时间 2年 6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80 .2 %、5 9.8%。结论 对于临床分期比较早和肿瘤分化良好 /或由于病人拒绝Miles的下段直肠癌 ,选择经腹、肛门行保留直肠末端的联合切除术后行结肠与直肠末端吻合方法 ,除操作比较简单外 ,其术后可恢复或接近肛门正常排、控便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年人骶前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诊治的24例成年人骶前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直肠指检及影像学检查明确定位诊断,经旁骶尾入路17例,经腹入路4例,经腹经骶联合入路3例。结果切口一期愈合22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后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4例中有20例术后随访3—17个月,1例经腹入路患者术后复发,再行手术切除治愈。结论直肠指检、影像学检查是成年人骶前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可指导手术方式,大多数肿瘤都可以采用经旁骶尾入路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优缺点、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经腹腔镜行结直肠肿瘤手术20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4例,横结肠癌根治术2例,乙状结肠切除5例,Dixon手术3例,miles手术6例。结果19例完成手术,中转开腹手术1例。手术时间平均241.0min,术中出血平均204.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32h,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10d,术后随访5~27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trocar穿刺部位及小切口部位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胃肠道干扰小、术后疼痛轻、疤痕小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经骶尾入路手术切除,3例经肛门局部切除,2例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结果 7例镜下均找到梭形细胞,5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阳性5例,CD34阳性5例,抗平滑肌抗体阳性4例,p53阳性2例,酸性钙结合蛋白、结蛋白均为阴性.结论 肛门直肠指检、内窥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直肠间质瘤的主要手段,术前确诊较为困难,合理的术式有利于患者预后和防止复发,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95-1998年,共行经骶尾、腹腔直肠癌切除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5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患者,男27例,女8例,年龄43~74岁,平均567岁。其中低位直肠癌33例,复发性直肠癌3例,全部病例经内镜及病理学诊断证实。Ducks分期B期21例;C1期10例,C2期4例。12 手术方法 选用硬膜外麻醉辅加全身麻醉术,患者取俯卧位、头低臀高似折刀位。骶尾部操作,以尾骨尖、双侧坐骨结节为连线,以肛门为中心,菱形切口显露,结扎直肠下动、静脉,切断肛尾韧带,切除末2节尾骨,沿盆壁切断肛提肌,显露直肠固有系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盆腔复发的原因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9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盆腔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复发部位在卵巢3例,子宫阴道后壁3例,吻合口14例,骶前5例,直肠侧方9例,前列腺精囊腺膀胱4例,单纯膀胱1例。行再次手术切除2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77.8%和38.9%;姑息性造瘘术15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0.0%。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盆腔复发与肿瘤Dukes分期和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再次根治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肝转移外科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39例结直肠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均治愈出院。随访37例,存活时间6个月~4年。结论对于结直肠肿瘤肝转移有适应症的患者手术有明确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7例直肠平滑肌肉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5例,其中2例是8个月和14个月以前经肛门行肿瘤局部切除复发者。直肠前切除术2例。结果2例患者在1年内复发,2例在2年内复发,1例仅有局部复发的患者再手术后又存活17个月。存活3年以上者3例,5年以上者1例,有2例健在,仍在继续随访中。结论直肠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很差,应与其他直肠肿瘤相鉴别。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力争进行广泛性根治切除。术后要随访,有局部复发可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梅玲  李玉  张引民  刘辉  徐斌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233-2234
目的:总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例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切除术史,3例有痛经伴典型的经期便血,2例误诊为直肠肿瘤,3例有子宫腺肌病,妇科腹腔镜检时发现直肠病变。局部切除8例,Dixon手术4例,其中吻合器吻合2例。术后均无并发症,直肠无复发。结论:该病在病史上有其特点,即痛经、直肠刺激征、胀痛或便血,常在月经前后加重,便血多在月经期。直肠触及的肿块多位于粘膜下,与阴道壁和宫颈粘连。该病易与直肠癌相混淆。腹腔镜、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为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生活者。病灶小者行局部肠壁楔形切除,病灶大而深;位置低置者可行Dixon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外科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直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行手术治疗,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直肠间质瘤.行肿瘤完整切除10例,不完整切除2例,探查1例,2例于术后12~28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随访1~5年,行肿瘤完整切除无死亡.结论?直肠间质瘤在临床上较少见,临床表现一般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病理及免疫组化可确诊,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术中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可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疗效.方法 选择重度直肠前突患者80例,采用经肛门闭式电凝切除直肠前壁、基底部黏膜下及会阴体注射硬化剂修复直肠阴道隔的手术方法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80例患者全部治愈,并发出血3例,随访1~3年,复发2例,复发率为2.5%.结论 重度直肠前突采用修复直肠阴道隔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疗效。方法 选择重度直肠前突患者80例,采用经肛门闭式电凝切除直肠前壁、基底部黏膜下及会阴体注射硬化剂修复直肠阴道隔的手术方法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80例患者全部治愈,并发出血3例,随访1~3年,复发2例,复发率为2.5%。结论 重度直肠前突采用修复直肠阴道隔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Ⅳ期直肠癌患者原发病灶切除的价值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外科治疗的118例Ⅳ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18例分为二组,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组(105例)和仅行造瘘术组(13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8例中105例行直肠原发病灶切除,同期行转移瘤切除16例;13例行造瘘术.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8.5%.其中同期行转移瘤切除者5年生存率31.2%,行辅助化疗者5年生存率20%.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组与造瘘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个月、13个月(x2=0.736.P=0.778).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组中转移灶切除和转移灶未切除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个月、14个月(x2=5.382,P=0.020).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加术后全身化疗为主者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分化程度、肝转移瘤最大径和全身化疗是影响直肠原发肿瘤切除预后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对于Ⅳ期直肠癌能同时切除原发及转移病灶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正>骶前静脉出血是直肠癌手术中最为严重且难以处理的并发症,本科自2006年以来,在直肠癌切除术中共发生骶前静脉出血5例,均采用肌肉片压迫烧灼法进行止血,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53~74岁,其中4例肿瘤位于直肠后壁,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